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涵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 镇江 212400)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这对独立学院来说是一次变革的重要契机,独立学院由于创办时间较短,在师资力量上较为欠缺。为了改善师资结构,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除了专职教师外,还会引进兼职教师,且兼职教师的数量众多,是教师队伍的主体部分,因此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对于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不可或缺。实际上,由于独立学院的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母体高校,独立学院自身的教学质量管理同样依托于母体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对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实施,独立院校亟须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提出转设背景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引导对策。
中国第一所独立学院是创办于1998年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以下简称红山学院)创办于1999年,是我国独立学院里创办时间较早的一批,以其为例来研究独立学院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笔者通过对2018、2019、2020三个年度兼职教师的数量规模、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红山学院兼职教师聘用现状。
2018年,红山学院兼职教师人数为31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9.8%。到2020年为止,红山学院的教师总人数增加到了417人,其中,兼职教师人数降低到了28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8.3%。尽管红山学院兼职教师在教师总人数中的比重有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学院的兼职教师团队中,31—40岁年龄段的青年教师占比在18.3%—20.0%,41—50岁年龄段的兼职教师占比为24.3%—26.6%,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是兼职教师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拥有充足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能够有着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教学活动;51—60岁年龄段的兼职教师人数占比最大,最高达到了44.2%,这一部分年龄段的兼职教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是兼职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红山学院兼职教师的学历结构由本科、硕士与博士构成。2020年本科、硕士、博士的数量分别为86、122、77人,硕士学历的兼职教师占比最高,达到了总人数的42.8%。随着红山学院逐步建设与发展,从2018年到2020年,兼职教师团队中本科学历占比逐渐减小,硕士与博士学历占比逐渐增加。
红山学院兼职教师的职称构成为橄榄球型分布,以2020年为例,具有初级职称以及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人数分别为13、5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6%、17.5%,而具有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多,分别为102、12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5.8%、42.1%。从红山学院最近几年的兼职教师团队的发展来看,兼职教师团队职称结构比较稳定,各个级别职称的兼职教师人数占比变化较小。
本次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调查,主要是以学生和兼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从不同的维度看待问题,作出数据处理与分析,找出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424份,收回有效问卷395份,兼职教师调查问卷共发出85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
据笔者了解,红山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部门为教务处,但教务处作为学校重要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内容较为冗杂,涉及到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专业及课程建设、考试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多个方面,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和日常事务的繁杂,也造成了红山学院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间断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实施不到位,教学质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自我管理。
从兼职教师的角度,对兼职教师课后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管理课堂纪律、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查后发现,兼职教师课后辅导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多数兼职教师没有布置和批改作业的环节,兼职教师很少或几乎不管理课堂纪律,部分兼职教师较少讲授学科最新发展与前沿知识。从学校的角度,对兼职教师教学安排调整、听课活动、教研活动安排情况、课堂教学管理进行调查,在教学安排调整方面,红山学院对兼职教师调课有着严格的规定,调课需要通过各个系的教学秘书进行统筹管理,且每门课每学期的调课次数不得多于三次。对兼职教师听课活动和教研活动安排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红山学院并没有提出相关要求。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超半数的被调查者反映红山学院目前主要是倚靠母体高校的督导组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督导组会不定期对红山学院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视察,但频率不是很高。
红山学院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通过母体高校设立的督导组开展听课活动,将师生在课堂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给红山学院;二是通过学院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听课、查课,了解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听课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三是通过每学期定期的教学检查,主要包括学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三个阶段;四是通过每学期的学生评教环节,由学生对兼职教师作出教学方面的评价。从教学质量管理方法的侧重点看,91.3%的被调查者认为红山学院侧重于学生的期末成绩,78.6%的被调查者认为侧重于学生满意度调查,63.2%的被调查者认为侧重于日常常规工作,62.3%的被调查者认为侧重于学生课堂纪律。可以看出,由于教学过程无法量化,更多的管理者选择根据教学结果对教学质量进行管控,而对其他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管理较弱。对红山学院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实施的效果调查后发现,超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效果不明显。此外,教学质量管理方法仅仅停留在现有制度层面,学校鲜少关注兼职教师的需求,缺乏人文关怀和激励措施。
笔者在对红山学院是否有科学规范的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后发现,红山学院目前针对兼职教师只有2017年发布的《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文件,该文件全篇没有涉及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可见红山学院目前缺乏该方面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此外,部分文件如《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等,仅简单提及对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内容,并没有专门针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
由于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水平对于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故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工作也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就目前而言,红山学院缺乏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环节,导致无法通过评价环节来完善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教务处作为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部门,其现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教务处日常事务繁杂,现有的管理人员都已承担了大量工作,这导致教务处没有充足的人员将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二是管理人员的结构性短缺。现有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由本科和硕士学历构成,职称大都为初级职称,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短缺。三是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虽然有一定比例的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但比例不高,部分岗位在招聘时对专业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人员队伍专业性不强。
目前而言,红山学院采取的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属于终结性评价,依靠教学结果对教学质量进行管控,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对兼职教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答疑辅导、教研活动、听课等其他教学环节的管理有漏洞,存在重聘任、轻管理的问题,质量监控不够细致、深入,这也使得教学质量管理的效果不够显著。此外,教学质量的管理仅停留在制度层面,管理方法没有做到以师生为中心。从兼职教师的层面看,除了课堂教学外,兼职教师几乎不参与红山学院的教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工作,不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从学校的层面看,学校缺乏对兼职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激励措施,只关注兼职教师的教学情况,很少关注兼职教师自身的工作、生活问题,且兼职教师与学校自有专任教师的待遇相差较大,如兼职教师没有参与学校决策性会议的机会、缺乏建言献策的渠道、没有逢年过节的福利等[2],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学院没有做好兼职教师的人才储备工作,兼职教师流动性强,团队缺乏稳定性。综上不难发现,现有的管理方法不够科学,需要进一步完善。
红山学院在安排新学期的教学任务时,往往是被动地因为自有的专任教师数量短缺、教学任务无法全面落实,才会临时选聘兼职教师,没有通过公开的渠道去严把招聘关,导致兼职教师的质量难以保证,兼职教师的人数和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此外,红山学院未能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学院兼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兼职教师队伍长期建设规划[3],对兼职教师的数量、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缺乏需求分析与未来发展预测,兼职教师招聘、培训、考核等相关制度亟待进一步落实。
