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鹏
(淮阴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当前,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迈入智能时代,智能教育问题也随之成为重要研究课题。2019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的报告,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助于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促进教育公平,为学习者的未来做准备[1]。2019年3月19日,“智能教育战略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推进智能教育发展的具体行动,提出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及创新发展。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愿景、目标已经提出,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重构契合时代发展、人的发展的育人生态。思政课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有指导、引领作用,思政课拥抱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育人是提升育人针对性、时效性、精准性的必然选择。为确保其成效,本文提出以生命周期方法来建构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的逻辑与具体的实施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依靠的不是自身的惯性,而是依靠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共同作用。内在动力指的是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外在动力则来源于在社会发展、科技变革中不断涌现的新工具、新技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思政课如何育人时,提出了“三因”的新论断,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其中,“时”蕴含时代、时机之意,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保持进取之态;“势”蕴含形势之意,社会在变,形势在变,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谋事而定开新篇,寻求教学内容、形式等多维度的创新。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智能传感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工具、新技术已经形成了智能技术群,其所带来的“核聚变”效能巨大[3],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钟绍春认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支撑下构建新的拥有更好手段和环境的教育体系,能弥补原有教育体系缺乏好的手段和环境的缺陷,他将这种教育方式定义为智慧教育[4]。智能化育人是智慧教育的核心,其内涵与智慧教育是相通的。笔者认为,智能化育人即将智能技术、工具运用到教学中,构建基于更好手段和环境的育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将发生重大改变,这种改变集中表现在教学思维、教学场景、教学主体三个维度上。因此,应当从这三个维度入手剖析智能化育人的内涵。
2019年,“智能+”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标志着智能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智能时代的思维方式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智能时代以前,以寻找因果关系作为解释现象、预测未来的机械思维占主导。进入智能时代之后,数据的空前累积、数据中蕴藏的大量信息,增加了人们分析现象、预测未来的难度,简单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的机械思维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必须依托“智能+”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信息及万物间存在的关联性条件,从而清晰剖析现象、精准预测未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或产品。因此,智能化育人首先表现为教学思维的变化,确立“智能+”赋能教学的智能化思维至关重要。思政课程教学包括多个环节、多项内容,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衔接。要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质量,不能轻视任何一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维方式,树立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和创新思维意识,强化自觉运用“智能+”赋能思政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协作意识等,以效率至上的智能技术的普遍应用创新教学活动,实现各个环节的教学增能和智能化。
贺相春等人认为“教学场景是开展教学过程和发生学习活动的载体”[5],不同的教学场景代表不同的学习形态和教学模式,从教学场景的变化可以窥见学习形态和教学模式的变化。智能时代,教学场景也必然发生变化,智能化和虚实结合将成为智能化育人的核心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将被智能工具采集,并自动进行关联性分析。教师可以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凭自身的主观直觉及过往经验组织教学,而是可以根据得到的视频、语音、图片等多模态数据,利用机器学习、识别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多维展示教学场景中的细节,从而切入学生思想深处,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为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的调整、修正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组织。另一方面,借助不同的智能技术工具,可以连接更多的学习空间,真实和虚拟学习空间的互联、不同网络学习空间的互联,将会为学生提供“虚拟+现实”、交互紧密的新型智能化学习场景。学生可以自由调取、切换不同学习空间的资源,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学习活动的智能化。
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师和学生构成两大主体。进入智能时代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赵鑫和吕寒雪认为,智能时代“双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向。代表人工智能的AI好老师、北极星AI助教等,构成“智师”,代表人类智能的人类教师即“人师”,“人师”和“智师”共同构成“双师”组合[6]。因此,智能化育人意味着思政课堂有三大教学主体,即“人师”、“智师”和学生。“人师”和“智师”各有所长,“人师”可以通过批判性思考、与学生的情感性交互等履行自身肩负的培育创造性思维和智慧型人才的神圣教育使命;“智师”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存储与运算能力、智能识别技术等将“人师”从繁重的资料准备、作业批阅、随堂测验等负担中解脱出来,更快捷地对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分析,提供相应辅导,解决“人师”“一对多”的困境,辅助“人师”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总之,“人师”和“智师”协作,合理分工、有序配合,改变了传统“人师”单兵作战的教学局面,使得教学主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虚拟场域中充分协作,利用各种资源、工具、平台,搭建智能化教学关系网络和教学结构。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同时接受“人师”和“智师”的双重指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过去的识记和重复训练中解脱出来,而更加倾向于借助智能技术获取更高质量的知识,进行深度智能学习。与此同时,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汪时冲等人认为,智能时代,教学主体间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服务支持系统,即以教师为起点,教师向智能系统发出了解学生近期思想动态、学习进度等信息,智能系统利用智能技术收集学生信息,进行智能处理之后反馈给教师。“双师”与学生通过“引导—反馈”的交互关系,聚焦学生思政素养建设。
