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 仿写对于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孜孜以求“仿得其髓”“乐此不疲”的境界。本文结合当下仿写优化迫切的需求和多年作文实践,以大量相关资料和书籍为参考,初步开展了“片段仿写训练策略”相关探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中年级语文;仿写;训练策略
一、片段仿写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仿写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双减”背景下,既不增加学生的作业量,又能让其作文水平得到提升,成为仿写这一环节优化的重要方向。片段仿写具有以下特点:
片段仿写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耗费精力,成效不彰,且学生畏难情绪严重。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需同时兼顾很多方面,如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有个性、选材是否合适……当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若干技能捆绑在一起会导致难度太大,学生不免生厌。因此,小而活的“片段仿写”更为适用。而调研时发现,每段范文都包含几个“技能要点”,很少有学生能在一次练习中达成所有的目标,哪怕若干次练习后达成率也不一定有显著的提升。
片段仿写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对小学生而言模仿能产生表象,可以从外部动作中分离出来,并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社会学习理论也非常强调社会语言模式和模仿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胡适曾说:“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
片段仿写符合作文教学的特点。小学语文作文训练的目标之一是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中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语言积累较少,言辞表达欠缺,而片段仿写与阅读教学结合度高,可操作性强,借鉴和创作的空间也很大。中年级语文教材特别重视片段仿写,中年级的四册语文书上单就仿写的练笔就超过20次,配套练习册上的就更多了。
二、仿写训练的原则
广大师生都期待在作文教学中多一些有效的练习形式,篇幅足够短小,用有限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效果却较为明显,即每次练习都能真正掌握一项细小的写作技能或解决一个写作存在的小问题,在不断积累中提升写作水平。
目标小而具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年级学生
“表达与交流”层面的解读是要会观察、善观察;写自己想说的话,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也能写常见的应用文;每学年要保证16次左右的课内习作。每个年段学生习作基础和水平不一样,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目前的状态和大纲的总要求来设置阶梯目标。比如,每个月精通一种写作方法,每次能按要求写到一定的字数等。教师要把阶梯目标分解,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有效引导练习。这样,学生就可将枯燥的写作训练当成一场长跑比赛,更多的是要和自己竞争且每次前进一点点,最终实现长期目标。
专注方得快乐。“沉浸式”一词当下被广为提及。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时,如果完全投入情境中,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注意力十分专注,即进入沉浸状态。片段仿写练习也需要这种“沉浸式”的专注度,也许写作的时间只有5分钟,但这5分钟要全情投入,努力达成本次训练目标,不能养成散漫和拖拉的习惯,否则后续的练习就无法持续。刚开始的时候,如果学生做不到十分专注,师生就要找出原因并有效解决,然后再次练习,直到十分专注为止。专注的体验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它会让学生在参与写作时获得愉悦感,在达成目标时又能获得成就感,从而促使他们今后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不会感到厌倦。这种沉浸式写作体验有助于增长并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
反馈必须及时。每次练习,学生必须知道“这样写”是否可行,如果不行,到底哪里不行,应该怎样写。写作教学中的及时反馈目前在实施过程中有三大困难:一是大小作文都是篇章练习,出现的问题可能较多,师生都没有精力把所有问题一一打磨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二是在面对一堆问题时,学生心理上必定是烦躁的。在这种情绪下大都无法耐心地按要求修改文章,应付者居多。三是大小作文批改的周期较长,笔者批改全班的一篇大作文至少要一周的时间,如果那段时间学校活动较多,就需要批改好几周。所以,基于片段仿写,将习作大任务划分成更小的任务,每次练习后学生都能得到简单而直接的反馈,不足的地方及时修正。一次只关注一个焦点,渐渐地学生就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做到最好。好的训练效果给予师生更多积极的反馈,并反过來促使训练能长期地进行下去。
三、策略实施的方法
目标明确的仿写训练区别于日常的练习,应是更精准、更高效的练习。它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有计划地通过学习、练习和改进某项写作技能,再根据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目标分解与细化
在写作教学的片段仿写训练中不以“句子”而以“技能”为目标分解的标准,将片段所包含的写作技能要点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分别进行达标训练。先从颗粒度最小的子技能开始学习,学生在经过10-20分钟的练习后,精通度如能达到95%以上,则再开始进行下一项。以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为例,本课要求仿写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的特点是“总分总”的结构、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及语句抓住不同事物特征。不能用一次练习达成三个要求,而应分解成四个目标逐级达成。目标一:写简单排比句,并且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目标二: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单句仿写,如“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目标三:将“任务二”的单句组成复杂排比句整合练习。目标四:“总分总”结构的复杂排比句整合练习。针对每项任务的难易程度又设计了不超过20分钟的微课,练习次数也有所不同,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当次目标。其中,难度最高的“目标三”,教师可让学生放慢速度,达到95%的精通度再开始练习下一个任务。从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目标分解后的训练效果比原来的更为高效。
