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冬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8)
调查近年来的国家发展数据可以发现,国民经济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农村居民收入较以往明显增加,群众的消费水平也显著提升。但是在对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生产制造水平等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不同区域的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所不同,导致居民消费出现了矛盾。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由于农村消费类型较少,很多村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无形中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新时期要想摆脱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视程度,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鼓励消费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已经实现了多次翻番,其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而国家衡量农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其消费需求也在逐渐调整,向着更高级、更符合个人精神文明需求的方向迈进。在新业态的冲击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有了较大转变。
随着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其日常购物消费中用于生产资料的消费比例逐渐降低,用于娱乐、精神文明享受领域的消费比例逐渐提高。但是受到地区整体消费环境的影响,农民在消费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类型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出现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这既影响了当地的消费环境建设,也不利于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1]。新时期政府要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就必须加强对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视程度,逐步调整消费结构,为农民提供更多精神文明层次的消费产品,有效激发农民的消费活力,加速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可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国家经济氛围,推动国家整体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在对农村居民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与城镇人口相比购房需求较低,日常可支配资金更多,能够将更多资金用于日常消费中,具备十分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当前国内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城镇区域,农村的消费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仍存在大片空白,农村居民消费总额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总额,这不符合正常的国内经济发展态势。若能打开农村消费市场,可以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继而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循环,带动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对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产品类型进行分析时发现,农民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保守,日常消费以采购生活必需品和生存资料为主,并没有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精神享受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缺乏被盘活的动力。而随着国家政策和相关惠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的消费市场将会被一步一步地打开,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继而带动国民经济踏上新的台阶。
消费与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群众的收入较低时,其消费更多用于购买必要的生存资料,并不会过多地关注精神物质消费,因而其消费等级相对较低,涉及的行业相对较少,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带动市场经济发展,这样的结果使农村经济循环相对较慢。
而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群众的消费需求增加,会将更多资金用于精神文明消费,居民的思想观念转变,眼界逐渐拓宽,对社会事件会形成高深的认识,逐渐完善自身的逻辑框架,这就为群众的社会生活赋予了个性化特征,这一特征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随着国民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群众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2]。但是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速度相对较慢,其消费观念长期得不到更新,这无形之中拖慢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脱贫攻坚,2020 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有832 个贫困县完成了脱贫摘帽,粮食产量也屡创新高,实现“17 连丰”。通过对全国居民人均收入进行分析发现,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是2010 年的两倍,10 年来,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超过100%,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为拉动居民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而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等各项惠民政策的推行,全国拥有社会保障卡的人数已经超过13 亿,给群众消费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为城乡居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因而城乡居民在消费上也更具魄力,愿意为自己的喜好和精神文明享受消费[3]。随着“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深入推进,国家各项政策和发展目标都在按照预期计划不断推进,这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希望,让群众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力量,对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具备极强的信心,群众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去主动消费,进一步盘活了经济市场,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与以往调查到的农村居民收入支出降幅相比,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降幅呈现出收窄的趋势,回补十分明显。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比例的分析发现,受到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虽然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较以往有了接近3%的降幅,但是随着居家时间的增长,居民的消费欲望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网购欲望,新兴起的网络直播带货深受欢迎。农村居民开始享受网上购物、社区带货等新型购物模式,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等行业也推出了线上通道,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这无形之中推动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在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种类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受到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群众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明显增高,酒精、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医疗防护用品的消费市场明显扩大,群众在该领域的购买欲望也明显增强,极大地促进了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随着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的不断深入,农村居民的消费范围已经从基础卫生用品转而购买消毒柜和养生用品,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4]。