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焕霞,孙丽丹
(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农业文化遗产从一个新兴概念快速发展成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NGO、企业家、新闻媒体工作者和遗产地农户等积极投身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等从不同学科领域,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价值、管理机制建设和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规模小、分散型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农业生产系统的保护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彼此束缚。同时,城镇化快速推进使得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大量青壮年涌入城镇寻求更好的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民俗技艺和农业系统逐渐消逝。面对上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亟须突破与创新,以确保这一珍贵的复合生态系统得以良好传承与有效弘扬。
追溯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人们过于关注农业生产效率、科技专业水平和市场国际化等问题,忽视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及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等事宜[1],导致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不协调,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基于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及对传统农耕文明的认知,2002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起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倡议(Globally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这一倡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民俗文化复合生态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农业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城乡建设极不平衡的背景下被提出,可谓恰逢其时,应时所需。
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有其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体现在价值特征、申报标准、管理机制和保护途径等方面。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产生区别性主要是因为不同主体在不同维度所处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
李明和王思明(2012)[2]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与静态的价值构成,提出了保护的内容和措施。
赵立军(2013)[3]从动植物品种、生态景观、民俗文化和农耕技艺4 个角度剖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闵庆文等(2016)、李明和王思明(2012)、苑利和顾军(2016)[4]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的深层解读,概括出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动态性、战略性、多功能性、濒危性及可持续性八大特征,并解释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应关注的“Why——为何保护”“What——保护什么”“Who——谁来保护”“How——如何保护”四大核心问题。
1.3.1 多方参与机制
部分学者结合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情况强调,建立政府推动、社区主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和社会联动的“五位一体”多方参与机制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有效组织方式。其中,社区对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主动是这一组织方式的核心要素。一些学者认为,应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发展潜力,探索社区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参与方式与有机融合模式[5]。
1.3.2 政府激励机制
农业文化遗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展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的物质基础与资源优势。保护遗产地的有机生态环境,需要补偿农户因采用传统有机农业耕作模式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农户对传统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的采纳意愿直接关系到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鼓励农户从现有的杂交稻种植机制恢复到传统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是目前政府部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6]。
1.3.3 产业促进机制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农业生产、旅游开发、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种价值与功能,为遗产地三产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产业联动能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是保障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适当的旅游产业开发有利于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很多学者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和开发途径进行了价值评估与模式探索,将农业文化遗产地划分为景观型(如云南红河)、技术型(如浙江青田)和遗址型(如江西万年)3 类旅游资源,根据各自的资源特征建立对比评价体系,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类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并围绕农业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资源拓展及文化产业影响3 个方面进行探索,提出了“农业类旅游”的概念,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评价、旅游产品营销、旅游感知测算及旅游资源开发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7]。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涵盖了社会、经济和自然三大领域,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自然资源为依托、系统各要素的自由流动为经络、传统民俗文化为连结的复合立体生态系统。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价值特征、管理机制,从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及公共服务4 个方面,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框架。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开展农业生产的重要载体。耕地面积与土壤肥力是一个国家从事粮食种植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要素。城镇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工矿仓储、公共设施、住宅居住、科学研究、风景绿化、行政管理及军事宗教等用途,没有大量土地用于大规模农业耕作。因此,城镇居民日常所需的农产品只能依靠乡村地区的食物供给。其中,建立外埠农产品种植基地是缓解北京、上海等特大都市农产品资源紧缺,满足其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的有效解决途径。
