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莎莎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1]。
2012 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17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小镇。2018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在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对沉淀并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民族地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作为大理州经济“助推器”,将推动大理州成为振兴滇西北经济圈的重要环节。
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之首位为产业兴旺,振兴乡村必须打造和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产业体系。大理州共有10 667 个自然村,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自然村占61.8%,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至2021 年,大理州有38 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5 个村寨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大理州民族村寨相继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州委、州政府根据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合理推进、分级投入,以产业培育为主导,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逐步实现“业强、民富、村美、人和谐”的建设要求。
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处区位、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各有不同,根据各个民族特色村寨的资源禀赋与主导产业,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类型划分为生态资源导向型、文化资源导向型、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以及三产融合导向型。
一是生态资源导向型产业。民族特色村寨依靠其秀丽且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相关产业,生态资源具有高度排他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不易被模仿且能持续带来正收益,主导产业有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色农业旅游等,如大理市双廊白族特色村寨、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
二是文化资源导向型产业。依托民族特色村寨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符号体现于传统民居、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依靠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如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沙溪镇马坪关村。
三是特色农产品导向型产业。依托各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高原特色农产品,如宾川县为大理州有名的“水果篮子”,宾川拉乌核桃、红提葡萄、朱苦拉咖啡、柑桔、软籽石榴等农产品的名声远扬,销往全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理州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地形、气候等客观差异,造成不同县(市)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差距较大,且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需要深入分析制约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原因。
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农业与工商业的基础,存在民族村寨产业布局“散”、产业发展动力“弱”、产业发展规划“短”的问题,发展思路不清晰,未充分认识到民族特色村寨蕴含的文化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及潜在的资源优势,忽视了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特色工商业的条件。
在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抓手和专业布局规划,开展规划工作中缺少明确的目标和职能分配,重点发展方向不明确,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资金等因素影响建设方案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项目停滞,既未达到产业兴旺目标,也对原有的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载体造成一定破坏。
政策上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探寻发展路径时面临政策阻碍;各县(市)在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期间,由于在发展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后期联动发展旅游、种植、养殖等产业遇到困难,优势主导产业对村寨的“特”体现不明,存在盲目跟风现象;由于民族特色村寨体量较小,缺少产业发展需要的客观条件,村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其发展规模难以承受市场风险。
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大理州大部分村寨人口较少,老人妇女留守家中操持家务、打理农田,男性劳动力在邻近县城打工的现象较为普遍;还有部分村民外出到周围县(市)或省会城市打工,村寨缺少就业岗位且农业劳作难度与强度较低,村寨与邻近区域缺少就业机会。一些村寨缺少基础教育条件,为了方便学龄儿童就近上学,其父母搬离村寨到县城谋生。
民族特色村寨受地形地势影响多发展小规模种植业,部分民族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如剑川县石菜江村年均气温较低,受气候及土壤条件限制可以种植的经济作物较少,适宜种植耐寒的中药材,而中药材存在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少等客观现实,前期投入大、生产风险高,特色村寨缺少相关专业人才的技术指导,发展种植业要承担较大的自然风险,造成参与种植业的村民较少的局面。
中央下拨2.7 亿元用于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专项资金,下放到各民族村寨的资金数额不一,并存在建设资金用途界定不清晰、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部分村级产业发展互助资金未按相关指导意见要求使用和监管,存在转向资金账户长期不动、资金安排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等问题。用于扶持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不明确,农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前期投入成本高,较高的自然与市场风险需要村民自己承担。
大理州各民族村寨发展基础、村寨现实体量以及民族特色各有不一,当前缺少适用的产业发展评估体系,使民族村寨产业建设投入产出及发展成效难以合理有效评估。同时,社会融资困难,贷款门槛高、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全部农户生产经营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村寨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大理州一部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仍然是沿用原有传统的线下模式[2],生产的农副产品多通过中间商销售,缺少直销渠道,未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构建电商平台,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力度不够,无法适应现代发展趋势开展线上宣传和扩大销售。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缺乏限制了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足,无法及时准确获得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的波动信息,信息差的存在使村民难以及时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市场风险较大。
在全球一体化日益深化和绿色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全球林产品贸易仍将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特别是由于亚洲和南美洲林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其在林产品国际贸易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家庭日益变小,家庭户数将出现增长趋势,人们对房屋、家具、锯木和木质人造板等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从而会促进林产品贸易的发展。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弘扬的主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在“特”,产业发展的核心也在“特”,结合各个村寨的特色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线,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培育发展动力源泉。
第一,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大理州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当地实际、具体特色和优势认真编制村寨发展规划,强化引领指导,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建设为基点,以大理州文化特色为依托,打造个性精品品牌,避免出现“千村一面”“千寨一律”的同质化问题。打破村寨固有的独立性,建立相邻民族村寨互补协作关系,构建和完善不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链,打造区域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圈,使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聚集与互补。
第二,创新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魂”,对大理州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有效利用特色村寨空间,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品牌形象,形成民族村寨品牌效应,将已命名的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大理州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加大“一县一策”产业发展精准支持政策的研究和推行力度,针对不同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痛点制定帮扶政策,收集并落实村民意见,为民族村寨的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
第一,引进专业人才,鼓励人才跨城流动,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进行人才“输血”。大理州政府应充分发挥职能,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对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进行调研并考察本地乡村人才的基本情况,积极履行和推进人才引进政策,将政策文件落地为实际有效的措施。改变农村创业环境,提供村寨产业发展机会,为人才引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专业人才向特色村寨聚集。
第二,培育新型农民,挖掘农民潜力,为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实现人才“造血”。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整体优化农村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在农村从业,打造一批本土人才队伍,使本地农民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推动大理州民族村寨与大理州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涉农专才培养平台,打造农业技术科研服务团队,解决村寨农业技术问题及产业服务等,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一,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与范围,明确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资金占比,根据各民族村寨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产业发展评估体系,对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估。加大财政涉农的投资力度,综合运用税收、国债等财政手段,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放宽涉农资金补助,有针对性地对村寨产业发展进行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社会投资补充作用,引导企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形成多位一体村寨产业投资体系。
第二,建立适合民族村寨产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设立一批试点式的村寨银行,精简信贷审批流程,降低农户信贷门槛,增加信贷额度,放宽准入条件,为民族村寨开展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扩宽融资渠道,加大民间资本对村寨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优化村寨融资环境,发挥信贷投入的支撑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结合民族村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生产要素等推行多种涉农保险,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信心和能力,为村寨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第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培育和发展“互联网+”产业形态,将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产业发展融入“云南数字乡村”总体发展规划,打破产业发展数字壁垒,加强包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内的广大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利用大数据加速村寨产业转型,实现“互联网+”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打造多种产业形态,逐步缩小大理州民族村寨与城市、城镇之间的产业发展短板和数字鸿沟。
第二,完善大理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电子商务平台布局,“本地化”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民族村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形成完整高效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在政府、平台、传统企业、农户等多方支持下,通过短视频、明星带货、培育本土“网红”、电商直播,提高大理州民族特色村寨及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模式。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发展要始终围绕“特”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出民族村寨特色,深度挖掘提炼民族特色村寨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创新,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打造大理标志,立足白族、纳西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寻可持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