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辉 陈心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是一个重点解决发展起来以后怎么办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我国民族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阐释了一系列契合时代特点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如何解决民族问题、把握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党的民族理论的新境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民族问题的本质,抓住民族工作的主线,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我们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民族理论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发展大势,着眼于国内外新形势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①从而指导当前及今后我国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地区的实情出发,对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五个并存”的重要论述。
第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②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民族地区的发展机遇不断增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持续存在,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使得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第二,“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③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速,抑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均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多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发展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主要体现为市场化水平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发展可持续性不强。
第三,“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进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许多民族地区成为新一轮开放发展的前沿地带,发展潜力不断提升。但是,现阶段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发展瓶颈依然存在。
第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齐心抗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医疗、卫生、防疫设备和各种生活物资从全国各省市区源源不断地运往湖北,为湖北人民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强后盾,使得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得到空前提升。但同时,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还十分突出,而发展正是民族利益的核心所在,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会不断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使得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不断减少。
第五,“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对“三股势力”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然而,境外敌对势力始终不甘心失败,不断以所谓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挑起民族矛盾,不断策动民族分裂活动,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分化伟大祖国。
这“五个并存”包含了机遇与挑战,交织着成绩与不足,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清醒,凝聚共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⑦党的领导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民族工作也不例外。在2021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⑧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共同发展,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同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首要基础。
与资本主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相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族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同时,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时,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实现近一亿贫困人口的集体脱贫,才能实施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各地区的全面小康。
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同志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而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都影响着各族群众对党的印象和感受。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基层党员干部是否一心为民均直接影响党的形象,直接影响党的领导力,直接影响民族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推进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的主阵地。其次,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⑩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还涉及外交、反恐、国防等方方面面,这意味着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只有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能不断推进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都在向城市集中,城市的吸引力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脱离传统的生活场域进入城市,在城市学习、工作、生活,这就使得民族工作的对象正在从边疆内陆地区扩大到东部沿海地区,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定居人口扩大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主要场域,只有妥善解决好城市民族问题,推动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才能展望民族工作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这一时代新特征,将城市民族工作置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在进入城市化过程中会因语言、文化、风俗、宗教等差异,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种差异会直接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减弱,从而滋生对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抗拒心理。因此,各地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现代化、城市化,为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其融得进、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使其在享受城市提供的各种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回馈城市、回馈社会。
第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要不断健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明晰城市民族工作相关部门的职能权限,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切实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学习、工作、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三,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载体,也是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就必须重视社区的作用,将社区服务和管理延伸,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采取相互扶持、文化交流等形式, 引导社区内的各民族在互助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增进感情,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民族工作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人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追求。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
物质力量主要指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的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对口支援等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帮扶政策,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多为高山林地,高原地带,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地区也处于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边缘地位,所获得的发展资源相当有限,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大多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可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使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对此,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好民族地区、发达地区、中央的“三个积极性”。首先,民族地区应转变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增强本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其次,各省市应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破除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在强调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重视民族地区的民生建设,他指出:“要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加强民族地区的民生建设,就是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养老等关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问题,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工作,切切实实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神力量主要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纽带。首先,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五十六个民族优秀文化的融会、升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没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没有各民族的守望相助、精神相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树立起正确的“五观”,夯实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基础。其次,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尊重各民族文化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不矛盾,强调认同并不是为了消除民族间的差异,而是为了使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使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和谐共处、优势互补。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族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实现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论述深刻阐释了法治在民族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民族事务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必须依靠法律来维护,民族之间的问题必须依靠法律来解决。由于受历史传统、地域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民族地区的法治基础还不够牢固,法治意识还比较薄弱,法治精神还存在缺失。在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观念,向其普及基本法律知识,让其学会用法律来武装自己、自觉依法办事;必须巩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把法治贯彻到民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善于运用法律来解决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也构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习俗、规范等非正式的习惯法,为该民族的生存、发展、稳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民族治理法律体系的有益补充。要充分发挥法律和各民族习惯法的共同效能,达到民族事务治理的最优状态,开创民族工作法治化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既维护了民族团结,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既发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然而,一部分人主张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民族政策,实行所谓的“第二代民族政策”,这些错误言论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如不加以及时澄清将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动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制度保障,是实现民族事务善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创新性政策,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
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某些具体情况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即着重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认识。
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等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做什么、怎么做”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标志着我党对民族工作、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对于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注 释:
②③④⑤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58页。
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