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村村通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的道路建设、通信建设和电力建设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农村居民谋生和消费也不仅仅停留于所在村落和土地,反而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农副产品和相关产业线上建设,周边村落、县区生产集群建设等,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不仅仅依赖于收购商收购,而是自己作为供货商,通过抖音、快手等网站直播带货。农产品库存积压率较以往明显降低,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随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消费市场也被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发现,许多地区开始推行社区购物等新型购物模式,农村的快递站点建设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村民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购物等方式购买自己想要的产品,而便利的交通条件可以让农民快速收到自己想要的货物。农村居民体会到网上购物的乐趣后,自然会主动参与到下一次购物中,继而带动农村区域的网络消费。
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盘活市场经济的重要策略,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和拉动内需提供了极大助力。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的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链建设都更加完善。2021 年伊始,商务部等部委已经下发了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推动乡村物流站点建设、乡村绿色消费建设和家具家装建设等,这都有利于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快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的收入直接决定了其消费能力及消费观念。要想推动农村消费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民收入的重视程度,多方面拉动农村经济增长。首先,政府部门要从乡村振兴入手,结合乡村经济的特点,以县级单位为基点向外辐射,争取做到村村有精品,为每个村落打造特色发展产品[5]。其次,乡镇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农村居民用电的重视,结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保障农村电力供应稳定性。再次,应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大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新的途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对农民消费心理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农民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落后,认为精神文明方向的消费是非必要消费。在日常生活中,不愿意主动为自己的娱乐买单,更愿意将钱攒起来,生产资料消费基本占据了日常消费的大部分,这对市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政府在新时期必须加强对精神文明消费的重视程度,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对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重点宣传,带动青壮年参与到各项文娱活动中,主动进行知识消费。既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增长见识、拓宽眼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品位,增强防诈骗意识,使农村居民能主动辨别各类消费陷阱,正确评估产品品质,有效提高其消费质量。
农村中老年群体仍然以传统消费为主,对互联网等新型消费模式的了解较少。还有一些低收入群体缺乏消费场所,也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这都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传统消费巩固建设的重视。一方面,结合农村地区消费特点,及时完善相应的交易场所,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完备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应加大对新型消费推广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在农村深入创建网络共享和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号召青年农民群体积极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并自主采购日常生活必需品和相关文娱产品,不断拓宽农村居民的眼界,引导其正确认识消费和收入产出之间的关系,使农村居民在消费的同时,掌握更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提高其收入水平。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消费规模也会随之扩大,对政府部门推出的新型消费模式支持力度也随之增加,可有效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加快农村居民消费转型升级速度。
要想推动农村消费快速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县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分析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费市场、小消费平台零散杂乱及不易管理等问题,从市场建设出发,结合农村居民消费出现的诈骗问题和冷链运输问题,及时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并出台交易平台管理条例,提高农村各类交易平台的规范性。及时开展冷链物流设施运输建设和各类快递网点、消费站建设,真正解决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调动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6]。
要想进一步释放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国家就必须加强对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建设的重视。对于很多农村居民来说,农村消费类型相对较少,对各类产品的辨识能力也存在偏差。因而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到不法经营者的欺骗,购买了货不对价的产品,重者会损害个人身体健康,甚至背上巨额债务,这都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降低,使农村居民消费长期缺乏活力。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根据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来制订农村消费政策,使农村消费平台可以在政策指导下精准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农产品和家电家装产品。同时,政府部门应采取多样化措施,鼓励农村居民消费。例如,为其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提供相应的政策补贴,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提供必要的金融信贷条款等,有效解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调动其消费热情。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监管的重视,结合农村居民日常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问题和商家经营问题等,及时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准入体系及配套的商务信用体系,确保农民购买的产品有明确的追溯源头,在出现问题之后,市场管理可以根据已有的机制,快速找到问题来源并对销售者进行处罚。相关单位也可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健全线上线下监管体系,完善政府和网上交易平台协同治理战略,提高市场监管的智能性。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通过定期下乡宣传等方式,帮助农村居民了解消费者权益及各类维权渠道,及时建设各村落的农民维权站点,方便农民在消费出现问题之后及时维权,有效提升农村交易市场的规范性。
农村居民数量众多,具有极强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拉动内需、提高国内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部门协同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发力,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更加安心、便捷的环境,消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及时为农村居民提供消费支持和更加完善的维权策略,快速盘活农村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