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20 09:57王姣苹
英语教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教师

王姣苹 王 静

引言

当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逐渐在我国的教学系统中凸显出来。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更迭频繁的现代社会,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升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教学侧重单一语言知识点的讲授,忽视了语篇内容的理解;英语阅读课堂总是“语言第一,应试第一”(葛炳芳 2012);教师把教学侧重点放在“书本上新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在课程设计中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在讲授过程中忽略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杨雪 2019);“填鸭式”教学现象严重,缺乏阅读技巧指导,长此以往,使学生逐渐丧失了阅读兴趣(白瑞 2021)。

内容语言融合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以下简称CLIL)关注学生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言的技能,为突破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困境提供了思路。

一、CLIL的内涵

CLIL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后来由此延续发展形成了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即内容依托式教学,而CLIL就是基于CBI教学理论的再发展。梅休斯特、沃尔夫、马丁和马什(Mehisto、Wolff、Martin&Marsh 2012) 等学者将CLIL定义为一种具有双重目标的教学方式,指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的使用促进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的学习与教学,以期两方面的学习都能达到预想水平。科伊尔(Coyle 2014)将CLIL教育理念涉及的不同方面进行汇总,从宏观角度进行讨论,并编制了4Cs的概念框架,为CLIL教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4Cs代表了在教学过程中CLIL强调的四个方面: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认知(cognition)。

其中,内容指任何课程中学习的主题或学科;交际指用于学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并作用于元认知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沟通,包括学习的语言(language of learning)、帮助学习的语言(language for learning)和学习中运用的语言(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认知指CLIL教学中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具备的思辨和元认知能力;文化指文章中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和认知(Coyle 2015)。

二、CLIL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它的实施一定要围绕课程标准进行。虽然欧洲与亚洲的教学环境不甚相同,但是在教育理念和思想上仍有共通之处,且契合我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因此能够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一)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CLIL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学科内容与语言知识融合教学。因此,教师要选择有特定学科背景的文章,增加学科知识的引入,为学生创造学科语境,使语言成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工具。这时语言的习得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章内容更像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媒介,不仅为其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还为其提供了语言学习的学科背景。正如二语习得理论所提,特定的语言内容本身就是学习目标的一部分(曹冉 2018)。《课程标准》同样凸显了主题教学这一理念。课程教学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语篇为依托,整合各项语言技能,使英语课程成为一个综合的主题课程。《课程标准》中提到,教材中的内容涉及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等领域,这些主题既能为学生提供学科语境,引入不同的学科知识,又能增强其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邹婧 2021)。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具有学科导向的单元占79%,其中涉及的学科有11种之多(王敏2019),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及英语教材对于学科知识的重视程度,这与CLIL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

(二)交际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是CLIL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CLIL中的交际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运用上,包括三个方面:学习的语言,帮助学习的语言和学习中运用的语言,它们分别指代与学科或主题相关的语言、教师讲授知识用到的语言及学生在进行互动时所需要的语言。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运用语言,就可以提高自发性对话出现的频率(Coyle 2015)。当学生参与对话并用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就会对语言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参与工作分配、辩论、讨论等活动,逐渐发展新的知识、技能。《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阶段,学生应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语音知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另外,《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环境,满足他们的交际需求,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教育部 2020)。

(三)文化和《课程标准》的联系

CLIL教学中选用的真实材料能够向学生传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由语言传递给学生,又因为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因此能够反映该文化所体现的世界观、价值观。盛云岚(2012)提出,通过语言可以使人类从内部调节自身的心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语言同时也成为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桥梁。《课程标准》同样重视文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从课程性质上来说,高中阶段的英语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本身就肩负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使其形成多元文化意识的责任。教材中与文化相关的语篇不胜枚举,如“人与社会”主题中提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习俗”等,同时,《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了解文化多样性”“能够分析、思考文化现象”等(教育部2020)。

(四)认知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CLIL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发展。使用外语讲授的知识,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语言本身,还要积极地内化语言所传递的知识信息,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过程。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破解”外语传递的信息,这种行为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当学生面对陌生语言,想要获取信息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改变元认知的调用。在将外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时,通过理解语言隐含的意义(如文化背景和差异)、或是站在学习者的立场看待事情时,人的认知也会得以丰富,使得个体产生对差异性的包容及世界观的丰富(García 2014)。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通过在活动中学习实现认知能力发展,并强调教师要时刻关注其认知水平,通过开展讨论、合作、探究活动帮助其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课程标准》也在认知策略方面作出了规定,“教师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认知策略,如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课堂中的语言,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句式”等(教育部 2020)。

除了上述强调的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外,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绪体验的影响也是CLIL与其他教学法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在欧洲实施时,有多位研究者指出:在CLIL课堂中,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感也更丰富;学生学习外语的焦虑度下降;学生在课堂发言上有更多的空间。因此,将学生的情绪体验这一方面作为CLIL特点的补充(Dalton-Puffer 2011)。

