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艳艳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给”是现代汉语中非常活跃的一个词。“给”作为普通动词,有很多独特的句法表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给”有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种词性,具有多功能性和多义性。“给”的前人研究非常丰富,主要从其语法功能角度进行分析[1-2],从构式角度研究“给”的多义尚不多见。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从构式论元结构角度,将构式与隐喻融合,对汉语中“给”的语义拓展模式进行实证考察。
隐喻从修辞工具发展至认知工具,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概念隐喻理论(CMT)基于使用的语言观,认为隐喻结构并非自足,而是作为人类一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在体验中产生。概念隐喻理论的运作机制是一个概念域(源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进行映射,其目的在于借助具体的源域来解释或反映不熟悉的、抽象的目标域。
概念隐喻理论多运用于词汇中。在词汇多义中,学界认为词汇的多义并非具有任意性,而是基于原型义,在人类的普遍认知方式如隐喻等的影响下进行语义拓展。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形式不可截然划分开,不同的语义对应不同的语法形式。因此,词汇的语义拓展必然伴随着形式结构或构式的变化。继而,将构式与隐喻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见于Lakoff[3]、Goldberg[4]、Sullivan[5]以及David[6]。Goldberg[4]发展了Lakoff[3]的辐射多义网络理论,运用于分析构式多义;Sullivan[5]从构式角度,运用Fillmore的认知框架理论,并借助Langacker的自主—依存关系,主要分析了词汇构式、跨域构式、复合构式、论元结构构式、系动词构式和介词短语构式等隐喻性构式,旨在探讨该六类构式的隐喻映射过程,然而对隐喻拓展类型较少涉及。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是David[6]的研究。该文从论元结构构式视角,并在语言类型学框架下,分析了罗马尼亚语、西班牙语和法语三种罗曼语中GIVE动词的隐喻实现模式,发现罗马尼亚语中的a da和西班牙语中的dar基于构式激活隐喻,将物体转移框架映射于致使移动框架,借助“致使力是物体转移”(Causal Force Is Object Transfer)隐喻和“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Changing State Is Giving An Object)隐喻,形成GIVE的多义网络;法语中的donner主要依赖词汇激活隐喻,将原型物体转移框架映射于交际、情感、认知和自我等域,拓展原型物体转移框架;另外,在罗马尼亚语和西班牙语中,构式激活隐喻也可与词汇激活隐喻结合形成双层隐喻类型。
国内将构式与隐喻相结合的研究尚不多见。据笔者所知,尚只见何中清[7]的《隐喻研究的构式视角》和唐树华、董元兴、李芳[8]的《构式与隐喻拓展:汉英温度域谓语句形容词隐喻拓展差异及成因探析》。何文将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得出隐喻结构也属于形式意义的配对体的结论;唐文从构式与隐喻视角,对比分析了英汉温度域谓语句形容词的隐喻拓展特点。由此可知,将隐喻与构式结合分析汉语词汇的多义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给”作为双及物构式的原型动词,表达物体转移意义。“给予”事件的原型物体转移框架主要涉及4种语义成分, 包括“与事”“给予物”“受事”和“转移动作”。“给”是一个多功能词。吕叔湘[9]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给”的词性包括动词、介词和助词。动词语义包括三类,分别为:(1)使对方得到;(2)使对方遭受;(3)容许、致使。介词语义有六类,包括:(1)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2)引进动作的受益者;(3)引进动作的受害者;(4)“给我”加动词,用于命令句中;(5)朝、向、对;(6)表示被动、被。助词用法有三类,包括直接用在动词前、主动句和被动句中。
