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宝 邓清鹏 陈坤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关节骨科;(2.骨病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传统医学中“痹证”范畴,因热、湿、寒、风邪痹阻经络,对机体膝关节的气血运行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发膝关节麻木、酸楚、疼痛,或膝关节出现变形、肿大、僵硬、屈伸不利的病变,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入脏腑[1]。目前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包括中药离子导入、推拿、小针刀、针灸、关节镜微创术、玻璃酸钠、中药等治疗方式。传统医学认为,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原则在于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内服外治相结合,临床效果十分显著[2]。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病程2~18年,平均(6.2±1.0)年;年龄51~72岁,平均(62.4±1.6)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病程2~18年,平均(6.3±1.1)年;年龄51-72岁,平均(62.5±1.7)岁。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3];经临床实验室资料、膝核磁共振、CT、临床特征等明确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排除标准:心脑、肝肾等重要脏腑组织病变、代谢性骨病、急性创伤性病变、活动性溃疡、精神疾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近7 d内激素类药物应用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商品名:谷力;生产企业:信东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C20120036)疗法,2粒/次,3次/d。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与自拟宣痹止痛汤联合治疗,针灸选穴:双侧犊鼻、足三里、梁丘、伏兔、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绝骨、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委中,直刺1~1.5寸,得气后加入电针、特定电磁波(TDP)或远红外线治疗仪治疗,留针半小时,1次/d,6 d/周;同时内服自拟宣痹止痛汤疗法,中药组成:桂枝15 g,白芷15 g,丹参20 g,高良姜10 g;根据证候随证加减:关节屈伸不利,酸楚疼痛,呈游走性者,可加防风、葛根、生姜、当归;遇寒痛甚者可加附子、细辛、干姜,以止痛通脉,散寒温经;肌肉、关节疼痛、重着、酸楚、肿胀散漫者加苍术、薏苡仁、独活、羌活、川芎等;局部红肿灼热,活动不便者,加入知母、石膏、连翘、黄柏等;关节肌肉刺痛,肌肤紫暗,出现瘀斑、硬结者,加桃仁、红花、白芍、当归、陈皮、胆南星等;关节瘦削,腰膝酸软,肢冷畏寒者加独活、桑寄生、牛膝、杜仲等。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WOMAC量表评分,包括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4]。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显效38例、基本缓解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显效32例、基本缓解4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72.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6,P<0.05)。
2.2两组WOMAC量表评分分析 两组在治疗后的WOMAC量表评分均下降,研究组的肿胀、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70、15.81、14.23,P<0.05)。见表1。
表1 两组WOMAC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分]
膝骨性关节炎起病初期以邪实为主,邪在经脉,累及关节、肌肉、筋骨。病程日久,气血耗伤,损伤肝肾,病理性质为虚实相杂。少数病人气血肝肾大伤,而肌肉筋骨疼痛酸楚症状较轻,而正气虚弱。同时,热、湿、寒、风邪可由经络内穿脏腑,产生相应的脏腑病变[5]。痹证日久,极易产生以下三种病理改变:热痹或风寒湿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痰浊瘀血阻痹经络,产生关节屈伸不利、畸形肿大、皮肤瘀斑等症[6];同时病久耗伤正气,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等证候;痹证日久不愈,病邪由经络侵袭脏腑,产生脏腑痹证候。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WOMAC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WOMAC量表包括关节活动度、关节压痛、肿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拟宣痹止痛汤中桂枝具有温中通阳的作用,白芷则消肿排脓、通窍除湿、止痛散寒、祛风功效;丹参则止痛通经,祛瘀活血;高良姜则止痛散寒,诸药合用,具有定痛消肿、祛瘀活血、止痛温经、除湿祛风效果。根据证型随证加减,同时予以针灸疗法,标本兼治,辨证取穴,具有止痛消肿、化瘀活血、利关节、活血脉、壮筋骨、补肝肾的效果,同时可提高膝关节功能[7]。同时予以特定电磁波仪器或远红外线仪器治疗,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针刺疗法与自拟宣痹止痛汤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度、肿胀僵硬、疼痛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