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怡,苏 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的临床表现除了有唾液腺、泪腺损伤引起的口眼干燥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相关脏器受累引起的相关表现,诸如猖獗齿、关节疼痛、干咳等,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组织,可能是由于B细胞功能亢进导致免疫紊乱所造成的[1],其最严重的三大症状是干燥症状、关节肌肉疼痛及乏力[2-3]。目前该病尚无完全根治的治疗方法,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仍是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包括激素、羟氯喹、艾拉莫德等免疫抑制[4],但由于其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难以耐受以及疗效欠理想、手段欠缺等治疗弊端等限制了在临床的应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优势凸现,上海市名中医苏励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在风湿病领域具有较高造诣,临床善于采用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相关实验指标,减少免疫调节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数载,现将其临床经验做一总结。
中医古籍文献中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证候特点,将其归属“燥证”病症范畴。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首次提出“燥痹”病名[5],后由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将本病正式命名[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次提出了:“燥胜则干”的理论,认为津之为液,润肤充身泽毛,其病机以燥伤津液为特征,津充则润,津亏则燥。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燥证进一步论述,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之后的历代医家不断扩充,博采众长,提出“燥邪致痹”“燥分内外,外因时值阳明燥令……,内因七情火燥”,“燥邪之气虽属外邪之类,但有阴阳之别……”。后世医家则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进一步拓展。阎小萍教授认为,燥痹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阴津耗损燥热则生,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7]。高社光教授则认为本病气虚阴亏是根本,气阴两虚,燥瘀毒邪三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8]。王志刚教授提出,燥痹的根本病机在于肾阳不足,肾阳虚衰,导致津液蒸化无权,输布失司[9]。
燥痹病机错综复杂,涉及多脏腑、多系统。苏励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燥痹发病的病因病机归为以下几类。
1.1 气血阴阳亏虚 气可以生津并推动津液运行输布,所谓“气能生津”“津能载气”“气旺津充”。反之气虚,生津乏源,津液输布失常,抑或气虚固摄乏力,津液耗散,濡润不能,故可见口眼干燥、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正如李东垣所言:“气少作燥,甚则口中无涎。泪亦津液,赖气之升提敷布,使能达其所,溢其窍。今气虚津不供奉,则泪液少也,口眼干燥之症作矣。”
人体血液由营气和津液组成,津液在脉内濡养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正所谓津血同源。津血如若亏虚,则燥邪内生,诸窍失养,可见口眼干燥、面色无华、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等表现。
另有素体阴虚者,阴虚生内热,内热熏蒸,消灼阴津,又可见口眼干燥、手足心热、潮热易怒、多梦盗汗等临床表现。如《证治准绳·杂病》所云:“阴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液衰耗,使燥热转为诸病,在外则皮肤皴裂,在上则咽鼻生干,在中则水液虚少而烦渴,在下则肠胃枯涸,津不润而便难,在手足则萎弱无力。”素体阳虚者,可见口眼干燥、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倦卧等表现,因其阳虚温煦失司,津液无法蒸腾,敷布形体官窍,而发为燥痹。
1.2 水湿痰饮、湿热内蕴、瘀血阻滞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邪气入内,脾胃之气受损,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湿郁化热,湿热内蕴,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壅阻气机,津液无力生成,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燥盛伤津加重,疾病进一步化生,甚者内舍五脏,影响三焦气机,内热由生,而燥亦甚。
