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浩
(长江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明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是众多优秀青年的聚集地,也是维护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前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重任,对于“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权威与认同接受程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此,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思潮中,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威功能,保持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不褪色,就成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正因如此,理论界针对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日渐式微趋势,反复强调其权威塑造的必要性与突破口。归结而言,一是主要从高等教育的现代性转型背景出发,将该课程置于现代化理论视角下[1],提出了自媒体等技术域下的课堂话语体系构建、合法性与心理认同提升[2—3]等命题。另一分析路径,则从权威概念入手,以政治文化理论角度出发,探索该课程权威重建的突破口[4—5]。两种分析路径形式上略有差异,但相同点都试图揭示外部环境变化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对高等教育思政理论课本身的反思十分不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学科,但它一定也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它一定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6]。然而在多元社会背景下,如何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认知与政治意识形态教育的张力,鲜有学者对此进行理论回应。以此,我们通过对既有观点的批判与吸收、现实状态的考察与反思,重新检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重塑的路径,努力将争论焦点拉回到现实中来。
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关乎大学生群体政治素质的培养质量,然而受外来价值观渗透及其自身属性等因素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权威逐渐淡化、日渐式微。
1.复杂的社会环境削弱了青年对思政课的权威认同度
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立与发展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发挥作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做了大量有效的建构与辩护工作,维护了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伴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信息媒介的介入与更新,大量的信息以互联网为载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社会思潮、政治思潮逐渐在此交汇、聚集。大学生群体虽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强,但依然存在难辨真伪的情况。考虑到政治意识形态竞争因素,随着东西方政治思想的冲撞,西方某些政治势力乘势而入,一方面试图通过影视、书本等形式,强力输入西方式的政治普世价值,侵蚀我国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深层次接触与交往,培养一批亲西方且有实力的中产阶级精英,以动摇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根基[7]。同时,考虑到当代青年群体亦是个体化时代下的产物,他们已经成为“脱嵌”个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并且集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于一身,若此时价值观引导出现偏差,功利性的个人至上意识,追求私人领域的最大化等行动将大行其道,其后果就是大学生自身因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意义和功能不解,对课程理论内容与教学方式难以产生认同,这将不可避免地加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整合大学生群体政治主流意识的难度,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权威带来巨大的挑战。
2.过度的政治工具化降低了思政课功能发挥水平
韦伯将理性划分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他认为工具理性无法解决价值问题,过于重视工具理性反而会导致人与自然的疏远、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自身的异化,最终人将沦为技术的工具,并将丧失自我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载体,是高校宣扬、巩固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有力武器,它应对学生政治觉悟以及纪律意识给予形而上的关怀。但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宣传党和政府执政方针政策的实施载体,那么缩小该课程功能边界的论断就不可避免[8],其人文认知与教化的另一功能将不复存在。在这种定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么成为摆设,不被高校与大学生群体所重视,要么在运动式治理潮流催动下,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它表面上造成了高校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却因与大学生群体思想的自我创造性、独立性不兼容,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迷茫,要么学生被单纯地物化,成为服务政治意识形态所必需的工具、零件与技术,要么课程效果不尽人意并逐渐沦为形式合法化的工具,最终结果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效力大打折扣,难以起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
3.教学僵化性消解了思政课权威再生产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理应引导学生反思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关注政治现象背后发生的机制,并激发学生憧憬和期待国家美好发展的前途命运。然而,受限于传统政治工具定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为规避话语风险,主动建构屈从性关系,自我矮化成传声筒角色,放弃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本身的追问和审思。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被确立为课堂的主体地位,他们负责安排学习过程与计划管控课堂任务,教学过程多以知识灌输为主,讲解、说服、宣传是其主要讲课方式,授课学生则处于次要地位,学习过程也主要是以听讲和读懂方式获得,被动接受“抽象的原则、原理、教条、规律性、必然性等普遍知识”[9],很少有机会经历发现、构想、归纳、抉择和评价的过程。原本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为了格式化教学、标准化教学方式,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难以实现[10]。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个体丰富的生命历程与现实政治生活需求,同时也因缺少对学科知识应有的质疑、思考的精神,导致该课程难以满足高校青年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这不仅不能加强大学生对当下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理解,也造成了课堂师生关系不断僵化的局面,使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学习该课程,进一步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信度和效度,降低了该课程的权威生成能力。
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作为维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定位并未改变。新时代教育格局下,如何重塑该课程应有的权威,治理理论强调的多中心的合作理念、多主体互构结构及治理技术和工具的开发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即围绕学科理念更新,优化课程结构关系,辅以教学工具的开发与创新三个方面展开。
1.树立“问题意识”兼顾“能力培养”的理念
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教学离不开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一方面教学教育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为科学研究提出新课题和新方向,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课程教学提供新思想和新观念。但教育教学通常以学科为主导,“社会科学研究则源于从问题意识出发,理论创新始于问题研究角度的不同”[11]。学科意识是指教育工作者围绕学科理论体系,构建课堂教学内容的探索过程。“问题意识”又可被归纳为理论研究者围绕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开展研究的过程。前者有助于教育科研,后者则丰富和升华教育教学内容,改善课堂内容与实践脱节的困境。如何将两者深度融合,既能发挥“问题导向”下科学研究的精神,又能突出学科意识下教育的培育功能,这是教育界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属于专门的学科,同样应树立“问题意识”兼顾“能力培养”的理念,在培养目标上,应突出大学生提升分析政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与内容设计中,应逐步形成“问题—学科—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模式。具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以现实问题与重大理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原成一个个问题和一项项任务,通过问题或任务的形式,促进学生从象牙塔迈入社会、感受社会、分析社会,体会当今社会转型的艰难,以及中国共产党及各级人民政府所做的努力。通过逆向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城乡基层社区等实践领域中,汲取经验资源,满足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回归实践与历史和找寻政治知识的源头中,提升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内容的认同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和互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具有学理性、哲理性与前沿性,进一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权威魅力。
