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龄初期儿童行为特征的老旧小学户外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为例

2022-12-14 03:23曹源锎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南靖县学龄校园

曹源锎,姜 丹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0 引言

自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被首次提出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作为培养和塑造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整体环境无形中会对学生的语言、情绪、认知、品格、兴趣爱好等产生影响[1]。校园户外公共空间是除教室之外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空间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应以人为本,考虑主要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行为习惯,即关注学生的行为特征。

关于老旧校园学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所讨论的老旧小学主要指建设于2000年以前的小学校园。此类校园建校时间久、建设标准较低、教学环境简陋,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校发展。

我国教育改革事业起步相对较晚,关于小学校园户外公共空间的专项研究也相对较少,学者周延柳[2]针对广东地区的小学校园进行基于地域性的校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庹量[3]在其硕士论文中通过分析儿童交往行为特征对校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原则进行探讨,李霞[4]从小学生的心理行为角度入手,探究具有教育改革适应性的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方法,并总结设计原则和策略,针对老旧小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对空缺,需补充完善。因此,希望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户外公共空间改造设计研究,分析儿童的空间行为特征,为更好地优化老旧小学校园公共空间提供实践参考。

1 学龄初期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学龄初期的儿童行为特征受成长环境及心理变化的影响较大,处于逐渐形成的过程。本文讨论的儿童行为特征是针对学龄初期儿童所存在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心理上还不成熟,容易情绪化,想象力丰富。生理上有较充沛的体能,能进行较长时间和较高强度的体能运动。在校的活动形式以学习为主,喜好智力活动,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正逐渐增强。综合以上因素,概括总结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为以下方面。

1)自我意识较强 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由于心理以及生理条件的限制,在进行活动时会把注意力放在正在进行的活动上,无意识地忽视周边的环境、人、事物可能带来的危险。

2)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学龄初期儿童的创造力表现为将具象事物抽象化,通过思考将想象的事物变为现实[5]。

3)求知欲望强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动中,儿童会通过知觉感知,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获得对未知事物的认识[6]。

2 老旧小学户外公共空间现状问题

2.1 安全性差

老旧小学大多建于城市中心区域,因此存在周边用地不足、难以扩校的情况,引发集散空间面积不足、人车混流的问题。例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位于市中心,校园入口广场较小,且仅设置一个校园出入口,交通流线混杂的问题较为突出。学龄初期的儿童空间意识还未完全建立,对空间的感知较为模糊,故出现儿童在集散空间逗留玩耍的情况。同时,由于学龄初期的儿童自我意识较强,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儿童容易沉浸于游戏之中忽略周边的危险。校园集散空间的安全问题亟需解决。

2.2 形式单一

老旧小学建设标准较低,大多忽视校园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建设。例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户外公共空间提供学生课间活动的场地是运动场地以及教学楼间的空地,场地中没有配置任何设施,空间单调。校园中的绿地空间也仅有大草坪的形式。作为以足球为特色课程的学校,在校园公共空间中并没有体现。

2.3 参与性差

老旧小学在规划设计时往往忽略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仅仅是满足一些必要的活动需求。例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校园中的大草坪,仅作为校园绿化,不能作为活动场地,且休憩设施的缺失也使师生无法驻足停留。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中的设施配置仅满足必要的活动需求,忽视了学生自发性的活动需求,导致户外公共空间参与性很差。

3 基于学龄初期儿童行为特征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3.1 设计原则

3.1.1 安全性

安全性原则是校园设计中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可知,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较差,因此在设计中应关注使用安全问题。

3.1.2 互动性

学龄初期儿童对周遭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窥视心理,在课外活动中有较强的从众性。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关注空间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性,考虑空间环境如何触发使用者间的互动行为。

3.1.3 教育性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考虑营造整体的校园学习氛围,并且课堂可以从室内拓展到室外。学龄初期的儿童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在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嵌入文化元素或建立学科主题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知识。

