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陈磊,籍莹莹
(1.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8;2.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北京 10002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全国中小学深刻理解《意见》的本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而课程是学校育人最重要的“产品”,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当今的育人要求,学校应根据《意见》的文件精神,系统地规划和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统筹设计。关注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作业设计相关研究,切实做到课堂教学减负增效,课后服务丰富多元。探索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价贯穿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保证学校育人质量,实现“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地。
“双减”政策表面在于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业压力过大,家长负担及焦虑严重的问题,实质的内在逻辑则是教育目的向儿童立场的回归,向孩子健康成长的回归,向成就学生高质量的美好生活回归。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日益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应深刻理解“双减”的本质,重新审视学校育人的载体——课程,通过重构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实现从对学业关注到对学生生命成长、生命质量的关注,回归到眼中“有人”的教育,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立场。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灵魂与生命,同时也是教育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诉求。教育的价值在于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重开发人的潜力,将学习者作为知识的建构者和生成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的推动下,给学生和家长造成诸多焦虑和压力,使教育出现病态发展的趋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伤害。繁重作业的覆压下学生不断被塑造成标准的“刷题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续的学习内在动机都被破坏,学生鲜活的生命个性被抹杀,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真正具有创新力的人才不可能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中被培养出来。只有尊重教育规律和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寻“育人为本”的课程建设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双减的政策。
学校课程建设首先要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建设目标,纠正以往智育为主,偏重分数的局面。学校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结构、学校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整体方向,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维度的发展目标。从学生维度,学校的课程建设目标应以强调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关注学生的完整、美好人生,关注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指导学校确立以人的健康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例如,有的学校将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阳光少年,成就学生幸福人生”。学校的课程建设也围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而展开。课程建设应积极探索更符合学生兴趣需要、个性化需求、潜能发挥的开放课程体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不同发展需求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拓展和发展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教师维度,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水平,让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成为课程的创生者,从狭义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成就每一个学生。学校通过课程建设也要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包括提升教师的课程育人意识,基于学生需求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水平,减负提质的课程实施能力,精准诊断的评价能力,以及科学、有效布置作业的能力。进而提高广大教师的学科实践与课程创新水平,通过课程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立德树人的水平。从学校维度,通过课程建设优化学校整体课程结构,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同时,将课后服务和家校协同纳入整体课程体系,丰富学校课程供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
“双减”不简单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要在减轻过重的课外补习负担和作业负担的基础上,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整体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实际上是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1]。学校应运用系统观来重构和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思考课后服务课程与课内课程之间的关系,二者如何形成合力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依据目前学校常用的三级课程结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发展课程,课后服务可纳入基础课程或者发展课程,并作为课内课程的补充、拓展。但相比课内课程,课后服务课程凸显了实践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同时也是对校内课程的反哺。围绕学校课程目标,将课后服务内容与学校已有课程体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和课后两个时段,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构建学校良好育人生态[2]。
课业辅导是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了解学生当日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查缺补漏、完成作业、拓展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活动。学校应重视课业辅导的质量和效果,可以尝试将课业辅导活动课程化,以课程的视角系统审视和设计课程内容。各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研讨,先以学期角度进行总体设计,如哪些章节是难点需要重点辅导,哪些章节适合书面作业,哪些章节可以不布置书面作业,哪些章节适合布置实践活动类作业。之后根据教学进度再细化至每周及一周内的每天如何安排。在实施时,可以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课业辅导内容。课业辅导的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打破班级的限制,可以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辅导后各年级组定期总结课业辅导方法,并不断修正使其更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分层辅导是课业辅导的重要原则,辅导时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辅导方法,以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群体教师需采用更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完成作业,对于中等学生群体教师在辅导他们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可进行适当拓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组织学生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
