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及其现实启示

2022-11-27 09:00盛雨笛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盛雨笛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文化育人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47。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从中共党史中,特别是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文化育人历史中汲取文化育人经验、寻求启示,对新时期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育人工作、 开展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文化育人工作意义重大。

一、共产党在新疆开展宣传教育的有利条件

新疆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微妙的政治形势, 使其在抗战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盛世才的“亲苏”政策

盛世才在早年只是国民党中一个普通将领,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受到蒋介石的资助而与其建立了关系。但作为一个通过不断依附他人来寻求出路的人,盛世才绝不会坚定地站在蒋介石一方。自从1929 年与时任新疆省秘书长陆效祖熟络后,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便从一个国民党政府的小职员一举成为“新疆王”。 盛世才深知新疆地理位置之重要,也十分了解国民党内部的分散与中央权力之弱, 为了维持他个人在新疆的统治, 盛世才一方面寻求与苏联的合作以取得在新疆的统治地位、 阻挡蒋介石中央军进驻新疆, 一方面也不断对蒋介石表明自己的忠心。1938 年8 月,盛世才访问苏联与斯大林会面,斯大林告诉他:“在对日作战时期, 新疆的地位是很重要的”[2]203,并告诫盛世才要“与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都维持密切的关系”[2]203。

1934—1936 年,盛世才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逐步确立起包括“亲苏”在内的六大政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盛世才为向苏联表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亲自邀请中国共产党在新疆设立办事处,从此开启了他与中国共产党的短暂“蜜月期”,中国共产党也由此与盛世才在一个时期内建立起特殊的统战关系[3]607。

(二)较好的人才和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新疆的战略地位, 先后派陈云、邓发、陈潭秋以及毛泽民、俞秀松、林基路等100 多名共产党员到新疆工作[3]607。

这批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期间, 积极与盛世才合作,全力营救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在部队安顿下来后,将部队名称改为“新兵营”,从努力稳定部队情绪、 促进指战员身体恢复健康、 整顿和健全部队组织、 组织指战员学习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做好部队工作,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专业素质过硬的军事人才,完成了党托付的艰巨任务,为红军保存了有生力量。

同时, 凭借着当时苏联对新疆的大量援助以及对盛世才的威慑力,在陈云的牵头下,在新疆创办了党的第一支航空队,积极加强思想教育、稳定部队情绪,加强文化教育、提高队伍自身素质,加强军事技术学习、培养军事技术人才。这支特殊的部队培养和造就出来一批特种军事人才, 积极推动了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后来也走出新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 也是现在人民空军的摇篮。

除此之外, 在新疆的中国共产党人还积极组织各民族群众捐款捐物,慰劳前线战士。 据统计,1938年,新疆人民募捐购买战斗机10 架,命名为“新疆号”开往战场;到1940 年5 月,新疆各族人民募捐折合大洋222 万余元,首饰两万余件。中国共产党还组织群众向一线写慰问信, 并通过反帝联合会向一线致以慰问电,给予一线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以情感上的支持。 据统计,截止到1940 年,据《反帝战线》记载,新疆共向一线部队写慰问信达十万封[4]74-75。

(三)拥有沟通苏联的西北国际大通道

盛世才为赢得苏联支持, 不仅通过苏联专家的帮助修通了“哈密—迪化—伊犁”公路,还在陈云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维护“兰州—迪化—霍尔果斯”这一条进入苏联的重要国际通道,并促进“阿拉木图—伊宁—迪化—兰州”航线的开通。这些重要通道不仅保证苏联援华物资顺畅抵达, 还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保持联系的一条安全路线。 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邓颖超、蔡畅以及陈绍禹、康生、林彪等还有李徳都不止一次经过新疆或在迪化停留[4]74。

这条西北大通道使我党有关人员能够快捷、安全地来往于苏联和延安, 新疆不仅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 而且成为延安与莫斯科之间最安全的桥梁纽带。

