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成林教授运用温阳活血法治疗肾囊肿临证经验

2022-11-27 00:26李星瑶赵延红蔡子墨叶冰玉张爱军石兴民吴喜利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肾囊肿温阳尿蛋白

李星瑶,赵延红,蔡子墨,叶冰玉,安 鹏,张爱军,石兴民,吴喜利*

(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陕西 西安 710004;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药剂科,陕西 西安 710004;3.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部,陕西 西安710061;4.西安市第五医院 风湿免疫科,陕西 西安 710082)

“肾囊肿”是好发于肾脏的囊状液态良性包块,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1],8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50%[2]。目前肾囊肿的病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内环境与外环境均为其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早期,肾囊肿患者常无临床症状,但随着囊肿的迅速发展,逐渐侵袭原有肾组织,导致肾功能障碍出现腰酸腰痛、尿血等症状[3]。当病情进一步进展,即会恶变为恶性囊肿或进展为慢性肾衰竭[4]。因此早发现、早诊治十分必要。临床中治疗肾囊肿的方法较多,近年来穿刺注射硬化剂是主要的治疗手段[5],有研究表明穿刺硬化治疗后,囊肿创面存在易复发等问题[6]。目前西医对于肾囊肿的治疗手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尚无有效的保守疗法[7],因此,从中医药角度出发,探讨肾囊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改善肾功能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乔成林教授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首届名中医,陕西省知名中医肾病专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近50年,创新性提出“治水必先温通”的学术思想,临床常用温阳活血方治疗肾囊肿,收效甚佳。

1 中医学对肾囊肿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中医学根据肾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性质可归为“腰痛”“虚劳”“积聚”等范畴。《证治准绳》中载:“本病之因,有风,有寒,有湿,……皆标也,肾虚其本也。”《医宗必读》曰:“积之所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灵枢·本脏篇》曰:“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说明肾脏肿大容易出现腰骶疼痛。《灵枢·胀论篇》云:“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故患肾囊肿时可见腰酸、腰骶疼痛的症状。另外,肾囊肿触之柔软,如囊裹液[8],也形象地说明了囊肿的特点。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有学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对其进行探讨[9],也有学者考虑本病以虚损、肾失封藏为本,水湿、瘀血、浊毒、滞气为标[10]。另有医者认为是脏腑气血失调而致,以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调理脏腑气血,以此来治疗肾囊肿[11]。根据古籍、文献及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我们认为肾囊肿发生的内因多为素体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外因则为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等因素侵袭,致使体内阳气亏虚。而脾肾阳虚则为本病发展的关键,脾阳虚则脾失运化,水液运行受阻;而肾阳不足一则膀胱气化功能失司,水液阻滞,凝结为痰浊,二则导致气血运行滞缓,脉络受阻,瘀血内生。痰淤阻滞,交结于肾,凝结不散发为囊肿。若病情进剧,痰瘀日久,阻滞气血运行;又可化热伤阴,耗损气血,致使病情虚实夹杂,后期气血阴阳亏损,发为虚劳,预后较差。

1.2 治则治法

肾囊肿病机之本为阳虚,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致使水湿内停,痰浊瘀血交结于肾而出现腰酸腰疼、尿血等症状。《医林改错》指出:“治瘀积,重气血”[7],我们依据肾囊肿阳虚为本的病机和囊肿与痰饮类的性质,基于乔成林教授“治水必先温通”理论,立“温阳活血,健脾利水”治则,以温阳活血方为主方进行辨证施治。

2 温阳活血方方药分析

温阳活血方由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加味而成,由桂枝、当归、茯苓、桃仁、牡丹皮、赤芍、泽泻、白术、川芎等药物组成。桂枝茯苓丸载于《金匮要略》,可治疗瘀血阻滞的癥瘕等病症,为活血化瘀的经典名方,现代多用于治疗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12]。有学者以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肾囊肿,发现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腰痛以及血肌酐、尿酸等生化指标[13]。当归芍药散出自于《金匮要略》,为治疗“妇人腹中痛”的代表方剂,该方治以肝脾不和、气血瘀滞之病症,具有祛邪扶正、血水同治的功效[14]。有研究发现将当归芍药散与桂枝茯苓胶囊合用可缩小卵巢囊肿体积,疗效显著[15]。温阳活血方由以上两方化裁而成,旨在温阳活血,健脾利水。