从教学思维、教学场景、教学主体三大维度剖析智能化育人的内涵,目的在于:弄清智能化育人的本质,即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把握智能化育人给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即改变了教学场景,教师和学生置身于智能技术和现实课堂共同铸就的虚实相融的空间;认识教学主体在课程智能化中的身份与习得方式的变化,使不同教学主体各归其位、各得所需。充分了解智能化育人内涵,是智能化育人的基础,但如何应用才能让智能技术真正发挥作用,使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依然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中,以生命周期方法论指导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实践,以期让智能技术真正融入、贯穿思政课程全过程,提高思政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接受到真正所需的思政知识,实现精准思想政治教育。
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有深厚的理论渊源: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在他的著作《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即将社会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他认为,研究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整体中[7]。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L.Bertalanffy)于1970年提出的系统论也是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基础,系统论将机体看成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整体或系统。他认为,要研究事物,必须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和全局入手,同时兼顾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8]。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系统论的三大原则,即整体性、关联性和结构性原则。在社会有机体论和系统论诞生之后,逐渐衍生出了“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等诸多与生命周期相关的术语。尼尔森(Nelson)和温特(Winter)等从生物学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诞生、成长、壮大和衰退的过程。该理论实质是对社会有机体论和系统论的进一步发展。朱晓峰教授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了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生命周期指生物在形态或功能上所经历的一连串阶段或改变[9]。比如对于高等植物而言,从种子到下一代种子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对人的生命周期而言,从生成发育到成长,再到老年,也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从这些定义和分析可以看出,生命周期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个生命过程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截至2021年9月,在中国知网中通过关键词“生命周期”检索,共有25 163篇文章。这些文章显示,生命周期方法已经被运用到产业技术标准制定、文件管理、环境治理、医疗卫生、企业管理、教育等多个领域。这说明,只要研究对象符合生命周期内涵,有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消亡或结束的完整过程,就可以运用生命周期研究方法。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符合生命周期内涵,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程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有其出生、成长、发展和衰老的完整过程,其在大学阶段的生活也要经历起始、发展、毕业的完整生命周期;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本身也有一个完整的起始、发展到结束的过程。
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到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实践中,可以使教师在推动思政课程智能化的过程中,更好地贴合课程内在特点和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确定各阶段的教学重点,从而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如何运用生命周期方法,王震立足于系统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遵循系统论是应用生命周期方法的重要原则[10],即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完整的、动态发展的生命周期过程,在这个过程内,又可以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研究对象所呈现的特点,需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与之配合。具体到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教学中,就是要树立整体思维,将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思政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然后在每一段生命周期内抓住相应的重点内容,做好各阶段思政课程的智能化工作。同时,要明确各个阶段是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现实需要,运用智能技术辅助教与学的全过程。
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是大势所趋。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强调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11]。2019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致贺信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12]。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近几年人工智能、大数据、AR等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智能教育发展迅猛,智能化教育环境的建设愈加完善,为构建智能化育人生态创造了条件。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将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划分为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结束阶段,不同阶段智能化育人重点如下。
