“双减”背景下中考改革的目标诉求与行动框架①

2022-12-23 10:43何孟珂
现代教育管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命题双减试题

石 鸥,何孟珂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作为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的考试,中考具有衡量义务教育完成质量和为上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双重功能,因而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中考的选拔性功能让大多数学校将教学重心聚焦在提高学生成绩上,我国教育曾一度出现重智育,重知识等功利偏向的问题,这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带来很大的负效应。近年来,中考改革力度逐渐加强,总体来看,虽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制约其推进的深层次因素却日益凸显,主要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教育价值观的转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学习负担冲突,考试次数与难度的争论等问题。这些无疑增加了中考改革引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困难。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降低考试压力,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双减”政策进一步明晰中考作为一种教育评价形式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减轻学生负担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也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目标、考试制度和技术变革的角度为当前中考改革目标的确立和行动框架建构指明了方向。

一、“传统中考”对学业负担过重影响的理性审思

“传统中考”是指“高中阶段学生招生考试”,与通常所说的“高考”是一个层面的称谓。这种考试将学生间的学习程度进行比较,实质上是一种常模参照测验,强调考试的选拔性功能。[1]“传统中考”与当前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仍然习惯称中考)不同,前者突出选拔功能,后者将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强化检测功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指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双重负担超出其所能负载的合理阈值。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突出表现是“过度加压,过早、过难和超时进行知识学习,把知识点的记忆强化当成了教育成长的一切,把对知识点的精准掌握当作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2],这种情况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抑制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义务教育阶段造成学生学业负担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与考试的关联性十分密切,尤其是“传统中考”唯分数的评价观念,使学校教学重心完全放在备考上,家长学生将考试作为学习的目标。“传统中考”便是通过学校、家长、学生这三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将选拔性考试激烈的竞争转化为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

(一)“传统中考”加重学校教育功利化

在我国,中考承担着为上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责任,本身便具有选拔的功能。选拔性评价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外部力量,与形成性评价一样,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中考”过于偏重选拔功能,这使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教育工作和家长、学生选择学校的首要指标。学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和发展空间,便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追逐的目标。学校教育的工具功能被夸大,教育的本来意义被忽视,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一方面,初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中考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风向标。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从而造成学校应试教育和重智教育盛行,这偏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部分学校通常采用超时超量的方式,以增加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如有学者对我国学生课程表进行调查发现,初中阶段超课时情况尤为严重,主要体现在物理、化学和英语科目,没有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班级数量最多。[3]这说明我国中考考试科目的课时数被相应延长,而中考不考的科目课时明显减少或者不再开设。一般而言,超长的学习时间和片面的学习内容会增加学生的疲惫感,降低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业负担。

另一方面,学校将学生成绩同教师工作评估和绩效挂钩,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时空安排主要服务于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学内容上“为考而教”,考试变为教学目的而非手段,这违背考试的基本精神,偏离教学育人的价值取向。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利益的最大化为标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成为很多中小学主要的教学手段[4]。不少教师重视考点和应试技巧,而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没有受到应有关注。当学生在灌输式的教学中感到厌倦,在填鸭式的课堂中丧失了学习的动机、热情和兴趣,就必然会表现出拖延懒散、应付了事的局面。[5]此外,各科教师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布置大量家庭作业。同时,各学科作业之间缺乏统筹、设计、作业管理水平不高、设计主体单一、作业内容乏味[6],难以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性,学业负担便随之增加。