首先,“小任务”练习所需时间不多。对于大多同时担任班主任的语文教师来说,较易从繁忙琐碎的工作中见缝插针地安排练习,且每次批阅所费时间大幅缩减,减轻了师生的工作量。其次,“小任务”解决问题更加精准,更有助于教师把握每次训练的度。不达标的原因分析也更简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练习。再次,这样打靶似的设计更有针对性,自由度也更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练习的掌握度。师生在片段仿写拆分练习中均可获得更充沛的成就感,增强信心,双方都愿意把更多的热情投入下一次训练中。
2.每次练习达到较高的精通度
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一些成就,都需要全神贯注和尽最大的努力。然而,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无法做到持续专注地挑战长作文。相反,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百的努力来练习。如上文中,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单句,“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完成时间:5分钟;练习次数:3-5次),单句练习设为3-5次,并不是要学生反复做同一件事情,而是让他们关注自己什么地方出错了,并进行纠正。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持续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促使每一次训练都是有效的,足够小的目标使学生可以轻松地从入门到精通,也就获得了更多的正向反馈,保持了练习的信心。看似只是仿写了《赵州桥》第三自然段,但是真正解决了“总分总”“排比”“抓住事物特点”等多个技能问题,因而学生不会出现换一个题目就不会写的情况。
如果通过若干组10-20分钟的练习,还无法达到95%的精通度,则说明原来的目标设置并不合理,此时应先停止练习,重新设计小目标,把这项训练划分成更小单位的小任务后,再继续练习到能达到精通为止。
学习写作技能训练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多管齐下,而应把它拆成多个对现阶段学生学习水平而言难度最合适的任务,再逐个攻克,从精通许多个小技能延伸到精通整个技能。正确的训练难度应恰好超出学生当前的能力范围或舒适区,从稍稍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一点的小目标开始,逐渐扩大能力圈,才容易最终达成写作教学目标。
3.多样化练习打造个性特色
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没有了当初的热情,不可避免地陷入倦怠。为了突破瓶颈,笔者做了不同的尝试,有做更简单的练习、提高练习的难度、什么都不做,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尝试做不同的练习,却收到意外之喜——本意是让受阻的大脑进程得以调节,却让学生习作的个性得以发挥,学生在写作中表现了各自的特色。
相关性写作。相关性写作是指先行研读一篇或一类文章后,再进行同一内容或主题的习作。如四年级上册在学了老舍先生《猫》课文后,可以补充阅读老舍先生写动物的其他散文《母鸡》《小麻雀》《鸽》等,也可以补充阅读同类写动物的散文,如郑振铎《猫》和季羡林《老猫》等。
学生在读了许多名家名作后,再来写自己的宠物或熟悉的动物,一出手就和原来大不相同,这其中多少有了一点模仿大师的味道在里面。有的学生会巧用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句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有的学生会学习大师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描绘不一般的动物世界;还有的学生模仿了大师嬉笑怒骂的说话方式,在逗趣中也不乏睿智的思考。这样的相关性写作,既是模仿,更是创作。学生在心灵的福田里翻种大师的思想,在仿写创作的路上创造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见解。相关性写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得以见识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这是学习写作技法的好办法。
延伸性写作。延伸性写作是指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一个感兴趣的点并以此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如四年级上册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中,宙斯派鹫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不死之身对普罗米修斯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四年级下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下船?以此来对比思考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主人公为什么不下船?他们这样做值得吗?不论课内还是课外,延伸性写作没有标准答案,不需要华丽辞藻,也无需深刻的道理,更没有规定的篇章,只需要展开自己的思考,用通顺的语言写下来即可。
延伸性写作不仅是输出,更是深度思考和运用,它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把学到的知识和自身的观念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认知。经年累月下,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整,逐渐形成体系化的写作素材系统。
系列活动的开展为仿写训练增趣、添色,可以有效调节师生的倦怠心理,积累更广泛的素材,习作时“有米可炊”,丰富了仿写训练的内涵,拓展了它的外延。有了这些活动的加持,学生能够逐渐建构写作的心智模型,打磨个性语言,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片段仿写训练探索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训练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吳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写作教学重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达层面的热词解读及实施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22(18):11-18.
[2]冯伟伟.小学语文随文仿写的训练研究[J].学周刊,2022(03):49-50.
[3]魏媛.“仿”其形,“悟”其道——浅议中年级随文仿写[J].新教师,2022(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