2.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多元结构关系
以教师为单一权力设计课堂形式与内容的计划型教学管理模式,因不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与课堂形式不认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问题日益凸显。治理理论所倡导的多中心治理主体间的协作关系结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权威重塑提供了借鉴。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式设计要吸纳该课程的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协商而定,通过建构学生、教师专家队伍等治理主体互动关系结构,因材施教、因事施教,实现大学生提升政治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目的。具体而言,在高校党委领导和行政资源推动下,注重思想政治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通过建构教师专家队伍、大学生群体等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协商机制,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权威再生产。其中,初始行动者的生成、课程治理主体间的信任与互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威重塑的两个关键要素。这要求院校两级机构要在制度和行动上为其留下生长空间,即以大学生思想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专家教师队伍学术参谋主体,遵循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原则,以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反向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通过现实政治社会问题的分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政治现象,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同时,辅以建立以学生为代表的反馈评估主体,增强大学生群体对所学思想政治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促进计划管理课堂向个性化课堂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各类主体要素的有机整合、优化并相互合作的课堂网络化治理格局。
3.开发有效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学工具
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念,而是要与教学对象、教学形式尤其是要与教学技术相结合起来,而课堂的治理技术又是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三大阶段后,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党团组织、学生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榜样教育—舆论宣传引导—形势政策教育等五大阶段[1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深度嵌入思想政治传统理论教学已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指借助互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将关注度高的时事热点、难点与课堂教学结合成为现实。如借助微信等即时通讯技术,激发学生参与分析、公共讨论的参与热情;再如借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共享丰富、便捷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点、理解理论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度。这样既可以克服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的困境,又能化单调理论灌输等课堂为生动个性化课堂,使师生在课堂、网络互动中产生共鸣,极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与权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鲜明指出:应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改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准备。这概括和浓缩了特定社会所积累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通过承认执政党的文化与思想,促使青年大学生守纪律、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减少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接受认同的阻力。从课程内容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兼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发展,结合当下时事政治,以讲授与课外实践活动形式,促使大学生学会用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与观点正确分析现实政治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权威性的认同程度。相比于其他课程,它除了承担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责任以外,更兼具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导向,反映国家政治本质需求的重要职责[13]。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基本都开设了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为此制定了课程内容标准体系,以抵制外来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侵蚀与渗入,强化执政党的社会合法性与政治合法性地位。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本质是为了维持国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与政权的合法性,提升社会公众对本国主流政治思想的认同度,它也是国家通过对符号、观念的操纵,将“一个团体中的语言、价值、利益、观念及目的等转换成不同群体可接受的内容。”[14]除此之外,该课程还肩负有把外在规则内化为自为约束,促使青年向现代性主体身份转变的使命[15]。
正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上述特殊性,相比于其他学科的自下而上,自内而外以及社会性与市场性等形式的合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在国家权力的介入下,获得了进入高校的“入场券”,浓厚的政治性色彩是其最主要的运行机制和形式,外部的政治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行政力量的强大压力推进。然而随着个体化、功利化时代的来临,社会成员公共理性流失的加剧,导致大学生群体一味追求知识的变现,忽略政治思想理论的掌握,其结果不可避免出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逐渐式微,维护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力量渐弱,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目标任务愈发艰难。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变传统单中心教师专家权力主体控制课堂、灌输知识的计划教学局面,而转向问题意识为中心,借助教师、学生等多主体互动信任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深入嵌入,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权威魅力。但也应注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功能式微的首要原因在于课程定位、课程教学思路以及对教学目标任务存在的误区,教学技术与方式只是手段和条件,是前者实现的载体和工具。理念引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借助教师专家队伍、学生等主体的互动信任机制才能得以实现,也需要辅以相应的信息技术及课堂教学的治理工具,以激发该课程的专业学科发展自觉性,促使重塑的权威具备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威的重塑,不仅能使当代大学生清醒认识当前复杂的社会思潮,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来自他人、社会和环境的压力,明确大学生群体主体性地位,还能够为主流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正名,巩固党的执政思想,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因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问题意识不足与哲学精神发掘不充分等内外因素,该课程自觉创新发展的初始行动力量贫瘠,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至今仍然如“高校教育系统外挂的一个系统,难以与高等教育融为一体”[16]。解决此困境,不仅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兼顾“能力培养”的理念、还需要优化高校课程的结构,更需要积极开发有效嵌入课堂的教学工具等。但对于如何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念、结构关系与治理工具应以何种形式进行深度融合,同样是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威重塑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关注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