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健
健康是民生之福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健康”置于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作出全面部署,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思维逻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集中反映,蕴含着立场鲜明的政治思维、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与严谨深邃的法治思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化的时代表达,彰显了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强大领导力。
政治思维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思想。政治思维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提升政治思维能力是执政党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本领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担当的思维意识,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主动肩负历史责任的使命担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景目标,为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提供了思路指引。
人民健康是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衡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比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①,并将其贯穿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其强大的卫生治理能力不断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明确了卫生工作既属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社会问题,同时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政治问题,其不仅关乎人民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②人民健康得不到保障,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社会也会付出沉重代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国,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筹安排,狠抓落实,科学防疫,切实保障了人民健康,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成就,并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此可见,人民健康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③只有实现对人本质的全面占有,才能开启自由发展的新序幕。因此,作为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卫生与健康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这是关系到“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回顾百年党史,“为什么人”的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的时代课题,其兼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内在统一。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的基础上,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将其付诸卫生实践与人民健康发展全过程,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现实表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逐步改善健康人居环境、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健康中国建设,着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从“完善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提出,从强调“优先发展人民健康”到“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内容的细化,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实践到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制度安排,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
提高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思维、落实政治责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关键。新时代,执政党的政治责任不仅与公共权力存在同一性,而且与人民健康存在一致性④,因此,面对公共权力的运行和价值属性的彰显,如何解决困扰人民的卫生健康问题、减少卫生危机对人民的侵害、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化主体意识、履行政治责任的关键命题。回顾百年党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主动肩负起保卫工农健康的历史重任,将人民健康事业与民族独立、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卫生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的重要性,他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⑤他还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影响评价评估、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统一部署与系统规划。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规定了将健康中国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和考核体系,从而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政治思维意识明确了主体责任。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可以看出,为督导各级党政机关切实履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指示,要求各级组织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抓稳落实,将中央决策抓细抓精,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防控效率的最大化,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战略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问题,战略思维是谋划战略问题的关键。新时代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是要在把握重点、统筹兼顾、照应阶段基础上⑥,运用着眼全局、放眼长远、明晰主次的思维方式指导改革发展工作,以提高驾驭全局的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战略思维运用到卫生领域,明确了人民健康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推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规划,为形成整体性、持续化的卫生健康总布局和总规划指明了方向。
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彰显的统揽全局、高瞻远瞩的思维保障,其核心是把握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制定重大发展规划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大局出发,将是否符合全局需要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⑦。对于人民健康事业而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一体的任务目标,为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从《纲要》制定来看,该《纲要》汇集了国家卫健委、发改委、财政部、体育总局、生态环境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参与编制,为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了组织保障;从《纲要》内容来看,该《纲要》基于对个人、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整体把握,形成了涵盖全民健康、全面健康、全周期健康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实现国家健康事业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指明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的人民健康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时代进步大局、健康中国建设大局、国家发展大局,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立足长远,才能谋篇布局,擘画宏伟蓝图。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展现出立足长远的战略预见,结合国情制定长远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工作中“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⑧,使新时代改革发展布局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谋篇布局、长远规划,制定了建设健康中国2020年、2030年、2050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出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宜的健康国家的发展规划。⑨同时,还针对全民健康生活、心理健康维护、重大疾病防治、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了2030年详细发展目标。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健康中国行动在短时期内的逐步推进,又为实现新时代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做了长期铺垫。根据中央部署,健康中国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并随着卫生工作的实践得以不断完善。如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应对疫情大考,要有战略眼光,着眼远处谋划,加强前瞻布局,实现未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未雨绸缪和从容不迫。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长远布局贯穿于新时代卫生工作全过程,既实现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表达,又实现了当前发展与长远规划的有机结合,是战略思维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集中体现。
把握重点是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运用战略思维科学谋划问题的决策关键。善于把握重点、做到统筹兼顾,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关键时刻赢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保障人民日常基本生活,不仅有助于优化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奠定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在优先发展人民健康战略的指导下,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人民健康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基层卫生资源广、与群众关系密切的优势,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健康工作作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实现了医疗资源下沉、入门、显效的一体化建设网,有力克服了基层地区因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导致的“有病难求医”的窘迫状况。为落实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扩大日常健康群体覆盖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还针对妇幼群体、老年人群体、残疾人群体作出了特别规定,重点支持这些群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和日常体育活动,实现了医疗卫生资源在全员范围内的重点覆盖。此外,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中,还特别规定了要加强对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包虫病(棘球蚴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时刻把握人民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多层次、分领域进行部署,为整体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统筹兼顾各方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了方向指引。
