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29 13:53潘玉华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留学生人类语言

罗 艺,潘玉华

(昆明理工大学 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外国学生学习中文,同时也在学习中国文化。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单一的语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发展所需。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心,世界也更需要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是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极为广泛,学习中国文化需要选择哪些文化项、什么样的文化材料,一直是国际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是先民对自然和人类自我的认识[1],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出中华民族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和抗争,对理想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肯定,以及对各种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既是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中文教学可供选择的语言材料。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神话故事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片花瓣,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神话故事相比,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不但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在国际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可以让外国学生从新的角度学习中国文化,既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又认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也可在与自己国家同母题神话故事的对比中,看到人类文化共同的精神价值,促进文化交流与认同,促进民心相通。同时,可以拓宽中文语言学习材料,在生动的神话故事学习中,巩固和拓展所学汉语知识,提高汉语使用能力,达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思政教育相统一,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目标。

一、神话故事材料的选取

(一)选取的原则

神话故事材料的选取,应该围绕国际中文教学目标来确定。国际中文教学属于语言教学,汉语知识和汉语使用能力是基本教学目标;同时,国际中文教学既有学习、传播中国文化的职能,又有文化教学目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际中文教学同样要肩负“育人”的职责,思政教育同样是重要教学目标。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2]规定“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是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之一,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正是国际中文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向,通过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让留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促进留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民心相通的使者。

神话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材料的选取主要依据文化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尤其要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理解中华民族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正确认识、理解中国。

(二)神话故事材料选取范围

根据教学目标,我们主要选择以下几类神话故事。

1.选择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神话,让留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云南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个少数民族,80%以上人口分布在云南省,为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都留下了自己的神话故事。我们以“创世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为例:

“创世神话”故事,汉族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同母题的如:阿昌族《遮帕麻和遮咪麻》天公遮帕麻用“赶山鞭”分开了天空和大地,在天空中播下了成千上万的星星,用金沙和银沙做成了太阳和月亮;地母遮咪麻用自己的喉头做梭子,把头发编织成了大地,乳房变成了山峰,汗水变成了江海,身上的汗毛变成了各种植物。布朗族《顾米亚造天造地》巨神顾米亚和他的十二个孩子用犀牛皮做成了天,眼睛做成了星星,肌肉做成了大地,并用四肢做成柱子来撑住天地。傣族《荷花生万物》天神洒下荷花种子,最大一朵荷花向着高处生长变成了天空,四朵荷花朝着四个方向生长变成了大地,其他荷花孕育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

“人类起源”故事,汉族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同母题的如:阿昌族《遮帕麻和遮咪麻》天公地母造好天地,又在大地上种植了葫芦,葫芦里跳出九个孩子,就是人类的祖先。布朗族《布朗族的来历》天神用泥土创造出一男一女,结为了夫妻,生下八男八女,八男八女也结为了夫妻,生下更多的人,这便是人类的祖先。傣族《荷花生万物》有了天地,天神又创造了闪闪发光的巨大宝石蛋,一万年之后宝石蛋破开,走出八位天神,其中四位天神变成了男性的样子,四位天神变成女性的样子,结成夫妻,孕育后代,从此便有了人类。

“创世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是不同民族神话共同的母题,虽然故事的情节有差异,但都以形象化的方式表现了人类对天地万物和人类自身起源的认识,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人生命的珍惜和重视,既说明了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2.选择体现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的神话故事,让留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凝结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在人类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面对自然灾害显得那么渺小,但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勇敢地面对灾难,战胜灾难。神话故事中“射日”和“补天”就很好地展现了这种奋斗精神。

“射日”故事,汉族有“后羿射日”拯救大地的故事,相似的如:独龙族《猎人与太阳》天上出现两颗太阳,热辣辣的阳光照射大地,万物饱受煎熬,花草干枯凋亡,溪水湖水全部蒸发,大地一片荒芜,生活在这里的独龙族人陷入困境;英勇的猎人忍受炎热的摧残,历尽艰辛,射下一颗太阳,留下的太阳给大地带来光芒,射下的太阳成为月亮照亮黑夜,太阳和月亮交替出现,万物复苏,茁壮生长,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阿昌族《遮帕麻和遮咪麻》天空出现真假两个太阳,大地万物枯死,天公射下假太阳,白天由天公骑着太阳出来巡逻,晚上由地母骑着月亮出来巡逻,二人轮流守护大地的安宁。布朗族《顾米亚造天造地》天上出现九个太阳和十个月亮,万物不能生存,顾米亚射下八个太阳和九个月亮,让最后一个太阳和月亮轮流回到天上给大地带来光明。哈尼族《雄鸡唤太阳》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被烤得像一块烧红的铁,地上的一切生物难以生存,英雄“俄浦普罗”一连八箭射下八个太阳,最后一个吓得躲进大山,人们派公鸡去叫太阳,太阳被公鸡洪亮真诚的嗓音感动,终于从山的背后出来,大地又有了光明和温暖。这些“射日”故事,正是中华民族战胜旱灾的生动表现,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补天”故事,汉族有“女娲补天”的故事,相似的如阿昌族《遮帕麻和遮咪麻》,人类繁衍生息很多年之后,一天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洪水淹没了大地,地母遮米麻用三根地筋补好了东西北三边的天地,又造了一座“南天门”来阻挡南面的大风,使洪水平息,大地安宁。这一故事情节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天地正,洪水平,万灵得以安居,可谓异曲同工。

