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欣, 马 寄, 徐寿凤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的论断。“思政课”与“大思政课”两种提法,虽只有一字之差,然深究其背后的意蕴,回归“大思政课”的提出语境,很容易发现“大思政课”欲破解的难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守正与创新。“大思政课”对思政课的守正主要表现于理论基石、价值旨归、任务指向之上,这是“大思政课”之“不变”;“大思政课”对思政课的创新主要表现于视野、场域、格局、体系之上,这是“大思政课”之“变”。条分缕析,准确把握“大思政课”的“变”与“不变”,有助于建设“大思政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思政课”是对思政课的创新之“变”,主要表现在视野、场域、格局、体系4个方面。
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的视野更为开阔。这一开阔的视野乃基于“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3]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理应置于“两个大局”中审时度势、整体推进。
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把握“大思政课”视野之“变”的关键。随着发达国家实力相对下滑,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国际格局亦得到前所未有的调整。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类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这可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一隅之变、一时之变、一国之变,而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这一变局是挑战,更是机遇。“大思政课”不应回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应直面大变局带来的挑战,抓住大变局催生的机遇。一方面,“大思政课”应引导大学生在波谲云诡、虚实难辨的国际形势中保持高度警惕,既不给“黑天鹅”事件可乘之机,也高度重视“灰犀牛”事件。另一方面,“大思政课”应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应时代变迁,发时代先声,经常向大学生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中国方案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反复向大学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彰显“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与强大力量。
认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把握“大思政课”视野之“变”的根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必然命题。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亦是一部斗争史。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唯有中国共产党从众多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领导人民迈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大跨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大思政课”应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引导大学生在五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沐浴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在百年党史中体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在七十多年的新中国史中重温中国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的奇迹历程;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中领会中华民族书写的腾飞史诗。“大思政课”应引导大学生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争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大思政课”需置于更大的社会场域之中,以“思政小课堂”融通“社会大课堂”。
融通“社会大课堂”首先体现于“大思政课”讲好中国大故事。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学模式常常为自上而下式的“填鸭式灌输”。这种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曲高和寡”,无法与大学生产生共鸣。破解这一困局的机枢在于融通“社会大课堂”,讲好与当下社会密切关联的中国大故事。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地席卷全球。假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拥有不同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国家进行了一次“大考”,那么中国则在这次“大考”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答卷人”,并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4]这一掷地有声的宣告昭示着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成为了现实。全面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而来的小康,是人人皆不落队、人人同享发展硕果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引擎与精神支撑,而且显著缩小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为其他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抗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民参与的大故事,为“大思政课”提供了社会大场域。“大思政课”应充分利用这两本“活教材”,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绝对界限,弥合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引领大学生面向社会这一场域,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融通“社会大课堂”亦体现于“大思政课”讲好中国小故事。小故事根植日常生活沃土之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是“大思政课”的重要资源。首先,“大思政课”应将小故事“引进来”。以“渐冻之躯”筑起抗疫铁壁铜墙的张定宇、带着山区女童梦想飞跃大山的张桂梅、穷极一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叶嘉莹,这些“小人物”生于平凡,却归于卓越。他们以自己人生书写的故事虽小却蕴藏着大情怀、释放着大能量。“大思政课”应以这些“小人物”的人格力量、深厚情怀触动大学生的心灵,引导大学生将人生理想谱写于中国大地之上,使大学生实现“思想”与“现实”和解,展现“知识”与“行为”同步,彰显“个体”与“社会”融合。其次,“大思政课”应带领大学生“走出去”,讲好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小故事。“大思政课”应超越理论说教,将大学生带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场域之中,倾听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消防战士抗洪救灾的故事、白衣天使奔走于抗疫一线的故事、环卫工人爱岗敬业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在生活“试验田”中脚踏实地,以更坚定的决心承担社会责任、担当时代使命。
“大思政课”之“变”还展现于格局之“变”。过去很长时间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权被委于思政课教师,其他育人主体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大思政课”则应摒弃、克服这一流弊,形成其他育人主体与思政课教师密切合作、协同发力的“育人共同体”。
