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2-11-29 13:53颜绍梅张艳红高林林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幼儿园

颜绍梅,张艳红,高林林

(云南开放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研究背景

学前教育是幼儿园等幼教机构对3岁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学龄前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步入社会的基础性阶段。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和师资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及其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家的层面来说,连续出台了诸多相关文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与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41号),明确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师生比,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2020年9月7日,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告,特别强调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原则以及实施保教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明确了政府、家庭、社会、教师的法律责任[1];2021年4月,教育部颁布《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施行)》[2],从师德践行能力、保育和教育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做出了具体要求。这一系列的文件对幼儿教育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完善提供了政策指导,在开放教育的背景下,应尽快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办学质量。

(二)学前教育市场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学前教育供需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全面二孩”和即将到来的“三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及相应的资源供给,需要更多的幼教机构和教育资源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3];二是学前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学前教育的开展,对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4]。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家长观念的转变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投入到幼教事业中来;三是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幼教机构数量较为庞大,但教学及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幼儿教师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幼儿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满足学前教育工作要求和市场需求,幼教市场需求旺盛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急需解决。

(三)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以远程开放教育为背景的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与行业的对接融合不紧密、教学理论与行业需求及岗位实际脱节、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保守等问题,易造成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错位,难以解决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和幼儿园师资短缺并存的困境。因此,探索和创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迫在眉睫。学科专业要发展,师资力量是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5],是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对职业需求的需要,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探索和创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本文主要结合云南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实践展开研究。该校拥有20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历史,构建了体现专业发展要求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大批实用技能人才,成为了学校主干专业之一。

(一)取得的成果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自2001年开始招生办学;201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原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云南开放大学(教发函[2012]286号),获批专科、本科专业独立建设资格,学校以此为契机,学前教育专科办学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具有中高衔接、校地合作、一村一、远程开放等多类办学项目,构建了校-园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和充实。截止2020年底,开放学前教育专科在校生共计20085人。开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于2017年申报成功并开始招生,截止2020年,在校生共计170人。由此,形成了专本衔接、共同发展,多类型项目协同推进,人才培养规模全面扩大的良好局面。开放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学校办学基础扎实、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师资队伍较为雄厚、实验实训条件较为完善、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专业。

(二)存在的问题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渐次暴露出来。一是学生规模发展迅速,但办学层次不高,主要集中于中高衔接等专科层次,本科层次人数极少。截至2020年底,专科在校生共计20085人,而本科生仅有170人。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提升的发展目标未能有效实现,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层次提升还有很大空间。二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仍然注重学生的学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前教育师资标准不能完全契合。三是未能有效体现开放大学的混合式教学,专业教学依然是线下课堂教学和学生课本自学为主,线上教学资源缺乏吸引力,网络教学和教学互动几乎是空白。四是人才培养模式还需提炼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和开放教育特色的元素,优化专业内涵,才能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三、开放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兼顾发展与需求,科学、合理,才能有效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实施,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园合作、学用结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融专业性、师范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必须科学而准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地去规划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幼教机构所需要的人才。为此,本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过程中,明确制定了“一个使命、一个中心、一条思路”的基本指导原则。即以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为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开展教育教学,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服务学生;通过产教融合、信息化手段,融共享、发展、创新、开放为一体,以培养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发展思路。在以上思想指导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遵纪守法,立足云南,辐射西南地区及全国,服务地方幼教机构,具有终身学习、创新精神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和特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和行业最新发展的同步性,强调专业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结合。侧重丰富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为此,我们聘请了云南省高校及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学者、优秀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专门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并提出来合理化建议,使学前教育专业在坚持创新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校园合作、学用结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一个开放、实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适应幼儿园、早教机构发展需要为目标,以适应从业人员学习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为内容,深化“校园合作”,强调产教融合、专业教学与行业和岗位对接;“学用结合”强调学生能力培养、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突出了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该模式以整合优化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多网合一、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为支撑,以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学务管理为主要方式,以严格而有弹性的过程管理为保障,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证明,“校园合作、学用结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对稳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构建“一二三四五”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最终需要通过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本着“基本知识够用、突出实践教学、促进能力提升、培养综合素质”的原则,在夯实基础理论内容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与幼教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积极开展“互联网+开放教育”背景下的学前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一二三四五”教学模式的内涵