这一现象的成因在于:CLIL将阅读材料中蕴含的学科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的是“真实”且“有意义”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枯燥的语言知识,因此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能够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外,当学生将自己的学习重心放置于“内容”层面而非“语言技能”层面时,他们更能融入课堂活动。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产生“遮蔽效应”,即说话者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区分得更加明确,也不再承担由于自身表达错误而引起的责任,焦虑感降低。《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通过内容多样的语篇丰富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策略的一栏中也有“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等说明。《课程标准》还强调在日常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情感策略,使其能够针对自己的焦虑或急躁情绪进行自我调整(教育部 2020)。

总体来看,CLIL与《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有共通之处,即二者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通过主题式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语言,掌握学科知识和语言内容,并通过创设交际情境提升其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强调在教学中向其传递不同文化的信息,使其了解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认知和思辨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内容和语言双重点教学为导向”的教学形式。

三、CLIL的具体实施

通过分析CLIL与《课程标准》的联系可知,CLIL对于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式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下面以外研版(新标准)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 5 Into the wild中 The Monarchy’s Journey为例,从核心内容、课时目标及教学活动设计、CLIL在课程中的体现三个方面进行阅读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说明。

(一)明确语篇核心内容

The Monarchy’s Journey是一篇说明文,讲述了黑脉金斑蝶是如何飞越四千多千米进行迁徙的。科学家发现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得黑脉金斑蝶不得不通过迁徙求生。全文传达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爱护自然的观点。

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第一段介绍了“迁徙”的概念,并引出黑脉金斑蝶迁徙的现象;第二段承上启下,点出黑脉金斑蝶迁徙距离之远,之艰辛,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做到的?”;第三、四段围绕上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说明黑脉金斑蝶通过观测太阳的位置及时间进行飞行,并解释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第五段表明主旨———人类需要爱护自然,保护生物。

(二)课时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

The Monarchy’s Journey围绕黑脉金斑蝶迁徙的现象展开讨论,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廖春风 2019)。课时目标如下页表所示:

The Monarchy’s Journey 4Cs课堂教学目标

(三)具体教学步骤

内容的独特性体现在文本的选择和新知的引入方面。阅读教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使他们能够通过语言学习获得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本课涉及的生物学有关名词可以让学生用生物课的知识理解,如在开课时向学生提供一些迁徙动物的图片,并猜测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当学生预测出文章与“迁徙”有关后,邀请他们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向大家介绍相关信息,同时由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1.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找出黑脉金斑蝶迁徙的方法,与自己课前预测的结果比对,看是否进行了合理猜测。

2.学生在文中找出引发黑脉金斑蝶迁徙的原因,以及后续人类采取的措施,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复述。

3.学生进行总结,尝试概括出文章的逻辑结构,并依此绘制思维导图。

交际能力表现在读后的口语表达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应学会运用语言解决问题,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在了解了文章内容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人类的活动给生物带来了哪些影响。之后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站在环境保护专家的角度针对讨论结果向大众提出“人类该如何保护环境”的建议,使其能够在真实的活动中运用语言。

2.在读后设置自由讨论环节,教师展示短片或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展示的社会现象进行评价,促使其将语言运用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适应使用语言的环境。

文化内涵体现在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这一中介,学生可以感知外部的文化,从而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黑脉金斑蝶如何能够完成长距离迁徙,总结其中的要素,了解黑脉金斑蝶的迁徙终点——加拿大或墨西哥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获得相关的地理人文知识,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2.在学生学习全文后,升华文章的主题。教师通过总结环境被破坏后带来的后果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其精神文明修养。

认知与内化体现在思维导图的制作及阅读主题的升华上。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小小的蝴蝶竟能够实现几千千米的迁徙”,使其体会到“微小的生物也能做成伟大的事”这一道理,从而引申到自身,贯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找寻“蝴蝶如何迁徙”等信息,逐步理顺文章逻辑,构建认知结构,并形成对文章的全面认识,最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形成书面总结。

学生情绪体验的影响体现在开课前的环节。教师要把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环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邵凤兰 2001)。

1.在开课时,教师展示动物的图片并提问,鼓励学生调动生物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关注本堂课的主题,形成阅读前的判断。这一环节将学生的阅读过程由“阅读—理解”改为“理解—阅读”。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积极地探寻文章信息,尝试印证自己的猜测,从而缓解英语学习过程中紧张、焦虑的情绪。

CLIL中常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查。通过课上的问题表述及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可以对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内容进行判断,如考查学生能否清楚表述蝴蝶迁徙的原因、方法,以及能否评价这种现象的产生,或给大家提出建议等。针对最终产出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关注其是否包含了文章主要内容及体现了学生自身的想法,并对其进行打分,形成最终的评价。

结语

CLIL作为拥有双重目标的教学模式,能为我国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改变提供新的思路。教师在课堂中贯之以内容,引入丰富的学科知识充实教学环节;抒之以交际,给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语表达的机会;晓之以认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通之以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最终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促进其多种能力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语言教师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最美教师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