“给”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主要聚焦于双及物构式或双宾构式原型动词、“给”的特定语法结构以及“给”的多功能性三个方面。
在双及物构式或双宾构式的语义和句法特征研究中,严辰松[10]指出,在双及物结构中,许多原本没有“给予”意义的动词,通过概念转喻使这些动词可用于物体转移框架中,表达“给予”义。在“给”的特定语法结构的研究中,王彦杰[11]以“把……给”句式为参照,具体研究了助词“给”在“把”字句中的使用条件及表达功能;石毓智[12]探讨了“给”在被动式和处置式中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李炜[13]从历时和共时视角考察了处置式、被动式以及与处置式密切相关的“N受N施给VP”式中助词“给”的使用情况;胡靓,石毓智[2]分析了“给+VP”语法结构,认为“给VP”的核心功能为标记动作行为矢量方向的改变,所涉及的句型包括被动句、处置式、受事主语、话题结构等。此外,前人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考察“给”的语法功能的也不在少数。叶狂,潘海华[1]将罗曼语、斯拉夫语和汉语的语法特征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汉语中“给”的八类句式。“给”的多功能性主要从汉语方言的角度切入。例如,李宇明,陈瑞前[14]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分析了北京话中有标记被动句的使用情况;金小栋[15]探讨了西华方言中“给”的语义演变过程。
以上可知,“给”的研究非常丰富,但主要集中于“给”的语法特征,对“给”的多义拓展关注较少,并基于语料库实证考察其用法特征的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将隐喻与构式结合,对“给”的隐喻拓展模式进行实证考察。
本研究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简称“CCL语料”)。CCL语料库中现代汉语语料包括“现代”语料和“当代”语料。其中,当代文献涵盖了口语、文学、网络语料、应用文等10类,占现代汉语语料的98.72%。我们重点考察CCL语料库中的口语语料。在现代汉语的口语语料中,我们以索引的形式检索并下载目标词“给”的所有语例,共获得语例1531条。语料处理过程中,删除未进行隐喻拓展的语例1000条,共获得531条隐喻性语例,占总口语语例的34.7%。我们对所有语例均施以手动标注(辅助工具书)。人工标注虽耗时,工作量大,但有利于对词项进行精细化处理,近距离挖掘其使用特征[16]。
在语料整理过程中发现,531条隐喻性语例中,共有145条为构式激活隐喻性语例,386条为词汇激活隐喻性语例。构式激活隐喻模式的语例在整个隐喻性语例中所占比例为27.3%,词汇激活隐喻类型所占比重为72.7%。由此可知,“给”主要使用词汇激活隐喻类型进行语义拓展。
1.词汇激活隐喻
词汇激活隐喻类型即在论元结构构式中,动词激活源域,论元激活目标域。由图1可知,“给”激活的原型物体转移框架中,直接宾语或受事为实体性转移物体,论元激活抽象转移物体。因此,“给”通过隐喻映射,论元从实体域拓展至抽象域。
图1 词汇激活隐喻模式
由语料可知,在词汇激活隐喻中,“给”的论元拓展类型主要包括交际、自我处置、知识技能、价值、情感、认知、思想、态度、心理、问题以及机会11类语义。图2呈现了该11类语义的占比情况。其中,交际与心理所占比重较大,情感、价值、思想次之,自我处置、知识技能、认知、态度、问题以及机会比重较小。
图2 词汇激活隐喻论元拓展类型分布
(1)以前一有用户给我们意见,我就必须要立刻解决它,不然我会睡不着觉。
例(1)中,“给”后接的论元为交际内容“意见”,即从原型物体转移框架拓展至交际域。在交际域中,“给”的语义类型一般包括意见、建议、故事、谈话、信息等。在该类词汇激活隐喻中,句法结构一般包括“给+N+N”以及“给+N+VP”。其中,以后者情况居多。此种词汇激活隐喻类型与David[6]提出的法语中donner将原型物体转移框架映射于交际域的使用模式一致。
(2)今后如果看到像你一样的孩子,我会对他伸出双手,给予他勇气和力量,让他的人生变得更好。
例(2)中,“给”激活原型实体物体转移的源域,“勇气和力量”作为论元激活目标域,即“给”的论元由物理域拓展至心理域。由语料可知,该类心理域一般为积极类,包括信心、勇气、帮助、包容、协助、印象(好)、鼓励等,消极类较少,主要包括压力、隐忧、内疚、麻烦等。此种类型主要运用“给+N+N”“给+N+VP”以及“给(予)+NP”三类语法结构进行隐喻激活。其中,以“给+N+N”结构为主,说明“给”作为实义动词,多运用于三论元构式中。
(3)我想你们一起来,聊这个教育,能够给我们很多新的启发。
例(3)中,“启发”作为论元,激活“思想”的目标域,与“给”激活的原型实体物体转移源域相互映射。在思想域中,一般为积极义,用以说明给予的对象为空间、启发、自由、影响(好)等正面思想内容。该类词汇激活隐喻一般运用的句法结构为“给+N+N”的三论元结构。
