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华,庞淑侠
(1.甘肃中医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敢闯会创”的现代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随着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全面融入高校校园,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未能与专业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均与专业教育相分割,影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范式上承袭我国传统专业教学体系,也使得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创业积极性不高,学生毕业后“不敢闯、不会创”。因此,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构建创业教育“敢闯会创”人才培养新范式,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范式是一个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概念。范式理论最早源自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对范式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核心观点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范式的主体是科学共同体;二是共享的世界观、价值观、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等;三是建立其上的科学成就以及科研仪器等[1]。随着范式概念的提出,范式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并日渐流行,实现跨界通行。科学范式、治理范式、改革范式等概念层出不穷。有学者认为就现有发展状况而言,范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或者约定;二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2]。总体上讲,范式是就某一共同体而言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要素,是他们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集合,是他们开展研究、进行实践的方向性指引,以此来研究和解决新问题[3,4,5]。人才培养范式就是基于现有人才语境下,指导培养什么样人才而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的集体价值承诺,是如何看待人才培养,解决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方式方法的集合或者范例。根据此概念,可以很容易对“敢闯会创”人才培养范式进行解释,即是在创新时代大背景下,探求对培养“敢闯会创”人才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的人才培养价值承诺,并指导学校及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敢闯会创”人才及其发展规律,探寻出“敢闯会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或者范例[5]。相比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范式是基于新理论或理念,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科学、系统、客观的标准并可以全面应用的通行范例。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比人才模式的变革更为彻底和全面,范式变革不仅涉及教学方式方法及标准的全面改变,同时还涉及理论和理念的革新以及研究手段的全面创新。
人才培养范式的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经济深刻变化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6]。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一些发达国家正全力打造创新型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要有效应对新变革和全球新环境,就必须在科技创新上获得进步和优势,其中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关键。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必须将创新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塑造培养“敢闯会创”的现代创新人才的理念,构建“敢闯会创”人才培养新范式,从而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为我国适应国际环境新变化,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挑战,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7]。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此,需要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积极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根本使命就是培养更多的“敢闯会创”的现代化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所以,构建“敢闯会创”人才培养新范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校改革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高校完善管理体系的基本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围绕提高质量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等教育质量及价值取向问题[8]。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提出高等教育改革战略路径,核心目标是提升人的创新素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改革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二是人才培养范式创新。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的大幅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变革的大趋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高校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践,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受传统范式的影响,高校在培养人才创新能力方面仍然和社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人才培养范式创新,积极构建“敢闯会创”的人才培养新范式,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2019年11月19日,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四川大学举行。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开班典礼上作题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的演讲,首次提出了我国高校需要推进人才范式变革,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首要途径。2020年6月15日,在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吴岩司长进一步提出:要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并特别强调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是人才培养范式变革[9]。由此可见,推进高校人才范式创新已经得到政府高度重视,我国高校改革从人才培养模式到人才培养范式的转变,以及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已经成为历史必然趋势。
人才培养范式的变革不同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涉及更为深层次的变革和思想行动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种科学的革命,它是对传统范式的继承与超越。“敢闯会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范式,是对传统教学范式的超越,作为一种全新教育实践活动,“敢闯会创”人才培养范式具有自身独立的理论假设、目标及程序,以之作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标准。构建基于“专创融合”的“敢闯会创”人才培养范式,需要构建一种“全面覆盖、多元协同、实践支撑、师生共创、逐级递进”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覆盖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生涯全过程,覆盖全体学生学习生活全环节;多元协同是指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与团学活动、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有效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有效协同,与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有效协同;师生共创是指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与学生共同创新,一起参与创新创业学习、训练、实践和竞赛;实践支撑是指以实践、实训项目支撑,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开展,实现成果转化;逐级递进是指对大学生基于“双创”认知的思维开发-基于“双创”训练的素质培养-基于“双创”实践的能力提升-基于“双创”拓展的成果转化四个培养维度,逐级推进,递进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及应用知识能力[10]。
图1 “敢闯会创”范式下“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从具体实践来看,推进和实施“敢闯会创”人才培养范式,需要立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融合,创新教学理念与思维,明确教学目标,解决好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割裂的困境,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涯,逐级递进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大学生涯的初期,基于“双创”能力的创新创业思维开发,是要培养和塑造学生创新思维和改变创新创业认知,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愿意创、主动创;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专业创造力,确保学生能够敢于闯勇于创;后期创新综合能力提升是通过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推动学生实现会创。最后阶段是在创新创业思维全面塑造、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创新创业素养全面具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双创实战能力,真正实现“敢闯会创”,并有真正产出,出好成果(创新产品或者企业)[11]。
高校建立基于“专创融合”的“敢闯会创”人才培养范式,需要系统深入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一种新的教学范式首先是对传统范式教学理念的一种突破,是在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程式。因此构建“敢闯会创”创新人才培养范式,首先是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再造。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创造为引领,以‘专创融合’为基础”的全新教学理念,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等多维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理念再造,就是要对教师进行一次思想上的深刻变革,促使高校教师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单一强调专业技能的传统教学观念,全面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实现思想上的转变或者飞跃,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引导,以培养“敢闯会创”人才新的育人理念,并将新的理念转化为行动,以新的理念引领教学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教学范式变革一个十分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了才会有理论、标准和方法模式的创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的构建必须聚焦“敢闯会创”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敢闯会创”人才作为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敢闯会创者得天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就是敢闯会创的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契合时代发展,新的人才培养范式必须将培养“敢闯会创”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12]。“敢闯会创”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对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否定,而是在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上的提升和飞跃,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如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人才培养目标的升华和延展,它包含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所有目标要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敢闯会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并不是否定专业教育范式的重要作用,更不是要放弃专业教育,而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在培养大学生良好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塑造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大学生能够利用良好专业知识技能,实现敢于创新、能够创新。因此“敢闯会创”的人才培养范式必须以“专创融合”为基础、为依托。要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所有课程。要对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符合专业特点,并能为学生实现专业创新提供支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专业课程全覆盖,合理确定创新创业入专业课堂的具体内容与教学手段,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契合,潜移默化提高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积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纳入专业课程及专业能力考核,纳入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评价体系,从师生两个维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并取得实效,真正培养“敢闯会创”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是全生涯教育,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敢闯会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应该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生全生涯,持续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推进创新创业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涯,需要建立创新创业全覆盖的课程体系,每一学期均开设一定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增设创新创业方面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要在学生素质拓展与课外活动、学生日常生活中增加创新创业元素;积极组织融入创新创业要素的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团学活动、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有效协同;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学生生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覆盖,学生生涯全面实施、全程贯通[13]。
“敢闯会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人才培养范式下,培养“敢闯会创”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师生共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具备优秀的创业素养,懂得如何闯,怎样创。所以构建“敢闯会创”人才培养范式,需要结合新经济发展要求,强化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要促使教师既要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也需要全面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创业经营能力。为此,努力打造一支创造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或者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的基本保证。
“敢闯会创”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学生既要有创新创业的意识、思维和理念,具备相应的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将知识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出和效益,因此完善的实训实践培训体系必不可少。“敢闯会创”范式下“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完善的实践体系为支撑。学校应完善专、创两个方面的实训平台,健全实践实习基地,优化实践实习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实践实习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14],从而为“敢闯会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撑,并为成果转化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