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的起始阶段包括建设智能化育人环境、教材体系和运用智能技术“识材”、备课。
1.建设智能化的育人环境
建设智能化的育人环境需要完善学校的各种智能设施、引入智能技术,它是实施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可以运用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平台,推动教师备课、教学和学生学习、学校管理等的一体化;建立覆盖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大数据采集平台,实时采集动态信息;建设智慧教室、思政学科教室等,按照思政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建立虚拟仿真系统、路网学习资源等,为学生深度理解、探究、实践思政课程知识提供技术支撑。对于这些智能设备,要及时持续地进行迭代优化,确保资源与工具的使用效能。
2.建设智能化的教材体系
按照新时代高等教育思政课程体系的标准要求,加快建设包含文字、图表、视频、音频等一体化的教材体系。在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化、数字化的教材。通过课程体系的可视化、网络化,使其具备交互、协作、体验等多种功能,给学生提供智能化的体验。在智能化教材体系建设时,还需考虑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每个阶段的教材内容要体现出明显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可以考虑在使现有统编教材智能化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化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将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按照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材内容。比如起始阶段,即大一阶段,学生要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适应周围的新环境和新规则。这一时期学生容易表现出两种典型心理:一种是积极反应,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另一种是消极反应,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引发气馁、失望、回避、无助、自卑等多种不良心理。因此,这一时期要在智能化思政课程体系中增加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全面熟悉大学生活,掌握个人独立生活的技巧,帮助他们正确定位,主动克服不良心理的影响。针对贫困生、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要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互帮互助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大二、大三阶段是学生的发展阶段,他们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开始全方位锻炼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也日渐稳定,对思想政治领域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重大事件和新现象等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一时期的思政课程体系中,可以增加个别化思想辅导、心理疏导等内容,引导这一阶段中有心理障碍、被动发展、不求上进、缺乏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学生。大四阶段是多数学生大学生涯的结束阶段,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就业,这一时期思政课程体系中要增加专门的就业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端正就业态度,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使其有充足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应对就业压力。
3.运用智能技术“识材”
“识材”就是要依托智能技术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利于因材施教。在学校智能化环境建设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数据采集工具和智能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数字画像,常用的数据采集工具有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等,常用的智能教学系统有在线学习系统、随堂实录系统等。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等产生的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获得每个学生的数字画像。从数字画像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学情,在“识材”的基础上,教师更能针对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体特点备课、组织教学。
4.运用智能技术备课
在智能教学系统中,会储存大量名师、名校、校本优势教学资源,这些开放的教学资源查询快捷、使用方便,教师可以根据各章节内容搜寻并浏览名师、名校优秀的教学课件作为参考。同时,智能教学系统中还储存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备课需要随时调动这些资源,丰富拓展备课内容。此外,智能教学系统中会存储大量教育大数据,这些大数据中包含了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数据,也可以为教师的备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在经历了起始阶段的准备工作之后,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建立在第一阶段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与第一阶段是彼此紧密衔接的,但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已经发生了转变。
1.智能化的授课方式
一是可以多样化导入授课。利用智能技术,思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环节、不同章节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创设类型多样、具有较强适切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可以跨时空共享授课。传统授课教学资源也难以实时共享,但5G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智能技术使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5G技术等智能技术在传输速率、连接能力等方面的超快、超强优点,提高了网络传输能力,即便是超大容量的教学资源也可以实时同步、跨时空共享。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思政教学主题,调动对应云存储资源供学生学习。比如讲授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时,可以整合调阅与该主题有关的高清视频资源予以呈现。三是可以“人师”和“智师”协同授课。二者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辅助。“智师”可以利用计算智能捕捉海量教育资源,利用感知智能获得学生实时课堂表现,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数据,为学生适时推送适切和精准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安排学习任务、出题测试,实现精准导学。“人师”则围绕“智师”不擅长的因果关系类和推理类的教学问题,根据学生的习得情况、能力特征等及时答疑解惑,设计学习方案。总之,“智师”发挥在知识教学中所具有的面面俱到优势,“人师”发挥精准性解惑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等优势,二者协同提高授课效率和质量。
