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

2022-12-21 01:46肖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基础。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应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首先探讨了影响高校选择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因素,然后分析了高校应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得出传播形式浮于表面、文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结论。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要加强教育联动、提高数字利用率、完善法律保障、净化网络空间和网络环境等建议,旨在进一步拓展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高校;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7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文化新维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ZX16079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媒体的普及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青年学生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主体,高校要高度重视、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更好、更快、更有针对性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新媒体在高校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新媒体教学方式在高校得到广泛推广,技术相对成熟,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模式化、单调化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接受度有限。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媒体教学方式更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特点,很容易被学生群体接受。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媒体应用已经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不断优化,让信息能更加便捷、灵活地传播,并且能够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翻阅纸质版书籍或报刊等资料,转而更倾向于选择图片、影音等其他方式。高校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新媒体的接受能力较强,在即时通信及社交平台的用户群体中,高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大。

二、影响高校应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因素

(一)新媒体传播要提高艺术价值

新媒体传播想要达到好的效果,不仅要充分了解各个平台的规则和运行方式,提高传播效率,还要掌握传播规律,提高传播艺术水平,提升受众的艺术体验。对这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言,无异于一场变革。

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传播传统文化面临以下困境:首先,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审美标准和审美内涵的基础上,融合数字技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可储存、管理、共享的数字形态,实现传统文化数字展示和数字平台的共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次,在新媒体的推动下,传统文化必须突破原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融入现代文化,符合时代发展特色,实现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统一。如果只是单纯地将传统文化搬到新媒体而不加以再创作和包装,其传播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

(二)新媒体传播要保“质”保“量”

传统文化涵盖礼仪、风俗、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随着物质的不断富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增多,开始追求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校在应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时,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数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突破[2]。

“质”,即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加工、深耕,不斷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和内在价值。提高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质,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体现传播的专业化,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量”不仅指数量,还体现在衡量传播效果最直观的标准——“流量”上。

首先,传统文化有特定的受众群体,这些特定的群体往往有较高的文化需求,内容的深度和精度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忠诚度,以此形成“流量”。传统文化在这些群体的文化交流圈能够得到二次传播,从而将受众群体逐步转变成参与群体,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其次,当前已经进入“算法时代”,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更加系统化、精准化,能根据受众的浏览量、浏览频率、转发分享量、评价等数据,计算出受众群体的真实需求,并为潜在用户推荐个性化、针对性的信息,进一步挖掘受众群体。高校要善于应用大数据,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掌握“流量密码”,在保障传统文化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在平台的评分,增加浏览次数,增加“流量”,扩大受众群体。

最后,要根据新媒体平台的特点,灵活运用“用户+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User Gengerated Content,PUGC)模式进行内容制作[3]。通过广泛吸收用户生产内容(UGC)和专业生产内容(PGC)的生产优点,保障传播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提高内容质量,提升关注度和参与度,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推动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得到广泛传播。

(三)新媒体传播需要引发共鸣

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传播传统文化,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要兼顾地域文化的个性化,避免文化趋同。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要抓住时机,用时代符号包装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前文化潮流之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符号,要尽可能将时代符号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发受众共鸣,推动传统文化传播。例如,中央美术学院与开封市政府合作,打造开封文化IP,推动宋代美学的开发和保护,并将戏曲、文旅景区等融入现代技术等时代新元素中,拉近年轻受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展现出新的生机,吸引了更多受众。

另外,要尊重各地区的地域性差异,避免文化传播的趋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明显,因此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差异明显,如南米北面、南拳北腿、南繁北齐等。

