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形势下的小学学校教学质量管理

2022-12-19 01:54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李晓杉
天津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内容

■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李晓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导文件,对我国的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进行大力改革。学校在推进减负的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减负并不是单纯地一减了之,更重要的是增加公共教育的供给、提升学校教育的教育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多样、高效的教育环境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本文将从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作业、课后服务五个维度,就“减什么”“如何减”“怎样构建高效的小学学校教育”提出建议。

一、整合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实施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确定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影响着教师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作为一项国家大计,在国家层面上有新课程标准、课程教育大纲等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整体方向的把控;在学校层面,有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对教师课程目标的制定起着约束作用。要想实现精准减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依据教材中的内容,整合新课标要求、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最终确定出适合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又处于能激发学生最大潜力的最近发展区的三维目标,将能指导教师后续的教育活动,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方向指引。

以小学四年级教学为例,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识字、阅读、习作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时要提前了解新课标要求,并深入探析教材中的内容,从中找到教育要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观潮》一课,认知与能力目标:能准确识记本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正确读写“笼罩”“薄雾”等词语;阅读上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内容,能背诵第3、4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边阅读一边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想象作者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景象,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中语句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对自然景观产生喜爱,体会到与人交流阅读感受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想象,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自然景象。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了解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式。教师将授课内容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清晰明确的梳理,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时间分配更加有的放矢,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效吸收,减少课下不必要的时间投入。

二、加强教师教研,选择优质教学内容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要依靠教师强大的教学组织能力,“五增”中要求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效能,“五减”中要求减教辅资料,执行“一科一辅”政策,以上都对教学课堂的开展提出了改革要求。课堂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主要载体,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对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围绕教师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展系列教研、培训活动,增强学校教师利用互联网等教学资源的“增一增”与“减一减”能力,让学校成为教师能力提升的坚实后盾。教师自身在教研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互动,及时提出不明确的地方,并加以解决,让自己能面对多样的教育资源内容,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提升课堂内容的实际教学效能。

以语文学习中的神话故事学习为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内容,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都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社会、自然的认知,蕴涵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以其中的《精卫填海》故事为例,精卫填海是中国的上古传说之一,以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材中的故事为基本教育内容,课外拓展有限,在课堂增效的理念下,教师要对精卫填海的故事有更深层次的解读,首先要对精卫填海故事进行定位。相传精卫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天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死于水中,死后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之中,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就像唤着自己一样。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看,女娃死后化身为神鸟,这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女娃化身神鸟后终身进行填海事业以报东海溺死之仇,这还属于“复仇神话”。教师还应该看到在精卫填海故事背后隐藏的先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知,女娃代表人生命的脆弱,大海则代表自然的神圣强大,精卫终身致力于填海事业是百折不回意志的体现,因此,还属于道德意识神话。教师在对本神话故事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后,依据内容和目标从网络上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料,帮助学生在对《精卫填海》神话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对神话内容的结构体系有一定的了解。如教师从网络上下载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故事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文字内容进行理解,使其更加形象。整理一些符合该阶段学生理解能力的“复仇神话”“道德意志神话”“死后托生神话”,完善学生对神话的认知体系。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的进行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参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多设计一些学生能参与的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并在实际探索活动中,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完善自身的探究计划,实现探究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适当引导,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掌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技能。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自身能力水平的不足,寻求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在课堂上高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现课堂实际效率的提升。

以小学数学活动的开展为例,数学学习离不开对数学概念、数学算式的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故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可以从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比一比的学习中,教师出示一张两个小朋友在比身高的图片,提问:“图片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朋友自比身高,由此引入课堂学习内容,“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比一比的现象?”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他们是如何比出不同的?你能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教具做哪些比一比的小活动呢?请你将活动记录下来,可以独自进行活动,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师将活动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在发现学生的活动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介入方式,参与学生的活动,帮助其进行比一比活动,教师若发现学生以独自活动为主,可以引导学生与周围的学生合作,在更丰富的教具中探索出不同的活动内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梳理,找到比一比活动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更容易被吸纳到认知体系中转化为属于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其调动起来,通过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吸收效率来侧面减少学生面对同样难度作业习题的负担。

