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杨思佩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72)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承担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时代使命。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题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1]、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的研究[2]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研究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法也较为多样,主要有思辨研究,如王占仁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3]、王洪才对“创新创业能力”内涵的概念重新界定等[4];还包括实证研究,如高苛等提出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段肖阳以自我发展理论为轴心,借鉴人格理论、行动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创新创业能力模型以及评价指标体系[6]。此外,还有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进行研究,如华菊翠提出在创新创业视角下构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7],程聪慧等从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的角度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8]。这些成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创设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之路。2012 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9]。该文件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基础”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课程要求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与教学要点等内容都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10]“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2018 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指出,“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合作,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等国际化平台作用,支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创新创业合作”[11]。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12]。综合以上政策文件,我们不难看出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最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和重要支撑。因此,高校应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履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应该遵循什么逻辑,实践中存在哪些困境,如何应对这些困境,这些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效性,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全国50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18 所理工类高校、16所综合类高校、16所其他类型高校。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背景,通过分析样本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相关描述,探寻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逻辑遵循,揭示现实中面临的实践困境,从而进一步探寻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可行路径。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应坚持遵循国家战略,顺应时代需求,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视野,在尊重知识变革逻辑前提下通过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生。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遵循国家战略逻辑,即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要服务国家宏观层面的战略需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党和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3]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简单培训,将其限制于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教育,而是要将其贯穿于通才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内化为大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创型思维和生活方式。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个人追逐成功的砝码,而是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既需要国家制度环境和个人的不断努力,更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新创业的文化自觉。然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最开始发展的动力是来自于外部推动的现实力量,而非文化自觉”[14]。因此,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遵循国家战略逻辑,协调处理好追求外在目标及其内部文化驱动的关系。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该遵循时代逻辑,其内涵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要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15]新的时代背景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他们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校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扩展和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当代大学生作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潜在力量,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流利的外语能力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还需具备相应的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创新创业跨文化能力尤为重要,“跨文化能力”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互动与对话的能力,涉及多元的文化背景与身份,既包括用于所有跨文化情境的基本的交际能力,也包括特定语境中的与特定技能相联系的交际能力。[16]顺应时代需求,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在建设理念和课程内容方面即时作出调整,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遵循知识变革逻辑指的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课程变革的自身规律以及要践行“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尊重课程变革自身规律。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创新创教育应该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7]。高校构建支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特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其一,在培养目标上,高校应增加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等的培养;其二,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将实践和支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课程融入培养方案,并设置相应的学分,构建跨院校、跨学科、跨专业且体现通识教育的、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其三,在课程实施上,高校要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完善学分认定体系和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践行“专创融合”的理念。“专创融合”的本质是将创新创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18]一是高校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跨文化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二是高校增加创新创业类专业必修课程和全校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体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通识教育的共融性,丰富“专创融合”优质课程资源,形成完整的课程模块,突出实践属性,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跨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跨文化课程体系。三是高校应顺应社会需求,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跨文化能力培养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新体系,教学内容新内涵。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19]中明确规定,所有高校都必须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样本高校《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平均为5.33 学分,其中设置学分最少的为1 学分(有3 所样本高校)。设置学分最多的为25 学分,仅1 所样本高校,该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包括素质拓展实践创新选修课(5 学分),专业(实践)创新模块(含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必修课(20 学分)。68%的样本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在1~4.5 学分,其中学分设置为2 学分和4 学分的样本高校最多,分别有12 所和11 所样本高校,占比达到样本高校总量的46%;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为4.5~8.5 学分的样本高校有6 所,占样本高校总量的12%;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为8.5~12 学分的样本高校有5 所,占样本高校总量的10%;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为12~13 学分的样本高校有4 所,占样本高校总量的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学分设置的多少与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的实效性大小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为学分的设置受到不同层面政策、教育观念、学科等方面的影响”[20]。
不同类型样本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学分设置也存在差异。首先,样本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普遍在1~4学分,但部分样本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入其他课程,这就导致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虚高。其次,从学分平均值的差异来看,理工类样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平均值高于综合类样本高校和其他类样本高校。理工类样本高校的平均学分设置为6.78 学分,高于综合类样本高校的均值5.16 学分和其他类样本高校的学分均值3.91学分。最后,理工类样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分布的标准差约为7.16,高于综合类样本高校和其他类样本高校。
