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器材设施对学生体育的影响

2022-12-02 08:06谢朋举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器材体育锻炼

谢朋举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 四川 德阳 618300)

引言

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提升体能素质,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为确保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得到满足,就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各种先进的体育器材设施。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器材设施都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器材配备不够科学,维护管理落实不到位,这都是需要院校在日后重点研究与改善的问题。只有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学生们的兴趣与锻炼习惯,配置合理的场地器材设施,使得学生们能够更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继而发挥器材设施的最大价值。

1、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器材设施的现状

1.1、不同地域和高校之间体育器材设施相差较大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都已配置一定的体育器材设施,但是各地域与学校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大部分高校都有相对完备的体育器材设施,且专业的体育院校有较多先进的器材设备;而西部经济较为落后,尚未建立完备的体育器材,有些学校甚至只有简单的乒乓球桌与不够规范的篮球场,很多都已年久失修,也有一些器材过于老旧,给学生体育锻炼产生极大的影响。

1.2、不同的体育器材使用比例不均衡

已有相关调查得出,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拥有的器材当中最多的都是田径器材,主要有接力棒、标枪、跨栏架、秒表等器材。其次数量最多的就是球类的器材,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接着就是针对武术项目的器材,主要有枪、剑、刀等。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引入了体操项目,所以也有单杠、双杠等器材设施。但由于学生们的兴趣问题,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更多地使用到球类的器材,很多器材都是被闲置的,在器材使用频率上有着显著的差别。

1.3、体育器材设施老化,缺乏新体育器材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都更为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体育锻炼方面,重视度相对较低,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对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引导也严重欠缺。正是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体育器材投入一直都不受高职院校的重视,经常有很多设备严重老化都并未更换,也未引入先进的体育器材。例如,网球项目在近些年广受欢迎,但很多高校都没有网球场地,即使有的已建立也没有提供足球的器材,导致很多对网球感兴趣的学生,只能望而却步,去选择其他的体育锻炼项目。这种器材设施配备的情况,会给学生体育锻炼产生巨大的影响,若不做出改变,会使得越来越多学生失去体育锻炼兴趣。

1.4、场馆功能单一,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新需求

我国有一些高职院校建设的体育场馆,都是结构非常简单的旧场馆,而一些新建立的场馆,因为资金问题或是建设时间的问题,建设过于形式化,看上去类似临时的体育锻炼场所。场馆的功能过于单一,地理规划不科学等诸多问题,都会使得场馆在使用几年后需要拆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源的浪费。新时代下学生们接触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要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单一的场馆功能必然是不行的,它不仅要服务于传统的羽毛球、篮球等项目,还需要服务于跆拳道、健美操、健身等新兴项目。而高职院校还需肩负培育体育技能人才的重任,若是没有完善的场馆设施设备,那必然无法满足高校体育的各种新需求。

1.5、体育器材设施维护不到位,导致资源大量浪费

高校在近些年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量日益增加,也对高校体育器材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器材的设施与维护难度都大大提升。而当前高校很多人数都达到3-4万人,学校体育器材的不足,使其时常处于超负荷使用的状态,若是无法做好器材的维护工作,那么过量使用与磨损导致其出现的损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使用积极性,也会有很多的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器材资源。

2、高职院校体育器材设施对学生体育的影响

2.1、体育器材设施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无论参与任何活动,都必须要有兴趣作为基础的,若是缺乏兴趣,必然也不会积极参与。体育本就是具有趣味性的学科,体育项目丰富多彩,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若是缺乏体育器材设施,很容易导致学生逐步减弱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锻炼积极性越来越低,若是不在器材设施上做出调整,进行科学的规划,那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只会不断减弱,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引入丰富的体育器材设施,可激励更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对个人身体健康以及全民健身目标的达成都非常有利。高职学生们都有着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男女生间的兴趣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例如,男生偏向于篮球、足球等球类的运动,女生更偏向于健美操、体操等运动项目。但若是学校没有足够的篮球场或是足球场,也没有音响设备与体操训练设施等,那必然会给学生们的锻炼积极性产生影响,阻碍了学生课外体育项目的参与。

