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模式探析

2022-12-08 01:11:50■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张 燕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致信勉励、校园考察以及专题研讨等方式,就新时期如何办好思政课这一关键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作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的重要指示,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大思政课”理念蕴含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根本遵循

(一)对“大思政课”理念内涵的一些理解

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思政课”概念,是在习近平近些年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数次强调要善于用好“大思政课”这一语境之下形成的,所以想要真正厘清“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就必须要从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中把握其内涵要求,才能够真正将“大思政课”理念落到实处。

“大思政课”理念内涵丰富深刻,已经有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者在这里仅想强调以下几点。

其一,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论述和相关文件精神来看,“大思政课”应该理解为“大思政课”而不是“大思政”课。“大思政课”理念提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新形态,而不是在思政课以外另外构建一种课程育人体系[2],不能将其泛化成为“大思政”意义上的其他课程,如果这样就无法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地位。

其二,“大思政课”理念要求必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大思政课”的“大”与“小”绝不仅仅是规模的大小及数量的多少之别,这里讲的“大”与“小”是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内的“小课堂”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大课堂”并向其延伸。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宏大的视野,在深耕思政理论教学“小课堂”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

其三,“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教学要更加生动、鲜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引导学生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要求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具有更强的生机与活力。“大思政课”不可以是死板、枯燥、教条的,必须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导性,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持续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持续提升课堂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还要积极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形式、探索构建实践教学育人新模式,让思政课“有意义”的同时还要“有意思”,既要有思想性和理论性,还要有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大思政课”理念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根本遵循

其一,从育人路径上看,“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我们在育人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一育人路径既符合我们人类思维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曾多次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

其二,从育人情怀上看,“大思政课”理念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情怀上具体体现为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涉及的范围极其宽广,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首先必须具备宽广的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汲取前进的精神动力。同时,又必须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一定要做到切实回应当今时代国内国际重大形势及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赓续民族历史血脉,不断彰显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其三,在育人视野上,“大思政课”理念坚持国际与国内相统一。“大思政课”理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既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还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对一系列国际热点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做出正确回应。从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层面来看,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伟大进程,强大起来的中国越来越多地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对当代中国价值观进行曲解、颠倒是非黑白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理阐释,更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予以践行指引。从具有国际视野这一层面上看,当前,世界多极化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愈加频繁,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会面临更大的观念冲击,产生一系列思想困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拥有宽广国际视野的基础之上,能够进一步利用好国内外的各种案例、素材,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当今中国及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封建保守。

其四,从育人阵地上看,“大思政课”理念要求坚持“课上”与“课下”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整体性工作,通过单线灌输的方式是绝对不可能达到满意的育人效果的。在“大思政课”理念的指导之下,想要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必须坚守好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不断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创新传统的育人方式、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课程内容和课堂形式的延伸,在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努力用好实践育人“社会大课堂”,逐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育人,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校内“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延伸。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与具体实践紧密联系,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强化其情感信念,进而能够将理论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形成了普遍认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在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对于理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起步相对较晚,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于理论教学基本能做到按照相关要求安排课时,教师也能够胜任理论教学任务,在学校层面上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但与之相对的是,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并没有能够形成同理论教学相一致或类似的体系机制甚至是教学模式,更不要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了。虽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已经有所意识,一些高校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专家学者们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暂未形成系统科学的体制机制,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具体需求。

其二,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缺乏系统性。相对于拥有统一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相对稳定的理论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在内容安排上容易受到任课教师个人选择的影响,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系统的实践内容体系。首先,高校开设的每一门思政理论课都应当有其特定的指向性,这就要求实践教学也应当配合相应的理论课程去实现其教学目标。而在现实当中则出现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脱节的情况。其次,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安排各自实践教学时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千篇一律的实践教学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其三,实践教学延伸性不足。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一个顶岗实习阶段,这个阶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出炉的非常关键的一个关口,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但就是在这一重要的人才培养阶段中,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却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这一阶段学生进入了真正的工作场景,脱离学校的理论课堂后,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重要;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却出现了弱化虚化甚至是真空化。这一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思政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做到由校内向校外的有效延伸,没有能够实现将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实习这两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衔接。