2.智能化的深度学习体验
随着5G、VR、AR等智能技术逐步融入课堂,学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一方面,依托智能技术进行远程共享,不同地区高校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跨区域同时开课。对于学生而言,同上一堂课,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利于激发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教师可以设计出三维的虚拟仿真场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或现实场景,比如“重走长征路”“重温五四运动”“遨游太空”等VR体验,让学生回到过去、立足现在,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曲折与辉煌,从内心深处产生爱国之情和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学生也可以自行设定自己在虚拟场景中的身份,这更利于他们以第一人称视角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观察、解读,从直观的现场体验中获得深刻的认知。
3.智能化的跟踪评价
过去,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如何,是否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师很难全面掌握,也无法客观评价。智能时代,各种智能技术的出现为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安置在教室的智能感知设备和课堂实录系统,收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情况、动作行为、面部表情等可以衡量学生课堂专注度的指标信息,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通过随堂测试系统或学习系统,测评学生对当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了解学生思政练习或测试题的答题速率、准确率以及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可以制订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提升计划,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思政课程进入尾声之时,育人工作的重点再次发生了转移。这一阶段,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十分重要。只有巩固,才能打牢学生思政知识学习的根基。在巩固的同时,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给予个性化辅导,能够精准解决学生疑惑。最后通过考试测评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实力及存在的不足。
1.智能化巩固复习
一是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思政课教学有其自身特点,靠行政命令式的贯彻执行和课堂上单纯的知识输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在思维层面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应当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利用好思政课之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将思政课程涉及的理论进行分类,整理成一个个主题,结合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线上辩论活动,在辩论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巩固复习。学生可以通过弹幕交互技术,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通过外部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二是可以利用智能平台推送个性化的课后巩固作业。利用智能化系统统计的学生课堂学习数据,结合推荐算法,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推送相应的复习题进行巩固,复习效率会更高。
2.智能化辅导解疑
思政课程中存在疑难点知识,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都存在一些有难度的内容,由于课堂教学容量有限,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教师不可能围绕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学生难免会留下疑问。智能化平台给教师和学生课后的互动提供了便利,教师汇总整理不同学生的疑难点问题,录制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获得针对性辅导。
3.智能化考试反馈
考试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也是课程教学最后的一环。但考试是一件烦琐的事情,出试卷、监考、改卷、统计、分析、讲解,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高校思政课平时很少系统地进行考试。而基于智能技术的智能阅卷考试系统的出现,可以简化这些程序。一是出题的智能化。利用智能阅卷考试系统本身的题库与出卷功能,教师只需要手工添加或批量导入试题,就可以快速地完成出题。二是考试的无纸化。利用智能阅读考试系统,教师可以安排云端考试。学生只需要登录考试系统,就可以在云端答卷,实现无纸化考试。三是智能化评卷统计。考试结束之后,系统会自动阅卷、评卷、出分,自动统计考试数据,分析学生考试情况,并将其上传到云端。四是智能化答案解析。系统可以对每个答案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标注,学生可以对照这些知识点,自主查漏补缺,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利用智能阅卷考试系统,思政课程考试将更加容易操作。同时,智能系统对考试数据的精准反馈,可以让学生了解每道题的得分率、失分率,掌握较为完整、详尽的分数数据,便于学生精准掌握自己的学情。
综上观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AR等智能技术的呼声由来已久,各种基于智能技术的教育App也顺势兴起,但到目前为止,教育领域只是被冠以智能化的名号,智能化尚未给教育带来真正革命性的改变,智能技术在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并未得到真正和完全发挥。因此,高校思政课程智能化育人不但要加强设施设备、网络环境等建设,引入智能技术,还要从当前思政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利用智能技术解决现存问题。生命周期理论着眼于思政课程的全过程,将新的智能手段和技术与生命周期理论结合,给思政教师和学生提供精准支持,能够解决当前思政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优秀的思政教师少,无法覆盖学校的所有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监测难度大,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监测难度大;学生学习时间、地点受限等。因此,要继续探索思政教育与智能技术融合的渠道,重视智能技术给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及可能的挑战,让智能技术更高效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