学前教育专业按照新时期、新发展理念,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模式和5G时代全网络泛在教学模式。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主要采用“一二三四五”模式,即“一个中心、两种模式、三个阵地、四级组织和四个课堂、五支队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心”指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宗旨;“两种模式”指采用“线上+线下、职教+远教”的教学方式;“三个阵地”指教学内容必须保证政治思想的先进性、专业内容的科学性、内容传递的保障性;“四级组织”指由云南开放大学总部统筹组织安排,二级开放学院、学习中心、教学点具体组织落实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四个课堂”指教学环节由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实践基地课堂组成;“五支队伍”负责执行教学活动,指总部及教学点共同设立的专家队伍、导学队伍、助学队伍、管理队伍、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专家队伍主要从规划和操作层面提出咨询意见,为学员开展专家讲堂等工作。导学队伍主要根据项目学员上网学习进度情况,督促学员学习,适时开展课程面授辅导等工作,包括专业主任和课程责任教师(总部)、课程辅导教师(教学点)。管理队伍主要做好项目各个环节的协调和管理工作,保证项目招生管理、教学点管理、教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顺利实施。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主要负责落实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的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助学队伍主要帮助解决学员网上学习、专业课程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助学等服务。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形成融教材、在线资源、直播面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呈现方式,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在教学支持服务上,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检测、学习评价、学习补救、学习协作、学习推荐等个性化的、有支持的开放学习。让技术真正融入教育,并赋能教育。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因其时空、师生的分离,教学质量的管控是一大难点,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本专业制定了教学管理、质量监控、考务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多项,如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实施方案”“学前教育专业专业主任及责任教师工作流程实施细则”“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责任教师工作职责”等。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为保障教学质量监督到位,实施“四级教学监督”措施,即“学前教育教研室巡查-学院教务科检查-学院督导组督查-校际督导组督察”的四级监督模式。通过对省校、地州各相关二级学院、教学点和学习中心开展教学巡查、定期督查,了解掌握教学情况,努力实现集教学质量检查、质量信息反馈于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教学质量文化。

(3)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对照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学科和专业质量标准,参照用人单位需求和岗位能力指标,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对专业教师资格审核,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方案、教学过程和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审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试等环节科学评价,逐步实现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评价,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优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双联融通共培”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基础实训+校内实体实训+校外拓展实训+学习包个体实训”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环节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下一步将努力通过云教室的双向互动平台实现远程互动教学,建立交互式的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运用云教室实现数字化、虚拟化和仿真化,实现虚拟幼儿教学实验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创建“双联融通共培”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所谓“双联融通共培”模式,即“学校和幼儿园”双方联合育人,以“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理训互动+实践实习、课程教师+园所师傅、课程教学+资格证书”四融通的方式培养人才。本专业密切关注幼教动态,积极寻求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机遇,本着互惠互利、可持续可操作的原则,与多家有合作意向的幼儿园签订专业合作协议,包括在城市及二级学院所在地幼儿园设立实践基地,基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的不同情境开展教学,为学习者提供对比和参考。通过学术研讨、实地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合作,开放大学和幼儿园实现了优势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远程开放教学“因教与学时空分离,实践技能、职业技能碍于互动技术的限制很难融入教学过程中”。[6]按照基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学前教育专业以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实体实训与虚拟实训相结合方式,构建了以“课程实训、专项实训、虚拟实训、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课程全部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发展,以适应幼儿园工作岗位的要求。

3.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全面满足学生的实体实践需要

到2020年底,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已建成11个实训室,即幼儿园模拟教室、保育员实训室(第一期)数码钢琴教室、美术与手工实训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琴房、科学活动、语言活动、社会活动、感统实训室,为学生在校实践和五大领域理实一体化实施提供了保证。校外实训主要选择办学规范、师资力量较强的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云南开放大学全省办学体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1家:昆明地区有13家,包括贝斯枫岭幼儿园、呈贡区第一幼儿园、云南民族大学幼儿园、昆明市教工二幼莲花分园等;二级学院、办学点关联的地州各县有18家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及科研基地。

(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综合素质+特色专长”的“四衔接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中,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导,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标准化、一体化、全程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为重点,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科学确定课程目标,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系统规范教学实施,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

1.“四衔接课程体系”的内涵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改革,按照“综合素质+特色专长”的目标指向,探索确立了“四衔接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综合素质+特色专长”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侧重强化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长的培养。“四衔接课程体系”意指“课程内容与学情实际相衔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衔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衔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衔接”,注重理论够用、强化技能、一专多能,形成了理实一体、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方面,体现多种课程形态互补,凸显以任务驱动式的项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了学历和能力双提升。如基础理论课程: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保育学等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五大领域课程;证书课程:保育员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等。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方面,以工作任务来引领知识、技能、态度,以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课程设置和教学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加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

2.多元课程资源建设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前教育专业主要通过“引进、共建、自建”三种方式,以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视频教材、网络课程资源等多种形式进行建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所选教材、内容丰富,必修课、选修课教材配备率均为100%。

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重在引进名校的优质资源。目前,开放教育学前教育本科专业37门专业课程中,采购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优质视频资源17门;同时,重视发挥合作幼儿园、联盟学校及兼职教师的群体优势和力量,共建和自建7门课程视频资源。合作编写中高衔接教材共计5部,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保育员知识与技能》等,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学生好评。

另外,本专业现已建成了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各课程的教学文献、案例库、试题库、音像视频资料库等丰富海量的教学资源,基本覆盖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

四、结语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在教育现代化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开展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促进终身学习的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取得了较大成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是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不足、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还需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凝练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和开放教育特色,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幼儿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