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高校研究生强农兴农能力的培育路径探究*

2022-12-14 13:09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兴农农科三农

余 慧 傅 琼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基础性地位绝不能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①人才的培育归根结底在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培养具有“一懂两爱”素养的新型“三农”人才队伍是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应有之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关键。

一、涉农高校研究生强农兴农能力培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紧跟“三农”发展。涉农高校作为培养服务“三农”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天然的优势。

(一)有助于涉农高校服务社会发展功能的增强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②要把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成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国新农科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强烈。我们要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现代化水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一大批人才,没有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践证明,现代化建设事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高质量的人才越多,发挥的作用越显著,现代化发展就越迅速。高等教育要明确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培养更多的新时代专才、通才,把教育做大做强,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二)有助于涉农高校研究生术业专攻素质的养成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50多所涉农高校的100多位书记校长和农林专家回信,殷切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需要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三农”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涉农高校的新使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持续加大强农兴农富农政策力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价值链。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绿色农业需要更多的人才、技术等资源,而农业农村是关键一环,也是薄弱一环。涉农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结合“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的部署,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三农”人才。

(三)有助于乡村振兴综合性人才需求的满足

我国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农村的农业从业者整体表现出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而且青壮年人口的外流导致农业从业者呈现出结构性失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而这正是涉农专门化人才可以凸显优势的地方。目前,科技小院在农村的建立,能促进“知识”转化为“行动”,解决许多农业技术发展传播上的制约因素。如果按每个村每年需要配备不低于一名涉农专业人才计算,全国农村每年至少需要近百万的涉农专业大学生。这显示出农村可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更多依赖科学技术与现代物质的装备,其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将不断增强,对农业从业者“懂知识、擅技能”的素质要求也将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是三产融合的大农业综合体,要进行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在内的多元化运营,其组织化程度高、管理难度大,对农业从业者的管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要依托对农产品的商品化,以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的商品性、经营性及流通性等特性将不断被强化,对农业从业者的经营水平要求不断提高。总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农业从业者自身素质的现代化,需要更多“懂知识、擅技能、能管理、善经营”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参与。

二、涉农高校研究生强农兴农能力培育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人才工作。现阶段的涉农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涉农高校研究生的培育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培育人才的总体要求和现阶段人才的培育状况进行。笔者认为,现有涉农高校研究生强农兴农能力的培育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研究生的强农兴农意识有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④涉农高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将强农兴农意识融入教育工作的过程,融入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涉农高校进行的“一懂两爱”特色教育,“一懂”指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够把握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动态和趋势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即“懂农业”;“两爱”强调要饱含深厚的农村情怀以及艰苦奋斗、行稳致远的奉献精神,把农村当故乡、把农民当亲人,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福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即“爱农村、爱农民”。懂是爱的基础,爱是懂的动力,要知行合一。⑤高校教育尤其是涉农高校教育在“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有所作为。

(二)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近年来,“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人才项目吸引、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层次教师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与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当教学课堂出现问题时不是其他方面有问题,而是涉农高校课堂教育本身出现了问题。⑥现在仍有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所谓“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如不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及专业能力,只是应付式教学,这对于长久的人才培养来说是不利的,并将影响我国的教学改革进度,影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国仍有部分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衔接不够紧密、实操性不高,与社会所需的人才仍有较大差距。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农林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我国高等院校以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加快推进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途径的进一步完善,对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涉农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部分涉农高校教师的一些教学方式逐渐变成一种固化的教学习惯,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这种教学方式培养的人才无法很好很快地适应社会需求。教师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其当务之急是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涉农高校研究生强农兴农能力培育的实践路径

涉农高校作为涉农教学的主阵地,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涉农教育的新形势,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新时代“三农”人才,可以从学生、教师、高校三个层面出发,解决人才培育过程出现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风气,强化强农兴农意识

1.提高“三农”意识

涉农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实践育人。让强农兴农意识在涉农高校研究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研究生热爱和了解“三农”事业,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农科类人才的知农爱农意识、“三农”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课堂”的育人格局。同时,涉农高校研究生应坚定学农爱农的理想信念,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要自觉主动的培养知农爱农的意识,深入到农村、农业、农民之中,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去培养和提升知农爱农情感。不断学习农科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学习农科类专业知识的同时牢固树立知农爱农意识,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整体全面的认知“三农”,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提高自己。涉农高校研究生要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创新现代化先进农业技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强调榜样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形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用模范的行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研究生、带动研究生树立“三农”意识。广泛开展农林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以先进模范为行动标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讲好中国的农林故事,传播主流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研究生的日常行为,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响应国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农科类人才的需要,培养符合当今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三农”人才。