个性化的课业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查缺补漏,而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则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意见》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校可以开设课后服务的“课程自助餐”,提供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社团活动、兴趣选修课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学生根据菜单自主选择。不同班级和年级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增加不同年级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合作的机会。学校要统筹考虑课内和课后服务分别开设哪些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课内与课后如何密切配合、统筹优化,共同完成课程目标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入校外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缓解当前政策下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资源紧缺的问题,提高课后服务课程的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可以是教师自己开发,也可以由校外机构提供,学校严格把关,确保质量。课后服务课程再次给教师提供了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统筹课内和课后两个时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治理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根本之策。学生在学校中已经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就没必要再完成过重的课后作业,以及参加过多的校外培训。上好每一堂课,用好每一分钟,教好每一名学生是每个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活动和作业,将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最大化,提高学校课程教学质量。
“大单元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模式,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核心,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使课堂内容无重复,教学环节更紧凑,课堂内容倍增。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落实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精准教学是基于数据的教学,以记录、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表现等方面的数据及其变化为基础进行教学决策;精准教学是基于评测的教学,根据评测的反馈数据不断寻找最适合学习者的教与学的内容与方式[3]。本文将精准教学与大单元教学进行整合,构建基于精准分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单元教学前,开展基于证据的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的了解程度及困惑,从而设计单元层级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教学重难点,并针对性调整单元计划和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互、测验、课业辅导、课时作业、单元任务、学生作品等方式收集证据,精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灵活调整课时安排和课时内容,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单元结束后,精准分析和评价单元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完善单元教学设计。每个课时进行之前,同样进行精准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本课时的了解程度及困惑,从而设计课时层级教学目标,制定课时教学重难点,并针对性调整课时教学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源等。课时结束后,通过课业辅导、作业、访谈等精准分析和评价本课时学生学习效果,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查缺补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基于精准分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中,证据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和条件灵活采用各种方式收集证据。在当前“互联网+教育”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平台、工具和资源,精准收集数据,辅助教学并评估教学效果。
从现实情况看,课后服务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一些教师在协助完成课后服务后,平均每天在校的工作时长会达到11到12个小时。除了在校时间,老师还需要备课、教研、作业批改、处理学生特殊问题。因此,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特点,应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长自愿、社会协同、面向人人、公益惠民”的课后服务方略。学校要统筹校内校外资源,鼓励教师、家长、校外机构共同参与到课后服务中。首先家校社要树立统一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倡导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联合开发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主题课程。并鼓励有意愿有特长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管理和课程实施,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最后本着公益和志愿的原则,充分利用街道、乡镇、社区资源,特别是图书馆、阅览室、操场资源,尤其是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和“家校社”三方的协同共建来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等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减负的重要议题,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减负增效。作业设计遵循基础性、主体性、开放性、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充分体现诊断学情、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的功能,根据《意见》要求在系统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实施作业清单和作业公示,即将学生各学科作业都列在一张表格中每日或每周公示,便于整体设计和统筹。课程视域下作业的设计要从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管理、作业评价等角度进行系统设计。作业目标要与课程目标一致,与教学目标相互支持和补充。作业内容要与作业目标相一致,作业形式体现差异化,根据内容和学情分层设计不同类型、难度和数量的作业。加强作业管理,协调不同学科间作业时间,要求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及时评估作业效果,并根据结果不断完善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时精心设计典型性作业,减少题海战术;分层设计作业,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甚至可以设计个性化定制作业,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开放性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兴趣;设计课时、单元甚至跨学科的作业,将基础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纸笔作业与口语作业,长作业与短作业,预习作业与复习作业相结合,提高作业效果[5]。
图1 基于精准分析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作业时长,对作业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布置好每一次作业,要求学校要加强作业研究、作业管理和作业评价。学科组可以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分层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年级组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统筹设计跨学科的作业。学校在作业管理上要不断探索,强化制度、完善评估、总量控制、创新形式,对教师布置、选择、批改、反馈、评价等环节要有明确的要求。积极开展作业调研评估,根据学生、家长反馈,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6]。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也是一种较好的作业布置工具,山东省龙口市借助覆盖全市初中学校的智慧云课堂项目,为每个学生布置具有目标导向的个性化作业,实现精准教学“增效不增量,减负不减质”的效果。依托智慧云课堂的AI智能校本作业本,重点解决作业的类型、难度、数量问题,以日常学习中的大数据为支撑,按学生水平分层布置、差异化布置,提升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