其他神话故事同样体现出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如“伏龙”故事,白族《金鸡与黑龙》金鸡用智慧战胜兴风作浪的黑龙,拯救百姓;傣族《九隆王》九条邪恶的毒龙危害村民,勇敢的猎人和他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前赴后继,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恶龙,造福百姓。在民间神话故事中,黑龙、毒龙象征着洪水灾难,“伏龙”与大禹治水相似,是先民与自然斗争的表现。

(2)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云南少数民族虽然生产、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有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庭、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阿昌族《谷稷》,谷稷是一位瞎眼的老妇人,教百姓种植五谷杂粮,让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谷稷的弟媳不愿供养谷稷,谷稷离开后庄稼开始衰败,撒下的种子不会发芽,种出来的作物没有果实。弟弟请求谷稷回去,谷稷把自己的拄棍给了弟弟,让他放到祖宗牌位旁边,在栽种和收割季节进行祭祀,于是庄稼又丰收了。后世阿昌族人为纪念谷稷的功绩,都在家中放上数根玉米秆,每逢三月播种和八月收割的时候都要进行祭祀。

“孝悌”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元素,敬老养老是基本的家庭、社会伦理规范,违背将会受到惩罚,遵循则会得到褒奖。

德昂族《水牛传说》,天神让一头水牛带着粮食种子到人间,水牛传错了话,内疚的水牛决定留在人间,帮助人类犁地,以种下更多的庄稼。人们为感谢水牛带来种子,又帮助犁田,从此以后,规定不得杀水牛、不得吃水牛肉,每年丰收的新鲜稻谷,必须先喂给水牛吃。

中华民族自古就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德昂族人同其他民族一样对牛有特殊的感情,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傈僳族《鸡窝星》,一个孤儿生活困苦,家里只有一只母鸡和七只小鸡。孤儿打算杀鸡招待孤苦的老乞丐,乞食老人听了母鸡与小鸡的对话,十分心酸,请求抱走母鸡。母鸡感谢老人让自己活了下来,也感谢孤儿饲养多年,告诉老人山下岩石洞里埋了一缸金子、一缸银子,让老人和孤儿一同分享,然后带着小鸡飞上天,变成七颗紧挨着的灿烂的星星。傈僳人称它为“亚让亚妈尼”,即鸡窝星。

倾其所有助人的孤儿,忠厚善良的乞食老人,这个故事阐释了乐善好施、好人有好报的中华传统思想。

(3)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心愿,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德昂族《鼠王与种子》,一次大洪水,冲走了人类种植的所有农作物,人类只能吃土为生,在天神指引下,一位勇敢的德昂族男子不畏崇山峻岭和毒蛇猛兽,去找巨大如牛的鼠王讨要种子,他的真诚感动了鼠王,取回种子,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布朗族《谷物的来历》,古时候布朗族人不懂得如何种植稻谷,只能靠拾捡天上掉下来的稻谷作为食物。一个年轻人用木棍打碎了一颗飞向自己的稻谷,结果稻谷的碎片掉了一地,随后掉在地上的稻谷碎片长出了稻谷,于是布朗族人学会了种植稻谷,生活就变得越来越好。(古时人们得到种子的方式,大多是靠鸟类吃完谷物后掉落下来的粪便,因而认为种子是天上掉下的。)

云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许多神话故事都说稻种是天神所赐,哈尼、布朗、景颇等民族还有“祭谷魂”“叫谷魂”之类的习俗,对谷物的崇拜和认为谷物具有灵魂的观念,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

白族《药神孟优》,孟优精通医药,在大理各地为百姓治病,当地人多患有脖疮,只有苍山顶峰上的灵芝和山茶才能治愈这种病,但因为路途遥远且艰险,很少有人到达峰顶。孟优找遍了苍山十八条河流和附近的山峰都没能找到,于是下定决心要登上龙泉峰,寻找草药。孟优舍生取义感动了凶猛的老虎,骑上虎背,登上龙泉峰峰顶,找回草药治愈百姓疾病,被白族奉为药神。

“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的理论及技术方法。大理白族有“医药神”信仰,是白族人民重视生命和健康的体现,尝百草治百病,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这不仅是白族先民的追求,也是当今中国人的生活追求。