对于高职院校,其本来就是注重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对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重视度较低,所以也不会花过多的心思与资金去建设体育场馆与配置器材设施,也正是因为重视度不高,才使得学生体育兴趣大大减弱。比如,高职院校当中时常可看到一种场景,那就是十几个人围着一个篮筐在打,或足球场上有几十个人在踢,在旁边围观等待加入的人还很多,器材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而那些经常到场外等待正在运动的学生结束运动再加入的人,长期以往也逐步减弱兴趣,宁愿回宿舍坐着打游戏,这种现象只会使得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们的体质也会越来越差。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以及体育器材的管理者,必须要意识到体育器材和学生体育兴趣间的关系,尽管体育器材设施并不是给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但其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无论哪个体育项目,若是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不齐,那也是难以顺利开展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可接触到很多新奇的项目,其的兴趣非常广泛,要使其的体育锻炼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还需要适当地引入新颖的器材设施,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有利。

2.2、体育器材设施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

新时代下对学生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身心健康等方面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体育素养对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职院校为使得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更为丰富,应多加了解学生需求,提供更多体育活动参与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而完善的体育器材设施,是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保障,也是学校体育水平提升的关键。若是仅在课堂中开展体育训练,那么必然是远远不够的,课余体育训练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所以体育器材建设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

曾有学者针对不经常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开展调查工作,得出这些学生之所以不会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对体育项目兴趣度本就不高,觉得练习太苦,也非常容易受伤,加之运动能力太差,害怕参与时表现不佳而被人笑话,对于此类学生,大多是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锻炼的好处不够了解,所以需要院校加大体育锻炼普及力度,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因为体育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积极性较弱的因素占比也很高,在全部原因中占比16.1%,排名第3位,也表明了学生体育锻炼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体育器材设施不足的影响。对体育器材设备给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幅扩招,学生数量和之前比多出近一倍,而多数学校并没相应的增加体育器材设施,导致学校锻炼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现有的体育器材设施缺乏特色,配备不齐全,标准化程度不高,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达成造成阻碍。若是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适当地增加体育设施设备,兼顾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需求,配置适宜的体育项目或器材,丰富体育锻炼内容,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体育锻炼,提升锻炼的价值。如此一来,体育器材设施给学生体育锻炼产生的影响也可大大减弱,使得学生们都可更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都能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

3、基于高职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体育器材设施开发与维护

3.1、体育器材的开发

(1)充分调动学校的人力资源。

学生是学校体育器材的主要使用者,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开发价值,很多都是从学生使用的情况来体现出来的。因而在开发体育场地器材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创造力,基于现有的器材之上开发出新的体育场地器材,并多加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们的锻炼需求,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来开发出更多有价值性的体育场地器材。只有学生们都踊跃地参与到体育器材设施开发中,所开发的器材才可更为实用,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学生们也会更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总之,学生们都是高职院校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在体育器材设施开发中的作用应当受到重视,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要注重组织与引导,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提出宝贵的意见,继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器材设施。

(2)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有很多传统的体育场地器材都是被忽略的,时常都出现被闲置的情况,导致资源大量浪费,管理者应尝试转变思维,盘活这些器材,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例如,栏架可拿来做小足球门和障碍物,跳绳可拿来做斗智拉绳、足球可拿来投掷、垒球可拿来做保龄球投掷,篮球场可用于做小足球场地等。因此,管理者需要转变思维,积极开发出这些体育场地器材的多样化功能,可发挥器材的深层次价值,也可让学生们感到新颖有趣,继而提升参与的积极性。

(3)充分利用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新时代的学生更为青睐新奇的运动项目,传统体育运动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会越来越弱。社会的日益进步,使得高职学生们对时尚的体育运动不断提升兴趣度,例如,攀岩、溜冰、现代舞等项目,已渐渐走进学生们的心里。对于那些对传统体育项目兴趣度不高的学生,可通过配置这些新兴体育运动器材,才激发他们的体育参与兴趣,这就需要管理者们进行科学的规划,尽可能将学生们感兴趣的器材设施引入到学校中,让学生们通过项目参与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不断提升身体素质。

