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群基于“脾主卫”思想运用黄芪建中汤论治消化性溃疡临床经验*

2022-12-06 14:49薛宇爽王伟卢贞曹志群王耀彩周晓凤
西部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卫气胃脘黄芪

薛宇爽,王伟,卢贞,曹志群△,王耀彩,周晓凤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9;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 山东省康复医院药剂科;4 临沂市中医院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指消化道黏膜中的损伤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导致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腐蚀而引起的胃和十二指肠局限性 溃 疡[1]。大多 数PU与 幽 门 螺杆 菌 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2]。PU患者临床多数表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少数患者起病较隐匿,严重者甚至以出血和穿孔作为主诉。出血和穿孔为PU常见的并发症,且作为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也是造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3]。近年来,内镜检查凭借直观、简便、确诊率较高的临床特点,逐渐替代上消化道造影,成为目前诊断PU的主要依据。西医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常选用抑酸药、保护胃黏膜药及抗菌药等,仅仅是抑制发病机制,长期用药会出现耐药现象并影响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显著下降[4]。中医药可凭借“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及个体化用药的优势弥补单纯西医治疗PU的不足[5]。

曹志群教授是山东省名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他临证独具特色,注重理论创新,受《灵枢·师传》篇中“脾者,主为卫”的启发[6],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PU,并将临床表现与内窥镜下黏膜相结合进行综合辨证,临床疗效甚佳。现阐述如下:

1 “脾主卫”思想诠释

1.1 “脾主卫”思想理论基础“脾主卫”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师传》,云:“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7]后在《五癃津液别》中又提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脾为之卫。”[8]其具体内涵,《黄帝内经》中未作具体阐述,后世医家多强调脾的保卫防御功能。但曹志群教授认为,“脾主卫气”在强调脾有保卫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还注重脾主运化的生理机能,明确表达出中医脾与卫气两者的临床意义,是对“脾主卫”的高度概括[9]。

1.2 脾主卫气的来源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转运水谷,濡养周身。脾精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饮食劳倦论》云:“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10]可见,卫气为“水谷之悍气也”,来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的生成离不开脾的运化。正如《难经·四十三难》注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11]

1.3 脾主卫外的功能李东垣《脾胃论》中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金匮要略》中“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述,说明脾气充盛有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12]。同时脾气化生的卫气,布散于全身,外而皮肤腠理,内而胸腹脏腑,护卫于周身,使外邪不可犯。清代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云:“论胃中水谷之精气,与水谷之悍气,皆正气也。”[13]《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4]

1.4 脾与卫气互相影响脾之运化为卫气生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脾气健运则卫气充盛,脾失健运则卫气虚弱。反之,卫气有温养脏腑肌表的功能,卫气亏虚则温养力弱,阴邪侵袭,易生寒变。若卫气阻滞,郁积化热则生热病。如《灵枢》曰:“卫气之留于腹中,稸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15]故《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卫气者,热气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16]

2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历代医家根据PU常见的临床表现,如胃脘疼痛、反复发作、反酸、嗳气等,将其归属于“胃痛”“嘈杂”范畴[17],后因对PU病理性质的进一步认识,又将其称为“胃疡”。该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二脏,与三者功能失调密切相关[18]。

2.1 病因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之要道,为恙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窍发。”[19]因而PU的病因往往虚实夹杂。《证治准绳·心腹痛》中明确提出:“外吸凉风,内食冷物,寒气客于肠胃之间则卒然而痛……服寒药多致脾胃虚弱,胃脘痛。”[20]可见PU的发病责之于脾胃虚弱,与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等密切相关[17]。

2.2 病机PU总的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体现在:1)肝气郁滞,升降失和;2)寒凝血脉,郁遏脾阳;3)饮食积滞,纳运失司;4)湿热内阻,困遏脾气;5)血瘀内滞,脉络痹阻。“不荣则痛”体现在:1)脾胃气虚,运化无力;2)胃阴亏虚,濡润乏源。“不通”则脾胃气机阻滞,“不荣”则脉络失养,以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最终结果为血脉凝涩,胃络受损。病机特点可以归纳为脾胃病以虚寒为本,以瘀血阻络为标[21]。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2],气滞、虚寒为PU常见致病因素。

2.3 演变规律PU初起多因实邪致病,如寒凝、食积等,故临床多表现为胃脘拘急、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逆等实证。病情缠绵、病邪留滞,则脾胃内伤,祛邪乏力,常常转为虚实夹杂证。

3 “脾主卫”治疗PU的思路

因PU初起多表现为邪气较盛的症状,如腹胀痛而拒按、舌黄苔腻、脉实有力等。历代医者多采取清热化湿之法,从痈从热论治[23],但清热之药多为苦寒之品,极易损伤脾阳,加之PU皆以脾胃虚损为本,正气未复,邪气已盛,又伤正气,病难瘥矣。曹教授认为[24]:消化道黏膜相对于筋骨、脏腑而言,属于“表”的范畴,同时消化道黏膜、皮肤与外界所接触,初起即被外邪侵入,均应归于卫气所保卫、温养的肌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25]从“脾主卫”的角度来看,PU的发病主要责之于脾胃虚弱,脾气无力运化,脾阳失于温煦,卫气无所充,进而抵抗外邪能力下降。“无阳以护其荣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最终结果为气机阻滞,脉络失养,胃络受损。因而在治疗PU时,一要治病求本,健脾为首;二要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固本之法在于健脾益气,以理气活血为要,以清解郁热为变通。