其一,“大思政课”要求高校多方育人主体共同发力。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分工协调。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应同向发力,形成高校“育人共同体”。思政课教师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助力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专业课教师应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子”,力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辅导员应走近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化解大学生思想波动;行政人员应做好服务工作,以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感染大学生。以上四方力量汇聚,共建高校“育人共同体”。
其二,“大思政课”要求家庭发力。家长是育人的第一责任人,职是之故,家庭亦应是“大思政课”的主要场域。寒暑假、节假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位的“空档期”,这时家长要及时跟进学校的育人进程及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接受情况,帮助大学生在家庭中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心理状态,做到家校“无缝隙对接”。
其三,“大思政课”要求社会发力。大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同轨,社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亦应承担一份责任。一方面,政府机构需颁布具引领性、前瞻性的文件,以明确“大思政课”的目标、任务,为“大思政课”的建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企业单位需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来企业单位参与实习的大学生创造优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明善恶、知荣辱、崇高尚,确保大学生在迈向社会时“大思政课”仍“在场”。
一言以蔽之,“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开创着处处着力、处处有力的“大格局”,这是“大思政课”之“变”的现实确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十分必要。”[1]思政课并非大学的“独奏曲”,中学、小学也需要上好思政课。“大思政课”需打破学段分割、条块分割的壁垒,引导小学、中学、大学共同上好思政课,跑好“接力赛”,推进思政课的“大中小学一体化”。
何良诸觉得,这个盗墓者,他很可能见过。省文物处与公安系统合作,张贴通缉令像片,多次联手打击盗窃、贩卖文物的罪犯。何良诸真想摸摸盗墓者的嘴脸。在井下,黑暗里,人情不自禁用手辨认人。何良诸忍住了。
思政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长期以来,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政课虽各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任务,然三个学段缺乏必要的衔接,这就导致教材与教学重复交叉、协同不足,思政课成效亦大打折扣。“大思政课”的“出场”在整体推进三个学段思政课的同时,又特别关注到三个学段思政课之间的衔接,即推进思政课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具体而言,其一,推进思政课教材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政课教材应分别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逐层递进、有序衔接地囊括政治、文化、道德、法治四类要素。政治要素是统领,决定着育人的方向。政治要素中应囊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文化要素是根基,助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要素应囊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道德要素是关键,是为人之本。道德要素应囊括中华振兴之大德、社会有序之公德、自省自律之私德。法治要素是保障,助力于学生遵守法律、规范行为。法治要素应囊括有利于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要素。政治、文化、道德、法治这四类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构筑一体化的教材体系。其二,推进思政课教学“大中小学一体化”。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应架起合作、交流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分享教学心得,进行学术探讨。这既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又有助于加紧小学、中学、大学思政课之间的衔接,助力构筑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大思政课”有所“变”,亦有所“不变”。“变”的基础与前提在于“不变”,在“不变”中方透出“变”。“大思政课”不变在理论基石、价值旨归、任务指向。
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堪称是思政课的理论基石。“大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始终不变。首先,“大思政课”仍然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5]。马克思主义并非置诸高阁的“经院学说”,而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旗帜,是解放人类的制胜法宝,是站在人类真理与道义双重制高点上的“最强音”。“大思政课”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大学生真学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其次,“大思政课”仍然要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教学过程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诗意地描绘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以人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指向。思政课作为人的精神生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旨在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大思政课”以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始终不变。其一,“大思政课”促进大学生自由发展。自由发展并非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盲目推崇与纵容,而是为大学生的独立与自由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大思政课”要从大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能够追求自我独特的生活样式、形塑自我独特的个性,实现自由发展。其二,“大思政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意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大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二是“大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智育,增长大学生的学识、见识。三是“大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体育,强健大学生的体魄与毅力。四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培育大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五是“大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劳育,涵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劳动品格。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一系列讲话,皆旨归于立德树人。“大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任务指向始终不变。首先,“大思政课”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大德铸魂。守公德就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鼓励大学生自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以公德善心。严私德就要对大学生进行修身教育,使大学生做到清醒自律、慎独慎微,以私德润身。其次,“大思政课”要树有爱国情怀、有过硬本领、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其一,树有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需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贯穿育人全程,要让大学生的青春悦动与爱国情怀和谐共舞。其二,树有过硬本领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学真知、悟真理,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其三,树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直面挫折,永不气馁,勇于拼搏,成为想干事、愿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共同构筑“大思政课”之“不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规约着“大思政课”从哪里出发的问题,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指向指引着“大思政课”往哪去的问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晰了“大思政课”在哪里落实的问题。这三者哪一方皆不可偏废,是对“大思政课”的“起始点”“制高点”“落脚点”的理论阐释与逻辑规约。
