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模式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护理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2-12-20 12:59高艳艳屈振楠张利芳
黑龙江医药 2022年22期
关键词:预见性脑出血重症

高艳艳,张 晨,屈振楠,张利芳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疾病类型中又以脑出血为主。脑出血发病机制复杂,一是因生活习惯导致,二是因患者大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当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时,便极易引发脑实质性血管破裂,致使脑出血发生[1-3]。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还需配合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干预思维,可对存在的、尚未发生的危险因素予以预见性的防护干预,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结局。基于此,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预见性组(n=39)和常规组(n=39)。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9.89±3.23)岁;患高血压时间3~12年,平均患高血压时间(8.70±1.02)年;出血量30~80 mL,平均出血量(53.46±11.33)mL;脑出血部位:基底节19例,丘脑8例,脑叶6例,小脑6例。预见性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40±3.57)岁;患高血压时间3~12年,平均患高血压时间(9.13±1.15)年;出血量30~81 mL,平均出血量(54.58±12.24)mL;脑出血部位:基底节17例,丘脑10例,脑叶7例,小脑5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患高血压时间、脑出血量、脑出血部位)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②均为重症监护;③均为首次发病;④均为高血压导致脑出血。(2)排除标准:①伴有颅脑肿瘤者;②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④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予以患者营养干预,每天定点为患者提供定量药物等用药干预,予以患者脑出血健康知识普及等健康教育,对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

1.3.2 预见性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模式干预。专科医生结合自身经验,依据患者病情,制定专业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1)皮肤预见干预,每隔1 h予以患者翻身1次,对床单、患者衣物等进行清洁并维持干燥;且需每天为患者擦拭背部,在辅助患者翻身时,还可将气垫置入其背部。(2)口腔预见性干预,针对不同类型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若患者恢复意识,可指导且鼓励患者自主排痰、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若患者未恢复意识,则由护理人员按照无菌标准,帮助其完成口腔清洗工作,10 min/次,2次/d;若患者有嘴唇干燥现象,可予以涂抹石蜡油,避免嘴唇起皮等。(3)导尿管预见干预,指导家属辅助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提高患者排尿量;定期为患者更换新的导尿引流袋,且对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量进行记录,在患者逐渐好转后,可引导其自行排尿;每天对患者尿液性质进行密切监测,对尿路进行实时判断,防止感染,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做出针对性干预;且为锻炼膀胱功能,可根据排尿情况夹闭与开放导尿管,每小时可开放1次。(4)呼吸道预见干预,鼓励患者自主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若无自主排出能力者,可予以吸痰器吸痰;每2 h为患者翻身敲背,辅助其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若有必要还可予以患者机械通气;且每天评估患者痰鸣音、呼吸音情况,确保患者肺部正常。(5)肢体预见干预,合理安放上下肢位置,确保最大活动位,保证身体关节活动力,告知清醒患者肢体安放的科学合理性,切勿自行更换体位,防止关节变形。(6)预见性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维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通过腹式呼吸、音乐疗法等方式,辅助家属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保持其心态平和。

1.4 观察指标

(1)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SAS、SDS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4分法计分,评分越低患者负性情绪越轻。(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干预前后1 d、5 d、10 d、出院时的神经功能。包括15个项目,分值0~42分,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好。(3)护理结局。使用我院自制护理结局调查问卷对护理结局进行评估,包含日常生活、活动、健康3个方面,各项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护理结局越好。(4)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压疮、便秘发生情况。(5)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19~37分为非常不满意、38~56分为不满意、57~75分为一般满意、76~94分为满意、95分为非常满意,≥76分计入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见性组SAS、SDS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预见性组(n=39)常规组(n=39)t值P值SAS干预前56.57±7.67 56.34±7.24 0.136 0.892干预后39.16±5.05 46.21±5.36 5.979<0.001 SDS干预前47.22±6.22 47.41±6.03 0.137 0.891干预后33.13±4.53 41.13±4.44 7.876<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 d、5 d、10 d、出院时预见性组NIHSS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预见性组(n=39)常规组(n=39)干预前13.49±1.57干预后1 d 13.68±1.77干预后5 d 11.02±1.97干预后10 d 8.01±1.22出院时6.24±1.11 13.37±1.73 15.56±1.46 12.71±1.72 9.30±1.46 7.23±1.18 t值P值0.301 0.749 5.117<0.001 4.036<0.001 4.234<0.001 3.816<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情况

预见性组日常生活、活动、健康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结局情况(±s) 分

组别预见性组(n=39)常规组(n=39)t值P值日常生活88.71±7.35 61.53±5.94 17.961<0.001活动83.92±6.37 64.49±5.32 14.621<0.001健康82.66±7.46 66.34±6.40 10.369<0.002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预见性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脑出血为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起病迅速,预后不佳等特性,一经发病,多需要重症监护。脑出血病机是因患者长期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使患者脑细小动脉产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性坏死等,促使管壁弹性降低,在外界刺激等因素影响下使血压骤然上升,致使血管破裂[4]。由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较多,在基础治疗同时还需予以细致且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5]。常规护理为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常用干预措施,主要是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用以改变临床效果,对护理结局有积极影响,但无法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等特点,通过对各种风险的危机意识,制定护理措施,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避免脑出血复发,改善生活质量[6]。本研究针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干预后,预见性组SAS、SDS评分较常规组低,干预后1 d、5 d、10 d、出院时预见性组NIHSS评分较常规组低,提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分析其原因在于,由于医院环境陌生、思想准备不足、疾病折磨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实施音乐疗法等心理干预,可避免因负性情绪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为强烈,从而使脆性血管再次破裂、出血,加重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且预见性护理能够对发病迅速、神经功能严重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加快恢复速度[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预见性组日常生活、活动、健康评分较常规组高,且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提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可降低患者口腔内病原菌的迁移,避免患者误吸入肺,导致肺部感染;为患者擦拭背部,可改善皮肤的受力与张力,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降低褥疮发生率;对呼吸道进行护理,可避免患者因神志不清,在肺部聚积过多痰液,却又无法将其排出,导致坠积性肺炎等;对患者尿液性质进行监测,定期更换新的导尿引流袋,可防止因尿液致使泌尿系统感染。同时,因脑出血是全身性应激反应事件,故会发生消化系统障碍,引起便秘,通过预见性护理可减少便秘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可见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对患者机体功能和恢复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8]。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模式干预应用于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神经功能,优化护理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脑出血重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