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推进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

2022-12-22 14:08罗生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育人教材

罗生全

课程教材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基本依托。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是否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步入新时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新的育人目标。确保这一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重新设计课程教材内容,整体提高课程教材质量。2021年2月26日,教育部教材局印发《2021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教材建设“培元工程”,健全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相关标准要求,推动相关重大主题教育系统化落实、常态化实施。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是科学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抓手。更为重要的是,重大主题自身有着深沉的思想信仰和知识力量,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教材之中,可以确保课程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增强时代新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如此,如何有效推进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就至关重要,而这不仅要明确“进”的性质、价值与思路,还要在“如何进”的问题上下足功夫。

一、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性质及价值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将重大主题融入课程教材之中,是党和国家正确应对国际国内双重局势,建设教育强国与教材强国,致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发问却又从容不迫提供中国答案的自觉与自信。重大主题之所以能够融入课程教材,绝不仅仅是因为时代之需、实践之要,还在于重大主题本身内涵具有思想性、育人性、科学性等特性,使其能够成为一种“理念的力量”助力时代新人的培养。回首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可知,重大主题生成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是人类对于“人类世”变迁与发展的哲学思考与经验表达,它不仅凝结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内藏着文化认同与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因而选择重大主题融入课程教材之中可以理解为是以其介入历史和时代的深沉力量来培养延续中华文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新公民”的关键之举。

新时代的课程教材加强重大主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而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需要借助一系列重大主题蕴含的精神力量予以涵养,以此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实上,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以国家政治建设逻辑、人的发展逻辑和教育逻辑作为“进”的学理依据。尽管不同的逻辑运作映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最终都以服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目的。

具体来看:一是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事权思想。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重大主题一旦进入课程教材,会依循知识逻辑重组课程教材内容,使其创造性转化为能够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法定知识体系,而这种能够反映国家意志的新知识体系,又以其强有力的教化力量深度诠释国家事权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

二是能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向英雄、前辈和榜样学习,实际上是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中汲取力量,更新精神认识,从而努力将自己塑造为像他们一样能为民族复兴奋斗和奉献的合格公民。重大主题是新时代合格公民培育的重要素材,将重大主题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之中,是为了借用重要主题中强有力的知识实现人类理性的觉醒、人文精神的开显,这是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目的所在。更确切地说,这是由重大主题本身内涵的文以化人的教育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由新时代发展格局迫切需要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诉求倒逼课程教材及时汲取重大主题教育,调整课程教材内容结构所决定的。

三是能够实现课程教材高质量建设愿景。课程教材如若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事权思想,发挥育人育才的重要功能,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建设水平,以高质量的发展姿态迎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这种逻辑确证的关键在于重大主题本身之于课程教材有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重大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概括,蕴含着人类应对各种复杂关系的思想智慧。将重大主题融入课程教材之中,既可以活化课程教材的旧有知识体系,又可通过知识系统的更新来重塑课程教材内容结构,这对于提升课程教材建设品质,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二、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逻辑思路

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之所以成为铸魂育人的重要方式,是因为这种重大主题教育进入了它所处的时代,解决了它所处时代的精神寻求问题和何以育人的教育问题。历史雄辩地证明,如果不对这些重大主题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进入时代并与时代议题有机融合,它将无法解决中国现代社会的教育问题。长期以来,课程教材中重大主题教育有所涉及,也时常能听到课程教材中要融入某些主题教育的声音,但已涉及的目前还不系统,存在碎片化现象;建议增加的又类别繁多,无法全部囊括。如何筹划好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需要对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逻辑思路进行细化阐释。

首先,明确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基本立场及要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关注更多的是在于选择什么主题,这是关于“进什么”的一个基本认识。“进什么”至关重要,但明确进入课程教材之中的重大主题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更为重要。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教育部举行的统筹谋划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在选题、选材方面,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以突出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意义重大的主题为重点。这意味着,无论选择何类主题进入课程教材,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立场,同时又要以这种思想和精神指导重大主题的有机融入,这是新时代课程教材内容设计的逻辑前提和核心理据,必须牢牢把握。

