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主题式教学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2-12-18 05:17顾挺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减科技探究

顾挺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江苏 宿迁 223900)

信息科技教育需要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实践操作中去,学会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去收集、分类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提高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由于一些学校对信息科技课程不够重视以及教师教学方式单调枯燥,导致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相对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效果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利用主题式教学,可以系统地、科学地、全面地让学生在主题式学习中的各个环节之间达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协作的目的,构建完整的信息科技知识体系,激发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一、主题式教学的内涵和价值

随着教育部《2022 版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颁布,初中信息科技课程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主题式教学可以提高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为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此外,主题式教学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基于问题式情景、生活化情景、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技术能力、工程能力、艺术能力、数学能力。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灵活应用,并将所学到的信息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带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教学素材过于单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现代新技术、新理念更新速度极快,信息科技作为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知识更新要求较高。但是我们所用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时代、科技的发展步伐,甚至有些教学内容不符合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大多是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死板地讲解,教材和教学内容单一落后,从而导致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学生的信息科技实践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严重不足。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科技课程作为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科目,目前教育部只是出台了2022 版的课程标准,但是信息科技课程具体怎么去落实、怎么去开展,很多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而到成熟阶段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很多教师也会处于“躺平”状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惯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方式单一、效率极低,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打游戏、看视频、浏览网页,没有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中来,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实践技能缺乏。

3.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少主动探究学习

传统观念里信息科技课程不用考试,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机械地跟着教师进行模仿操作学习,教师很少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学习。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内容或步骤示范式微课自行研究进行操作,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跟实际生活相脱离,导致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停滞不前。此外,学校也对信息科技课程缺乏重视,教学设备没有及时进行更新换代和升级,部分电脑和设备老旧无法使用,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缺乏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主题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1.构建生活化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信息科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主题,将抽象的信息科技基础知识转化为和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化教学主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并促进信息素养的形成。主题设计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呈现和反映,教师要加强信息科技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和主题的联系,也就是提高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信息科技知识技能与主题的密切联系,加强主题和生活的结合。生活式主题的设计可以围绕传统文化、节日、社会新闻热点、景点、家乡美食文化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对生活经验和事物的深入了解,也可通过学生感兴趣并熟知的生活事件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实践。生活化主题的设计需要遵循“以生为本”原则,设计开放式的生活化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设计半开放式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拓展延伸设计,在选择主题并投入实际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化的经验融入主题式设计过程中。另外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将围绕生活化主题开展的教学实践分为若干个知识点和小问题,教师带领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决每一个小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的主题式实践中去[1]。例如在进行苏科版八年级信息技术课本“Flash 逐帧动画”这节课的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送给××的祝福”半开放式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要祝福的对象,根据自己的主题确定所要运用的相关元素,按照学生的设计需求,教师逐步讲解如何一步一步添加图层,在不同的图层上面改变显示帧数。有的同学选择“送给妈妈的祝福”这个主题,教师指导学生将代表母爱的元素康乃馨插入正确的图层,并学会将静态的图片变为动态的祝福动画。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将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讲解和指导,提高知识传授的针对性,也能促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充分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开发项目式主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计算思维是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利用计算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用计算思维和眼光去界定、分析和解决出来,提高问题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初中生的计算思维可以通过程序设计教学来实现,但是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占比较少,很难只通过教材中的程序设计教学模块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和生活实际开展项目式教学[2]。例如在教授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用数据说话”这节课内容时,笔者设计了“我的午餐我做主”为主题的项目式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主题自行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进行汇总,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数据对处理实际问题的价值和重要性。在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中,以项目式探究学习驱动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应用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激发学生计算思维的建立,将其带到现实生活中,用以分析和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3.创设合作式主题,促进合作学习的产生

合作式主题的创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交流探讨,更好地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形成,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的提升。合作式主题的形成不应只局限于学生之间,还应涉及师生之间。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信息科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此外,合作式主题情景下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营造出真实、生动的贴合生活实际的合作式主题。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掌握情况,并梳理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挑选出适合合作的主题和探究内容。其次,要确保难度适宜、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重难点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稳步提升。把握教学重难点,促进对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此外,在合作式主题探究过程中需要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置身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将自身的思维知识结构和主题教学相联系,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确保合作式主题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3]。

例如在教授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演示文稿的编辑”这节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并掌握幻灯片的制作过程,笔者设计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情景: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觉得什么样的幻灯片才能够吸引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色彩和谐艳丽、文字排版科学合理、有美感,如果再配以优美动听、贴合内容的音乐就更能打动人心,吸引人的目光。由这一问题情景引出本节课“演示文稿的编辑”教学重难点,需要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动画,并设置艺术字、超链接等多种元素[4]。教师接着提问学生以前学过的WPS 文档编辑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和演示文稿产生联系,把文档图片的插入知识应用到演示文稿编辑中,小组合作完成这一演示文稿制作的过程。但是面对如何突破将静态的图片变为动画效果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去合作完成。在共同合作完成这一主题实践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幻灯片编辑制作的方法,也掌握了动画设置的要点和技能。通过合作式学习的方式来突破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信息科技的基本方法技巧,从而拓展延伸到下一阶段知识学习,提高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4.开发趣味性主题,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主题的设计作为主题式信息科技教学的核心,应该确保主题的科学合理以及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探究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互动环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创意、新鲜有趣的主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促进课堂的高效开展与良好氛围的构建,主题教学活动才更加科学有效,并能切实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灵活应用能力[5]。

例如在苏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图文混排”这节课内容时,要求学生掌握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等实践操作。首先,教师根据“图文混排”教学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出以“端午节”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让学生自由讨论搜集设计“端午节”的黑板报,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百度搜索技巧,准确找到端午节主题的图片、文字,并将有关的图片加以文字说明,将图片、文字合理地插入文本框中,呈现优美和谐的完整画面。其次,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确定图文混排的整体框架,将“端午节”这三个字插入画面的合适位置,并设置文字的大小、颜色、字体,使其和画面整体色彩保持和谐统一。接着让学生利用文本框输入文字,将文字按照学生自己的想法,创意设计出符合主题内容的样式。最后,将端午节有关的赛龙舟、吃粽子等相关图片合理地编排到画面上,根据图片的编排和位置,合理设置说明字样[6]。围绕“端午节”这一主题将学生的创意逐步展现在画面上,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完成“图文混排”的编辑和设计。学生在这个充满趣味性的实践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动力,提高了信息科技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和灵活应用,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也都得到了有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科技主题式教学给初中生营造出了鲜活的生活化、项目化、合作式和趣味性的课堂情境。在合作探究型、项目式的主题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学会自主探究,建立自主学习的认知和思维。将课堂主体交到学生手中,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主题式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将信息科技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双减科技探究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科技助我来看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