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然
宁德市蕉城区自然资源局 福建 宁德
为了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化财政制度,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管理,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财会〔2017〕25号),新制度形成全新的政府会计体系模式,并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笔者所在的区级自然资源部门,自2019年1月机构改革新组建自然资源部门以来,经历2次资产清查,每次都历时近一年,对合并、撤销、新购、历史遗留的各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在新会计制度下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感触颇深,遂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想法。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因素大致有:一是固定资产购入时计划指标被挤占挪用,可能造成固定资产数量虚列;二是或因历史原因未合规购建固定资产,或在购入时未按程序进行申请,游离于程序外,或因部门信息沟通不畅,或移交手续不齐等,造成固定资产无法入账或部分入账,或因保管、变更、归档不当,特别是损毁或淘汰的资产未及时报废处置和盘盈资产未入账等情况造成实物与账面出入较大; 三是会计核算标准不清晰、方法滞后,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后续管理核查困难等问题;四是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应用有待加强。资产系统平台在运用前没有进行相关培训,基本上都是根据使用人自行摸索,系统功能没得到有效利用,又因信息化更新较快,旧的系统还未熟练掌握,新的系统又进行更新换代,加之新旧系统衔接上存在瑕疵,使得新旧系统数据在转换时会因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资产归类等问题出现数据变动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关注度长期不高,固定资产管理重钱轻物,规章制度体系束之高阁,内控机制不完善,不相容岗位未分离,授权审批流程不严谨,资产状况仅体现在财务账面上,不登记或不及时登记实物明细卡片账,资产登记、领用、盘点、处理、报废、处置等流程不规范,手续不完备,职能分工不清晰,资产配置不合理等,从而无法实现账、卡、物的一致,固定资产管理亟待变革。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合并撤销、部门整合、资产更新换代、历史遗留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或可以报废或可以再利用,但部分单位对这些资产的处理或因程序繁杂、或因资产性质复杂等特殊情形,未能按时向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或国有资产监管机关申报或履行批准程序,并且原会计制度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实体折旧,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面价值虚增。在资产管理的各关键环节管控不严,无法及时厘清问题顽疾,使得固定资产在处置时无法及时规范地办理,造成累积下来的固定资产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家底。
新会计制度的建立与推行,再次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标准、范围、类别等方面作出了更加详尽严谨的说明,增加了更精准的分类标准,由原来的四大类细分为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房屋、构筑物、家具用具、动植物、文物及陈列品、图书档案七大类;通用设备价格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价格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全面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对经管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等资产的管理职能,一些长期处于“失管”的资产得到规范监管,有力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会计准则的实施表明政府会计制度正在向权责发生制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转型,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做了更务实精准的修改。一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科目设置作出了更改,取消了“待冲基金”会计科目,原来的“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改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在财务会计核算时由“业务活动费用”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来反映,预算会计则不做账务处理;二是对各项资产计提折旧的期限也做了适当调整,并且不加以追溯;三是对固定资产折旧实行实体折旧政策,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资产和负债情况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对于后期资产管理、信息披露以及相关报告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基础、方法、具体内容、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作出了调整,行政事业单位需不断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来适应新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健全内控制度,并对固定资产自采购到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盘活资产,建立灵活的固定资产调剂调配机制,探索实现整合和共享共用的模式,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产管理水平。
原来行政事业单位对报废、损毁等因素造成固定资产减少的,需计算出处置资产及处置费用、收入,经层层报批,在账务处理中直接扣减固定资产原值,处置后的价款列入基金科目的修购基金,仅对固定资产清理结果入账登记,无法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报废、出售、损毁、盘亏时需申报处置前在“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会计科目中体现,不仅对处置结果有清晰的反映,同时也全面反映了固定资产处置过程,对于处置后的变价款项也明确规定了在“待处理资产损溢——处置收入”会计科目中体现,有效管控固定资产处置款的去向和使用,杜绝了固定资产处置中的舞弊行为。
