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丽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党校
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付出密不可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对学校的行为活动有着显著影响。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校长的领导力,而且需要融入教师的领导力。作为与学生共处时间最长的群体,教师的行为、想法及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展现出的领导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后续发展。
学生是教师领导力的主要受益者[1]。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领导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的领导力,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力,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领导力可分为三种形式[2],即文化领导力、专业领导力和信息领导力。
在文化领导力方面,考虑到教师的价值观具有一定差异,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兼顾多种不同文化,理解并认可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专业领导力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具有实施教学改革的魄力,可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教师要具备帮助学生学习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能力。
在信息领导力方面,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沟通工具,以此为基础与学生沟通互动。通过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领导力,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行为与情感,发自内心地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与目标等形式给予教师回报,由此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是发挥榜样作用。教师具有敬业精神、求真精神,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学以致用,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善用语言描述与非语言表达,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与信息判断能力。
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的领导力,可使教师更好地成为学生的榜样,学生通过观察并学习教师的行为与思想提高自己。
三是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反思,善于利用信息化资源,可经由多样化的教学行为和设立团队协作的学习小组,增强学生的身份感知,使学生乐于为设定的学习目标主动付出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校对于教师的发展需求并不十分清楚,为其提供的深造和专业培训机会一般无法与教师的发展需求相匹配;对于基础学科教师,这种不匹配更加明显,因此,大多数教师希望根据实际需求自主地、参与式地学习,以促进自身发展。现阶段,部分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对工作的投入并不匹配,学校在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方面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这种投入与收入之间的不匹配以及职业规划被忽视,使教师的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更为显著。特别是在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条件下,基本是教师独自撑起课堂,其工作满意度无法得到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的领导力,对于教师的自我导向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3],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工作的满意度。
党校教育信息化表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因此,如何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领导力,使其能够完成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地位转换,是当前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教师始终处于教学领域的前沿,是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实践者,了解并运用党校教育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是未来教学的必然模式,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也成为判断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主要标准之一。
教师要以提升领导力为目的,持续强化党校教育信息化素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并完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然而,当前身处教学前沿的部分教师对应用与理解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还存在误区,导致教师无法有效提升领导力。
经过多年探索,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领导力提升情况取得了哪些进展?2020 年,部分学者对于山东省委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领导力情况进行了调研[4],得出了以下的调研结果。
在信息意识方面,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应用党校教育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及实际行动有着显著差异。尽管党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相对较高,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意识的体现相对较弱,这说明教学过程中依旧有部分教师无法将党校教育信息化意识与行动之间的转换落到实处。
在信息能力方面,教师信息化能力不足,无法最大限度地获取党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全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可熟练应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教师仅占一半左右,能够使用党校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教师占比更低,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无法应用党校教育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
此外,当前我国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没有明显提升,尤其在信息应用方面的情况并不乐观。
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领导力无法显著提升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教育理念。
在校学习只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之一,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教育与学习的思想。以往的教育观念中,信息来源与沟通渠道过于单一,将教师塑造成知识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不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无法认识到党校通过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优势服务教学的关键性。
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知识量大量增加,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特征[5],教师的教学由传统的教与学模式转变为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将通过信息方式主动、自主地学习,教师的身份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是对教师日常教学运用方面的党校教育信息化素养培训不足。
当前,学校内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的基本素养,但教师教学过程与党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整合还未实现。
多年来,由于学校对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的培训只关注教师的授课技巧,例如,学习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以及PowerPoint 幻灯片课件的制作等,关于提升教师领导力的专题培训很少涉及,由此造成大部分教师只具备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的基本素养,却缺乏领导力。
三是党校教育信息化环境不完善,教师缺乏自主提升领导力的动力。
大部分高校在实施党校教育信息化教学时,由于硬件条件的制约,仅通过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信息化教学,却没有建立激励机制,甚至由于少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对其使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形成约束,造成大量教师无法自主产生提升教师领导力的动力。部分学校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在环境营造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例如,当前部分学校内部的公共计算机网络教室等无法与实际教学需求相匹配,尤其是部分学校还未构建可应用于教学的党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普遍使用的教学信息资源大多为图书情报信息、科研成果信息、教学教务管理信息等,真正与学校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需求相匹配、满足党校教育信息化教学特点的教学信息资源十分缺乏,造成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自觉提升领导力的动力不足。
作为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学过程的实际领导者,教师要不断学习并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持续优化并丰富领导力知识,在知识结构内融入所学知识。教师不仅要学习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重点关注实践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将教师领导力理论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作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反思是增强党校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领导力的主要方式[6]。教师要将日常的教育行为与理念作为思考目标,在教学的前、中、后阶段反思,总结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行为,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经验支持。
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领导力的发挥只靠教师的努力付出是不够的,而不同的教师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也是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共同体内的不同成员需要彼此信任、彼此尊重、彼此督促、相互合作、共享资源,根据不同成员的特征,科学安排不同成员的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成员的智慧与能力,推动不同成员信息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共同体内全部成员的教师领导力。
因此,为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切实提升教师领导力,需要学校领导及各位教师精诚合作,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师领导力共同体。该共同体由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组成,通过在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共同构建教学发展目标,提高党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教师领导力,促进党校教学改革。
综上所述,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对以往普遍的教和学的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教育的观念、模式与内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文章阐述了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领导力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党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师领导力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策略,有助于推进党校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构建良好的党校信息化文化,促进党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