(二)“传统中考”放大家长的教育焦虑

我国自古以来便重视教育,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说,教育具有“身份寻求”的功能,即“教育具有授予一种可以影响人社会地位的身份的作用”[7]。这一作用,让人们看到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甚至被一些社会群体视为唯一的途径。因此,获得稀缺、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提升个人地位的筹码。在这一观念下,如何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成为家长格外关心的事情,也是家长产生不安和焦虑的原因之一。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充当了教育分流的第一道关卡和获取重点普通高中教育机会的过滤器。这一筛选结果关系到孩子下一阶段能进入什么样的学校、与什么样的孩子为伴,甚至是以后进入什么样的工作领域。[8]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传统中考对选拔的偏重,家长对孩子的分数、考试排名格外关心,以至于到了患得患失的地步。为了提高孩子成绩,家长从不吝啬对教育的投入,包括购买学区房、参加校外培训等的经济投入。除此之外,还包括辅导孩子作业的时间投入,“在下班时间协助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家庭作业,以及帮助学生完成各类线上作业和打卡任务”[9]等。然而,家庭在教育上的资本是否足够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于是家长便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增加教育投入,而自身发展和休息时间相对减少。另外,家长们对高学历的迷狂和对分数不惜代价的追求还带来“教育内卷”,“你给孩子报两个补习班,我就给孩子报三个,甚至提前两三年学高年级课程……”[10]其结果不仅使孩子疲惫不堪,也让家长殚精竭虑。由此可知,在升学模式下,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担心、个人闲暇时间的减少以及校外培训的“剧场效应”都使家庭成员的焦虑愈加放大。

(三)“传统中考”加大学生的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境特异的人格特质,表现为在面临考试或评价情境时,部分学生表现出过度担忧、无关思维、心理混乱、紧张及相应的生理唤醒。”[11]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由于生理原因涉及遗传、性别、年龄等因素,所以中考主要从影响学生心理和社会因素两个层面加剧考试焦虑。

从心理层面看,中考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正确的认知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有重要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作用。“传统中考”对成绩的偏重,使学生对考试的认知出现偏差,他们认为考试结果是最重要的,只有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分数,才能证明自己的优秀。分数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尺及提升个人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的首要因素。然而,考试成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之个人差异的存在,那种仅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认知,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患得患失,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社会因素看,中考将社会的激烈竞争导入教育领域。社会中一种普遍观点认为,教育是谋生的手段,中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教育层次和职业轨迹,考入好的高中,便意味着学生进入重点大学、获得好的工作的可能性就大。于是,中考将社会生存和生活压力传递给初中学生。为了在未来社会中获得好的职业和工作,学生只有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升入重点高中和大学,以此应对未来竞争。又因“传统中考”是一种常模参照考试,考生之间的成绩需要进行比较,以确定每一位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想要升入重点高中,每一位学生必须竭力超过其他人。因此,“为了在考试竞争中获取好成绩,学生不得不采取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令人震惊的时间和精力”[12];此外,在竞争激烈的教育氛围里,学生时时与他人比较,情绪被竞争所左右,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

总之,“传统中考”片面的评价导向将义务教育拖入恶性竞争的漩涡,不仅给学生带来超出承受范围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双减”背景下中考改革的目标诉求

我国中考改革的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就是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13],淡化学生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为此,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改革举措,在考试评价、命题管理、招生录取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中小学既要减少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长,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减少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负担,又要降低考试压力,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加强中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中考是落实“双减”政策强有力的一环。“双减”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中考改革,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课堂教学变革、关注学生考试公平的目标诉求上作出有效回应。

(一)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双减”政策明确指出教育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很多人看来,全面发展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矛盾的,但事实上,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这些负担都投向了“智”这一部分,以至于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德、体、美、劳等方面。[14]社会各界对“智育”的偏重,引发学生学习时间的延长和对课外补习的推崇,进而导致同辈竞争日趋激烈。中考作为教育评价的手段之一,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从方向上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同的学习领域,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业负担。理解这一观点的关键是要对全面发展的“五育”目标及其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需纳入中考的评价体系。因为“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夯实基础,以及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和特长等”[15],最终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中考改革中的全面发展是学生“五育”目标“达标式”的发展,而非齐头并进、全部拔尖。中考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能够提升学校、教师、家长在非“智育”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将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科目成绩加入中考评价体系,更有利于突破过去“唯智育考试分数”的单向度评价藩篱,体现出以评育人的价值取向,因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其次,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中考全面发展的五育目标是“达标式”的,即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在合格的基础上,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拔尖即可。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有学者认为,全面发展就是个性的充分而自由发展,两者是相互统一的关系。[16]中考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提供更多可能。而且学生某一学科的学业表现如果特别拔尖,通常会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进取精神,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要素。所以中考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是,拥有某种特长的“偏科生”也有进入重点学校学习的机会,满足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有利于专业人才的成长。

