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丽
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内弥漫在社会上的各种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的总称,其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和社会心态等,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社会现象总的反映。社会心理服务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各种理论和方法,对个人、家庭、团体或组织提供的改善认知、疏导情绪等各类服务,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其根本宗旨在于不断提升社会成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社会心理以及社会心理服务问题,他明确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①,“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②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会议公报强调,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等四个层面,分别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进行部署。深入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切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大的理论贡献之一,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唯物辩证地分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一方面肯定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社会意识的产生以社会成员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为基础,并随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等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弥漫在社会中的任何观念都要从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出发加以解释。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理论又特别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强大反作用力,指出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被动反映,而是具有主体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影响并改造社会存在。为突出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恩格斯在晚年明确提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并引领未来社会的前进趋势和发展方向。
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意识学说基础上,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进一步探究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两者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形式与途径③,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心理学说。普列汉诺夫第一次将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两种形式和层次,他指出,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低层次形式,是社会存在和思想体系的中介桥梁。社会心理,即特定时期社会成员普遍拥有的各种感觉、情绪、理想、愿望、要求等精神状况,其既建立在生产力状况、经济关系以及社会制度等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之上,又对法律和政治制度、哲学思想、艺术等思想体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人”具有的心理特性决定了他们建立起来的一切意识形态。④而思想体系作为社会意识的上层形式,既通过社会心理来反映社会存在,又通过社会心理去实现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普列汉诺夫认为,人人都具有情感、情绪、愿望、要求等心理,这是个体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组成部分,其经常直接影响着个体行动。除此之外,在社会成员中广泛存在的情绪情感状态、风俗习惯等都会以社会舆论的形式支持或干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继而随时随地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主要成分对社会存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一个主要理论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重视社会心理建设,注重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注重积极社会心态的引领和培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系统论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民众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的具体举措,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社会心理服务作为一项关系切实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及保障人民健康、平安和幸福的系统工程来抓,最大限度地调动民众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的正向作用,通过不断满足民众精神和心理需求来增强民众的精神和心理力量,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党强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只有50多名成员,在当时全国200多个政党中微不足道。然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带领全国人民彻底扭转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困境,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其重要经验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掌握“心胜”武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密切关注人民的心理需求,通过思想建设、情感培育、意志磨炼等社会心理建设措施,不断激发和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
毛泽东同志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就认识到“心力”的能动作用,他在文章中写道,“心为万力之本”“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⑥,并主张通过改造国民心理认知来实现国家富强和国民幸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⑦。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方面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途径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赢得广大民众的衷心拥护;另一方面,通过标语口号、话剧歌谣等形式广泛宣传革命真理,唤起民众的革命热情。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通过武装思想、严明纪律、整顿作风等举措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并通过共产党人的榜样示范,培育了广大民众顽强的斗争意志。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词中强调,“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⑧在全党全国人民“革命一定要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强大信心激励下,“小米加步枪”最终战胜了“飞机加大炮”。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社会经济窘况和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国人的思想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力量在创造积累物质财富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各地除通过分土地、分财物等举措给予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满足民众的物质需求外,还相继开展了爱国捐献运动、丰产运动、生产竞赛等一系列爱国运动,并利用读报座谈、放映电影、举办展览等方式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同时,还通过“镇压反革命”运动、“李四喜思想”讨论等形式,从正反两方面强化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认知和情感认同,激发民众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热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迈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虽然这一时期党中央仍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等概念,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如既往地注重国人的思想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状况对物质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战略地位,他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⑨。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列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⑩不久后,“五讲四美三热爱”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提高。
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巨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党全国人民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经受住改革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平稳发展。
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由此开始,党中央更加注重广大民众的内在心理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心理和谐”“心理疏导”等概念,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建设确定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弘扬社会正气”“疏导公众情绪”“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至此,社会心理和谐成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谐心理建设已成为普遍共识,社会心理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被广泛认同。
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心理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成功实践,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提供了历史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既是对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在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中所起作用的经验总结,又是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继续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心理建设积极作用的具体要求。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已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个人健康快乐、家庭和谐幸福、社会安全稳定等心理需要日益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这些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强弱。进入新时代,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社会变迁过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又严重影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受,生活压力较大、心理健康受损、社会情绪欠佳、矛盾纠纷多发等社会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生活压力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紧张、压抑等心理感受。适度的压力对个体激发潜能、促进成长具有积极作用,但持续或过度的压力对人的身心健康、言语行为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新时代,在种种原因影响下,住房、交通、医疗、物价、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带给国人的心理压力依然不小。以北京为例,2013年有学者对北京市16个区县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7.6%的居民感受到生活压力大,49.3%的居民预期生活压力会增大。2017年,该学者再次对北京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展开调查,感受到生活压力大的居民依然达到43.5%。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有研究显示,心理健康是个体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受损,不仅影响个体的幸福快乐,而且影响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然而,近年来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提高,相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有所增加。2019年,一项对12317名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显示,24%的被调查者存在抑郁现象(其中,有抑郁倾向的占17.6%,抑郁高风险的占6.4%),此数据显著高于2009年的17.2%以及2017年的22.2%;存在轻、中、重度焦虑问题的被调查者比例分别为42.2%、8.8%和4.5%,此数据也显著高于2017年的39.9%、6.3%和1.9%。2020年,一项覆盖我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12省市逾6万份样本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这四个地区抑郁高风险检出率分别达到13.4%、20.6%、20.1%、12.4%。从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来看,2020年接受调查者在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认知效能、适应能力五个维度上均显著低于2008年。
社会情绪是社会心态的主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体而言,愉快、平和、乐观等积极正向的社会情绪较多,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不满、悲观、无助无力感等消极社会情绪依然存在。有调查显示,2013年北京市超过两成居民带有悲观、不满等负性情绪;五年后的调查表明,42%的北京市居民虽然认为当前社会情绪总体表现出的状态是正向的,但距离理想社会情绪状态仍存在一定差距。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事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消极社会情绪的呈现。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下,担忧、恐惧、悲伤、愤怒等消极社会情绪更加强烈。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社会情绪还呈现出更易相互感染、更易两极分化等特点,导致一些风险信息更易于引发不安、焦虑、恐惧等消极负面的社会情绪。
心理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心理的体现。矛盾纠纷事件是社会心理问题的外在行为表现。矛盾纠纷事件的发生,除了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影响外,当事人失衡甚至变态的心理是其重要内在根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整体向好,全国70多万个人民调解组织每年成功调解900多万件矛盾纠纷事件,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和受理的治安案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还是有不少矛盾纠纷事件,尤其是刑事治安案件的存在,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破坏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感受,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加强心理疏导、心理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担当,反复强调要直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在坚持问题导向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他多次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专业便利、系统高效的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引领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情绪,并运用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要论述正是在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真诚关切和有力回应。
注 释: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2页。
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8页。
③ 李澄:《论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学说的贡献》[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8页。
④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 [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62年,第734页。
⑥《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5~86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9页。
⑧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01页。
⑨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⑩《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