四、精选作业内容,鼓励作业多样表达

对小学作业的改革是小学“减负”的重点内容,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各科教师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总是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内容,让学生进行知识测验和知识巩固,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进行研究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趋同的内容练习,甚至有些作业可以算做重复性内容,出题方式、思维相同,仅仅变换了数据,这样的作业占据着作业总量的很大部分,不仅给学生的作业学习来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对学生能力来说也只是单纯机械地重复、没有任何提升作用,“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师应该从作业的数量和作业的质量两个方面对作业布置进行减负、增效。

针对作业的数量来说,要规范作业的布置,精选作业内容,从整体上进行协调,严格把控学生作业的总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由小学所有学科教师布置作业的总量构成,以往的作业布置中,教师之间互不沟通,每个教师都觉得自己布置的不多,但是所有学科的作业加起来的总量会很大,学生花费在完成作业上的时间过多,有的解题速度较慢的学生甚至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导致休息时间不足,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在小学的全面减负下,各科教师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协调作业分配时间,严格做到规定的1~2年级不设置书面作业,3~6年级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常要控制在60分钟以内容的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

针对作业的质量来说,学生能力的提升并不是靠题海战术刷出来的,大量同质化的作业内容只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帮助,教师应该加强对作业布置的教研,由教研组集中研究学生作业内容的选择和布置,各学科教师将作业布置方案提交到教研组中,经由筛选、更改后进行发布,确保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具有巩固知识内容的经典习题,又有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性试题,避免同质化试题对学生精力的消耗,满足新课程标注中对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落实分层教学理念,将作业按照班级不同的学生能力层次进行划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能力发展的教育。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将作业划分为“选做”和“必做”两个部分,这种作业布置形式会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减少对作业的抵抗心理,提升完成作业的兴趣,在必做作业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在选做作业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又锻炼了学生的选择能力,在选做作业中,以开放性问题为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多学科知识内容融合起来,创新作业的完成形式,把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创作的过程,享受完成作业的乐趣。

五、课后多样服务,保障服务质量双全

在今年的教育领域改革中,与“双减”政策相伴的还有学校的课后服务政策,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校和教师要在“双减”的视角下创新课后服务新模式,完善课后服务的行政管理保障,教师的课堂管理保障、课后服务质量保障,全面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

1.实行“塔式”课程服务,该模式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基础课业辅导课程,主要是授课教师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教学答疑活动,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二是多能项目课程,主要是以项目课程为依托的多元式学习,让学生在古典文化、体育拓展等活动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其获得身心双方面的发展。三是特色课程,以班级特色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参与特色课程的学习,打造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四是个性化课程,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待雕琢的玉器,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闪光点,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较为个性化的课程服务,如攀岩、陶艺、茶艺、游泳课程等。

2.实行“滚动式”课程服务,教师采取走班制,课程滚动,送课到班,每周更换一次课程内容,通过特色课程的滚动式教学,减少学生学习对固定特色课程产生的倦怠感,保持学生对特色课程的新鲜感和期待。大多数时间采取每周四次常规课程与一次特色课程滚动的课后服务模式,依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可以适当与特色课教师进行协调,在学生表现良好的情况下给予奖励,再次开展特色课程活动,提升学生的课程期待,也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遵守规则。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课后服务教学空间的拓展,一般的教学活动和常规的课后服务多数都集中在教室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特色课程的内容,将部分课程内容转移到室外进行,拓展课程的活动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利用周围的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喜爱,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多在自然中呼吸,感受自然界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提升学生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

六、结语

“双减”政策是国家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形式制定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家长经济负担、增加学校教育实效的重要举措。面对新的教育形式,学校教师应该自觉更新教学理念,将“五增五减”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升“五性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引下,结合教师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料,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情景演绎等学习方式获得综合素养上的提升。并在教师减负优化后的作业内容与课后服务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丰富所感,实现小学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主要内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