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凤梅,汤桢子
(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红船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实践中,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性基因。把“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实现了党的历史起点与党的革命精神起点的一致,[1]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2]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红船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和建党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精神和爱国情怀的有力彰显,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其内在的价值意蕴在新时代党员教育中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这种精神尽管是在中共一大建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孕育,但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南湖一地和中共一大召开的几天时间,而应放置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较长时空视域中进行审视。可以认为,“红船精神”既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自身也在孕育着其他革命精神的内在规定性,其精神内涵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探源“红船精神”基本内涵的深刻本质,对于我们更好继承和弘扬新时代“红船精神”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伴随着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从思想层面到实践层面的不断艰苦探索逐渐凸显出来,是中国共产党人责任与担当的有力彰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3],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首创精神体现在思想之新、组织之新和力量之新三个方面,构成建党精神最可贵的品质。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道路开始由器物和制度转向思想层面的探索,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进行大力宣传,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启蒙作用,为全民族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高潮,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分流点,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前尤其是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较大偶然性、随意性”,没有能分清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实质与区别,还停留在“符号性传播阶段”。[4]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批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1918年7月开始,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 的胜利》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指出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和历史使命,他讲到:“资本主义……的脚下伏下了很多的敌兵,有加无已,那就是无产阶级。这无产阶级本来就是资本主义下的产物,到后来灭资本主义的也就是他。”[5]此外,以陈独秀、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根基。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最鲜明的表现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最先进的理论武器指导中国实践,这种“新思想”为近代中国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共一大建党的革命指导思想,建构起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最坚实的理论内核,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实践活动,开启了革命实践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共创建准备时期,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同时,积极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的早期组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陈独秀与李大钊最早进行建党筹划工作,1920年4月,陈独秀深入工人中进行调查,了解工人状况,并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早期支部”成立,形成“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格局。之后,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6]1921年7月23日,共产国际及李达、李汉俊、董必武、张国焘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对党的纲领和决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具有一批从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先进知识分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条件,也是“红船精神”得以形成的深厚历史渊源。“红船精神”中首创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不断探索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中进行组织建设的成果,这种“新组织”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实践的新起点,是首创精神在实践领域的彰显。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人民群众是进行社会变革的真正力量,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是实现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力量。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董必武指出:“辛亥革命,虽然颠覆了清朝统治,而民众的势力太薄弱,民众的组织太不完备”,[7]还未能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所在。以往的革命家陷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怪圈而难以看清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而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真理性,释放出工农群众在革命中的真正力量。早期的共产党人俞秀松作为上海共产党的早期成员之一,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和陈独秀等人联合上海工业会等7个团体,筹备召开我国第一个“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经过俞秀松等人的努力,1920年11月成立“上海机器工会”,是我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8]这些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首创精神的生动注脚,第一次运用工农群众的力量进行对社会现实的变革。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捍卫和理论传播上,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生动写照。
中国的不同阶级和政治力量对思想领域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试错与纠偏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主流地位,而新的思想文化又无从确立,导致在思想史上的文化“断裂”和思想“虚空”,各种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想不断交锋,中国面临着革命方向和未来道路何以抉择的难题。然而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如磐石,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思想界的三次大论战极大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第一次是早期共产党人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李大钊针对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展开谈论,其实质是关于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社会革命理论关照中国现实的重要实践;第二次是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论战。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坚持走“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主张“增加富力”、“开发实业”和反对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革命为第一义”,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次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针对无政府主义者的“绝对自由”和反对一切强权思想,陈独秀指出:“因为权力不集中各团体自由自治起来,不但势力散漫不雄厚,并且要中资产阶级离间利用和各个击破的毒计,所以说,权力集中是革命的手段中必要条件。”[9]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思想。经过三大论战,最终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拨开思想的迷雾,选择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与实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思想上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且还从行动上积极进行理论的宣传工作,主要途径有创刊发文、译介著作、创建学校、参加工农活动等方式,积极开拓马克思主义舆论新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与智慧播撒到中国社会的各个群体中去。