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注重组织工作,搭建宣教平台

1.改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在中国共产党人进入新疆以前, 盛世才就为巩固其统治政权和适应国内外局势的需要,于1934 年成立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后简称“反帝会”)。“反帝会”初建时期纪律松懈、组织不严密,社会影响也较小。 为更好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群众基础,俞秀松牵头对“反帝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由俞秀松担任秘书长,并修改了《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章程》和《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会员惩戒条例》,种种措施提高了“反帝会”在新疆的政治地位,为日后动员和组织新疆各族人民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改组后的一年里,会员人数增长了一倍多,会员遍布全疆各地和各行各业, 成为了新疆解放前规模最大、会员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官办”群众性反帝爱国政治组织, 为进行革命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有力的组织保证。在反对帝国主义,支援抗日前线和边区政府,保障国际交通要道,巩固抗日后方,以及提高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2.充分利用新疆学院。 俞秀松、林基路两位共产党人先后担任了新疆学院的院长与教务长, 在与其他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下, 将新疆学院打造成了西部传播马列主义、 民族团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地,让新疆学院焕然一新,培养出一批新疆建设者和中国革命的参与者。俞秀松来到新疆之后,抓住一切机会,利用盛世才伪装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为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公开传播获得了可行途径。 在新疆学院,俞秀松制定了“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主义为内容”的办学方针,制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必修课,对各民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将宣传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校园中付诸实施。 同时, 创新性提出了“开学第一课”, 利用这一形式向各族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三观, 掀开了对各族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序幕。林基路按照延安抗大的模式,为学院制定了“教用合一”的教育方针,提出“团结、紧张、质朴、活泼”八字校训,以“生活革命化”和“新工作作风”为整顿校风的基本方向,将新疆学院的工作推上了新台阶。

(二)结合新疆实际,紧扣时代脉搏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文化育人是在当时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共产党文化育人的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 更有号召新疆各少数民族参与到全民族抗战中的任务和使命。

自民国以来, 新疆地方军阀长期推行极端的愚民政策,导致新疆广大人民思想涣散,没有统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新疆人民在精神上严重“缺钙”。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愚昧之中, 各项工作难以开展。中国共产党人进入新疆后,通过“反帝会”这一合法的统一战线组织积极向少数民族群众普及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期在田间地头等场所开展大众式扫盲运动, 从而极大激发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反帝会”资料中所记载的和田农民艾沙“捐赠”儿子“效力抗战日寇,牺牲国家,以顺其愿”的感人事迹便是一个缩影。 它反映的是整个新疆地区团结一心、支援抗战的火热场面,更反映出中华民族意识在新疆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变、 传统国家间战争向人民战争的转变。

在组织新疆人民抗战的同时, 俞秀松也不忘理论引导,他特地撰写《关于新政府民族政策的报告》一文,指出:“我们应该认识明白,新疆的民族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解决,那么什么问题都是谈不到的,甚至连自己的生命、财产、牲畜、牛马羊群都没有安全保障。”“正确的解决民族问题,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枢纽。 ”这也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提供了理论依据。

林基路也规定每星期六为新疆学院的“抗战救国日”。他在这一天,对师生纵论国际形势,分析国内政治,宣讲马列主义。 他将毛泽东同志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与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进行对比,批判国民党抗战的不彻底性。 在纪念“一二九”的大会上,他悲愤地痛斥国民党军警镇压北平(今北京)学生爱国抗日运动的罪行,感动得许多师生声泪俱下。

(三)注重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

共产党人抵达新疆后,贯彻执行“六大政策”,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一改以往封建时代“青天大老爷”的傲慢姿态,给新疆各族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据记载,俞秀松在新疆时期,婉拒了给他配备专用轿车的建议,说:“我还是走路、骑马好! 可以锻炼身体和坚定革命意志,并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5]102无独有偶,毛泽民等十位共产党人被派到新疆财经系统工作时, 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不能公布身份,隐姓埋名,与党组织联系断断续续,同时还受到盛世才派来的特务的监视,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仍为整顿新疆财政、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做出重大贡献, 也因此感染了新疆广大基层公务员。 不仅如此, 毛泽民在改组新疆财政系统时,坚持“团结—批评—团结”方针,坚持不开除一人,对原先人员教育过后继续采用并给予足够信任。他的那顶破毡帽、旧西装,和共产党员身上的质朴、认真、 负责也成为新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印象。

