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匮要略》虚劳理论探讨中晚期肿瘤的辨治

2022-11-27 00:26吴兴邦杨西茜李云海冉昌阳许树才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桂枝病机阴阳

吴兴邦,杨西茜,杨 帆,李云海,冉昌阳,许树才*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 新华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

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疾病谱的不断演变,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攀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即将突破400万大关,严重影响国民的生命健康[1]。恶性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通过原发病灶的直接侵袭或蔓延转移,可通过各类途径导致机体代谢异常,不能通过外界获取人体所需营养物质,还会引起肿瘤细胞大量掠夺内源性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来滋养瘤体[2],导致人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之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带来诸多副作用,如损伤肝肾功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等[3],患者常表现出全身的虚弱类症候,如恶心厌食、体力体重下降、难以缓解的持续性疲乏感等,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可以按虚劳病进行辨治。本文基于仲景辨治虚劳病的证治特色探讨中晚期肿瘤的中医辨治,望能为肿瘤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些许思路。

1 虚劳与肿瘤的病因病机

仲景最先确立“虚劳”的病名,认为导致虚劳的根本原因为“诸不足”,由于五脏劳损、饥饱失常、忧思过度、淫欲失节、经络营卫气伤等原因致脏腑气血阴阳受损,久病亏损过甚难以自复而成劳,也可由“风气百疾”等外邪内扰或“内有干血”等内邪瘀积致病,虚劳之人多先天不足、素体亏虚,易感四时外邪,邪阻气机易致血瘀,邪气瘀血久居体内耗伤正气不复而成劳,即因病致虚成劳。《理虚元鉴》曰:“虚症有六因: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汪氏将虚劳的病因概括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这与现代肿瘤学的家族遗传、基因、环境等因素致病说不谋而合。中医学虽没有肿瘤病名的直接记载,但对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却早有认识,如癥瘕、乳岩、积聚、噎嗝、失荣等都属于肿瘤的范畴。《华氏中藏经》云:“积聚、癥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久之不除也。”中医认为肿瘤发病主要责之于正气不足,易感外邪,加之饮食劳伤、情志失调等内外因共同作用,引起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气滞血瘀、或痰湿积聚、或热毒内蕴,炼液成痰,久之形成痰毒瘀湿等病理产物,塞阻经络脏腑,与外邪相合,易在体内胶结成块,日久形成瘤块。反之,痰毒瘀湿之邪长期盘踞体内,日久耗伤正气,终致气血阴阳日益亏损难复而成劳,如肿瘤中晚期病人极易出现恶病质、癌因性疲乏等并发症。

2 辨治特色

2.1 补脾肾,益精血

李杲认为“劳倦则脾先病”,且中医素有过劳伤脾,久病及肾之说,脾肾为先后天之本,化生水谷之精和肾精合为气血而濡养五脏六腑,故虚劳之脏腑亏损首责脾肾。《景岳全书》中指出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脾肾亏虚是引起积聚的重要病机,且先后天互为根本、互相影响,通过脾肾同调能补养精血,有效改善患者的虚弱症状。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性潜藏,固摄肾精,肾精充足则可防止气血精津液的排泄过度与亡失,故中医历来素有“肾无实证”“无实不可泻”之说。五脏久病,气血阴阳受损,肾阴肾阳又为五脏阴阳之根本,则必损肾之根本,故肾病多虚,治肾宜“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仲景在治疗虚劳病时尤重补肾,以八味肾气丸为补肾之首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在临证上广泛应用。该方由干地、泽泻、茯苓、山药、枣皮、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组成,主治肾阳不足之证,方中附子性味辛热,能补火助阳,为温阳之首选;桂枝性辛甘而温,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与附子共用为君,功可补肾阳,助气化。南宋医家严用和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创制了济生肾气丸,方中易干地为熟地,以增强滋补肾阴之效,加用车前子利尿消肿,以牛膝引药下行,较原方增强了温肾利水之功,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肿瘤晚期出现严重水肿、腹水的患者。江苏省名中医刘沈林教授运用“胃肾同治理论”,以此方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多次化疗后因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引起的下肢轻度水肿,其效尤佳[7]。

