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波电针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研究

2022-12-13 07:15陈慧铿叶晓燕程耀南何杰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劳宫面肌电针

陈慧铿,叶晓燕,程耀南,何杰科

(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高州 525200)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指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 (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1-3]。面肌痉挛包括典型面肌痉挛和非典型面肌痉挛两种,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症状从眼睑开始,并逐渐向下发展累及面颊部表情肌等下部面肌,而非典型面肌痉挛是指痉挛从下部面肌开始,并逐渐向上发展最后累及眼睑及额肌。临床上非典型面肌痉挛较少,大多数都是典型面肌痉挛[4-6]。面肌痉挛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7]。面肌痉挛虽然大多位于一侧,但双侧面肌痉挛也并非罕见[8-9]。笔者用电针联合穴位透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到我院针灸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HFS等级均为II~Ⅳ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6例,女14例;年龄42~72岁,平均(53.50±9.44)岁;病程1个月~6个月6例,≥6个月14例;HFS等级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有3例、8例和9例。对照组男5例,女15例,年龄41~70岁,平均(54.35±7.50)岁。病程1~6个月7例,≥6个月13例;HFS等级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有2例、8例、1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HFS等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 (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②面部肌电图可记录到一种高频率的自发电位(每秒最高可达150次),异常肌反应及卡马西平治疗试验阳性[10-13];③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病情加重;④好发于中老年人。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40~75岁,性别不限;③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且自主精神意识、动作行为正常,能够配合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经头颅CT 或MRA诊断为脑部实质性病变;③合并严重感染;④妇女妊娠期;⑤有精神疾病者或不能配合治疗;⑥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以及意识不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使用维生素B族药物营养神经以及患侧面部施行闪罐疗法。

治疗组针刺选穴分为两组。第1组为密波电针组(是根据痉挛部位选取,如眼肌的痉挛,选取四白穴及下眼睑的阿是穴;如颊肌或口肌痉挛,选取地仓穴透颊车穴、口禾髎穴及迎香穴),第2组为透刺组(双侧后溪穴透刺劳宫穴)。密波电针组选用规格为0.3mm×25mm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第1组穴位后,用华佗牌SDZ-II型脉冲电针机的连续波密波(频率高于30Hz)进行穴位密波加电治疗:先将电针机的连续波频率调到最高,再微调密波强度,从0值开始,微调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强度,而又不会感到疼痛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透刺组以常规消毒双侧后溪穴,使用选用规格为0.3mm×40mm的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第2组穴位:运用单手进针法快速进针后,向劳宫穴方向直刺1.5寸,施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劳宫穴有明显“得气”针感为度,每隔5min施术1次,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3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日2~3次,剂量可逐渐增加到日0.6g。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参考 Scott分级为标准[14]:0级为无痉挛;Ⅰ级为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Ⅱ级为眼睑、面部轻度痉挛,无功能障碍;Ⅲ级为中度面肌痉挛,有轻度功能障碍;Ⅳ级为重度面肌痉挛,功能障碍严重。

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15]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抽搐现象消失,自觉面部痉挛肌肉松弛,Scott 分级降至0级。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面部肌肉抽搐减少,痉挛面部肌肉自觉松弛现象有明显好转,Scott 分级与治疗前对比,下降2~3级。无效:症状、面部肌肉抽搐、痉挛肌肉紧张以及 Scott 分级与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面肌痉挛指的是半侧面肌阵发性痉挛现象,临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及无规则的抽搐,好发于中老年人,情绪激动或紧张时病情加重,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现代医学把面肌痉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面肌痉挛病因明确,包括肿瘤压迫、感染引起的蛛网膜粘连、面神经炎后遗症等。面肌痉挛治疗的西医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药物治疗可减轻部分患者面肌抽搐症状,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轻、药物疗效显著,但药物治疗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

面肌痉挛属中医“筋急”“面风”“痉证”等范畴。多由于风寒阻络、筋脉收引,或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或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或寒湿化痰、痰邪阻滞,或肝气郁结、血络不和所致。临床分型多为风寒阻络、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痰邪壅盛、肝气郁结等证型。中医认为,常因过度疲倦、情绪激动、天气突变等原因诱发或加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同时此类患者普遍存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心理疾患,从而导致面肌抽搐症状进一步加重。心主神明,肝主情志。《灵枢·本神》记载:“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因情志不畅,心中烦闷,急躁恼怒而引发肝气郁结,肝失条达,实则肝火化风,风胜则动,而见筋惕肉瞤。心为火,肝属木,火为木所生,则心为肝之子,母病及子,故“实则泻其子”。本病治则当以清泻心火,平肝熄风为法。《灵枢·邪客》曰:“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心包络为心之外卫,可代心受邪,同时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而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荥穴,有清泻一切心热郁火的作用;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俞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督脉有“总督一身之阳”的功能,而小肠经循颈部上行面颊,因此泻后溪穴可使火炎自消,风也随之而止。穴位透刺法选以针刺于后溪穴透刺劳宫穴,泻心包和小肠之火以达清心泻火、宁心安神而肝风自灭之目的。

针刺治疗是传统且较为安全的方法。面肌痉挛多气血不足,筋脉缺乏濡养,局部气血运行受阻,因此针刺治疗直达病位,辨证取穴,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针刺治疗则选择多气多血的阴阳经穴,同时配合脾经穴位和肝经穴位,通过针刺,能够疏通经络,有助于调理气血。密波电针穴位选取患侧下眼睑的阿是穴配合足阳明胃经的地仓穴、四白穴、颊车穴,传输胃经精微物质上行头部,共同舒筋活络,濡养筋脉;再配合密波电针进行治疗,可取得缓解面部血管和肌肉痉挛的作用。从脉冲电密波定义来说,一般频率高于30Hz的连续波称为密波。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对神经和肌肉组织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也用于针刺麻醉等[16]。研究表明,在一定频率下,双向高频脉冲刺激信号能完全阻断神经传导,阻断阈值随阻断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阻断幅值为一定值时,阻断只发生在一个频率段内,低于或者高于这个频率段都可能完全没有阻断效果[17]。故使用特定频率下的密波电刺激可阻断面神经的传导,达到缓解面肌痉挛的目的。

综上所述,密波电针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好,且安全。

猜你喜欢
劳宫面肌电针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劳宫穴的妙用
掌中珍宝
——劳宫穴
面肌痉挛最常见的问题
人人手上都有一个“解压阀”
劳宫穴断心火
面肌痉挛,试试微血管减压术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