根据农业区位理论分析,乡村是城镇居民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日常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传统农业地区的绿色生态环境和有机生产模式,使得乡村供应的农产品原料及初级加工制品未经任何化学添加剂处理,保留了食物最初的优良品质,口感鲜美且品质安全。这对越来越关注食品健康和膳食营养的城镇居民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吸引力与保障。因此,传统农业地区乡村对城镇农产品资源的供应与补充,不仅体现在“量”的支持,更强调了“质”的保证。
壮丽开阔的自然景观与传统独特的民俗文化是传统农业地区重要的优势资源,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旅游休闲场所,也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必要保障。其中,生态景观具有居住、生产和娱乐3 种基本功能。探索生态与景观层面的城乡互助途径,需要从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及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评估与挖掘。
2.2.1 旅游资源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推进,城市高楼林立、交通拥堵,但这种繁华景象背后充斥着喧嚣与嘈杂。城镇化扩张带来了科技的进步,然而千篇一律的现代规划风格使得每个城镇几乎拥有了相同的“钢筋-水泥”式建筑,冰冷而缺乏特色。
相反,传统农业地区乡村自然环境良好,不同的地形地貌构成了高山、荒漠、草原、梯田、湿地及雨林等多样的壮美自然风光。由农业文化遗产中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构成的、以农户田园耕作为背景形成的乡村农业景观,为人类提供了重要旅游资源。
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利于营造出宜人宜居的乡村环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选都有较高的入选门槛,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中,生态性是评选农业文化遗产需要考量的重要特性。
2.2.2 生态环境
过度的工业化开发和人口聚集,导致城镇地区有限的资源被透支和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且缺乏弹性恢复力。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传统农业的农耕智慧,形成了独有的生态体系与思想。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在养殖过程中形成了湖水养鱼、鱼肥养稻的循环生态系统。除此之外,湖州桑基鱼塘与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为乡村地区生态净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保障了农作物种植所必需的肥力。连片的农田、茂密的丛林和纯净的水源等净化了城镇地区的空气,缓解了区域范围内生态资源紧缺问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留了一片绿地。
乡村作为城镇周边重要的生态景观与自然资源,是非常珍贵的旅游财富,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城镇居民对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的追求,是社会发展和精神富足的体现,将伴随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的多样化投入,我国农业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传统农业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配套建设有待完善,对乡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明显不足。2016 年我国乡村人口58 973 万人,而乡村就业人口仅36 175 万人,就业率为61.34%,农村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随着工业加工、餐饮服务等规模不断扩大,城镇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予以支持和补充。城镇化大多集中于第三产业岗位,呈现出劳动力消耗强度大、工作环境较差、福利保障制度缺失等特征,对城镇居民缺乏吸引力。这些工种对劳动力要求的起步门槛较低,为缺乏专业技能和学历背景的乡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目前,这些岗位在城镇劳动力供给中长期呈现出“用工荒”现象,标志着城镇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如何将乡村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用于支持城镇的现代化建设,是城乡互助发展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了城镇的二次消费与经济繁荣。城镇人口的增多与集中也为城镇第二、第三产业需求带来了新的增长。这一增量的补充将会创造更多的岗位,从而激发城镇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重视农业文化遗产有助于兴盛产业,以促进农民的增收。遗产地的农业生产方式确保了当地产出的农产品首先是有机食品,其次是生态、绿色、无污染。例如江苏兴化垛田的岛状耕地四面环水,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浇灌便利、隔离有效、罕有水渍,符合有机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经联合国粮农组织GIAHS 的认证,兴化垛田区的特产芋头、香葱、韭菜等溢价率十分可观,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功后,当地“龙脊茶”价格上涨,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
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颁布的政策制度对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国政府在城乡互助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城乡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为我国城乡资源互补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回顾300 多年的人类工业文明,以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在推动传统农业地区城乡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严峻,森林等自然资源荒芜、人口老龄化、传统古建筑坍塌等问题不断暴发。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瓶颈的现实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为人类保留了富饶的农产品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民俗文化等,为生态农业功能的拓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与必要支撑。
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传统农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系统的科学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多位于远离城镇的山地丘陵地区,至今仍延用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古老农业技艺,是建立在农作物有机生产基础上、拥有厚重历史积淀和多彩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农耕实践经验的复合农业生产系统,在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及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优势与品质。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地优势资源,构建理想的农业文化遗产地城乡互助发展理论框架,不仅对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弘扬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