《养老奉亲书》曰:“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张景岳认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胃,四肢百骸皆赖脾气所养,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维系着气血津液之正常输布,故脾主为卫。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皆可伤及脾胃,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必损及五脏六腑,故仲景治虚劳病尤重补脾胃,以小建中汤为补脾胃基础方。该病病位在脾,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运输精微于全身,脾在志为思,脾主四肢,由于饮食失节、情志内伤、久病伤脾等因素伤及脾胃,脾升胃降反常,中焦气机受阻,气血生化失常,精微无法输布,久必耗伤阴血,阴气根于阳,阴损及阳,终致全身气血阴阳俱虚而成劳。气血生化乏源,不能荣养五脏六腑,故见腹中痛、四肢酸疼等症;阴津耗伤则生鼻衄、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阴虚燥热之象,治疗重在调脾胃、建中气,中气建则阴阳自和,阴阳调则寒热错杂之证得解。仲景又以原方为基倍用黄芪而成黄芪建中汤,曰:“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重用黄芪增强其温中补虚之功,可健脾扶阳补虚,尤宜于脾气虚衰之人。《灵枢·五变》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皮肤薄无光泽,肌肉不坚实,往往见于脾胃虚弱之人,脾胃虚则邪气易留止其中,加之饮食寒热失宜,极易成积聚之症,故脾胃受损也是肿瘤的关键病机,患者在接受手术切除及放化疗后,多伤及脾胃,气血生化乏源,症见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少气懒言、口淡纳差,可用小建中汤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改善全身机能。李杲认为劳倦伤脾,致中焦之阳气下陷,反之阴火上浮,可见心烦身热之症,与外感发热不同,患者多为持续低热或时热时退,消化系统肿瘤手术切除或化疗后患者多见此症,治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用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以健运脾胃,脾升胃降,恢复中焦气机枢纽运转,使清阳升,阴火降,则发热退[8]。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小建中汤对肿瘤恶病质有明显改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纠正贫血,且无明显副作用,为治疗恶性肿瘤终末期恶病质的有效方剂[9]。

2.2 扶正祛邪,祛瘀补虚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曰:“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大黄虫丸主之。”由于劳作过度,因虚致劳,正气内伤无力行血,血行瘀滞,血脉凝结,久郁化热,耗伤阴血,形成干血劳。血脉凝滞,气血经脉不通则痛,瘀血不去则新血难生,气血无濡养之功,故见羸瘦腹满;虚劳多伤及脾胃,肝胃不和,则不能饮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失养,则见肌肤甲错;《素问》曰:“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故见两目暗黑。该病病机关键为虚中夹瘀,属本虚标实之证。有瘀血,虽虚也不得以峻补恐留瘀,唐宗海认为:“此如干血痨,内有干血,非去其干血而新血亦不能生,皆虚中夹实。治血则虚虚,补虚则实实,未易疗治,只得攻补兼施,以尽人事”,故治疗虚劳干血宜缓攻瘀血,治宜活血化瘀兼缓中补虚,衰其大半而止,使祛瘀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瘀。中晚期带瘤生存的患者由于原发病灶多发转移,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正气大伤,恶血积聚,邪气仍盛,在外表现为形体消瘦、大肉削脱、倦怠乏力等“虚极羸瘦”之证候,而在内仍受肿瘤原发病灶即“内有干血”之影响,与虚劳干血之病机基本吻合,故可用大黄虫丸祛瘀补虚,缓去瘀血[12]。