3.选择与留学生国家同母题的神话故事,展示文化的共性和共同精神价值

“诺亚方舟”的故事留学生大都熟悉,根据《圣经·旧约·创世记》记载,诺亚依据神的嘱托建造了一艘巨大船只,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戒而制造的洪灾。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也有相同的母题,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东西方不同民族的神话故事却有着相同的文化主题。

基诺族《玛黑和玛妞》,洪水来临,玛黑和玛妞兄妹砍倒一棵大树,将大树中心挖空,两兄妹躲到里面避开了洪水,又从葫芦里救出其他基诺族人和布朗族人、傣族人,人类得以延续。

景颇族《木惴沙乌沙潆》,在洪水即将冲毁人类村庄的时候,有一对姐弟躲进了一个用牛皮做的大鼓里得以生存,其他的人类都没能逃过洪水,在山神的指引下,姐弟结了婚,开始生育后代,繁衍人类。

傈僳族《开天辟地》,洪水泛滥,淹没大地,一对兄妹藏在大葫芦中,随水漂流,成为人类幸存者。洪水退去,兄妹结成夫妻,生育了七个儿子、七个女儿,后来形成了七个不同的民族,即汉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白族和藏族。

这几个民族的洪水故事都反映了我们的先民面对洪水灾难,以不同的方式战胜洪灾,生生不息。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几乎都有人类因灾难被毁灭的故事,大自然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也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苦痛与灾难,尊重自然,又不屈服于自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走绿色发展道路,正是对这一精神的弘扬。

二、神话故事材料的改编

国际中文教学与国内语文教学有共性,更有差异,神话故事材料应用于国际中文教学,需要考虑留学生汉语水平,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有必要对神话故事材料进行适当改编。

(一)依据留学生汉语水平,改写神话故事材料

神话故事属于民间口头文学,一般都通俗易懂,汉语高级阶段留学生已有较好汉语基础和一定阅读能力,可以直接利用国内出版的神话故事集,如陶立璠、李耀宗编《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选》[3](1985),谷德明编《中国少数民族神话》[4](1987),李子贤编《云南少数民族神话选》[5](1990),陆晓荔、莫柳桂编译《少数民族神话故事精选》[6](2018)等。

目前还少有专门供国际中文教学使用的少数民族神话故事读本,对于汉语初中级阶段学生,需要根据留学生汉语实际水平适当改写,可以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7]等汉语水平大纲改写,控制好词汇、语法知识难度及出现先后顺序,以便与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相匹配。

(二)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知识适当注释

留学生来到云南,虽然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但了解甚少,不进行必要的注释会影响学生对神话故事文本的理解。如:傣族《荷花生万物》“纹身”,傣语叫“沙墨”,就是用带有墨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刺绣出各种花纹或字眼,以示吉祥、崇拜,祈求得到神的庇护。它是文化和信仰相互交合的产物,是傣族男子的重要特征,不纹身会被看作是背叛自己的族人,不承认他是傣族子孙,还会受到傣族妇女的歧视。

哈尼族《天与地》“十二”,在哈尼族文化中,“十二”这个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哈尼族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十二道灵魂,根据其作用和大小被分为第一魂、第二魂直至第十二魂。人只有十二魂都在的时候才能健康平安,如果有一道魂不在了,根据失去灵魂的等级不同,就会遭受到不同的灾祸。当第一魂消失时,就代表着人的死亡。因而哈尼族人每到生日的时候都会进行“叫魂”活动,希望借此保佑不会失去灵魂,不会受到灾祸。

佤族《猎头起源》“木鼓”,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乐器和报警器具,也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

普米族《石头阿祖和石头子孙》“玉龙雪山”,为云南省丽江市境内雪山群,13座山峰由南向北纵向排列,主峰最高海拔5596米,终年积雪。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是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化身。13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又因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

通过注释,不仅让留学生读懂神话故事,正确理解文化内涵,还可以扩充民族文化知识。

(三)解读神话故事中的文化知识点

为便于留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文化内涵,需要对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文化知识点进行解读。神话故事形象生动,文化内涵、民族精神都隐含在故事情节之中,需要挖掘和提炼,帮助留学生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认识。

(四)设置思考问答题

为了教学的需要,每则神话故事可以设置几个思考问答题,思考题的设计从中外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既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文化知识点,又能启发他们进行延伸思考和拓展阅读,培养多元文化观。

三、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统一

神话故事材料可以用于国际中文教学《汉语综合》《汉语听说》《汉语读写》等课程中作为补充材料,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课外阅读材料,虽然课型有差别,但总体上都应该贯彻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既实现文化教学目标,又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使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汉语、中国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明,达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在神话故事学习中巩固语言知识

