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胡亚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不仅为人们的生理、病理、诊断、用药等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更是在“养生之道”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极大贡献。《黄帝内经》非常重视时间节律,并将时间节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周日节律、周月节律、周年节律,详细论述不同节律对人的影响[1],为后世顺时养生提供理论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2]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指出顺应春生、夏长之势,从而调养心、肝两脏使其旺盛,秋冬之时则注意收、藏之性,从而调摄肺、肾两脏使其不虚。该理论为世人遵循四时五节从而作到顺时养生与调治指明了方向。《遵生八笺》便是以此为基,根据其五行属性与四时五节相配,将不同季节的五脏特性与调摄方式加以详细论述。将内容构架分为理论、法则、技术三个层面,从食、药、衣、浴、养、功诸多方面给予养生之法[3],达到预防与治疗季节病的目的,其内容丰富广博,是我国古代养生学重要的参考文献。本文以《内经》理论为基础,来探析《遵生八笺》中的春季养肝治肝之道。
1.1 春季与肝表里体现认知相同 在春季与肝的认识方面,《遵生八笺》与《内经》有很多相似之处,《遵生八笺》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亦有许多发展与延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论述了春季气温回暖,阳气生发,春风渐起,万物复苏、生长。《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音角,其数八……其臭臊。”将东方、青、酸、草木、角、木星等自然界外环境与人体内环境的肝、目等相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详细介绍自然界草木植被受春季之风气催生,生长出酸味之物可以养肝,肝可养筋,筋可生发心气,而怒会伤肝,风气会伤筋等生克规律,将肝、筋、酸等与天之六气的风,地之五行的木进行了细致的对应,阐述了自然、季节、物候、人体、情志之间的关联、影响与表里体现。《遵生八笺》[4]同样提及春季属东方,万物生长,阳气生发,此时应注意节制与宣泄的摄生方式,以免肝阳生发太过或郁积致病。将春季、酸、角、岁星等与肝进行内外相应,其与《内经》春季与肝及对应自然物候的认识相合。
1.2 春季肝病多见筋脉、头部的认识相同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春气者,病在头”“故春善病鼽衄”等,指出春之邪气伤人病变多见于头部、春季多现鼽衄之病、春季病状多为惊恐等,解释了因肝之阳气上升,阴血相对不足,导致肝气欲升而不得,出现肝热内郁,进而发生焦虑、抑郁等情况,或肝阳升而太过,出现眩晕、头痛等头部的病证[5]。又因足厥阴肝经上行头目,肝应春季,春季多风,风易袭阳位,故春季易发头痛[6]。同时有医家认为,睡眠中突然惊醒的“寤”可引申为“觉醒”,其产生是阳出于阴,体现肝喜条达主升主动、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寐”的产生则归根于阳入于阴,肝藏血,血属阴,此生理功能为“寐”的基础,故当春季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时,则易发失眠或其类疾病[7]。肝气主宰筋脉,所以它的病变也常表现在筋脉之间。《遵生八笺·肝脏春旺论》云:“故肝虚者,筋急也。”紧跟《内经》理论,同样论述了春季肝虚之人会有筋脉拘急、难以屈伸之症。《遵生八笺·相肝病法》云:“肝热者,左颊赤……肝虚则恐,如人将捕之。”论述肝开窍于目,春季患肝病后会影响目睛,使其失去神采,善发脾气且常两胁下疼痛,牵连小腹,肝有热病时左颊会呈红色,肝气亏损、肝血不足便会易发惊恐,与《内经》中春季肝病认识相同。