4 黄芪建中汤在治疗PU方面的特色

黄芪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黄芪组成,在桂枝汤滋阴和阳,通阳温脾的基础上,倍芍药加饴糖可增强温中缓急之功,单加一味黄芪可健脾益气,为《金匮要略》主治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方[26]。因与PU病因病机相契合,曹教授常以黄芪建中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主要方药有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炙甘草6 g,饴糖20 g,生姜3片,大枣5枚。方中黄芪益气健脾,排脓生肌;饴糖甘温补脾,和胃缓急;一补一温,标本同治,补虚缓急;桂枝温通经脉,助阳散寒;生姜味辛,温胃散寒走表;合桂枝、黄芪益卫固表,御邪有道;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大枣味甘,补脾益气养血,二药合用扶土抑木,气血双调;炙甘草合芍药酸甘化阴,滋脾柔筋止痛,合桂辛甘化阳,温中益气生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使中阳得振,卫气得充,血脉得畅,病症得瘥。现代临床研究[27-29]表明:桂枝、甘草能有效抑制Hp细胞免疫渗透,对胃炎的发展和控制Hp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生姜、白芍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红枣多糖能增加全血血红蛋白含量,黄芪多糖能双向调节免疫,改善溃疡部及周边血液循环,进而对消化道黏膜自我修复产生积极影响[30]。

PU由多病因致病,虚实夹杂,需随症加减化裁。如:气滞者加木香、砂仁、白蔻;寒凝重者加吴茱萸、丁香;食积者加焦三仙;湿热者加厚朴、砂仁、半夏;瘀阻重者加延胡索、莪术、三七;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溃疡初起加煅瓦楞子、白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加黄连。

5 典型病例

案夏某,男,47岁,2019年8月21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痛1年余,加重3天。1年前患者饮食不节后出现节律性胃脘部隐痛,伴恶心反酸,自服雷贝拉唑胶囊后,症状好转。3天前因进食生冷后上述症状复发,胃脘部胀满疼痛,呈节律性隐痛,喜温喜按,时有胸闷、乏力,纳差,眠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缓。辅助检查:电子胃镜示胃窦近幽门处见一溃疡形成,大小约0.5 cm×1.0 cm,中央凹陷,表覆白苔,黏膜色泽较淡,周边黏膜充血、水肿不明显。诊断:胃溃疡(A1期)。13碳呼气试验:阳性(山东省中医院)。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证),西医诊断:1)胃溃疡(A1期)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药:黄芪建中汤化裁,药物组成:黄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炙甘草6 g,饴糖20 g,黄连9 g,川芎15 g,金银花30 g,牡丹皮10 g,陈皮12 g,炙鸡内金12 g,醋延胡索18 g,炒枳壳15,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2019年8月28日患者复诊,效可。现症:胃脘部隐痛伴胀满不适,胸口有阻塞感,偶有反酸、烧心,大便日二行,成形质可,纳可,眠浅易醒,小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缓。上方去金银花、牡丹皮,加广木香9 g、炒桃仁9 g、白蔻9 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2019年9月4日患者复诊,自诉胃脘无不适,食欲正常,嘱其上方再服2周后复查胃镜。服药结束后复查胃镜,报告示:胃窦近幽门处见一溃疡瘢痕形成。

按患者1年前因饮食不节而内损脾胃,导致胃脘部隐痛。3天前因过食寒凉而复发,寒为阴邪,易伤脾阳,运化失司,卫气化生不足,且寒性凝滞,气机阻遏,血运不利成瘀,消化道黏膜既失卫气温煦,又失血液濡养,致使溃疡形成。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寒凝气塞,不通则痛,故见胃脘部胀满疼痛、时有胸闷。素有旧疾,病势缠绵,脾气渐虚,四肢百骸不得水谷精微滋养,故见乏力。喜温按,苔薄白,脉缓均为阳虚之象[31]。内镜下胃黏膜色泽较淡,溃疡周边黏膜充血、水肿较其他证型不明显,应归属于脾胃虚寒证的范畴[32]。初诊以黄芪建中汤为基础,温脾散寒,调和营卫,祛瘀止痛。方中川芎辛温升浮,助脾阳得升,佐陈皮、炒枳壳调中快膈,炙鸡内金、醋延胡索缓急止痛,兼顾标本,黄连可有效抑制感染[28],诸药合用使全方“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通则不痛。复诊时患者寒气渐消,正气渐复,疼痛症状减轻,因脾胃虚弱日久,土虚木乘,肝气犯胃之象初见,故去金银花、牡丹皮凉血解毒之品,祛邪而不伤正。《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痰凝血瘀。”故加用广木香、白豆蔻、炒桃仁,调气和血,醒脾宽中,补而不滞[33]。

6 小结

PU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索PU的有效治疗方法仍是临床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根据中医《黄帝内经》中“脾主卫”的核心理念,基于“治病求本”的治疗思想逐渐成为临床防治PU的核心理念。黄芪建中汤是基于“脾主卫”思想为基础的经验方,全方具有健脾益气、理气活血之功效,临床疗效显著。曹志群教授从临床经验出发,结合药理学认识,在通阳温脾的基础上兼以黄芪健脾益气,从而达到温煦脾阳,卫气得充之目的。近年来临床研究[34]表明,黄芪建中汤治疗PU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提高溃疡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复发率。“脾主卫”思想为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PU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在健脾实本的同时顾护正气,以防病邪留恋,在防止病情迁延不愈、增强患者治愈信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卫气胃脘黄芪
黄芪“跑步鸡”带领乡村产业“跑”起来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黄帝内经》卫气昼夜循行节律及针刺时间研究
黄芪枸杞茶补气血虚弱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中医治疗胃脘痛的方法探究
黄芪是个宝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