桂枝温阳通脉,助阳化气,为君药。方中桂枝一则辛甘而温,温通血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以及抗凝血的作用[16];二则桂枝有增强阳气而化水之功效[17],表现为既可温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且与茯苓、泽泻等相伍可治膀胱气化不利。血瘀成癥,唯破血方可消其癥积,故配桃仁、丹皮活血破瘀,散结消癥,赤芍苦泄散瘀力强,且丹皮凉血能清瘀久所化之热,当归味甘重,气轻而辛,可补血活血,消肿止痛,四药共为臣药,行中有补,破瘀不伤正[18]。痰浊瘀血交结于肾,配茯苓渗湿健脾,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两药相配,健脾以扶正气,渗燥相合,使水湿化生无源又有所出路。泽泻甘寒,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之效,配伍茯苓后渗利之功尤为显著[19],配合活血祛瘀药以助消癥化湿,共为佐药。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为使药。至此,诸药合力可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奏温阳活血、健脾利水之效。临证时乔成林教授发现肾囊肿多为老年患者,其肾脏功能退化,当补肾填精、温肾助阳,故在合方中灵活加用黑附片、酒萸肉、益智仁、金樱子、僵蚕、蝉蜕等温阳活血通络之品[20-21],加减施治诸多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3 病案举隅

病案一:张某,男,52岁,2016年6月15日初诊。主诉:腰部疼痛4年,加重2周伴血肌酐升高。刻下症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腰部疼痛,未入院诊治,2周前再次出现腰部疼痛,伴肌酐升高,畏寒,倦怠乏力,食纳、睡眠可,大便成形,1~2次/日,小便有大量泡沫,消失较慢,舌质暗,苔黄,脉沉弦细。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高血压”病史1年(口服吲达帕胺片,2.5 mg/次/日;血压130/80 mmHg)。否认其他病史。辅助检查:①血肌酐198μmol/L,尿酸540μmol/L,胱抑素C 4.18 mg/L,尿蛋白(++);②双肾彩色B超示:双肾增大,左、右肾大小约16.4 cm×7.6 cm、16.8 cm×8.0 cm,双肾内见多发无回声,较大约3.1 cm×2.3 cm(左)、2.8 cm×2.4 cm(右)。

入院诊断:西医诊断: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②多囊肾;③高尿酸血症;④高血压III级(极高危)。中医诊断:①肾衰病;②慢肾风。辨证: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活血,补肾健脾,渗湿利水。方选温阳活血方加减:桂枝15 g,黑附片10 g(先煎),大黄12 g(后下),川芎12 g,当归10 g,生黄芪30 g,桑寄生30 g,茯苓30 g,白术10 g,泽泻10 g,泽兰12 g,山萸肉15 g,牡蛎15 g,10剂。水煎服,200 mL,2次/日。

2016年7月6日二诊。患者诉腰部疼痛,畏寒,倦怠乏力症状稍有好转,小便泡沫减少明显。复查血肌酐138μmol/L。遂在原方中加金樱子50 g,山药30 g,芡实30 g。10剂,水煎服,200 mL,2次/日。

2016年9月16日三诊。患者诉诸症悉除,病情稳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有力。复查:血肌酐116μmol/L,尿酸382μmol/L,胱抑素C 2.18 mg/L,尿蛋白(+-);继原方上加减:桂枝10 g,黑附片12 g(先煎),生大黄10 g(后下),川芎15 g,当归15 g,山萸肉12 g,生黄芪50 g,生地12 g,金樱子50 g,芡实30 g,煅牡蛎15 g。焦杜仲15 g,川牛膝12 g,30剂,瞩定期门诊复诊(1次/月)。

2016年10月21日四诊。患者无明显不适,复查:血肌酐96.7μmol/L,尿酸377μmol/L,胱抑素C 1.03 mg/L;尿常规示:隐血(-),尿蛋白(-)。患者病情平稳,建议继续服用前方半年,之后若无不适即可停用中药汤剂治疗。生活上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营养搭配同时注意忌口,加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按:依据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提示该患者已进入肾功能不全期。从中医角度辨证论治该患者属肾囊肿之脾肾阳虚证,以肾阳虚为主,脾阳虚为辅。脾肾阳虚,阳气不足,故畏寒,倦怠乏力;气虚不化水,致使水液代谢异常,痰浊内生;气虚不行血,而使脉络不畅,血瘀成积。痰浊瘀血交结于肾,阻塞肾络,发为囊肿。且年岁渐长,肾气不足,瘀阻加重后囊肿增大,侵袭原有的肾组织导致腰部疼痛难解,同时出现其他临床伴随症状。故治疗上以“温阳活血,补肾健脾,渗湿利水”为治则,充分体现了乔成林教授以“治水必先温通”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在肾脏疾病中的治疗特色。方中附子、大黄,健脾温阳,通腑泄浊,桂枝、泽泻、茯苓助膀胱之气化,桑寄生、牡蛎等补肾固涩。复诊时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进行加减,加用山药、生地,既能补益,又能收敛固涩,金樱子、芡实益肾固精兼补脾气,焦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肾囊肿因阳虚不化气,气虚瘀积而成,故临证用药时要治病求本,抓住关键的病因病机。