(二)引导学校教学变革的目标

“双减”政策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它要求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要降低考试压力,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17]中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强有力地改进教学、促进教学、引导教学,纠正教学中不良做法。“双减”政策对课堂教学的规定,需要中考改革在目标诉求上,更加注重引导学校教学变革。

首先,坚持素养立意的中考命题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素养立意中的“素养”指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明确学生在相应阶段应达到的能力要求。试题的素养立意是试题的考查重点落在学科高阶思维和能力上,试题形成基于真实情境、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如数学试题考查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并凸显认知、推理、探究的过程,使“机械刷题”和“死记硬背”难以得高分。考查素养立意的试题多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生硬的知识点传授。有研究表明,“情境教学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更有效地建构知识、发展思维、转变身份”[18]。

其次,合理设置试题难度,减轻考试压力,避免教学中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忽视。试题难度的设置要以课程内容为依据,关注绝大多数考生的发展水平,聚焦学科基础和核心类内容,不超标命题,通过更新命题理念、提升命题技术、加强命题质量监控等措施,设置合理的难度系数,使其既能兼顾考生整体,体现中考作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又能检测考生个体发展水平,满足选拔学生的要求。合理的试题难度能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使学生注重学科基础,激发学习热情;也能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减少对偏题、怪题的讲解,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讲解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科学设置中考试题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覆盖范围,促进学校课堂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覆盖范围确定的原则包括:考查本学科基础、主干、核心内容;不得有重要内容的结构性缺失。[19]从具体学科的内容结构来看,课程标准中,学科的一级主题应全覆盖,二级主题可以适当减少,三级主题可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有五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包含若干二级主题,每个二级主题又包含若干三级主题。物理课程标准建议,中考应覆盖五个一级主题[20],二级和三级没有强制要求,可供地方命题选择。科学设置中考试题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覆盖范围,可以引导教学实践依据课程标准教学,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

(三)注重学生考试公平的目标

公平是关于利益分配的价值判断,考试公平同教育公平一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21]。我国中考制度改革的历程展现了对公平取向的不断追求,而且“双减”政策的实施坚持“学生为本、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等工作原则也使中考需进一步求索考试公平,以更好地维护学生利益。

首先,中考制度要保障考试的平等公平。目前,我国中考要兼顾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各自达到的能力要求,其结果依然决定高中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竞争性利益的分配。竞争性利益需要通过竞争而最后由部分人获取,靠的是“能力+努力”。[22]所以建立机会平等的入学制度是基础,如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使各地中考合格率的判断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科学合理地测评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又如各命题单位制定严格的考试纪律和录取规则,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考试的信度和考试录取的客观性,以此保证学生入学机会平等、程序公平。

其次,中考制度要保障考试的补偿性公平。有时看似平等的机会只是表面现象,隐藏在其背后的可能是结构性的不平等。[23]例如,一名学生在机会平等的升学考试中没有成功,原因可能并非其智商不高、努力不够,而是他的家庭环境较差,或学校质量不高使其能力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别人共同竞争,无论机会多么平等、程序多么公平,都很难成功。因此,中考制度需要建立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关注补偿性公平。“补偿性公平是为了缩小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导致的教育差距,是为了教育机会更加平等。”[24]补偿本身是不平等的,但这种不平等恰恰是为了平等,所以,补偿性公平是合理的。中考应继续稳妥推进优质高中招生名额计划指标合理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倾斜,为所有学生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

最后,中考制度应保障考试的差异性公平。“差异性公平是指‘不同情况,不同对待’”[25],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不因个体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等差异形成阻碍。因而,中考制度中差异性公平的重点是针对特殊学生,如特长学生、残疾学生,制定具体的考试方式或招生录取形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考试方式。差异性公平需要尊重特殊学生的独特需求,例如,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学校可以在政策规则范围内,依据学科特色提出学科目标的达标要求,合理利用招生自主权;针对有听力缺陷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听力免试规定,并明确其成绩计算标准。