神话故事语言通俗,词汇多为常用词汇,句式也为汉语常用句式,留学生在汉语初中级阶段多已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汉语水平等级相近的神话故事,可以让留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汉语课程课堂教学中所学的汉字、词汇、语法等知识。

(二)揭示神话故事所包含的语言文字现象,扩展语言知识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故事常常以形象化的方式讲述本民族及其他民族语言、文字的产生、发展或消亡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对语言文字这种充满神奇力量文化现象的认识。

拉祜族《一娘生九子》就讲述了不同民族语言的来历,故事说远古时期,洪水泛滥,人类被淹死,只有躲在葫芦里的兄妹二人得以幸存。洪水退却后,兄妹二人从葫芦里出来,结为夫妻,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儿子说同一种语言,他们齐心协力修建房子,房子越修越高,房顶快要顶破天空。天神十分担忧,就让九个儿子各说一种语言,从此他们彼此语言不通,不能通力合作,高房子也盖不起来了。由此,便形成了现在的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

这一故事与《圣经·旧约·创世记》记载人类建造“通天塔”(译自Babel Tower,又译为“巴别塔”)一样,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从而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19世纪做出了重大贡献,语言学家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或方言亲属关系及其历史发展,通过比较寻找不同语言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的共同特征及其语音对应规律,探寻它们的共同母语和谱系关系,从而建立起了各种语言的谱系分类,影响至今。拉祜族“高房子”故事与《圣经》“通天塔”故事属于同一个神话母题,形象化地阐释了语言谱系理论,人类语言具有同源性,随着不断分化,形成语系、语族、语支这样一棵巨大的语言“谱系树”。而且,两则神话故事还说明了人类语言的重要性,有了共同语言,人类能够沟通协作,就能建造“高房子”和“通天塔”,反之则计划失败,只能各散东西。

留学生学习汉字,都会关注到汉字产生在什么时候?是如何产生?文字起源问题是文字学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人类先民共同思考、猜想的一个文明起源问题,世界许多民族往往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来解释自己文字的来源或消失的原因,留下了许多文字起源神话。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族有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的神话,显示了先民对文字的崇拜和敬畏。云南少数民族文字起源神话丰富,彝族、傣族、纳西族等都用神话故事讲述自己民族文字或者是天神所赐,或者是本族某个半神半人的英雄创造;佤族、拉祜族、基诺族等神话故事既说明了汉族、傣族等民族文字的来源,又讲述自己民族及其他民族文字或者被动物吃掉,或者被人吃掉而消失,哈尼族神话故事则说是民族迁徙时字书被泡化而失去文字。

这类神话故事还可以让东南亚留学生找到文化共性,如泰国卡莱恩族神话说,泰、缅、印各族去向佛陀学习文字,卡来恩族和拉佤族请他们帮带回文字,但两族忙于耕作,把文字放在屋顶上,结果文字落到地上被鸡吃掉,卡、拉两族就没有了文字。佤族神话《人与蛇》说,天上智者给汉族、傣族、佤族分发了文字,只有汉族、傣族保存了下来,佤族用菜叶把书包起来放在墙角下,不小心猪把菜叶吃了,佤族就没有了文字。两则神话故事属于同一个母题,文字都是天神所授,也都被动物吃掉。[8]

文字起源神话形象化地再现了某个民族文字的产生、发展或消亡,如同一部生动形象的上古文字史,虽然不能够直接、客观解释某种文字产生的途径、方式,但对留学生认识人类文字的起源有启发作用。

(三)通过阅读神话故事,提高语言使用能力

语言学习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语言使用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足够量的文本阅读来支持,神话故事不仅通俗易懂、趣味性强,而且多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比其他材料更容易激发留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感受和体会语言知识的各种用法,从而提高语言使用能力。

(四)在阅读神话故事中,学习中国文化知识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故事主题类型多样,不同民族神话故事往往展示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可以让留学生从新的角度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故事材料中出现的一些文化词,还可以让留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相应学习民族文化知识,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知识学习都得到扩展。

教学中,我们需要做好阅读指导,除了教师讲解,还可以利用设计好的思考问答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认识、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文化知识,延伸思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五)挖掘神话故事思政内涵,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也是来华留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如前所述,神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这些正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充分挖掘材料思政内涵,让语言知识、中国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统一,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习过程,使留学生在生动的神话故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教育,达到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的课程育人目标。

对于中外同母题的神话故事,要注重挖掘人类相同的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让留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共性,中国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优秀文化构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

神话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要途径,是国际中文教学可供选择的语言材料。只要故事材料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合理,通过神话故事的学习,使汉语学习与中国文化知识学习相互促进,不仅让留学生掌握汉语知识,提高汉语使用能力,还让留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明,促进留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做民心相通的使者。

猜你喜欢
留学生人类语言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语言是刀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