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严河
摘要: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关于其素质教育工作,国家不断提出更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科学相关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加强促进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素质教育工作质量,对自身的教育职责有着清晰认知,充分意识到中学生科学素养相关教育活动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以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为依据,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引言:科学素养,具体包括三个认知,学生对于科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学生对于科学相关实验研究形式与方法的认知,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可以为社会以及个人带来的影响认知。现阶段,多数科学教师已经逐渐知晓科学知识对于中小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亟需加以合理整改。
一、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一)忽略中小学生针对科学知识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中小学生科学相关课程教学活动中,如物理、化学等,教师在开展实际科学教育工作时,普遍以科学相关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却缺乏针对中小学生主体记忆性的考量。另外,教师设计的科学相关教育活动,普遍依据相应的教材内容,为学生展开平铺直叙的知识讲解,导致教师开设的科学相关教育活动氛围呈现了相对枯燥乏味状态,难以提高中小学生对于科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于科学相关知识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厌恶科学活动[1]。
(二)忽略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常规的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习惯以自己的教育思维,来代替班级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并严格规划学生展开的科学实验行为,导致学生参与科学教育学习活动时,是以被迫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行为均被教师加以把控,难以触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展现,为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进度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教师忽略了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得學生学习积极性也逐渐下降,最终收获的教育目标也不理想[2]。
二、针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改善策略
(一)为中小学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索空间
科学探索空间创设的教育目的,是挖掘中小学生内心深处对于科学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真正需要,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创设学习空间,引导中小学生自己主动进入教学活动中,主动感知科学的奥妙[3]。
教师可以根据中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与研究活动的认知发展规律特征,作为科学教学整改方向,以及为科学探索空间的创设,提供一定实践性较强的指导意见。教师可以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如,针对学生喜爱游戏的心理特征,教师应多举办一些具有游戏性的科学活动;针对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师应举办一些集体类科学比赛活动,包括科学实验报告比赛、科学知识竞赛活动;针对学生愿意被人接纳、关怀的心理特征,教师应为其设计学习评价内容时,多引入积极性、鼓励性的语言。
(二)充分尊重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应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为中小学生执行科学相关教育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展现。教师应按照学生个性化特征、促进其科学素养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教师应明确一切的教育活动主体都是以学术为单位,注重中小学生的科学技能、科学基础知识是否增强与丰富。
例如,教师为学生开展“水”相关科学知识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依据问题导入形式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水,是生命之源,学生可以讲述水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吗?”,使得学生开始回忆生活中水的作用,有的同学回答:“可以用水给花、草、树木带来湿润。”,有的同学回答:“可以将淘米水,用来拖地。”,教师依据不同学生不一样的回答,加以一定积极语言表扬与鼓励,强化学生科学课堂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应依据电子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学生在被教师引导着参与思维导图逐渐完善的过程中,知晓了个人的学习目标,为其后期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时,提供良好的参考意见。
(三)结合信息化技术开展多元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与科学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多引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形式,促进科学教学活动的的丰富性、多样性,有效扩宽中小学生的学习视野[4]。
例如,教师针对学生开展“CO2”相关科学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喜爱动画的心理,为学生制作动画形式的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对于“CO2”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研究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性、科学性、真理性的精神,强化中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总结:基于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调查发现,影响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进度缓慢的原因,不仅包括学生自身缺乏独立自主学习因素;同时也有教师受传统科学教学机制影响,忽略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学生父母对于科学相关教学的活动的认知程度相对薄弱,仅注重中小学生大课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为了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应多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探寻学生为何科学素养提升困难、科学知识兴趣低的实际原因等,之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启指导教育活动,规范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学习的态度,为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培养出素质高、专业强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湛蓝,柏毅.基于数字化设备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测设计[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07):5-10.
[2]李长毅.新时代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S2):118-119.
[3]李川.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学段、性别和学校差异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11):54-59.
[4]李雅颖.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家校共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