此外,瘀血阻滞也是导致燥痹津液敷布失司的重要因素。瘀血痹阻,痰凝结聚,脉络不通,导致肢体疼痛,甚则肌肤枯槁、脏器损害。《金匮要略》记载了血瘀致燥的相关表现:“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也。”因而,临证中水湿痰饮者,可见皮肤皲裂,关节肿胀,或痰鸣喘息,头晕目眩,心悸神昏;若水湿痰饮而化热者,湿热内蕴,亦可见关节红肿、脘腹痞闷、口苦纳呆、小便黄赤等;瘀血者,尤可见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等表现。因此,水湿痰饮、湿热内蕴、瘀血阻滞,均可引起津液输布失常而生燥痹。
1.3 脏腑功能失调 干燥综合征多病情迁延,缠绵难愈,多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或虚为主,使本病的病情更为复杂。苏教授认为,患者体虚反复感邪,外邪合内热,出现表里同病,日久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津液丢失更多或输布失常,而燥病更甚。苏师在燥痹的临床辨证中,以阴虚内热为主,主要病变责之肺脾肝肾四脏。
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开窍于耳,在液为唾。燥邪侵袭,先犯上焦肺卫,入里传入中焦阳明,脾胃气机失常,久而传入下焦肝肾,气化蒸腾失司,由表入里,由上而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气津干燥表现[10]。因此可见一些燥痹患者除有多窍干燥的症状外,常感喉中有痰难以咯出、胸闷气急、胃脘嘈杂、腰膝酸软、乏力耳鸣、夜尿频多等脏腑受累的症状。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记载:“燥者濡之。”因而许多医家在“濡而润之”的治法上随症加减,分型论治。秦亮甫教授以阴虚内热为燥痹患者的基本体质,将其分为肺燥阴虚、脾胃阴虚、肝肾阴虚3型,分别选用沙参麦门冬汤、增液汤、玉女煎、一贯煎加减[11]。郑清莲教授以滋阴润燥为主,并以补气活血祛瘀的治法贯穿燥痹治疗的始终,临床疗效显著[12]。也有医家[13]通过养阴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根据辨证并配伍养血益气、祛湿化痰、祛瘀通络等药物,不仅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降低了疾病相关免疫指标。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自然人都是由各个脏腑、器官等构成,这些组织器官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为用,同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往往局部的病变又可以引起整体的病理反应。故而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上,根据其发病机理,苏师提出了“养阴清热以助生津,健脾化瘀以助布津,病证结合,多脏腑整体治疗”的治疗手段,注重燥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发病兼证,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方式遣方施药。
2.1 养阴清热以助生津,健脾化瘀以助布津 结合苏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最常用的几味中药,分别为:生地黄、莪术、南沙参、玉竹、路路通、炙甘草和白术[14]。根据“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之理,选取生地黄、南沙参、玉竹之品,甘凉清润,其中生地黄甘寒入肾,为清热凉血、滋肾壮水之要药,《本草经百种录》云其:“长于补血,血补则阴气得和而无枯燥拘牵之疾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5],生地黄其有效成分梓醇能有效抑制免疫反应,抑制炎症,还可以促进腺体的分泌,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因而,此三者合用,既清养兼备,又顾护脾胃之阴,以体现“养阴清热以助生津”之效;生白术,味甘,归脾胃经,《本经逢原》有云:“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在燥痹患者的治疗中,以起益气健脾,止渴生津之功效;莪术为气中之血药,血瘀则气不行,津不生,液不通,故化瘀应贯穿疾病发展的各个环节,兼顾久病入络化瘀、正虚邪恋之病机,配合路路通祛风通络,以加强活血通络之效,使得津液畅达,顽燥向愈。白术、莪术、路路通此三者的联合使用,也正是苏师“健脾化瘀以助布津”的理论体现。除此之外,甘草一味,性平,既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之效,又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苏师常在养阴清热、健脾化瘀的基础上,佐以酸甘化阴之法,将其与酸味药物相须而用,滋阴润燥,改善患者的干燥症状。