2.3 调和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盖阴阳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故能取法以和调,是谓得道。”阴阳是世间万物的根本,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从阴阳入手辨治各类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仲景在辨治虚劳病时尤重调和阴阳。《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曰:“夫失精家,少腹弦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主要论述了虚劳失精的证治,病机为劳伤心肾之阳,阴阳失交,治宜调和阴阳,交通心肾、涩精止遗[15]。此方由桂芍姜各三两,龙骨、牡蛎各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组成。方中桂枝性辛甘温,《神农本草经读》认为桂枝可助君火之气,功能温通经脉,尤擅温心阳,助心气,芍药可养血柔肝,敛阴和营,缓解少腹弦急之痛,桂枝与芍药相配伍,佐以生姜、大枣、甘草,即为仲景之桂枝汤,可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内通气血,养心安神。龙骨性味甘平,与牡蛎合用可收敛固摄,外收耗散之阳气,内收浮越之心神。诸药合用可交通心肾,调和阴阳,使卫阳能固守,营阴不外泄,营卫和,气血旺,则诸症可愈。在临床上只要把握该方阴阳两虚之核心病机,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科疾病。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缺乏对该病的正确认知,患病后心理负担较大,且饱受癌痛、放化疗的毒副反应等问题的长期困扰,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摧残,容易产生抑郁、烦躁、失眠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日常生活质量。肿瘤患者之不寐多缘于思虑过度,日久劳伤心神,心气心阳受损,阳损及阴,阴阳失交,阳不入阴则夜不能寐,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补益心阳,宁心安神。中晚期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正气多严重亏损,体内阴阳失和,易汗出异常,出现自汗、盗汗等症,《内经》曰:“阳在上,阴在下,阳加于阴则谓之汗”。卫气日行于阳分,夜行于阴分,营气则日行于阴分,夜行于阳分,肿瘤患者素体阳虚,卫气不能固表,营阴外泄则易汗出恶风,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阴阳和则汗自止,可明显改善放化疗后汗出异常的症状。

3 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男,50岁,2013年8月15日初诊。主诉:便血数月余,查肠镜示:乙状结肠占位,病理诊断:腺癌。2013年8月27日于我院外科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术后病检提示:中分化腺癌,病理分期为T3N1M0,Ⅲb 期,术后予以FOLFOX方案化疗5周期,过程顺利,后定期复查。

2020年12月10日复诊,患者因乏力难以缓解就诊。入院症见: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自诉常感疲乏无力,休息后仍不能缓解,活动后感气短,畏寒肢冷,纳差,久泻久利,大便偏稀,夜尿5~6次,腰膝酸软,时腹自痛,喜温喜按,舌淡红苔白腻,脉沉。胸腹部CT示:直肠癌术后改变,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肿瘤复发引起症状的可能。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方用金匮肾气丸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黄芪45 g,熟地20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茯苓9 g,牡丹皮9 g,泽泻9 g,桂枝9 g,附子3 g(先煎),白芍15 g,饴糖30 g,生姜10 g,大枣6枚,仙鹤草30 g,炙甘草6 g。服用14剂后见效,患者自诉疲乏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正常,夜尿次数明显减少。

按:患者结肠癌术后化疗后多年,虽未见明显复发,但肠癌患者经历手术切除肿瘤、放化疗等西医综合治疗后,常伤及后天之本,脾胃受损,健运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损及他脏,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俱虚,出现虚劳证候,久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以阳虚为主,故见腰膝酸软,久泻久利。治宜温补脾肾,故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温中补虚,方中重用黄芪、仙鹤草以补中焦之虚羸,恢复中焦气血之生化,濡养脏腑肢体经络,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增强其温肾助阳之功,肾阳得煦,气化复常,则诸症可除。

4 结语

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手段和途径虽多样,但疗效却差强人意,中医药有着独特优势,针对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病机,可补脾肾、益精血、调阴阳。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进程中,易兼夹气、痰、瘀、湿等实邪,虚中夹实,故辨治上亦须重视扶正祛邪,补虚祛瘀,标本兼顾,从整体论治。

猜你喜欢
桂枝病机阴阳
以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初探
喊魂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我的发现
骂村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Big Head大头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