(4)3G门户的出现开创了一个时代,因为它真的给手机上网的人带来了快乐,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例(4)中,“快乐”作为论元,激活的目标域为情感域。由语料可知,该类情感域一般分为快乐、欢喜、烦恼、熟悉感等,并常用“给+N+N”以及“给+N+VP”句法结构进行呈现。其中“给+N+VP”的“VP”一般为“带来”。
(5)我个人其实还是蛮喜欢孟子的,因为我觉得孟子给了我们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例(5)中,“给”激活给予的源域,价值作为论元激活价值域。价值域的语义一般偏向积极倾向,具体包括“好处、回报、贡献”等。句法类型与情感域使用的特征较为相似,为“给+N+N”和“给+N+VP”两种类型。
在其他小类,包括自我处置、知识技能、机会、态度、认知以及问题中,自我处置表示对自己的管理与处置;知识技能包括知识、方法、技术、经验等,机会包括“平等发展的机会”“生存创业的机会”“表现个性的机会”“表演的机会”等,态度表示评价义,认知在语料中表示“遗忘的认知”;问题表示消极的语义倾向,包括祸害、扼杀、折磨、灾难等。这些语义类型占比较小,使用的句法特征主要为“给+N+N”。
因此,在词汇激活隐喻类别中,交际、心理、情感、价值、思想所占比重较大,自我处置、知识技能、机会、态度、认知以及问题比重较小。其中,语义多偏向于积极,句法结构一般为“给+N+N”以及“给+N+VP”。由此可知,“给”在这两类句法结构中都为实义动词。
2.构式激活隐喻
在构式激活隐喻中,进行隐喻激活的既可以是构式的语法组成部分(如介词),也可以是构式本身。汉语中的“给”一般基于构式本身进行隐喻激活。该类隐喻基于物体转移意象图式中的力动态,将物体转移意象图式映射于致使移动意象图式(如图4所示)。在初始阶段,物体转移对象与致使的力进行映射,形成“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类型。在结束终端,物体转移图式中物体于受事方,地点发生变化;致使移动图式中物体状态发生变化,基于状态改变是地点变化和地点变化是物体转移的基础隐喻,形成“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
图3 致使移动意象图式
图4 物体转移意象图式
在CCL口语语料库中,共有145条语例使用了构式激活隐喻模式。其中,有69条为“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类型,76条为“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类型。以下先分析“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后分析“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
(6)当乐队,给吹吹打打,挣俩钱儿。
(7)糊一个车,糊一个跟真的似的,那个,哎,织车,送三的时候儿也得给吹。
例(6)与例(7)中,“给”的对象是力——“吹吹打打”和“吹”,而非物体。因此在例(6)与例(7)中,物体转移框架映射于致使移动框架,形成“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该类用法与《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给了他两脚”语义类型一致。不过,《现代汉语八百词》将该类语义定义为遭受义,语义偏向消极,而例(6)与例(7)中“给”的动作使得对方受益,语义偏向积极。此类语义在以下例(8)更为明显。该句中“给”的内容为“替或帮”,使与事“你”受益。
(8)懂呢,他就是说咱们那会儿学习的,他给你翻一翻,咱们念的是什么,里边儿。
由语料可知,在“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类型中,给予的力一般为“扔、抬、托、推”等短暂性动作。
在“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类型中,给予的对象为力,而在“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中,给予的对象为状态。
(9)白子珍什么的这些个,这都是抽白面儿过去那大烟白面儿给害的。
例(9)中的“给”后接致使的结果——害,即“抽白面儿过去那大烟白面儿”行为使得主人公身体状态发生了变化。
(10)倘若狗吠得再早一点,或许就把睡梦中的刘招华给惊醒了。
(11)我们现在看很多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被外在的东西给蒙蔽了。
(12)这个人可能就是书呆子,被书给骗了。
例(10)到例(12)“给”后接的“惊醒”“蒙蔽”“骗”都是结果类或状态类动词,都属于“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