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注重创新思维培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了富含中国特色的新理论、新道路、新制度与新文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新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该方针是运用创新思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表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根本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⑩,实现人民健康发展方式的全新改观。传统意义上的健康观重在发现疾病、治疗疾病,达到“无病即健康”的初级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观意蕴更加丰富且多样,不仅包括基本的躯体健康,同时还包括精神健康、环境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多重内涵。因此,实现由单纯的医疗救护、疾病救治到全方位、全周期、多领域的健康维护则成为新时代“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新思维的鲜明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日常生活、基本服务、医疗保障、环境卫生、医疗产业等五个方面阐释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科学要领,即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塑造自律行为、提高身体素质等措施达到普及健康生活的目的;通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强重点人群管护等措施实现完善健康服务的目标;通过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体系等措施落实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治理、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等措施形成健康卫生的外部环境;通过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产业和健康服务新产业等措施构建门类齐全的健康产业体系。该纲要所彰显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塑造了新时代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民健康发展规划,集中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时代特色。
对于新时代健康工作而言,坚持创新思维的根本目的在于回答新时代健康工作如何开展。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推动新中国卫生事业指明了方向。随着新中国卫生事业的进步,与“预防为主”方针配套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相继进行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多元追求,中国共产党运用创新思维逐步强化对“预防为主”方针的认知。对此,国务院通过专项行动来推动健康工作由“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如在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方面,通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全方位、多领域制定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发生,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人民健康指数;在影响生命周期的维护方面,通过对孕产期、婴幼儿期、中小学期、中青年劳动期、老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群体健康防控措施的制定,将健康观贯穿个体生命全过程,形成全员全周期的疾病预防模式,以保障不同群体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健康水平;在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方面,通过对特种职业病、慢性病、地方病的提早干预,实现疾病关口前移,及时防范和化解患病风险,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由此可见,新时代“治未病”的健康发展理念,不仅继承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精髓,而且在此基础上就具体预防目标和预防措施制定了系统化的专项行动方案,确保了新时代“预防为主”方针的掷地有效。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实施要求和殷切期望。卫生健康工作属于全民工作,涉及国家各部门的职能履行,关乎社会各群体的利益维护,因此,在健康中国建设中,除重点依靠卫生系统担负起卫生主责外,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成员的集体联动、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创新思维,一改过去医疗卫生系统动力不足的问题,组织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卫生工作的集体合力,为健康中国建设筑牢了强大的力量之基。在方案制定上,国家成立了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主任,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体育总局等正职任副主任,中宣部、网信办、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医保局、药监局等副职任委员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共同领导、组织、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规划,有效实现了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在参与主体上,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着重强调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动员,鼓励个人与家庭积极落实健康责任制,鼓励学校与社区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企业在供给侧方面优化健康产品供给,鼓励社会群体依托募捐形式创造医疗资金的多元支持,鼓励卫生机构及群团组织深入开展健康普及工作,等等,积极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卫生治理共同体,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总体来看,“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卫生工作由单一卫生部门负主责向社会多方群体共同联动转变的真实反映,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卫生健康工作实践中的创新思维。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工具,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严谨深邃的法治思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层面对健康中国作出了明确说明,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健康法治体系。
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衡量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健康法治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了基本法治保障。一是认识到推进健康法治建设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基本屏障。健康权属于基本人权,健康权利得不到保障,人权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对健康状况、健康权益的关注日益增强,但卫生健康领域存在着诸如基本医疗服务不健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突出等短板。因此,通过完善健康法治体系,维护健康公平公正,筑牢健康保护屏障成为时代必须。二是认识到推进健康法治建设是依法惩治危害人民健康、防范和化解公共卫生危机、推进健康法治建设的基本职能。当前,中国改革处于深水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领域存在的破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卫生安全及扰乱公共卫生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国家各部门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健康法治体系,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为,创造良好的卫生健康氛围。三是认识到推进健康法治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坚强堡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其波及范围广、涉及人群多、紧急性强等特点易成为政府应急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如何在危机状态下发挥健康法治的应急功能,依法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动员人民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推进健康法治建设有助于通过发挥法律所具有的预先设定性、权威性优势,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防范之策,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应对方案、为动员人民积极参与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基本法律依据。
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是新时代推进健康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构建系统化的健康法治治理模式则是全面提升健康法治建设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严谨深邃的法治思维构建了从机关立法到部门执法司法再到民众守法的一体化的健康法治体系,助推了新时代健康法治建设。在立法环节,紧跟新时代卫生工作发展步伐,颁布医疗卫生法规,修订食品药品监管法,完善卫健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卫生健康规范与指南,如《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制定,切实保障了人民的基本健康权益,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贯彻中央会议精神,由最高人民法院等多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遏制;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还特别制定政策性法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体系。在执法司法环节,切实加强卫生健康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传染病防疫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秩序和食品药品等产品质量的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危害人民卫生健康的行为。在守法环节,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强化法治服务和公众自律自责等措施,引导受众增强法治意识。由此,作为法治思维在实践领域的鲜明体现,一系列的法治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健康法治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主体责任机构,承担着领导、组织、实施健康法治建设的工作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出的,“要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要明确责任分工,积极主动履职,抓好任务落实”,努力提高依法治理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法治思维,全方位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在依法履责中的基本任务,创新开展卫生健康治理工作方式方法。在法治理念上,遵循人民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法治观,既维护了人民的基本健康权益,又打击了妨碍人民健康的违法行为,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营造了良好氛围。在处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遵循法律基本精神及合理性原则,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努力解决人民的卫生健康困惑,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各省市区相继制定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实施方案,形成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为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依法防控提供了法律依据。在职能分工方面,各部门积极履责,重点抓好任务落实,坚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断提高卫生健康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如此便可利用法治思维引导各地党政机关依法履责,从而保障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率。
实现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卫生人力等要素。系统性工程必然需要系统性思维作为引导与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改革发展实际,运用立场鲜明的政治思维、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严谨深邃的法治思维,谋划了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蓝图,取得了卫生健康工作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思维方式,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集体智慧,其蕴含的思维方法也必将指引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方向。
注 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④张灏,牛媛媛:《政治责任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探讨》2018年第7期,第80~82页。
⑥杨春贵:《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J],《理论学刊》2019年第4期,第30~39页。
⑦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88页,第400页。
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健康中国行动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