报刊杂志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为扩大革命宣传和推动爱国主义发展,1919年创办《湘江评论》周刊,随后又成立“平民通讯社”,亲自担任社长并撰写大量稿件、宣言等。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半公开刊物《共产党》月刊,是全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必备教材。近代中国舆论影响较大的刊物如《新青年》《每周评论》等也纷纷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为主要内容。此外中国共产党人还积极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发行“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出版《共产党宣言》等书,到1922年出版有《社会主义与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等书。中共一大后,集中译介马克思主义著述成为党工作重点之一。[10]开辟舆论阵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是早期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的具象化体现。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生动彰显,这种精神灌注于中国共产党的血液中,是由党的性质与宗旨所决定的,同时这种鲜明的精神特质也构成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差别,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体现。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本情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人本情怀和奉献精神,在青年时期就具有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奔走的崇高理想,这种对人本身的现实关照反映在他后来的思想中,表现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和群众史观中,他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工农群众的重要作用,“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最终要实现的是没有剥削、压迫,全人类自由解放的新世界。这种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奋斗福祉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所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血脉里必然流淌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广博的人本情怀。这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政治力量和党派竞争中突出重围的重要因素。
陈独秀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无政府党以及其他党派的区别就在于共产党“比他党更要首先挺身而出来为劳动阶级的利益而奋斗而牺牲”[12]。1924年5月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共产党已经对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了清醒认识,在《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工作决议案》中指出:“国民党内一大部分党员本来很明显的属于工业及农业的有产阶级的倾向,并且回避反帝国主义的争斗,他们的阶级利益和劳动平民的利益,将来当然不能一致”。[13]代表资产阶级和少数人利益的政党性质是国民党失败的关键因素。南京政权建立以后,工农仅占党员人数10%左右,国民党逐渐失去群众基础,大地主、大买办阶级成为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其执政地位从根本上得到动摇。历史事实表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少数人谋私利的政党终要被历史所淘汰,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人民立场。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具有历久弥新的旺盛生命力。这种精神在内核上是历史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质,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中又是时代的、具体的,面对新时代下的新挑战、新机遇、新形势、新任务而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挖掘“红船精神”对于党员教育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党员创新性、纯洁性和先进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尤其是代表党的先进性的广大党员群体,其创新意识更是推进各项创新事业的源泉和动力。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是党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素质。当前社会形势日趋复杂,国情、社情和党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表现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样态的深刻影响,现实场域与虚拟场域之间界限的日趋模糊,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藩篱和固化等问题,这些使得党在领导思想、方式、载体等方面的创新成为迫切和必要。从新时代党的建设视角来看,这就要求广大党员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培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一方面在理论中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应当在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积极“走进马克思”,即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而要“超过马克思”,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14]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能够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尤其是关注基层组织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在新形势下自觉创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体制机制,从工作制度设计、活动载体创新和民主渠道构建等方向进行着力,发挥党员在基层实践中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等特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改变,新的时代背景对党内思想纯洁性和党员理想信念提出重大考验。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党员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党内部分党员“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等等。”[15]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未来理想通过自我认知、情感认同以及内化于行的过程,形成自我一套稳定的理想信念系统。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也要在遵循党员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一是要使党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知识,为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供认知基础。党员只有深入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才能理解和感悟其内在深邃的精神内涵,才能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15]二是要培养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这是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思想动力。有自信才能有定力,才能为筑牢理想信念这个宗旨提供可靠的精神支柱,坚定“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16]三是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教育资源,使党员能够从历史视域下审视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历程,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守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立场,既是“红船精神”内涵的本质要求,也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属性所决定。《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1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然而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严峻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因此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需要每位党员从思想和行为上坚守立场和重塑作风。坚守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立场,可以从党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巩固和加强。一是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必须使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评价党员工作的最高标准,提高党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人民意识。二是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这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三是加强党员能力建设,提升党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创新和改进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四是加强党内制度建设,积极完善信访制度、监管制度和基层管理制度、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制度,领导干部能够从关切群众自身利益的矛盾出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打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凝聚党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