1.3 治法均以辛散、甘缓、酸收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指出使用针刺法治疗春季肝病时,可选取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为主治经脉。同时论述了具有和中缓急之效的甘味药,在有急怒之征时可以用来缓和肝急。提出春季患肝病后的疏补原则,如肝病易引发肝郁气滞,当从阴阳的角度来考虑,强调阴阳互根,当金虚的时候就要用木的酸味,当木虚的时候就用辛味药来补,正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补之”[8]。疏补相宜,不可过度重镇降逆,以免对情志病的诊疗适得其反,药物多选用升麻、柴胡、葛根之类,可在调畅气机的同时避免压制太过[9]。
《遵生八笺·相肝病法》同样提出治疗肝病可以用辛味药来疏散,以酸味药进行补益。认为肝怕风,强调春季时应避开风邪之气。《遵生八笺·春季摄生消息论》云:“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建议人们春季饮食宜减少性酸之品的摄入,增加性甘之品来扶助脾气,以免饮食不当导致肝气克脾,损伤脾气。
1.4 生活作息与调畅情志之法相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阐释了若违逆春季生发之势,易导致肝气不舒,从而引发肝病。阳气生发,肝气随之活跃,此时应晚睡早起,多在户外散步通达气机。中医认为,人的上半身属阳,故上半身衣物可略微单薄,以应春季生发之气[10]。同时建议穿着的衣物宽松舒适,披发缓行舒展身体,以免肝气内郁最终导致疾病。应少杀伐、争夺、惩处以免肝气过亢或肝气郁结致病,可多奖励来调畅情志,抒发气机。《遵生八笺·六气治肝法》云:“故春三月木旺……当止杀伤……夜卧早起,以合养生之道。”亦提出要在万物生发的春季,顺应自然规律,不要破坏生物的繁衍与草木的生长,养护肝脏时要心中存“仁”,以免情志过激[11],影响脏腑功能,建议晚睡早起,才能顺应养生之道。
1.5 《遵生八笺》对肝脏形态认识的不同 古人对肝脏形态的认知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逐渐清晰。《难经》云:“肝独有两叶。”对肝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云:“生于肝者,如以缟裹绀。绀者深青扬赤色,此青之明润也。”对肝的色泽进行了描述[12]。《遵生八笺· 肝脏春旺论》云:“肝属木,为青帝,卦属震,神形青龙,象如悬匏。肝者,干也,状如枝干,居在下,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色如缟映绀。肝为心母,为肾子。”配以龙形的肝神图。不仅加入了五方五帝、八卦定位的内容,同时生动地将肝神之形体描述为青龙,将肝脏准确定位在靠近心脏的胸腔下部。将肝形比喻为如倒悬的葫芦,形状如同有枝有叶的树干。描述出肝叶为左三右四,肝体颜色如同素绢包裹绀紫,为心之母,肾之子。可以看出,《遵生八笺》较《内经》而言对于肝脏的生理形态认识更为明确。
1.6 肝病不同分型的症状表现及梦境变化 《遵生八笺·肝脏春旺论》云:“皮枯者,肝热也;肌肉斑点者,肝风也……肺邪入肝则多笑。”将春季与肝病相联系,细致地总结出春季肝受热邪则皮肤干枯,受风邪入侵时,肌肉会出现斑点。肝在色为青,当肝之邪气旺盛时则会表现为人体发青。肝在五味为酸,肝气不足时易表现为喜好吃酸。发为血之余,肝藏血,肝脏受损亦会头发干枯,而手足心湿润出汗则表示肝脏健康。肺之邪气入侵肝脏时会有多笑的表现。《遵生八笺·相肝病法》云:“实则怒,虚则寒,寒则阴气壮,梦见山林。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肿。”在《内经》对肝病虚实不同表现的理论基础上提及肝虚则易感阴寒,并会梦到山林,肝气上逆则会头痛耳聋两颊肿胀,融汇了《内经》中春季患肝病的人体表现,从而为诊断作出提示。