概而言之,中考改革注重考试公平是为了缩小学生差距,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社会公平目标实现的需求,也反映了“双减”政策的内在要求。

三、“双减”背景下深化中考改革的行动框架

中考改革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致力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带动课程教学、组织管理、学校文化等教育生态的整体变革,促进义务教育“提质增效”,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双减”政策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为促进“双减”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双落地,中考改革要在评价理念、试题命制、考试科目、命题管理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一)以素养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为向导

教育评价理念是教育评价所倡导的精神价值,是人们对评价活动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理念的核心,表现为基本立场、核心问题域、价值取向和其所赋予对象的基本意义[26]。中考的评价理念是指在一定时空内,人们对中考评价的主流认识,如当前中考评价的理念之一是从知识评价转向素养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双减”政策的倡导下,中考评价理念首先应厘清义务教育所承担的根本任务和与“双减”政策的内在一致性。就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评价不仅要注意学生素养的发展,要更加突出对学生的关注。学生素养不仅包括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认知与非认知表现,因此,对学生素养的考查,应采用教育测量、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作为系统设计的中考制度改革,应从教育评价理念的高度,对中考评价进行完善,使其超越单纯的纸笔测量,在学生素养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指导下形成以人为本的考试评价制度。学生素养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在指导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时,从评价方式和招生录取模式两方面考量。

1.注重多元综合评价方式

多元综合评价是指中考利用纸笔测试、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收集学生成绩、表现、素养等信息并进行分析,对学生认知与非认知素养状况进行判断并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多元综合评价要求中考摒弃单纯地对考试分数和考试排名的追逐,从人的综合素养出发,进行全面评价。在关注人、重视多样化人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考应注重对学生全面评价、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关注多元招生录取模式

多元招生录取是指中考招生包含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综合设计。这种模式打破过去中考只看分数的弊端,体现对人的关照,对教学改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和发展潜力,是对学生过程性发展表现和整体素养的评价,对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元招生录取模式的采用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有利于教育评价各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关照学生个性发展和育人目标的达成。

(二)以提高中考试题命制质量为突破

中考试题规范、科学、合理是有效发挥考试功能的核心。高质量的中考试题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业表现,提升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中考试题命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从试题本身来看,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合理设置试题情境、科学设计试题难度和类型对试题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1.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它既体现国家意志,也体现国家的人才标准,满足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质量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可以科学、合理地检测初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研判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对引导义务教育课程教学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主要指命题工作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所有方面进行命题。具体来说,课程标准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六部分构成,规定着课程的本质特征和育人价值、考试的目标和内容范围及其广度与深度,命题工作要根据这六部分进行详细规划,保证试题的总体方向、完整的考查范围和难度系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2.合理设置试题情境

试题情境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情境化的试题通过背景材料将有关联的知识点和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时还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试题情境对解答试题的影响是全程性的,审题、答题、答案验证等各个环节都与其紧密相关。”[27]所以,情境内容的选择要与试题考查目标和设问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文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信息;充分挖掘情境材料,问题数量设置合理,从而使试题情境真正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3.科学规范中考试题难度和类型

试题难度是由考试性质确定的。目前,中考是水平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的结合体,即所谓的“两考合一”,它包含两大功能:检测学生学业和为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学生的学业检测功能要求中考应关照学生全体,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和学习的要求控制试题难度,避免试题过难给学生增加的学业负担;选拔功能则要求中考能检测考生个体发展水平,在依标命题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区分度,从而真正实现“两考合一”的功能定位。试题类型的规范是指试题各类型的比例关系和排列方式合理,试题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学以致用的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在核心素养时代和“双减”背景下,试卷结构要减少记忆性试题的比例,适当增加体现高阶思维试题的命制数量。如通过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整合知识,发展学科思维,能够有效检测核心素养,推进教学实践的变革。