2.2 病证结合,多脏腑整体治疗 在养阴清热,健脾化瘀的同时,苏师还注重病证结合,多脏腑的整体治疗。苏师认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大多病情迁延,虽表现以阴虚为主,但日久病损机体,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气血双亏,因而在用方上应注重扶正祛邪,消补兼施,选用生黄芪、薏苡仁、生白术、沙参等补益类药物,益气扶正,健脾化湿;其中,中药黄芪中的活性成分黄芪多糖已被证实了其双向调节作用,既可以在免疫低下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在炎症持续时,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16]。同时遵循“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常选用当归、赤芍、鸡血藤、川芎等养血活血类药物,以行气补气,活血化瘀;对于肺胃阴亏较重者,苏师善用石斛、麦冬、芦根等养阴润肺之品,加强养阴生津之效;现代药理也证实[17],麦冬能有效治疗干燥综合征,降低淋巴细胞浸润度,改善口眼干燥症状。对于肝肾阴亏者,苏师善用黄精、山茱萸、二至丸之类以滋肝肾之阴,益精血之效。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的其他兼证表现,苏师用药亦善于随证治之。若患者反复低热,手足心热者加用生石膏、水牛角、青蒿等清热解毒之品;关节疼痛者加用青风藤、忍冬藤、僵蚕、延胡索等活血通络止痛之品;目糊干涩者,加用秦皮、鬼针草、密蒙花等清热明目之品;鼻咽干燥者,加用玉蝴蝶、辛夷、牛蒡等清热利咽之品;以咳白黏腻痰为主,喉中黏滞,气促胸闷,考虑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苏师认为其本因仍属肺热阴亏,兼瘀血阻络,故喜用象贝母、皂角刺、丹参、落得打、紫石英等以清痰热,通血络、行肺气。
李某,女,64岁。初诊日期:2019年3月6日。主诉:反复口眼干燥3年余。病史: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腮腺肿大,于外院查唇腺活检示淋巴细胞浸润,ESR 40 mm/h,RF 82 IU/ml,SSA(-),SSB(+),ANA(-),ds-DNA(-),血尿常规(-),诊断为:干燥综合征,予强的松,1片/d,纷乐2片/d,考虑其不良反应因素,前来中药治疗。刻下症:口干,眼干,口干少津,面稍红,时有心悸气急,胃纳可,二便调,夜寐易惊醒,舌红苔薄脉细。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断:燥痹(阴虚燥毒,痰瘀互结),治以滋阴清热,活血化痰,方药如下:生芪、生地、落得打、紫石英、芦根、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青蒿、夜交藤各30 g,莪术、炒白术、淮山药、南沙参、玉竹、牛膝、丹参各15 g,炙甘草9 g,予以14剂,1剂/d,水煎内服,2次/d。
二诊,患者诉口咽干燥少津症状明显,心悸好转,关节稍肿,大便溏薄,苔薄质红脉细。标象痰瘀渐消,阴虚津亏之本更显,续以养阴生津,健脾活血。方药如下:生芪、落得打、紫石英、芦根、白花蛇舌草、青蒿、土茯苓、夜交藤各30 g,莪术、炒白术、淮山药、南沙参、玉竹、牛膝各15 g,丹参、乌梅、甘草9 g,续方14剂,1剂/d,水煎内服,2次/d。
三诊,患者口咽干燥症状较前好转,无关节肿胀,二便调,坚持服用上述汤药,病情控制良好,后随访主要免疫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按:查其舌脉结合病史,该患者属阴虚血热之体。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一身之津液,各脏腑之阴均赖其滋养,在液为唾,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肺主通调水道,肺脾肾阴虚,则涎、唾分泌不足,津液不能上承以濡润孔窍,故出现口咽干涩,故治当滋阴清热,化痰活血为法。方中生芪、炒白术、淮山药益气健脾,莪术、丹参、落得打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生地养阴清热利湿,兼有调节免疫的功效,玉竹、南沙参、芦根养肺胃之阴,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而炙甘草一味既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又能益胃气、护津液,以免过寒之药伤伐胃气,同时调和诸药,共奏养阴清热以助生津,健脾化瘀以助布津之功。以此方治疗两周后,口眼干燥较前好转,夜寐渐佳,根据《内经》“燥者润之、濡之”的原则,选择甘润之品以缓其燥,因患者出现大便溏薄之象,故去生地,改为乌梅,甘草既能酸甘化阴生津,又能取乌梅涩肠之效,余法同前,获效显著。
干燥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尚无法根治,患者常自觉症状较重,而药物疗效欠佳。现代医学认为干燥综合征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其发病与抗体引起的免疫异常反应有关,从而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破坏[18]。中医药在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19-20]。苏励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结合疾病病情迁延、缠绵难愈的特点,提出“养阴清热以助生津,健脾化瘀以助布津,病证结合,多脏腑整体治疗”的原则,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为提高中医药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