“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属于胡靓,石毓智[2]提出的给+VP结构,包括被动句、处置式、受事主语、话题结构。石毓智[12]认为被动式中的“给”引入的是施事,而处置式中的“给”引入的是受事。由此可知,以上例(10)为处置式,例(11)与例(12)为被动式。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标注的动词“给”表示“容许、致使”也同样属于此类范畴。例如(13)中“给”可以与“使”互换,进一步佐证了物体转移框架的致使性。
(13)城里城外跑了三天,给我累得够呛。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给”后接的谓词类型,若为致使结果类或状态类则属于此类,而不区分“给”的词类属性特征。
本研究从论元结构构式角度分析了“给”的语义拓展类型,主要包括词汇激活隐喻和构式激活隐喻。其中,词汇激活隐喻类型在整个隐喻性语例中所占比例为72.8%,构式激活隐喻类型的语例所占比重为27.2%,词汇激活隐喻类型为主要隐喻类型。词汇激活隐喻中,动词“给”激活物体转移框架的源域,论元激活目标域,即将原型实体性物体映射于抽象物体,抽象目标域语义类型主要包括交际、自我处置、知识技能、价值、情感、认知、思想、态度、心理、问题以及机会11类语义;构式激活隐喻中,物体转移框架隐喻映射于致使移动框架,形成“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和“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隐喻。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汉语中“给”的多义拓展网络。汉语中“给”的语义拓展类型与其他语言中给予动词的语义拓展类型相比,如罗曼语中的GIVE,呈现出同大于异的特点。“给”与法语中donner类似,都运用了词汇激活隐喻进行语义拓展。然而,相较于法语中的词汇激活隐喻,汉语中的“给”的论元激活的目标域语义类型较为丰富,包括交际、自我处置、知识技能、价值、情感、认知、思想、态度、心理、问题以及机会11类语义,而法语中尚且仅有交际、情感、心理、认知、社会和自我六类。此外,汉语中的“给”与罗马尼亚语中的a da和西班牙语中的dar极为相似,都通过构式激活隐喻,将物体转移框架映射于致使移动框架。然而,在汉语的“给”中,尚未发现构式激活隐喻与词汇激活隐喻结合形成双层隐喻类型。若进一步深究不同语言中给予动词语义拓展类型异同形成的动因可知,语义拓展类型有交叉重合之处,这反映了人类的普遍认知倾向;语义类型的不同,则说明社会文化因素在其间发挥作用。
“给”的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多功能句法结构特征,而对其多义性研究较少。刘畅[17]提出,“给”的多义性,以及词义间的模糊性,都给“给”的句法结构的判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论元结构构式角度分析“给”的多义特征,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区分“给”的句法属性的难题。正如David[6]所指出的,从论元结构构式角度分析GIVE的隐喻模式,可避免对GIVE进行轻动词或非轻动词的二分。另一方面,从论元结构构式角度厘清“给”的多义或隐喻特征,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给”的多功能句法特征的研究。
前人在分析汉语方言中“给”的语义演变路径(例如金小栋[15])中,研究方法多停留于描写层面。未来可从论元结构构式角度分析各个方言中“给”的语义拓展路径以及汉语中其他多功能词的语义拓展路径。
本研究给予CCL口语语料库,从论元结构构式角度,聚焦汉语中“给”的语义特征,对其语义拓展模式进行了实证性考察,得出“给”的隐喻类型包括词汇激活隐喻模式和构式激活隐喻模式,并以词汇激活隐喻模式为主。词汇激活隐喻主要包括交际、自我处置、知识技能、价值、情感、认知、思想、态度、心理、问题以及机会十一类语义;构式激活隐喻包括“致使力是物体转移”隐喻和“改变状态是转移物体”两种类型。
本研究将构式与隐喻结合,分析了汉语“给”的语义拓展模式,具有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意义。理论上,本研究将构式与隐喻融合分析词汇的多义,摆脱了多义研究中对词汇各个语义的区分以及语义间的关系确定问题,拓展了多义分析路径;实践上,将构式与隐喻融合运用于汉语词汇研究中,拓展了隐喻理论和构式研究的应用范围,并着重聚焦“给”的语义特征,为深陷于多功能句法特征的泥沼中的“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汉语中其他词汇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