“大思政课”变抑或不变,其旨趣与归宿均指向于“大思政课”的建设。这就需要从强化队伍建设、依托实践教学、丰富课堂形式三个高度来厘清“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以不变应万变,在万变中保持不变。
所谓队伍,意指“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其中,思政课教师是主力军,要在提升这一群体的素质上下功夫。“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思政课教师要积极、主动作为。
第一,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政治素养。“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思政课的成效来自理论的说服力,缺乏深厚的理论积淀作为根基,所谓的信仰必将很难牢固,思政课的实效性将大大降低。”[8]因而,思政课教师要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与积极践行者。思政课教师唯有带着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讲台,方能以马克思主义擦亮大学生的人生底色。
第二,思政课教师要拓展视野。其一,拓展历史视野。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中引领大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让大学生体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路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艰辛历程,充沛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其二,拓宽现实视野。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走向社会,通过参与实践、调研,充分了解当下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这既有助于深化思政课教师对现实的把握,又能激励思政课教师将鲜活的现实融入课堂。其三,拓宽国际视野。思政课教师要深入了解中西文化,要准确地对国际时局进行把握。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将国内外局势进行对比,引导大学生准确、全面看待中国与外部世界,坚定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言之凿凿抵不过行之切切。“大思政课”应拓宽育人场域,打破课堂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依托实践开展“大思政课”教学。
第一,依托校园实践教学。积极组织一系列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活动,如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会,开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什么”征文、演讲、Vlog比赛,进行“一马当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能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进一步擢升“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第二,依托社会实践教学。其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到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伟人故居等地方开展参观、研学活动,追忆革命先烈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铭记先烈的殊勋茂绩,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文化,以此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其二,组织拜访当地先进模范。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众多先进模范。他们是中华民族由“富”向“强”迈进的见证者。通过拜访先进模范、倾听先进模范的光辉事迹、与先进模范“面对面”交流,大学生能实现与先进模范“心对心”的互通。这类“沉浸式”的“大思政课”能够使大学生深刻体悟到先进模范求真、务实、肯干的精神品格,推动大学生以先进模范为标杆,自觉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其三,组织志愿服务。鼓励大学生深入社区、企业、乡村,进行抗疫宣传、法治普及、扶困助残。这既能使大学生极大限度地了解到社情、民情,又能坚定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决心,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
再深邃的理论、再大的学问,如果没有丰富的课堂形式,也很难打通“入脑入心”的最后一公里。想要让“大思政课”活起来,就需善用新兴技术,丰富“大思政课”的课堂形式。第4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 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9]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是网络时代下的弄潮儿,这决定了他们对网络工具的使用具有天然的好感与适应度。因而,要善用网络丰富“大思政课”的课堂形式。
第一,要善用大学生常用的智能APP丰富课堂形式。如使用QQ、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智能APP,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推送“思政讲堂”,力求于潜移默化中为大学生上好“大思政课”。
第二,要善用网络在线教学平台丰富课堂形式。如使用慕课、微课、学习通、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上传思政课学习资料、思政课学习视频,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大思政课”的洗礼,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例如2015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的冯务中在学堂在线开设全国第一门思政类慕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借助慕课视频、课堂讲授、小班讨论、课下作业等方便了学生,解放了教师。”[10]
第三,要善用网络直播功能丰富课堂形式。如使用B站、腾讯会议的直播功能开展名师讲思政课、先进模范讲思政课、大学生讲思政课实时直播。在这类远程学习模式中,授课者与大学生可以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探讨问题、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推进“大思政课”教学。此外,还要善用VR技术丰富课堂形式。VR技术通过模拟理论知识中的场景与角色,使大学生获得多维的感官体验,加深大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以当前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该课程涉及较多抽象的哲学理论知识,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通过运用VR技术,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可以置身于虚拟场景中,进行经典案例的角色扮演。通过身临其境的角色演绎,大学生更易弄清哲学问题的本质,学懂哲学理论知识。
总之,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有所“变”亦有所“不变”。准确把握“大思政课”的“变”与“不变”,由是确立“大思政课”的建设路径,这无疑能进一步建设好“大思政课”,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