(三)以完善考试科目纳入方式为基础

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招生考试的相关文件,都曾对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出要求。在我国,学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直接受各种考试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从而导致中考不考科目或所占分值较少科目,在学校教育中不受重视,尤其是艺术科目,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其育人价值很大程度受到弱化。然而,教育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是“五育”中的重要一环,艺术科目在促进学生美育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破解学校教育中艺术科目不被重视的问题,促进学校开好开足国家规定课程,需要在中考改革中自上而下对艺术科目的性质作明确规定,从而确立艺术科目在教育中的位置,带动中小学开展丰富的美育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考试科目纳入中考的方式是改革的基础。

艺术科目纳入中考,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考什么和怎么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培育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出学生学业质量标准。[28]由此,中考艺术科目可以考虑从学科基本知识、风格、形式和文化等方面设计相关的纸笔测试内容,考查学生对艺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考试内容还需从实践操作的角度进行设计,如展示展览,主题创作,项目设计等,考查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由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具有渐进性和过程性特点,所以艺术科目的考试形式可以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且对其进行评价,并按照一定权重记入总成绩。

事实上,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目的是确保学校课程的开设和学生的美育发展,而不是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所以中考艺术科目不需要与其他科目采用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评价方式,只需要针对本学科特点在学生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制定合适的计分方式。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测试确定成绩,或者划定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最低合格线,仅设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以此使艺术科目纳入中考以便切实促进课程教学健康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

(四)以健全中考命题管理制度为保障

命题作为考试的核心环节,是推动中考改革稳健进行的关键。“命题工作重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始终以最小的投入或资源消耗(包括人力、物质资源等)来确保并不断提升命题质量。”[29]具体说来,命题管理就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从命题工作开始直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对命题工作的规划、组织、监控与反馈。

1.制定详细的命题规划

命题规划实际上是命题单位的顶层设计,是对命题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它是中考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研制中考的系列文件、规范命题程序的基础,进而保障命题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中考的命题规划是顺利完成命题工作、确保命题质量、实现以考促教的基础。在中考命题规划制定环节,命题单位关注的重心是正确认识中考功能与性质、了解当前教育生态下对中考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制定命题工作流程,详细规定命题开展全过程各环节的要求、指明中考改革的正确方向。

2.组织科学的命题流程

命题组织是对命题工作开展过程中各因素的合理安排,包括命题人员队伍建设、创设必要的命题环境和条件等。在命题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命题单位应严格依据相关标准遴选命题人员,扩大命题人员的来源范围,使其背景多元,尝试由教研机构人员和初中、高中、大学教师共同组建命题队伍的做法;其次,提高命题人员的代表性,使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分别占一定比例。加强命题人员培训方面,培训内容应系统、专业和有针对性,尤其是加大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评价测量、心理学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同时确保培训时间。创设良好的命题环境方面,要明确命题场所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等,以满足命题活动需要,确保命题过程安全。

3.规范命题监控和反馈

命题监控与反馈是确保命题质量的重要因素。命题监控主要指对命制试卷的审核。科学的审题应专门设置审题人员并与命题人员相区别,加强对各学科试题政治性、公平性、科学性等方面的审查,进一步提升试题命制的科学化水平。命题反馈即命题质量的评估,是保证命题质量的重要抓手,对提高初中考试的育人能力、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中考命题质量评估包含两个价值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国家与社会。[30]由此,中考命题质量评估可以从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国家开展中考命题质量评估工作,对各命题单位的命题管理工作、命题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并形成文字报告。二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建评估人员,考前对试卷进行评估,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考后对试卷整体质量进行评审、研究,总结经验,改进命题工作。

中考牵一发而动全身,考试倾向,命题动向,导引成千上万教师的教学,影响上亿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此意义上,中考关联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新时代中考命题改革的大思路是服从和服务于“双减”。“双减”的目的是“提质”。这个质是教学内容标准意义上的质,是学校教育的质,更是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减负难,提质更难。学界过于一边倒的呼吁“教—学—评”一体化,而在我们看来,“评—教—学”一体化才是应然的改革方向这也将是我们后续研究的话题。

猜你喜欢
命题双减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