2019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是减负增效的关键所在。2021年《意见》中指出,“双减”要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要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时间和作业结构,并对家庭作业时间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引导家长减少学生课外学科补习的时间,并对培训机构制定了严格的管制措施。显然,“减负”会带来学生学习时间的减少,给学生更多自主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但必然也带来对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和作业布置质量的高要求。因此,“减负提质”成为“双减”的关键性问题。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诊断和激励的功能,课程建设的过程需探索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价的视角系统审视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以评价促发展,提高课程与教学的质量。同时在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要基于素养导向,强化评价的诊断性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功能、反馈调节的功能、积极导向的功能和总结暗示的功能,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基于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在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育人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各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是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的蓝图和指南。好的课程方案能够满足各类学生真正的成长需求,体现学校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凸显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建设力;能够减少因课程重复交叉导致的“校源性负担”,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育人的效率。学校课程方案评价即是在对方案中各级各类课程以及各种形态的课程在满足学生、教师、学校发展需求的程度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评价的标准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目的在于改进和完善。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课程方案评价的重点在课程目标是否体现了素养化导向、课程内容是否实现了结构化、课程实施是否体现了整合性,通过课程建设的整体优势,减少科目之间的交叉问题、教学实施的重复性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自由的发展空间和时间。
精准的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和改进教学。通过即时的评价反馈,及时强化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才能事半功倍。课程评价需最大程度发挥评价的诊断性功能,从而因材施教,及时改进教学,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反馈效应”内容丰富,科学地运用“反馈效应”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走出课堂困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乐于学并善于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反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可以反思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效果。
大量的研究都验证了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尤其是即时反馈能提升学习效果,随着反馈时间间隔的延长,反馈的价值会逐渐下降。研究也表明及时反馈是投入最低效果最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新课程的宗旨,也是“双减”的核心要义。课堂学习即时性评价在教学中操作方便,因为其目标具体、聚焦问题、快速反馈,对学生的评价更具针对性,能够高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所谓的发展性评估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得以提升,教师专业得以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得以彰显,学校育人质量得以优化为基本目标。在发展性评估模式中,应秉持“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的理念,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目的和激励性、反馈性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现“减负提质”。评价只是利益相关者—教师对现实的一个重构,作为教师自我优化成长的依据,以期达到教育增值的过程,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评价是基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对教学目标达成而形成价值判断。第四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是一个获得事实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过程,其涵盖了社会、政治、文化、人性及其他各种相关因素,体现了评价标准制定者的教育价值观念[8]。因此,评价标准中具体评价指标的设定体现了评价主体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判断。教育价值决定评价目的,评价目的决定评价内容[9]。“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更加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学业负担及学习满意度。“双减”政策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执行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评价既可以诊断,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双减”的目的在于让教育的价值回归对人的主体性和生命性的尊重,课堂应该成为为每个学生提供基于自我经验进行建构式学习的场域,教师的教学更应该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灵动的生成。基于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功能并非是规范统一教师的授课行为,而是引导教师依据此标准进行设计、诊断、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刻的理解、关注和把握,促进教学研究的重点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减负提质”。因此,教学评价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取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从仅对知识的教授情况转向对学科思维、学科方法、学科态度等的关照。指标的设计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表现,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存在与需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价值判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关照。形成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与当前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相匹配,将核心素养发展作为评价的重要指向。当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课堂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时,我们将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更应该对学生实践能力、高阶思维、情感体验、态度价值养成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教育关照。教师的教学着力点也转向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提供、教学方式的多元、个性发展的关注等,这对于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