《遵生八笺》将春季三分为正月、二月、三月,逐月进行详细论述,内容丰富细致。
2.1 正月 正月建寅,万物润泽,在饮食方面,《遵生八笺》认为新年寅时可食用马齿苋,或饮屠苏酒来祛一年不正之气。冬春交季好发疫病,温服芜菁汁可预防瘟疫。春季多风,腠理渐开,正月可煮防风粥以祛风邪,紫苏粥健脾驱寒,温中化湿。衣浴方面建议加穿棉袜暖足来预防生病。
2.2 二月 二月建卯,该月在饮食方面,提议食韭可益心,采食升麻可治疗头痛热风,采食独活可治无论新旧的百节疼痛。《遵生八笺·二月事宜》云:“风劳之疾每起于痰,人能先令痰有疏导,则病无可庶几。”提出了祛痰的重要性,春季脾虚,易化湿生痰,常服祛痰之药可提前预防疾病发生,且春季阳气生发,此时祛痰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2.3 三月 三月建辰,该月在饮食方面建议采桃花泡酒饮用,可除病驻颜,采松花与糖蜜调和制饼,食之有益健康,谷雨日采茶炒制,治疗痰咳效果甚佳。选取山药去皮焙干后做面食,日常服用,可以补虚健脾开胃。
《遵生八笺》提出了“养气、调神、屈伸、动静和顺时”的运动养生思想精髓[13]。其中调摄功法是《遵生八笺》中遵循天人合一,提倡依时导引的独特养生之术,将保健与治疗相结合[14],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3.1 清肝调肝“嘘”字诀 《遵生八笺》的部分养生思想来源于中国道家文化,“六字诀”则为道家修炼五脏常用的方法之一[15]。《遵生八笺·六气治肝》亦提出用“嘘”字诀治疗肝病,法为采取端坐或盘膝而坐,调整呼吸,平静思绪,缓缓吸气,睁大双目后缓慢呼出,呼气时小声发“嘘”字音。但以听不到其声最为适宜,再缓缓吸气,如此反复30 次,缓慢均匀而不间断。此法主要针对春季肝经内有实邪之证,可治肝郁化火、四肢壮热、头晕目赤发痒等。但过多为之易损伤肝气,故病证消失后应立即停止。病后易虚,为避免肝虚,可在练功吸气时心中默念“嘘”字,以补肝使其不虚。该法不仅调整气息,更宁心静气,调和情志,使肝气畅达。
3.2 舒展筋脉导引术 《遵生八笺》中别具特色的养生功法当属导引术,其多以正坐为基本姿势,在增强身体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拔伸脊柱,锻炼上肢肌肉与协调性,同时辅以呼吸,以达内外协调[16]。《遵生八笺·肝脏导引法》中介绍了春季调肝养肝、舒筋活络的导引术法,该法以两手迭置于肩上,缓慢扭转身子,左右各3 次,也可以正坐,两手交叉反复向胸口抻拉伸缩3~5 次,此法可以去除肝脏积聚、风邪、毒气,以免肝病发生。并提示应坚持为之,不能懒惰,才能有效。肝在体合筋,扭转与抻拉可以舒展筋脉,调畅肝气,以应春季生发舒展之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胁肋,上通横膈,该法亦可以很好地舒活肝经,使其调达通畅。除此之外,于导引部分,《遵生八笺》还详细列举春三月每月坐功之法。如正月时,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太阳三焦相火,此时坐功应选子丑之时,法以双手交叠按髀,扭身转颈,左右耸引,同时叩齿,漱咽吐纳3 次。此法可治风气积滞、头痛、耳后痛、肘臂痛、背痛等诸痛证。二月惊蛰时,运主厥阴初气,时配手阳明大肠燥金,此时应选每日丑寅时正坐,法以双手握固,反肘后向头掣,同时叩齿吐纳,漱咽津液。此法可治肺胃蕴毒、喉痹面肿、牙宣目暗等证。三月清明时,运主少阴一气,时配手太阴小肠寒水。应选丑寅之时正坐,双臂如拉硬弓,左右交换,同时叩齿,纳津吐浊。此法可治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耳聋、苦寒、颈痛不可回头、腰软及肘臂诸痛。三月谷雨时,运主少阴二气,同样择丑寅之时坐功,法以平坐,一臂上托,一臂掩乳,左右交替,同时叩齿吐纳。此法可治脾胃结瘕瘀血、目黄颊肿、肘臂痛及掌中热等证。