其次,依据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来甄定主题。选什么主题进课程教材是一个学理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选择的主题能够反映中华文明发展的智慧但却不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即便进入课程教材,也不会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近年来,建议加强各类主题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中医药文化、京剧、武术、篆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节粮节水节电等生态文明教育;传染病防治、防艾滋病、防性侵、应急救护等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涉及数十个方面。尽管这些主题都很重要,但在短期内还无法将其全部融入,因为这不仅涉及优先选择的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因重复选择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所以,选入课程教材中的主题必须要以解决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为导向,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安排课程教材内容。

最后,主题遴选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政治方向、崇高理想信念、为人民谋幸福,具备务实创新精神、奋斗与奉献意识、较高法治素养,拥有高尚道德品质、过硬本领、责任与担当素养的现代新公民,需要通过不断更新课程教材内容以及将其转化为学生可感知、能内化的核心素养,由此提高学生的发展品质。重大主题是时代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集中缩影,其中蕴含了成熟的知识与经验,将其合理融入课程教材之中有助于构建符合历史与时代发展规律的标志性知识体系,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最为关键的是,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可以借助知识体系重组最大限度地释放主题内容中的思想力量,以此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助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这预示着,重大主题选择时须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遴选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内容,并且将这些主题内容细化、具体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要。

三、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具体路径

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既要规避无秩序融入的碎片化现象,也要避免因重复选择主题而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的现象,这就需要对整个过程做统筹设计、合理布局和精准施策。具体来说:

第一,从学段、学科、类型进行统筹设计和系统安排。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不是某一个内容的融入,也不是某一个学科的事情,更不是某一个学段的任务,它是内容体系化、学科全域化和学段连续化的综合反映。2021年7月21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其中对重大主题如何进课程教材给予了明确说明,也为其他主题进课程教材提供了经验借鉴。事实上,在重大主题“如何进”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打破以往碎片选择、随意确定、无序组织的思维桎梏。在此基础上,坚持学段、学科和类型的全覆盖,科学研制融入方案,做到横向有序、纵向衔接、学科联动、整体架构。

第二,以课程思想性重构三级课程间的知识内容体系。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不仅要对学段、学科和类型进行宏观统筹,而且要在课程之间进行周密设计。这是因为,课程是重大主题提供知识谱系、释放思想力量、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载体,重大主题一旦离开课程的支撑,其蕴含的思想体系很难转化为具体的知识体系,更无法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介质。所以,科学处理重大主题融入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学理性和技术性问题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提到,要将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凸显课程的思想性是重大主题与课程“联姻”价值的有力见证,但要维持这种关系,还需要在重大主题进三级课程时进行统筹设计、有机关联,主动规避重复设置、互相矛盾、内容不一致等问题。如此,非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会因符合知识学习和价值观教育的特点而筑牢课程的思想性根基。

第三,充分挖掘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通的主题内容。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课程教材内容的创新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里,育人是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的根本逻辑。尽管重大主题贯穿大中小学各个阶段,但是每个阶段学生的接受水平又是不同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学习时间有限、生活经验有限,并且每个年龄段对重大主题能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如以适合大学阶段的重大主题教育作用到义务教育阶段,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会影响育人的效果。为此,需要依据课程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充分挖掘重大主题中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将系统深刻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等通过实践案例进行生活化地阐释,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第四,提高教材编写和审定人员的政治素养及专业水平。不能否认,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工程目前并未得到预期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材编写和审定人员的素养不高,未能充分理解重大主题的思想内涵和育人价值,以及对学生主体需求的认识缺位。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是一个知识体系重构和价值系统再生的过程,教材编写和审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拔高专业水平,深化思想认识,才能科学推进重大主题有机融入课程教材。

第五,合理化布局学校课程建构及实施的策略方向。学校课程是重大主题教育的主阵地,释放重大主题的价值观教育潜能,需要课程建构及实施的科学布局。一方面,学校课程要在传统的学科或学习领域定位的基础上,深化学科学习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主动挖掘重大主题中强有力的知识和精神力量,使其成为课程内容的构建线索,同时要依据时代育人的理念及要求合理转换重大主题的知识表达方式,将其转化为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课程资源,以此重构课程知识体系,扩展课程知识价值;另一方面,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将重大主题作为课程资源有机嵌入到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同时注重课程实施的精准化导向,利用隐性渗透和显性呈现相结合的方式,变革课堂教学范式,改变固化的物理环境和凝滞的人文关系,整体提升学校的生活品质和育人质量。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育人教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材精读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