3.2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位于南靖县山城镇,于2000年建校,校园基本保持建校时的风貌,整体较为破败,是比较典型的现代老旧小学校园。结合儿童的行为特征及老旧小学户外公共空间的问题,对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户外公共空间进行改造设计(见图1,2)。

图1 项目区位

图2 平面

3.2.1 增强安全性

在改造设计中增强校园安全性首先要解决现状中的安全隐患,其次在设计手法以及所用材料上谨慎考虑,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因此对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首先进行交通空间的改造,解决人车混流的问题。改造设计保留原有入口大门作为人行出入口,在原有大门的西侧设计一个供教职工机动车出入的次入口(见图3)。校园内原有停车场位于校园的西南角,新建次入口的位置位于停车场东侧,车辆从次入口进入后可直接进入停车区域,避免与人行流线混杂。人行入口为原有的校园大门。改造后的交通流线在安全性和空间可达性上有明显的提升,交通流线更加合理。其次,在空间划分设计中(见图4),采用铺地材料不同的形式帮助儿童建立空间感,而非采用高差的形式来划分空间,有效地避免儿童在台阶处摔倒发生意外。在校园绿化改造提升设计中,考虑到学龄初期儿童会通过触、嗅、尝的方式认识植物,为保障学生安全,选择无毒无害的植物进行校园绿化种植。

图3 改造后交通流线

图4 空间划分效果

3.2.2 营建具有参与性的多样化空间

校园中原来的活动空间位于行政楼与教学楼之间,场地虽然很大,但空间枯燥单调,为了丰富活动空间,在场地中加入学习游廊(见图5),在廊下设置展板和休息座椅,驻足停留的廊下空间是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游戏的场所,促进使用者间的交流互动。中间段加入花坛,增加展廊空间的丰富度和趣味性。

图5 学习游廊效果

校园户外公共空间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校园绿地空间现状参与性很差。为提升绿地空间的参与性,改造设计首先改变不可步入的大草坪形式。在原有绿地中开辟出两条休闲步道(见图6),使绿地空间从原来的观赏空间转变为可以休息游玩的小公园空间。西侧靠近教学楼,在课间会有较多学生在此活动,因此在设计步道时将节点空间放大,形成可以停留的游戏娱乐空间,促进同学间的交往互动。并且将靠近教学楼的部分绿地改为红砖硬质铺地,增加互动空间面积。保留原有绿化草坪中的两棵榕树设计树池,以树为中心铺设防腐木地板,并设置室外休息座椅。形成的树下休憩空间既适合儿童结伴在此游戏,也适合静坐沉思。

图6 休闲步道节点效果

3.2.3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

原有校园中的学习氛围非常弱,在户外公共空间中几乎没有营造和提升学习氛围的设计。为营造户外公共空间的学习氛围,提升校园整体的文化氛围,首先选择主题雕塑小品,通过最直观的方式突出学校特色文化。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以足球为特色学科,因此在校园入口东侧绿地中设置以足球为主题的雕塑小品。其次通过墙绘和展览空间提升学习氛围。在绿地的休闲步道两侧设计符合小学阶段儿童身高的景墙,并以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绘制墙画。打造具有主题的学习游廊,根据学科或主题的不同定期更换游廊两侧的展出内容,打造具有主题性并可持续的公共学习空间(见图 7,8)。

图7 游廊效果

图8 主题景墙效果

4 结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越来越得到重视,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校园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变化。老旧校园往往受到用地和建造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使公共空间的设计使用不能满足当前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分析学龄初期儿童的行为特征并结合老旧小学户外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对老旧小学公共空间改造设计进行探究,探索一种以人为本并且适合现代小学教育发展的老旧小学户外公共空间改造策略,希望为我国急需改造的老旧小学校园提供一种设计新思路。

猜你喜欢
南靖县学龄校园
西班牙学龄篮球锦标赛组织体系研究及启示
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筛查分析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研究
福建漳州萤科昆虫种类调查初报
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分析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南靖 南靖县民间慈善会慰问贫困户
南靖县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南靖县境域沿革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