新媒体语境下,遵循贴近性原则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播的内容,为此,高校要立足中国大地,尊重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扎根于各地域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的精髓,保护、研究、传承好地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不断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让受众主动浏览、转发,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从而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景观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高校应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表层文化广泛传播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高校带来全新的挑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环境下,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甚至传统文化的真实内涵和价值理念也遭到曲解,这些低质量甚至有害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容易迷失方向。例如,有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只有一知半解便盲目跟从,有的学生追求标新立异,随意拼接、割裂传统文化;有的学生盲目崇外,以西方的审美为标准,逐渐偏离传统文化,这些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出现文化碎片化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大规模的文化推广和传播成为可能。但新媒体传播短、平、快的特点,使信息在传播中容易出现碎片化现象,这种现象容易导致传统文化“快餐化”“同质化”,降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法呈现其真正的价值[4]。此外,不少商家为追求利益,钻法律的漏洞,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掺杂低俗信息,造成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这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流量,但实际上加剧了文化的口号化,进一步导致文化符号空洞化,失去灵魂。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接触到的文化内容多呈碎片化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深。

四、高校應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策略

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就必须守好阵地,加强教育联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法律保障,净化网络空间和网络环境。

(一)加强教育联动,丰富传播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交流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即时性强的特点,为高校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联动提供了便捷。

首先,包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播者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选择受大学生欢迎的传播平台作为传播渠道。例如,利用MOOC(慕课)等高校教育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扩大覆盖面,让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建立起校内外共同发力的传播模式[5]。

其次,充分利用当前最热门的商业门户网站、短视频平台,如B站、抖音、快手等,以直播或视频、图片、文字发布等形式,占领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在短视频平台的文化影响力。

再次,要积极应用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通过现场直播、网络直播等方式,将非遗艺术、民间艺术、高雅文化等引入校园;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制作适合新媒体传播、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传统文化视频,体现共性,发展个性,推陈出新,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使高校成为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最后,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具有的综合实力,对破解传统文化在传播中的同质化、碎片化问题,丰富文化传播内容等方面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高校要积极建设传承基地、研究基地,充分挖掘和展现丰富的传统文化,采取“文化+互联网”的方式,使之成为互联网平台的传统文化展示集群。

要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商业态势之中,在网络游戏、动漫等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载体中展现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如塑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古代英雄人物、文化人物,丰富人物故事,将文化立体化、多层次、艺术化地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使大学生在娱乐中了解传统文化,不断接受熏陶,进而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文化传播质量

传播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繁杂信息与价值边界的关系,一方面切实保障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在保护的同时,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高校要与各级文化部门联合起来,运用科技手段,数字化还原、整理传统文化的实物、图片、文字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传播方式。例如,将传统文化的“实”与三维立体技术、VR技术的“虚”统一起来,做到虚实结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让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构建体验传统文化的新场景[6]。

数字化手段的出现,有利于厘清价值边界。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面对繁杂信息时的筛选能力和判断能力。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内容制作、编辑处理、互动反馈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传播参与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还要妥善处理内容创新与表现形式的关系。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摆脱陈旧、固化的说教模式、灌输模式,充分发挥视听语言艺术的作用,丰富表现形式,真正凸显传统文化的张力;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当培养“网红”教育者,拉近文化教育者与大学生的距离,打造属于高校的IP,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网络治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需要法律提供保障。高校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安全,净化网络环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完善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要改进科技防护手段,做到依法依规,统一协调;建立应急处理机制,面对出现的违法、有害文化信息,要做到积极响应,积极处理;重视文化传播人才建设,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建设一批积极传播、善于传播中华文化的师生队伍[7]。高校要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管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建设安全、和谐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网络环境安全,让网络空间成为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五、结语

面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要创新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朝着新模式、新格局转变。要应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让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过程中,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雷倩倩.“四全”媒体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广西教育,2022(12):105-107.

[2] 孙传明,李浩.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力的因素与提升策略: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4):121-127.

[3] 梁维卿.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力提升问题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1):201-203.

[4] 李明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8):128-130.

[5] 刘洪亮.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方法初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6):73-75.

[6] 王忠鹏.传统文化价值观视角下网络新媒体建设与高校大学生管理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0-101.

[7] 刘海燕.新时代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89-90,93.

作者简介 肖霞,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美学。

猜你喜欢
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