2.秉公办事,勤政爱民。 在新疆,盛世才及其家族势力庞大,几乎控制了社会中每一个领域。在共产党人到来之前, 新疆基层公务员能力不足、 积极性差, 并存在十分严重的贪腐现象,“盛世才自己就规定:把全疆收入八分之一归他本人掌握,这其实就是一笔最大的贪污”[5]102。 俞秀松到达新疆后与盛世同结为夫妻,虽与盛世才算得上是“一家人”,但仍坚守公道, 不徇私情。 在处理盛世才岳父邱宗浚掠夺钱财、杀人灭口的事件时,俞秀松多次向盛世才施压,迫使其派调查组进驻伊犁、惩办邱宗浚,也因为这件事得罪了盛世才,为以后被陷害秘密处死埋下伏笔。在选派赴苏留学生时,据安志洁回忆,“在他(俞秀松——引者注)的努力下,‘反帝会’历年总计选送约300 余名公费留学生和一定数量的自费留学生,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 如赛福鼎、 赛甫拉也夫、司马义·牙生诺夫等。当时想去留苏的人很多,但他不徇私,秉公办事,量才选派。 我的堂姐夫因为考核成绩不合格,婶母来说情,托我帮忙。 但秀松认为办事要大公无私,如果别人成绩好而不录取,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后来他对婶母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并鼓励我堂姐夫继续努力学习,来日方长,只要有决心,今后就能争取留学的机会”[5]102。 林基路在新疆工作时不仅担任新疆学院教务长, 同时也兼任了库车县阿什县县长等职。 他经常深入农村、牧区,从不带卫兵,只带翻译,经常同农牧民睡在一起,亲如一家。他时刻关心民间疾苦,想方设法为各族人民办实事,推动解决了税收等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还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当地生产水平、扩宽增收渠道,不仅雷厉风行地平反冤狱、兴修水利、修建道路,更投身于社会福利事业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凡事亲力亲为,深入每家每户,令库车百姓赞不绝口,称其为“爱民县长”。 毛泽民在主抓新疆财政时,任命了一批廉洁奉公、能力强的干部组建成新疆财政监察委员会。 其整顿力度“使一些贪官污吏、浪费和损坏公共财物的人经常闻风丧胆”[6]156, 树立了 “前所未有的精神文明——清廉风气”[7]148。

3.坚定信念,坚守立场。 抗战时期在新疆的共产党人虽面对着种种困难,但仍保持着自己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俞秀松告别妻子前仍嘱咐道:“我此去凶多吉少,你要挺起胸膛,不能靠别人,救世主就是共产党, 要相信党中央, 他们才是中国人民的救星。”“我个人的生死微不足道,革命党人的头是杀不完的,血是流不尽的,让鲜血换来新中国的胜利,人民大众共享幸福生活,我心甘情愿。 ”林基路在被敌人盘问时,当问到他是否可以脱党,他回答道:“共产党我绝不脱离! ”用生命深刻阐释了这一誓言。

(四)重视新生力量,培养青年学生

中国共产党对新疆青年的培养, 主要依靠新疆学院这个平台。 在新疆学院,俞秀松制定了“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方针,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时,俞秀松还兼任了省立一中的校长,他在这两所学校都开设了“开学第一课”并亲自讲授马列主义理论、六大政策、时事政治和民族问题理论,学习他撰写的《辛亥革命的教训》一文,他以“青年人要树立一个革命的人生观”为题作报告,报告见解精辟,立论鲜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读书、革命、结婚”三者的辩证关系,告诫各族学生要在思想上树立革命的人生观,鼓励青年学生把革命、学习、创建革命家庭作为人生的三大快乐。 这无疑掀开了向新疆各族学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序幕。

林基路在担任教务长时,首先便增加课程设置,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式,提出“教用合一”理念, 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利用话剧等形式向民众进行抗日宣传;在学生中建立各种学习组织,如反帝联合会、学生自治会等,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制定了“抗战救国日”,师生除了组织演讲、举行报告活动外, 还在学院里通过大唱抗日歌曲等新颖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林基路还教导学生用最崭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社会历史观, 去看待新疆的现实问题、民族问题、团结问题以及抗日战争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他不但自己亲自讲授相关课程, 还聘请了有着丰富革命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 他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引领一批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提高了新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群众基础, 进一步发展了新疆马克思主义教育。

(五)借鉴先进经验,丰富传播形式

新疆在抗战时期能暂时成为全国除延安外唯一一片可以自由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 与广大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的丰富的宣传活动密切相关。

面对新疆当时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现状,如何对广大群众开展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 话剧成了一个优先选择。 林基路在当时组织新疆学院各族学生排练话剧, 在大街小巷上去表演, 表演最多的为《放下你的鞭子》,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除此之外,俞秀松主管的反帝联合会也组织士兵上街表演, 特别是《匹夫救国》《打倒偶像》等,因为紧扣时代主题,受到新疆民众的欢迎,较好地起到了唤醒民众、教育民众的作用。