3.3 静坐叩齿修肝法 《遵生八笺》注重心身同调,调心为功法的核心,在锻炼功法的同时亦强调宁心静气[17],《遵生八笺·修养肝脏法》云:“以春三月朔旦,东面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九息……以补肝虚受损,以享青龙之荣。”介绍了春属木,在地为东,法以春日早晨太阳初生之际,面东而坐,屏息,宁心安神,叩动上下齿,不仅可以生口中津液,亦可以调摄气血心神,从而达到修养肝脏的目的。
老年养生一直广受医家关注,部分老年人脏腑虚衰,气血不足,易忧悲苦,或阴虚性急,凡遇不顺便易火易炽,最终导致气机紊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序[18]。相较《内经》而言,《遵生八笺》加入了老年人春季易感易发病的治疗方法与遣方用药,注重老年人春季病的预防。不仅如此,在情志调摄方面也给予诸多建议,内容丰富,别有风趣。
4.1 注重老人春季病的治疗与选方 《遵生八笺·三春合用药方》介绍了菊花散可解老人春时因感受热毒风邪上攻,致头痛面肿及风毒眼涩之困。春季阳气渐起,病多见于头部,且春季多风,风邪易侵袭人体上部,故方中选取前胡疏风清热;以防风顾护卫气,避免春季腠理开泄时春风侵袭肌表,同时解颈项头痛;甘菊花清热解毒,疏散春季风邪,平和肝阳并缓解老人眼痛眼涩之证;春季风邪易伤人阴液,玄参清热滋阴凉血,顾护阴液不伤;旋覆花降气利水以解面肿之困。诸药各一两研末,每日酒调二三钱,睡前服用,如果不能饮酒,可以用米汤代之。该篇亦有治疗老人春时头晕困倦的细辛散,方选川芎、细辛、炙甘草来祛湿健脾、明目祛风除痰,解头晕困倦之感。同时论述了老人春季易发偏头痛,当以神效散主之。老人春时胸膈不利可选用坠痰引子宽胸利气,服用延年散可治疗老人气机不畅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之症,春时口鼻生疮、多种眼疾发作可选服黄芪散等。
4.2 注重情志调摄 《遵生八笺·摄生消息论》在调摄养生方面不仅提出春日应外出踏青,于宽阔处极目远眺,避免久坐不动而产生郁气,调畅生气来顺应春季生发。《素问·五常政大论》提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提出饮食要遵守自然阴阳法则,日有节制,不同时令选择适合的食物[19]。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指出,老年人饮食宜“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20]。《遵生八笺》亦注重老人的穿着与饮食,建议少饮酒,春季肝气旺盛,易克脾胃而致脾气虚弱,故老人应少食米面团饼之类,以免壅塞。春季气候多变,风气袭人,不应立刻减衣,而应准备单衣,衣物应逐渐减少,以免风寒之气趁春季腠理开泄入体。《遵生八笺·摄生消息论》中的《春时逸事》记载了春季可进行“踏歌声调”“苏堤观柳”“曲水流觞”等活动调畅情志,抒发肝气,避免内郁致病。同时提及春日可以“酿梨花”,做“杏酪枣糕”“七种菜羹”“食生菜”“饮椒柏酒”等来进行饮食养生。上述调摄之术不仅可以预防春季生病,且简单易学、饶有兴味、实用性较强,为后世春季摄生养肝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遵生八笺》中关于春季与肝及肝病的认识、防治理论与《内经》有很多相同之处。而《遵生八笺》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将春季肝病细化分型,阐释不同肝病的病理表现、梦境变化,在对肝脏生理形态上的认知也更清晰明确。其独到之处在于不是笼统简述春季的养生之法,而是将春季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并详细介绍与鉴别不同月份的摄养之道。书中着重强调老年人春季易感易发病的选方用药,给出诸多妙趣横生的春季可行趣事来调畅情志,抒发肝气,使人与自然节气变化相呼应,顺应春季生发之理。同时给予导引术、“嘘”字诀、修肝法3 种简单易学的养生功法,动静结合,神形俱养。书中将药、食、衣、浴、养等各方面囊括其中,内容广博,实用易学,效果显著。这些理论为后世顺时养生,春季肝病的认识、调摄与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