从新会计制度中不难看出,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严格,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具有固定资产管理的全局意识,可以从以下几大主要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强化管理观念,树立管理意识,成立资产管理小组,对责任人员、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及时改变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长期缺位的现象,形成自上而下重视资产监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固定资产采购预算,制定固定资产购置、登记、使用、变动、维护、保养、处置报废等环节岗位职责,严格贯彻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履行申报审批程序,完善内控机制,重点监管采购、盘点、处置等关键环节,杜绝重复、减少损耗、优化资源,把固定资产管理与年终绩效、评先评优、职务(职称)晋升等挂钩,以绩效机制激励全单位人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三是加强固定资产监督和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内部审计,并形成整改方案;也可以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清查盘点、评估审计,形成资产清查报告,为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更专业、更规范的指导意见;对于领导干部离任,把审查固定资产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促使领导干部真正承担起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
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转向权责发生制,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税务处理、报告各个环节的创新变化都会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一是要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固定资产的入账归类、折旧方法、处置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受财务人员职业判断的影响,而职业判断需要财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标准等,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考虑单位的职能特点、财务环境,对会计事项进行决断,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升会计决断的准确性,财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后续教育、职业培训势在必行。二是资产管理人员也应进行职业和岗位培训。提升相关人员职业操守和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内容和管理职责,提高相关人员的资产信息平台操作技能,才能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内控机制和信息平台共融,从资产结构、资金占用、使用寿命等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为单位资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促使资产管理各环节不脱节,有效防止国有资产闲置、流失。三是增加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渠道。除了相关人员自行到各培训机构进行自主学习深造外,单位和财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单位可以邀请第三方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面授培训,或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定期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或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后期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信息平台操作、大数据分析、税法知识等,为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好自己家底创造条件。
固定资产内控系统的有效运转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的内控机制能有效防范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及时纠正差错,确保资产安全。一是落实贯彻预算机制。把固定资产的新购项目纳入单位年度预算,提前做好预算编报、统筹资金和控制资产存量的工作。严格按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通过政府采购网合理采购,杜绝重复购买。二是加强授权审批制度。制定岗位职责,确保不相容岗位适当分离,相互制约,明确授权审批方式、流程,规定审批权限,杜绝超范围审批。三是建立资产实物总账、明细账。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长期缺失实物账,财务会计账与实物无法核对,因此,需建立资产实物账,资产管理、资产使用落实到人,资产管理的总账、明细账要与资产使用的明细账进行核对,最后再与财务账、实物进行一一核对,并形成制度,为账实核对创造条件。四是重点完善监督资产处置环节。规定每年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应报废的资产要及时按流程申报进行处置,对于大量的、重大的、超审批范围的资产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进行申报,经审批后应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处置,所收到的资产处置款应及时上缴国库,并监控可利用未到期资产处置情况,提高资产使用率。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产管理平台只是单纯对资产进行归类和统计,新会计制度下增加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也只体现了资产的增减变动,无法做到对资产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各个单位各自管理自家资产,要实现资产共享的理念,就必须充分运用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更新升级,达到“人、物、平台”有效结合,建立动态数据管理信息库。一是与资产管理制度、内控系统相结合,设置各职级的授权审批功能,把资产管理手工流程升级到电脑OA流程,各级管理人员到其权责范围内可查询相关资产信息,实现职责明确,互相监督。二是为固定资产贴上“电子身份证”。通过形条码识别系统,确保快速便捷地查询资产的使用和存放地点,实现资产精确快速地检查盘点,并与资产平台信息进行自动核对,减少资产“失管”现象。三是增加资产维修、保养、报损处置的跟踪数据模块,减少人为因素,对大额开支可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公开,真正做到管控一体。四是实现资产共享。对闲置的资产可进行再整合利用,单位闲置资产可以共享给其他单位再利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达到全程监控、信息同步、盘点高效、数据共享的资产管理信息体系,实时反映资产各项状况,为做好财务资产报告的编报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全面增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要以新制度的落实为契机,查找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足,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核算,优化资产信息设置,完善资产内控体系,从而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和规范使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