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27 00:26范春祥蒋辰雪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一带一路人才

范春祥,马 莹,蒋辰雪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公共外语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弘扬中国文化和展现中国话语权,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瑰宝中医药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国家适时提出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要将中医药传播出去,向世界亮出中医药这一张外交名片[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了服务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培养中医药翻译人才这一迫切问题,这就需要中医药高等院校行动起来,尽快培养出符合中医药国际化需求的专业人才,从而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的发展进程[2]。

1 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中医药翻译人才队伍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桥梁,但目前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无法满足中医药外宣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我们需要打造一支既有高超外语水平又掌握扎实中医药知识的人才队伍。因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深刻分析建设中医药翻译队伍所面临的问题,还要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建设翻译人才队伍,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药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文化对外战略。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改革,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和出发点[3]。在“一带一路”发展大格局下,结合中医药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应首先厘清翻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中医药院校翻译人才这一任务上。本研究正是从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难点和对策,以推动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2 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的难点

2.1 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中医翻译学科发展不完善。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的定位和发展。目前,很多中医药院校都是将中医翻译放在英语学科之下,将其主要作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培养的一门课程,忽略了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支撑作用,没有将其独立作为一个学科进行建设。虽然部分中医药院校开设有中医英语和中医药翻译课程,有些还设立了中医药翻译硕士点,这些都有利于中医药翻译学科的建设,但学界尚未对中医药翻译学科的定位达成共识,中医药翻译仍然游走于英语学科和中医药学科之间,缺乏与英语学科和翻译领域的有效交流及合作共融,亟需中医药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人才来讲授中医药翻译课程,否则势必会影响中医药翻译学科的建设与发展[4]。中医药翻译不应成为被边缘化的孤岛,而是应另辟蹊径将中医药和翻译学有机结合,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翻译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2)中医翻译理论体系不健全。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要建立在翻译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传授之上,目前中医药翻译存在重技巧、轻理论的倾向,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之前的研究表明,中医药翻译研究一般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展开,大多侧重于探讨翻译技巧,众说纷纭、门派众多,缺乏宏观的理论建构,成就主要集中在归纳和总结翻译现象、翻译经验和翻译实践;导致翻译理论的运用纷繁复杂,没有建立广泛认同的中医翻译理论;缺乏独创性的翻译理论,大多是沿用国外的研究理论或前人的研究成果,今后需要创立更多的实用翻译理论[5]。因此,很有必要建立符合中医药语言特征和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性翻译理论体系。

(3)中医术语翻译标准不统一。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出版了不少中医药术语翻译的标准,如 2007 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WHO 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2010 年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魏迺杰编写的《实用英文中医词典》和《英汉汉英中医词典》、谢竹藩主持编写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李照国主持编写的《汉英中医药大词典》和《简明汉英中医词典》等[6]。这么多的版本势必给中医药翻译教学和实践带来困扰,让译者难以选择,翻译标准无法达成统一,翻译效果就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这其中,中医术语翻译标准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医翻译标准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助于丰富中医翻译研究,但要想把中医药翻译规范化、系统化和准确化,统一中医药翻译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2.2 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国内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设有中医药翻译课程甚至是中医药翻译硕士专业,但是在培养目标和模式上还是遵循普通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格局,没有把中医药知识体系融入进去;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够清晰,中医药翻译人才要能够担当中医药典籍英译和国际交流;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没有基于市场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很多学生只是通过了专业四、八级,能够进行英语通识类的翻译,却极度缺乏中医药翻译实践技能和经验,导致从业后很难达到工作要求[7]。

(2)缺少多元化教学模式。中医药翻译专业一般开设有中医药词汇学、中医药翻译学和中医药文献阅读等课程,但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翻译基础知识学习,强调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重点是讲授单词以及语法,忽略了临床翻译实践。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本功,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体会成就感,最终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师资建设有短板。目前在高校从事中医药翻译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毕业,在教授大学英语或专业英语时很有优势,虽然他们也学习过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但是由于学习的不够系统和深入,理解也很肤浅,很难将深奥复杂的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规范化英译。再加上中医药英语翻译教材大多直接来源于市场,这些教材本身缺少对中医药术语翻译的统一标准,会让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又由于教师自身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很难做出正确的抉择和判断,无法理解中医药术语蕴含的精髓和奥妙,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让教师难以从中医药专业化的角度对这些深奥的术语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

3 中医药翻译人才的培养策略

3.1 优化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需要对中医药英语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置,要将中医药翻译课程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在大学一年级实行基础英语加中医药英语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和中医药相关理论;大学二年级开设汉英翻译及中医药翻译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尤其是对中医药术语、名词和基本概念的翻译技能;大学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融合中医药理论和中医文化的中医药典籍翻译能力;大学四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在中医药翻译上必备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8]。在课程设置上要始终坚持以中医药翻译能力发展为导向,将英语语言类课程与中医药相关课程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参与各种翻译实践,以促进学生在语言能力、中医药专业能力和翻译能力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和精进翻译实践能力。

3.2 统一翻译标准

加强国内中医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要和国外医学组织探讨如何将中医药术语规范化、统一化和固定化,力求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中医药翻译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文化和中医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9]。中医药高校和学术组织应站在这一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和国内外学者一起加强学术交流,共同确立统一规范的中医药术语标准规范,这不仅有利于中医药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在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上消除“众说纷纭”和“各自为阵”的混乱局面,有利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评价。

3.3 明确培养目标

中医药翻译课程体系不仅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更包括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其目标不仅要培养基础理论型专业人才,更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翻译实践精英,这才能符合“一带一路”战略下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目标[10]。课程体系的设定对于培养目标有决定性作用,也势必会影响中医药翻译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人才,并为此调整培养方案。

3.4 转变培养模式

要想培养优秀的中医药翻译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传统落后的培养方式无法满足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格局的中医药翻译人才需求;其次,人才培养要以实践教学为导向,重心要从过去以讲授理论为主转变到大量翻译实践上来,要将中医药外宣和中国文化传播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将翻译实践作为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通过实践思想来有效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最后,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理论学习和综合运用实践能力相结合,重视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更要系统、全面地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11]。

3.5 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以讲授知识为主,这种“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让课堂毫无生机,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12]。在新时代下,教师需要学习和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此外,教师要开展教学研究,从教书者变成课堂的管理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要遵循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引导性问题,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同伴评价等,让学生们成为主角,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翻译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后到医院进行临床翻译实践,学习课本外的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中医药翻译的现状和社会需求,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

3.6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优秀的中医药翻译教师团队对于中医药翻译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极具意义。但目前师资力量薄弱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亟需各中医药院校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方案,甚至可以尝试合作教学模式,以促进授课教师英语翻译水平和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同步提高。一方面,可以对中医药英语教学团队里的优秀年轻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参加中医药基础课程的学习,逐步从英语教师转变为中医药翻译教师;另一方面,可以从行业内招聘中医药翻译的专家教授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以帮教、扶持和合作的形式引导其他教师继续深造,以胜任日益繁重的中医药翻译教学任务[13]。

4 结语

“一带一路”发展格局之下,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培养优秀翻译人才开展中医药外宣是符合当前国际发展形势的迫切任务。为了向社会输送中医药翻译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中医院校要高瞻远瞩、敏锐观察和把握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前沿动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定精准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猜你喜欢
中医药一带一路人才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