综上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样本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有较大不同。大部分样本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全校通识选修课或必修课,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满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学分即可,但创新创业课程基本安排在三、四年级,这一时期是学生比较忙碌的阶段,面临着考研、就业等人生抉择,这一时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一方面极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敷衍了事,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也没有考虑到学分设置的弹性需求[21],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学分。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既是实现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推进有效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从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来看,现阶段高校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更注重对学生意识、态度方面的培养,只有约30%左右的样本高校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国内高校大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思维和心智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很好地依照国际视野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且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也不够透彻,教育理念滞后。
本研究对《指导意见》和《培养方案》中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精神层面和能力层面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在“指导思想”中,所有的样本高校从宏观层面均提到“创新人才”培养;80%的样本高校提到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6%的样本高校提到了“创新创业精神”。但是,只有50%的样本高校提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24%的样本高校提到了培养“创新能力”,8%的样本高校提到了“创业能力”的培养,10%的样本高校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6%的样本高校同时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或“创业能力”。
在学生精神层面培养方面,92%的样本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10%的样本专业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具体到该专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58%的专业提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20%的专业提到培养“创新能力”;14%的专业提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10%的专业同时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14%的样本高校同时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或“创业能力”。34%的样本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该校的《指导意见》比较吻合,相应要素俱全。综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停留在精神层面,而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关注仍显不足,而实质上高质量高等教育要求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为核心。[22]
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面,78%的样本高校在《指导意见》或者《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国际视野”。34%的样本高校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或“提高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体现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并且大部分样本高校将跨文化能力定义为“跨文化交流能力”,但对跨文化能力的理解仅停留在“沟通交流”层面。
在创新创业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面,样本高校跨文化课程的学分设置较为模糊。大部分样本高校将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通识课程定义为大学英语课程,将大学英语课程等同于跨文化课程。2007 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23]然而,样本高校的英语课程学分多分布在8~12 学分之间,高校英语课程学分不足。6 所样本高校的选修课中明确开设跨文化课程组,可供学生在四年内选修仅为2 学分。因此,高校跨文化课程设置不足。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7年)》指出,课程是高校实施“双创教育”的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群构建不足。[24]部分样本高校只开设几门概论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程内容较为浅显,且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少数几所样本高校涉及创新创业管理、商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是针对“培养目标”最常提到的培养“创新精神”的课程仍然较少,对学科前沿、创新思维训练等也不够重视;在“创业能力”方面,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关于企业管理、商业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整体上来看,创新创业跨文化课程主要集中在英语课程学习,但跨文化能力培养不足。部分样本高校的跨文化课程建设上虽已有初步的跨学科融合,但是大部分课程仍然只限于英语课程和语言课程或教育课程的融合。这些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外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但较为忽视跨文化能力中除语言能力之外的深层次的内容。[25]
2010 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6]这不仅需要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也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思想与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7]。在本研究中,有34 所样本高校在培养计划中明确公布了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设置。其中,60%的样本高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仅围绕“创新创业基础”“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开设1~2 门课程。8 所样本高校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专业前沿”“批判与创意思考”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或者态度方面的课程。在创新创业知识培养方面,60%的样本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课程,多数样本高校开设“创新管理”“创业管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基础与实务”等课程。在实践课程体系方面,80%的样本高校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并设置相应学分。但大部分样本高校的实践课程都为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毕业实习实践,缺少实质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具体实践或模拟实训课程。在《指导意见》中,大部分样本高校虽然明确提出“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但根据样本高校具体的《培养方案》来看,仅8所样本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
除了缺少创新创业全过程化课程以外,样本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专创融合”程度也不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完全割裂。只有少部分样本高校在专业课程中加入了创新创业的课程内容,而大部分样本高校的课程还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指向,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训练。在缺乏有效师资和相应课程内容的情况下,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应有融合。另一方面,尽管大部分样本高校都提到了“全过程”培养,但是往往各样本高校均安排了固定的时间(一般为中、高年级),或者是一两门课程任意时间的选修。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全过程”相融合得不到具体的落实和体现。
大部分样本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和跨文化课程仍旧是独立设置的两个课程模块,未能将跨文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生,除具有一定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外,还需具有“全球能力”人才的知识、理解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具备跨文化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其中,具有对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能够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跨文化能力,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跨文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同等重要,是国家培养未来公民的基本内容,不仅针对外语人才、外交人才、对外经贸人才而言,还应面向所有受高等教育者。[28]
在创新创业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方面,尽管绝大部分样本高校意识到了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仍然以英语课为主,且多设置在英语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板块中,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很少有体现。具体表现为:一是6所样本高校的通识选课中开设了“国际视野”相关内容的板块,但是大部分高校在这部分选修课聚焦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避免不同文化交际障碍等,内容仅停留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认知层面。样本高校涉及跨文化内容比较多的专业基本上为语言类专业、传媒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在这些专业中,跨文化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要求相应专业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属于专业指向的学习。在这些以跨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专业中,语言类、传媒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是比较各种不同文化的差异,经济类专业则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学、国际商务谈判、跨国经营和国际财务等课程。二是现阶段多数高校的跨文化课程内容多为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对当下国际形势、国际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目前,只有中国政法大学专门开设了国际课程组,开设了365门课程涉及了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供学生选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应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跨文化人才,一方面通过学习跨文化知识,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学生全球化的意识,增强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拓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视野,主动将跨文化知识、技能运用到创新创业过程中。
高校要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占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要科学考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考虑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能力训练课程间的比例,形成创新与创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完备课程体系。