3.丰富课内外涉农活动

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种生产劳动和各类实践活动,让广大农科类研究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出贡献。将产学研相结合,广泛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丰富研究生的课外涉农活动就是要强化劳动实践,让研究生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入劳动的过程中。在劳动实践时获取最直接的劳动知识,教育引导研究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同时让其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其劳动的意愿。教师不仅可以带领农科类研究生亲耕田野,深入农村农民,以培育具有知农爱农情感和强农兴农能力的新型“三农”人才为根本目标,引导农科类研究生多在田间积累相关的劳动经验,努力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还可以广泛开展农科类的比赛,让农科类研究生以比赛的形式广泛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劳促全、以劳育人,厚植知农爱农情感,把涉农高校研究生培育成为新时代的“三农”人才。

(二)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注重课程的“两性一度”

教师教授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生最直接、最核心的知识来源。课程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的好与坏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的成效,而课程正是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教师应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打造高阶性、创新型的“金课”,将农林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培育研究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培养与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发挥专业课程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到农科“金课”建设全过程,实现农科课程专业目标与学科育人有机统一,创造性的提高农林课程的“两性一度”。

2.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

课程是专业当中的基本要素,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和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在人才的培育过程中不可或缺。贯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联系,有效促进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农科教育之间的融合,通过开设与“三农”相关的文化与实践课程,着力培养研究生的“三农”情怀。在人才的培育过程当中,打破学科间的专业壁垒,培养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发展之路,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从单一固化的“专才”培养模式向多元化协同发展的“通才”培养模式转变,实现多类型、多层次的学科发展体系。注重传统农科知识的改造重组,不断优化农科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传统的农业知识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强势的农业学科带动新交叉学科的发展。将现代化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体系建设当中,引入大数据、物联网、遥感农业、智慧农业等,紧跟社会的发展进程,培养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同时,涉农高校的教师应不断接触和学习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创新融入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为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科技型高质量人才。

3.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新时代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三农”人才,高素质“三农”人才的培育就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开发人才资源、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能力意味着教育的质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深化涉农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体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标准中强化师德考察。同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三)明确教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2018年5月,教育部全面推出“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农科的概念内涵中包含着新农科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具体化而言就是教学目标,既是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归宿,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指向标。分析与总结涉农高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的实施路径和未来方向,不断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重要阵地,应以培养农林学科精英、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农业农村社会发展领导者为目标,根据农业农村的现实发展需要,形成农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倡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产学研相融合的农科类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展开,首先要校院齐动、师生互动、校企联动、部门协动,让农林教育热起来、涉农高校强起来,让涉农高校以突出的农林特色培养目标凸显于我国的教育格局之中。

2.强调课程实践教学

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培育强农兴农能力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场所和设施等优势,促进农科类研究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农科类研究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在传统的田野实践过程当中,涉农高校应不断挖掘和拓展实践教学,扩大实践教学的科研投入,与涉农行业、涉农部门、涉农企业等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一批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让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补齐农科教育实践短板,以农林为特色优势打造多科性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实际需求的多元化推进农科教育的特色化、差异化,多层次科学发展高等农科教育。同时改革涉农高校传统的教学体系,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农业等相关课程融入理论、实验及实践当中,不断把现代技术融入传统的农科教学当中,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供强大的课程支撑。建设一批农科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打造具有农林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探究协同发展之路,创建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旋转门”,推动建设每省“一校一所”联盟、农科教合作育人基地,推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紧密整合。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联合建设产业研究院、科技小院等,协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特点,不断将涉农高校成果向周边辐射推广,惠及周边的农业、农村、农民,借鉴高校的科技推广模式,周边地区定点建设若干试验示范区(基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以重点科研基地和一流学科为载体,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农科类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农科类研究生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努力打造农业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农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设立农业农村帮扶点,定点扶持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培养项目,紧贴实际培养实用的高质量“三农”人才。积极推动产学研相融合,走出一条特色的涉农高校办学道路,系统构建强农兴农的办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育具有知农爱农素养和强农兴农能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注 释:

①洪银兴,刘伟,高培勇,金碚,闫坤,高世楫,李佐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第4页。

②《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

③吴普特:《涉农高校要争做新时代高校强农兴农的排头兵》[J],《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20期,第7页。

④《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立身之本》[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824/c40531-2949

0914.html.

⑤张海娜,冯靖,樊清誉:《农林类高职院校“一懂两爱”教育优化研究——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少年学刊》2021年第1期,第25页。

⑥任成孝,张剑:《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J],《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17期,第19页。

⑦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页。

猜你喜欢
兴农农科三农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躬耕麦田 为农兴农——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栽培团队的科研故事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