红山学院对于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的构建缺乏重视,目前主要是依据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去评价,评价体系不健全,而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仅仅只能从某个角度反映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无法全面、确切地反映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也导致学院无法利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结果去完善管理工作。
1.提高对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重视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院士所言:“没有优秀的管理人才,难以有和谐的环境,即使引进人才也难以发挥作用,或者远走高飞。”[4]学校要想彻底改变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忽略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的情况,就需要把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以高水平、高能力的管理队伍促进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2.改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结构
通过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适中、责任心强的教学质量管理团队,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渠道,选拔一批高水平、专业性强的管理人员,改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结构,解聘队伍中不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的管理人员,改善管理人员短缺的情况,明确每位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到人,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对管理人员要开展定期培训,并邀请国内外专业的教学质量管理专家开展讲座,建立教学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台,切实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1.构建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
目前许多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还依赖于陈旧的管理系统来实现,从而造成教学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测,因此需要构建一套符合独立院校需求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可通过信息采集、评价、督导、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类要素进行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实现量化精准、常态持续、全面覆盖、实时动态的教学综合质量评价,打造教学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利用其所形成的大量丰富的数据,让教学质量监测向过程化、常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优化教学质量管理过程[5]。
2.完善教学督导体系
针对兼职教师管理问题,学校应完善督导体系,对缺乏责任心的教师进行监管,并为兼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建议、指导,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学院聘用专职总督导,成立各系部教学督导小组,各个层级的督导人员相互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随堂听课,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3.健全兼职教师考核机制
高校可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科学制定考评内容、指标设定以及指标权重并进行量化。建立兼职教师考评小组,聘请专业性强、管理及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提高考核方法的执行力和权威性。对兼职教师的师德师风、知识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过程把控、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针对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实现合理的指标权重分配。除此之外,学校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到每位兼职教师,通过考核结果促进兼职教师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6]。
4.完善兼职教师激励机制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激励机制,从临时激励的角度,鼓励兼职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学科竞赛和学生比赛,为有贡献的兼职教师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从定期激励的角度,除发放兼职教师的基本课时费外,建立兼职教师科研奖励机制,同时可根据兼职教师的考评结果以及对学校的贡献,定期评选不同层级、名次的优秀教师,并提供精神及物质奖励[7],以此激发兼职教师的教学兴趣与动力,形成良性竞争,培养稳定、优秀的兼职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从岗位晋升的角度,聘用考评结果优秀、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为能力强的教师提供发挥的平台,传承他们的亮点并发扬光大。这样在提高兼职教师团队整体能力的同时,也为每一个兼职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5.注重对兼职教师的人文关怀
学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兼职教师的人文关怀,避免只注重教学质量,一是要合理安排兼职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兼职教师是兼职上课,不少教师上下课需要来回奔波,学校应为他们提供专门的休息、办公场所等后勤保障或路费补贴,给予充足的人文关怀。二是要给予兼职教师充分的关怀和信任,学校应该关心兼职教师,认可兼职教师为学校作出的贡献和努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三是要构建畅通的沟通、帮助平台,学校应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线上沟通互助的平台,为兼职教师提供交流的场所,线下充分利用好兼职教师座谈会、教研活动等,让他们有机会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增加兼职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1.制定系统的兼职教师聘任规划
高校应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兼职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完善的兼职教师队伍长期建设规划,同时,应对兼职教师的数量、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做出需求分析和未来发展预测,结合目前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对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实施动态调整,根据相关结果制定兼职教师科学的、系统的聘任规划,健全兼职教师遴选的程序和标准。
2.规范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对兼职教师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严格质量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一般而言,兼职教师与学校的专任教师相比,流动性较强,队伍稳定性不高[8],因此,针对兼职教师队伍,需要制定专门的制度去对其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学校可制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手册,需涵盖学校基本情况、专业介绍、聘任条件和程序、薪酬标准、福利待遇、教学条件、教师职责、教学要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学培训、考核方法、教学保障机制等内容,对涉及到兼职教师的各方面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制度可依,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
1.建立评价结果闭环调控系统
在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时,应形成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三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计划—运行—检查—反馈—改进—再检查”的质量闭环调控系统[9]。通过学生评价、教研活动等渠道,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兼职教师考核、续聘、承担核心课程的依据,为优化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改善教学质量管理。通过评价结果闭环调控系统,研究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后续的管理进行修正,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以评促管
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促进管理,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调节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从对兼职教师教学管理的评价中发现管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制定管理人员的业务评估量化指标体系,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过程、管理成效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作为管理人员评优评先的依据,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目前,独立学院正处于从机遇性竞争向实力型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整体结构转型的问题,这要求独立学院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10]。兼职教师是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在独立学院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反映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有利于保障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最终推动独立学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教学实际,围绕兼职教师、学生、教学质量管理者等因素,分析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使其日臻完善,可通过优化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办法、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等途径,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建立健全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调动兼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建设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