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萍
(环县环城小学 甘肃 环县 745700)
课外作业是指根据教师的指示,在课外自主开展的一项学习活动,可以巩固知识,提升技能。但很久以前,老师过分强调练习对课本知识的强化,数学课后的作业内容是单调乏味的,作业方式的单一,作业的数量很多,没有什么创新,忽视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学生个体的不同。新课标提出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重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里面也包含了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对促进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老师们在设计数学课后的功课时,以巩固教室内的知识,再加上扩大小学生的思想,发掘学生内心的潜力,加强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很有应用价值的基础课程,仅凭课堂上的时间很难使学生“学以致用”,还要通过课外作业来巩固和提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又没有耐心,也没有毅力,自我控制能力差。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作业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上述特征,强调工作的趣味性、新颖性、实效性,避免重复、枯燥的题海作业,让同学们体会到家庭作业的快乐,把重担变成展现自我的舞台。首先,在小学的数学作业中,应强调趣味原则。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性格,把家庭作业变成一个快乐的经验,主动去接受,能极大地激励同学们做功课。其次,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基本原理。同时,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快乐吧。最后,在小学数学作业中,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家庭作业的安排和教室的布置是一致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们计算得更好,或是能记住更多的公式。当今信息社会,小学生有很多种学习方法,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充实他们的学业,拓宽视野。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而不是简单地计算。最后,在小学的数学作业中,应注重实用的原则。实用是数学的一大特色,掌握了最基本的加减运算,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支付问题;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有多大。自己的卧室有多大,学校的运动场有多大?所以,老师们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试题的内容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它的实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协助同学巩固现有的知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同学们尽情地享受乐趣,进而会变得更加积极[1]。
在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进行优化时,要回到练习册本身也就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和补充。在目前的课堂作业布置中,注意分层作业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比如有些同学的基本功比较扎实,有强烈的数学兴趣,给他们布置一些探究的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自己的基础,要想进一步提高这一群体的学习热情,就必须要找出一个突破口。而那些数学成绩一般的同学,要想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突破,通过家庭作业来帮助学生取得突破。通常,在班上,数学成绩一般的同学,经常会因为用功过多而用错了方法,这时,老师要正确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那些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长远来看,小学只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期,这个时候,习惯的培养,远比知识的渗透更重要。这些都需要在作业中进行调整和协调。
生活类的作业是指通过实际的生活来发现数学问题,求解数学问题,使学生能有效地完成课外作业,使学生产生兴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为生活而来的,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课后作业的优化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数学的这个特性,让学生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映射”,把学生和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而是近在咫尺,伴随着他们的生活。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作业的完成率,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把家庭作业留给学生,让学生到超市买100元的东西,学生甲:“我从学校回到家,到超市买了7块钱的酱油,给收银员 100找我93元,就是 100-7=93。”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数学,让孩子们用数学的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和生活中的数学[2]。
比如,在学习了某些平面图的有关圆周和面积的问题后,就能还原到生活中的情境,跟同学说,教师的房子要装修,把房子的墙壁重新粉刷一遍,可以为他们布置下列作业:
(1)要粉刷的墙壁长度和宽度,以及粉刷的总面积。
(2)依据住宅的特性和墙面涂料的市场行情,选用合适的油漆材料,以及需要的经费。这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数学问题。让同学们自行制定计划,可以选用多种材质,和家长一起探讨和协作。在此期间,不但要求学生深入地了解基础数学,学生们也要多动手,多动脑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决定,这对于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校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激活作业的设计,要求打破以前的“独立式”作业方式,强化学生与家长、同学与同学的协作与交流。
2.3.1 同父母一起合作
老师在安排家庭作业时,可以考虑给父母安排一些家庭作业,如证明“三角形的任何两个边和都比第三个边大”的定理,父母可以找到长短不一的木棍,并与同学们进行实验,把这些三角形用长短不一的棍子拼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做一些总结,等等。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学生们更加自由,学习与他人沟通和协作,掌握更多的知识。
2.3.2 和同班同学一起合作
与同学之间的协作可以使学生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老师可以安排数学社会调查,小课题研究,这就需要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他们可以学到很多教科书所没有的知识,培养协作精神,增强人际交往的技巧[3]。
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熟悉身边事物中的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感觉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离自己很近,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尤其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知识实践者。
2.4.1 调查性实践作业
调查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也可以是在课堂上搜集有关资料,也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延伸,拓展。可以做环保调查,价格调查,家庭生活调查,社会文化调查,地方经济调查,等等。充分发挥周边人文资源,媒体资源,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气势。在这种调查式实践作业中,学生追求真理,回到“大课堂”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总结,学习和训练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富有时代气息。比如,在“节约用水”的数学活动课程之后,让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每个月的用水量,在调查的基础上,就合理使用水资源提出建议。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调研,号召大家“节约用水”。
2.4.2 探究性实践作业
探究式的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战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经历应用于教学中,不但可以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既能享受快乐,又能独立地构建自己的知识。比如,学会了“比例尺”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的起居室的平面图,你觉得起居室的装修和设计是否合理?有哪些措施可以改善?怎么会这样?让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
2.4.3 操作性实践作业
操作性作业是通过学生的实际工作,如测量、设计和制作,对有关的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一种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家庭作业。主要表现在“小设计”等方面。我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通过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参与「我是一个小设计师」的活动,如果要在我们的教室里铺上地砖(有多种型号和价钱),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个装饰的计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一下这个教室的面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瓷砖,计算出所需物料的总量及所需的总成本。实施操作作业,使学生产生兴趣,对学生进行思考、创新、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同时,也让同学们对数学和现实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对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认识[4]。
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是对传统的课外作业的改进,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这样,课后作业的价值就会得到切实的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实际操作,培养协作的能力,拓展思维模式,为以后的学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