针对创新创业课程中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现较少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跨文化能力的重视,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加入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或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入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内容。一方面课程设置要体现跨文化知识,包括“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和创新创业模式等;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重在培养跨文化能力,包括培养“一带一路”国家的语言,提高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下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跨文化人才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过硬的政治素养、宏阔的格局素养、坚实的学科素养、融合的媒介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赋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的实践素养。[29]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跨文化核心素养。
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理念应从知识本位转型为能力本位。我国创新创业课程传统上是以知识获取为导向,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寡和深浅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标尺。创新创业教育看重学生学到了多少创新创业知识,但对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态度、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创业人才评价逐步从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创新创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这些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知识的效用也将大打折扣。
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理念转变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些都要求我国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能力、态度、意识的培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高校要转变创新创业课程理念,努力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学分比重,重视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将课程的重心置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岗位创业等方面的能力上。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理念转变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重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培养学生的创业态度与品质,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跨文化创新创业进行探索,独立自主地解决跨文化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创新创业不应该是为了追求个人成功或财富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个体以创新创业活动为指引自身获得幸福的能力”[30]。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并以此作为寻求创新创业合作共赢的基础,高校应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以积极正面的主流价值观认同和国家认同,代表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为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及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跨文化能力,具体要从知识、意识、态度、技能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要帮助学生学习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各种跨文化知识,包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与他人和社会群体交流过程的知识,以及在跨文化创新创业过程中应掌握的他国法律、贸易、投资等专业知识。具体可采取三大措施:其一,高校应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使大学生初步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其二,高校应开设更深层次的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开设的全过程融入跨文化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风俗、文化、偏好、习惯等,了解我国与沿线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其三,高校跨文化课程内容应与创新创业领域所应掌握的知识相结合,借鉴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使学生了解国际法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跨国企业和项目管理等与创新创业等核心相关的知识,为提高创新创业跨文化能力打下基础。
其次,高校要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跨文化的意识。态度决定意识,教师应引导大学生以主动、积极、认同的创新创业跨文化心态,提升对所属文化的兼容性和可理解性的深刻自觉意识、与跨文化“他乡”之间的直觉性联系意识和跨文化民族身份认同意识等。教师通过创新创业跨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反思性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实现与对象国之间更好地交往,融创新创业意识和跨文化意识为一体。反思精神和批判思考能力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探究多元逻辑、秉持开放心态和自我反思精神[31]。高校应辅以开展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前沿专题讲座,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内在动力。此外,高校还可在相应的课程建设中着力开设将“创新创业”与“一带一路”“跨文化”结合更加紧密的课程。
再次,高校要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中跨文化的正确态度。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跨文化维度涵盖了注重本国文化与所教授的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关联、异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高校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其一,高校应强调对母国文化的自信,并正确理解对象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及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等领域的模式;其二,高校应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综合考虑并正确看待多元文化下创新创业合作的多元挑战;其三,高校应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客观、开放包容、互信互惠的态度。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的跨文化创新创业教育诸多层面态度的培养作用不容忽视,必须把握创新创业跨文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32],深化其内涵,使其与创新创业教育和跨文化教育相结合。
最后,高校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跨文化的基本技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跨文化创新创业讲求如何在跨文化的环境下进行创新创业的探索和创新创业后面临的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因此,多所样本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方法”“创业管理”等课程。不仅如此,部分高校还安排了实践模拟课程,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中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外贸单证实务模拟实训”等课程。此外,部分样本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并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跨文化方面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训练。
高校要重视全程化培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其一,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需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的不同层面,注重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通过深入实践过程,改善实践条件,完善考核的内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其二,全程化培养要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讲授,使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所学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对创新的需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明确毕业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其三,全程化培养要做好创新创业宣传、环境与条件的建立,保障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成度。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还应提高“专创融合”度。其一,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高校应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并开设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在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创新创业必备的交叉学科思维方式、发现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应推进“专业实习+管理岗位实习”实习实训模式,在不削弱专业实习的同时,融入管理岗位实习环节,因为高校要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必须对接学生需求,必须增加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比重[33]。其三,高校既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岗实习,实现高起点实习与就业,也可以通过各种专业类创业课程的学习和多渠道创业实践的锻炼,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竞争力,从而培养既懂专业又乐于创业的岗位创业型人才。
高校重视创新创业和跨文化能力课程的融合交叉,是实现创新创业课程跨文化转向的关键。创新创业和跨文化能力课程融合包括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创业课程组织的变动等。一是按照每个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计划的内在融通,增加交叉融合课程学时比例,体现创新创业和跨文化能力的交叉渗透,实现创新创业和跨文化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意识的整合。二是要在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中渗透多元文化,在跨文化课程中体现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与跨文化能力的协调发展。三是探索建立全方位一体化协同的创新创业课程组织新机制。针对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部门职责不清等问题,高校探索和实践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织实施运行机制,努力形成“以学校为龙头,以校企协同、制度激励为驱动”,建立教务、科技园和团委等多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机制,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跨文化课程教学资源,支撑对学生创新创业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校有效推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政府持续的呼吁、连续不断的政策供给,也需要高校主动自身承担相应的职责。其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之间仍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需要企业、社会、学习者本人和相关研究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