除话剧外,报纸杂志也是当时传播的主流。俞秀松在担任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时促成创办了《反帝战线》,这也是新疆最早传播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反帝战线》设有时评、特约讲座、论著、苏联研究、经济研究、学术研究等具有特色的专栏,还邀请如沈致远等人专门写面向新疆读者的文章。 《新疆日报》作为当时新疆唯一的官方报纸,拥有广泛的读者数量,因此也成为共产党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和马列主义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现实启示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把各族群众充分动员起来,为前线贡献了极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唤起人民心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这种成果即使放在现在看也是令人赞叹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8]167早期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文化育人的方式对我们现阶段推进文化润疆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有深刻借鉴价值。

(一)丰富宣教方式,挖掘宣教资源

从早期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中, 取得好的效果的关键一招便是丰富且在当时即为新颖的文化育人方式。从书籍报刊到话剧表演,种种方式的完美结合将新疆打造成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可以自由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在当今西方对中国意识形态攻击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大量不加甄别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生活,更要求中国共产党做好文化育人工作,使人民群众坚持定力、不被蛊惑。 结合时代特点,丰富育人方式与载体,可以从结合地方特色、利用新型技术、利用好红色资源三个角度着手。

首先, 结合地方特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工作开展的大方向正确和效率最优。 各地方不仅要从硬件配置上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氛围, 也要从软件中找出民众想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

其次,要善用新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9]378从一站式体验类到深层次浸润式学习,新型技术的运用可以使育人方式更活泼、育人内容更易被接受。 据报道,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型技术目前已部分运用到文化育人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说:“要运用这些红色资源,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养成浩然正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0]30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开展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资源载体, 让广大群众从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与内涵。

(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尤为重要。 早期共产党人在新疆培养出一批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有着坚定信仰的少数民族青年,如黎·穆塔里甫等人,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各项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建设一支对党忠诚、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11]6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心理、 民族情况和民族历史有着更深刻更准确的把握,培养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并给予充分信任, 有利于针对各民族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文化育人方法, 提升文化育人水平。

(三)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青年群体的培养, 也因其自身的先进性不断吸引着青年群体。 毛泽东曾满怀激情地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12]455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 ”[13]2390胡锦涛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14]543。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15]3青年作为这样一个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未来息息相关的群体, 如何教育好青年极其重要。

当前开展针对青年的文化育人工作, 其主题应与毛泽东1938 年在抗大开学典礼中所提出的“学一个政治方向”[16]116和“下一种决心”[16]118相一致。

“学一个政治方向”, 首先是要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青年人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也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与最广大劳动群众站在一起、 如何帮助最广大劳动群众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就像早期共产党人在新疆学院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样,不仅要“学”,更要“用”,鼓励青年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问题,从实践中加深印象。其次是要学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国家向哪里发展。 要让青年人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下诞生, 是如何争取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又是如何用极短的时间创造出其他国家几百年才取得的成绩。 也要让青年人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一条道路, 我们未来要取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怎样一个未来,同时也要坚定信心让同学坚定对未来的信念。

“下一种决心”, 首先是要下将自己与祖国未来融合在一起的决心, 要用知名共产党人事迹教育引领广大青年。 其次是要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 需要让青年认识到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对此满怀信心,这种信心既来源于当下,也来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学习。

(四)注重“发声亮剑”

俞秀松、毛泽民、林基路、陈潭秋等共产党人在新疆时, 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对最新出现的错误观点展开抨击,既统一了人们思想,又借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统一战线理论。

一些错误思想在我国的流行, 不仅是因为其自身带有的强烈迷惑性, 更是抓住了国内一些群众对国家基本现状缺乏了解的短板, 利用原先带有的偏见和歧视借机传播错误信息。 因此国内主流媒体应在国外对国内抹黑时主动出击,用事实回击谣言,不仅回击恶意攻击,更借机对事实展开广泛性宣传,起好带头发声作用。 鉴于我国在国际主流媒体上话语权的缺失问题,也要积极团结国外公正、客观并具有影响力的专家、网络博主等“发声亮剑”。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开展文化育人的历史,是共产党人以新疆各民族群众为主体的、共同书写的壮丽篇章, 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坐标轴中重要的一点, 也是在早期践行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17]6我们党伟大的工作经验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这段历史之所以对我们当今开展文化育人意义重大, 就在于其中蕴含着共产党人与各族人民的智慧,使这些经验仍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新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