病案二:郭某,男,51岁,2017年7月1日初诊,主诉:腰部胀痛不适2月伴蛋白尿8余年。刻下症见:畏寒乏力,腰痛,以左侧腰部明显,疼痛时难以入睡,否认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频尿急等不适。喜热饮,偶有口苦,小便泡沫较多,不易消失,偶有尿失禁,大便正常。舌质暗而稍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左寸关弦滑,尺沉细,右沉细。“高血压”病史3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日;血压130/80 mmHg),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辅助检查:尿素8.86 mmol/L,血肌酐162μmol/L,尿酸521μmol/L;尿蛋白(+++)(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6-18)。院内检查(2017-07-02):肾功能:尿酸 596μmol/L,尿素12.77 mmol/L,血肌酐152.40μmol/L。彩超示:左肾囊肿(最大者3.13 cm)。尿常规示: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1 608.98 mg/24 h。

入院诊断:西医诊断:①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 多发性肾囊肿);②慢性肾炎综合征。中医诊断:①肾衰病;②肾囊风。辨证: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活血,化湿泄浊。方药:温阳活血方合温阳化浊方加减。桂枝15 g,黑附片15 g(先煎),大黄12 g(后下),酒萸肉15 g,麸炒山药15 g,芡实30 g,乌药15 g,黄芪50 g,益智仁30 g,泽兰10 g,茯苓30 g,川芎12 g,僵蚕15 g,金樱子30 g,蝉蜕10 g。10剂,水煎服,每次200 mL,2次/日。

2017年7月12日二诊。患者诉腰部胀痛不适明显减轻,夜能入寐,泡沫尿消退。继用原方加减:桂枝12 g,黑附片15 g(先煎),大黄10 g(后下),酒萸肉15 g,麸炒山药15 g,桃仁12 g,丹皮15 g,黄芪50 g,泽兰10 g,川芎12 g,白芍20 g,泽泻10 g,白术15 g,当归15 g,茯苓30 g。7剂,水煎服,每次200 mL,2次/日。

2017年7月19日三诊。患者诉症状消失,无明显不适,复查:肾功四项:尿素7.27 mmol/L,血肌酐125.06μmol/L,尿酸291.4μmol/L,胱抑素C 1.55 mg/L;尿常规示:尿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 155.46 mg/24 h。患者肾功能改善明显,效不更方施治28剂,定期门诊复诊(1次/月)。

2017年9月1日四诊。患者诉无不适,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肾功四项:尿酸286μmol/L,胱抑素C 1.30 mg/L,尿素 6.61 mmol/L,血肌酐80.01μmol/L;彩超回报:左肾囊肿(最大者1.05 cm)。遂予以患者口服中成药桂枝茯苓丸,每次30丸,水泡化,2次/日。嘱患者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按:根据患者主诉、现病史及辅助检查,推断该患者已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且进入了肾功能不全期。患者年岁较大,不宜采用手术疗法,故采取中医保守治疗。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辨证为肾囊肿之脾肾阳虚证。阳虚则见畏寒,倦怠乏力;气血无力运行则不能荣养机体,不荣则痛;且痰浊瘀血俱生,不通则痛,故腰痛甚重;肾气不足,失于固摄,精微下注见尿浊(蛋白尿)。基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初期给予患者温阳活血方加减施治,10剂效良。而后改用温阳化浊方、当归芍药散及桂枝茯苓丸加减治其本。温阳化浊方温阳活血,化湿泄浊,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健脾利水。三方加减合用共奏温阳固肾、化湿泄浊、健脾利水之效,七剂而诸症俱除。该慢性肾衰患者以“脾肾阳虚”为主病机,分析明确病因而见效甚速。肾囊肿的成因为阳不化气、气不行水,此案充分体现了乔成林教授“治水必先温通”学术理论的临床应用。

4 结语

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对全身水液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22]。肾囊肿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而致阳不化气,水湿痰饮内停,痰瘀交阻积聚于肾,发而为病。温阳活血方由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化裁而成,立足于肾囊肿之病因病机,以乔成林教授“治水必先温通”为遣方用药准则,旨在温阳活血,补肾健脾,临证时辨证辨本,灵活用药,获效良多。

猜你喜欢
肾囊肿温阳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发现肾囊肿怎么办
体检查出肾囊肿, 一定要治疗吗?
肾囊肿,需要治疗吗
穿刺硬化术“赶走”肾囊肿
再见初恋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