其四,实践教学育人特色不够鲜明。当前各高校实践教学水平差距明显,部分院校实践教学内容还是更多地停留在调查、访谈、实地参观等相对便于开展的传统形式上,或者是采取“灌输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部分院校在构建其实践教学模式时,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实践”而非“育人”上。更有甚者将社会实践教学当成其对外宣传展示的途径之一,只单纯追求媒体宣传扩大影响,而不去关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学生能力是否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忽视了学生的获得感,从而导致在学生中出现了“为了实践而实践”的问题,实践学习变成了“走过场”,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践教学“徒有其表”、流于形式的问题。一些高校希望通过开展校内及校外实践活动达到育人效果,但是对于开展什么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却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没有能够形成成熟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育人特色不够鲜明。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模式

为了有效破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遇到的上述困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效果、提高育人质量,近年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思政部全体教师在“大思政课”理念指导之下,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编制《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顶层设计和系统改革,以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实效性为中心,以提升学生获得感为抓手,不断探索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暑期实践、岗位实践四个维度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新模式(见图1),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图1 “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模式

(一)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筑牢实践育人基础

在“大思政课”视域之下,课堂理论教学仍然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在探索“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模式的过程之中,首先着力去做的就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系统构建“情境-理论-体验-讨论-复盘”五位一体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尊重高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及特点,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情境”,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具体情境,通过真实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理论”,进一步讲清理论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体验”,编写各门课程的《实践教程》,在理论教学过程系统中融入采访、图说、品唱、辩论等活动,强化体验感受;“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既重视透彻的学理分析,又注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复盘”,对课程进行总结、反思与升华。在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参与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方面,遵循“大”体系,找准“小”切口。

(二)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和性质,独立设置突出时代性、创新性和导向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的基础前提”[3]。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立体实践育人模式时,笔者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课程化”的重要性,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落实了专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1个学分,分别在学生就读的第二、三两个学期分两次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开课要求编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订具体的《课程标准》与《授课计划》,进行独立考核。在第二学期开课时,主要与同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在第三学期开课时,主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相结合设计实践内容。通过设置专门实践教学课程,有效地消解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占用挤兑的问题,进一步明晰了两者之间的角色定位,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可以使实践教学更加规范、精细、稳定化。

(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实践,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大思政课”理念注重“社会即课堂”的现实观照,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逐步打破存在于“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层层壁垒,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假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加强对社会的认知,通过确立制度、加强管理、落实学分等方式全员覆盖所有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编写完成了《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详细安排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关流程。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填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申请表》并提交指导教师审核通过。之后利用暑假时间开展实践,并填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于暑假结束时提交思政部。思政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价选拔,对选出的优秀实践作品进行表彰评奖并展示。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成绩将计入学生大二第一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绩,占其总成绩的20%,打破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瓶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探索“实践+生产线”新路径,补齐实践育人短板

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一直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实习实训相脱节的现象。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研讨,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思政部提出了“思政+生产线”实践教学新路径,探索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开设生产线上的思政课,把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又通过与企业开展党团共建、互教互学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实习的同时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在深入开展这一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思政部教师谈体会、写总结,编写完成了《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顶岗实习期间社会实践指导手册》,详细梳理了顶岗实习期间“实践+生产线”新路径教学流程,实现了一箭双雕的好效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自觉进行劳动习惯、劳动纪律、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自我教育。遵循高职50%为实践教学的特点,让顶岗和思政“合”起来,立足“大”时代,落实“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育人短板。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中国德育(2021年9期)2021-07-29 08:48:27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党员生活(2021年5期)2021-06-28 21:46:02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群众(2021年7期)2021-06-01 09:36:56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艺术评鉴(2021年4期)2021-04-02 10:15:23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2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