(4)结合高职学生职业培训开发体育器材设施。

高职学生时常都要参与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在开发体育场地器材时,也可结合学生职业特性进行。首先,可根据职业专业特性开发体育器材,例如,机电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有锻工、车工等,就可借助器物件来做各种和哑铃、杠铃相似的体育锻炼,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通过体育锻炼强健身体,还可提高身体协调性。又如,土木专业,毕业之后需要和高空作业有密切关联,其的高空适应力与平衡力都是需要较好的,能够确保在高空中稳定地站立、行走等。所以,针对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为其配备体操平衡木、单双杠等体育器材,让其能够有效锻炼在高空的平衡、行走能力;其次,可根据劳动技能来开发模拟体育器材。例如,建工专业,毕业之后就业时经常要抛接物体,可引入沙包等器材,让其能够模拟劳动场景,进行抛接的练习,在新奇有趣的氛围之下,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更高,也对其的劳动意识强化、劳动技能的提升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又如,厨师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较强的手腕力量,可为其配置哑铃、哑铃片等器材设施,让其能更好地通过锻炼来强化手腕力量。总之,这种有针对性的体育器材设施开发,不仅能够提升器材的实用性,也可激发学生们的锻炼积极性,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是值得器材管理人员探究的问题。

3.2、体育器材的维护与管理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项目内容愈发丰富,也使得高校体育器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体育器材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高校体育器材的维护与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器材的质量会直接给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产生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落实好维护与管理工作。

(1)提高体育器材设施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高校的体育器材设施主要是由器材管理者负责维护与管理的,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器材管理效率。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各种体育项目陆续引入到高校的同时,所需引入的器材设施也在不断增加,导致管理者的工作难度大大提升。为使得能够更好地管理体育器材设施,管理者必须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对体育器材实施分类管理。例如,跨栏、铅球等归入田径类,瑜伽垫、杠铃等归入健身类,这种归类的方式可更为便捷地存取器材,大大提升器材的管理效率。

(2)构建体育器材设施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建立体育器材设施管理系统,可使得体育器材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管理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在高校持续扩招、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逐步加大体育器材的管理难度,时常都会出现体育器材采购、入库环节衔接不当,人工管理数据错误等问题,导致管理成本大幅增加。所以为使得管理水平得到同时,成本的有效缩减,高校应针对体育器材设施专门建立管理系统,器材的租借、归还、报废等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信息化操作,这样可规避人工操作误差,也可提升管理效率。

(3)定期检查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需要尤为重要的,很多器材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这些器材,确保其没有安全隐患,学生们用的也可更加安心。同时,一旦发现体育器材设施有严重老化的情况,那必须要马上更换,将其移到报废室中,避免学生误用而发生运动损伤。此外,对于一些器材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必须落实到位,让学生锻炼时有更好的运动体验。

(4)健全器材借还制度。

高职院校的体育器材损耗严重、丢失问题时常都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器材借还制度不完善。很多学生没有责任意识,在使用过程中过于随意,不注重器材的保护,有时直接用完就放在原地,没有将其归置到原位。所以,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器材借还制度,让学生通过学生证来进行器材借还,所借的器材出现任何损坏,都由学生来负责,可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这种做法,可提升管理效率,也可保障器材寿命的延长。

4、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器材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阻碍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使大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内容和方法选择上受到了限制。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明晰体育器材设施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结合学校实际配备适合本校专业特色,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器材设施,构建本校体育特色项目体系。合理增添体育器材设施,简单多样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展适合学生的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项目。同时,需要做好器材设施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完善的器材设施管理系统,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与维护,健全器材借还制度,有效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器材的使用安全性。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器材体育锻炼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现代体育活动中自制体育器材的运用及开发
我国冰雪体育器材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株洲市城区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的调查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