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的实践变革与发展思考

2022-11-26 11:35
林区教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文科艺术

肖 华

(内蒙古艺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00)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高校新文科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的新阶段。其中,艺术类高校因为在办学理念、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师资特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软硬件配套等方面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具有不同的新文科建设路径和实践经验。本文聚焦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实践变革,探讨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思路。

一、艺术类高校发展的新文科背景

新文科理念的孕育与产生、新文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响应了新时期的现实需求。在对教育理念转型探索过程中,新文科延续并拓展了产出导向的办学理念,新文科改革在技术推动下不断深化和拓展。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各门学科以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格局呈现扇形扩展,确立了延续至今的学科格局。其中,自然科学能够快速在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背景下产生实际效益,而人文社会科学相较之下实用性欠缺,难以产生即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到了20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来临,计算机、生物、海洋、航天、新能源等诸多领域的技术革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关系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社会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问题更加复杂多元,传统教育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需求,打破传统学科森严壁垒,促进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

就文科发展而言,“传统文科所擅长的启蒙性和批判性则不被看重,大学文科的知识生产方式也从传统书斋式思考走向对实践一线需求的关注”[1],一元的、片面的、纯理论的文科教育面临时代挑战,强调“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新文科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时代进步的必要条件

传统文科在应对新时代新问题时已然乏力,“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奠定的那套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信仰和方法,已经面临根本性挑战”[2]。基因编辑婴儿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胚胎改造并产生婴儿,引发社会各界争议,影响涉及生物技术、公共健康、社会伦理多个领域;快笔小新、Dreamwriter(腾讯新闻)等智能撰稿机器人和智能主持人在传媒领域大量应用,造成信息茧房,文化产品版权也成为监管真空;智能生活、手机支付为现代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模糊了公共和私有空间,用户数据被滥用与扩散,个人隐私逐渐丧失,等等。这些问题产生于新技术大量应用、新产业日益博兴的后现代语境,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被重构,以人为中心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向,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社会管理方式的重构。因此,对于后现代语境下的新问题进行探索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人类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必然结果,而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性思维相对应的传统文科已然难以应对这些难题,后现代语境下新文科建设恰逢其时。就艺术教育而言,日常生活中数字艺术设计、实景演出、文创IP多元衍生、数字博物馆等各类艺术创作、鉴赏活动等需要跨领域、跨学科专业融合互动,满足群众丰富的艺术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向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提出新要求。

3.教学理念转变的必然趋势

教育的传统观念以“教学”为主,重视完成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灌输式教育导致学生能力单一、创新不足、缺乏实践能力,最终造成人才培养的供需不匹配。为此,早在20余年前,高校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已经开始,直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吸纳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成型,即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及用人单位与高校教育的有效对接,从外部和全局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观念革新。其中,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强调从学科导向转向目标导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单一的质量监控转向持续的质量监控体系改进,OBE引导下教育思路的转变和具体实践的改革有利于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打通传统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以及文理之间的隔阂,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社会、行业、用人主体的人才需求相匹配,这种关注人才回报与实际产出的办学理念与新文科改革目标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文科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4.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3]新文科实践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交叉融合,如何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间进行很好的融合既需要理念引领又需要实践落实,而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离不开科技支撑。以20世纪中叶在全球迅速博兴的数字人文为例,数字人文研究将人文问题、数字技术和媒介研究结合,致力于重构人文知识谱系、建构符合当代语境的认知方式。在信息时代图文类、非结构性海量数据大量产生的情况下,数字人文通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呼应了新文科战略。就艺术与技术融合而言,早在19世纪,鲁莫尔等人便创立了“科学鉴赏学”,将研究对象从艺术品的物理属性拓展到内容属性,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建立艺术研究的数据认知,艺术与技术融合初见端倪。如今,社会中又出现了新媒体装置艺术、智慧博物馆、数字拍卖与收藏这样一系列新方式,技术支撑下的艺术实践创新活动不断涌现。大数据、互联网、数字技术、虚拟仿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变革实践

从学科发展的演进历史看,新文科建设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此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改革也在社会需求满足、教学改革和技术力量引入不同层面展开。

1.成果转化推动社会服务

结合艺术社会功能的实现机制,艺术类高校通过承担智库功能,进行基地建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方式打通学科专业间、院系间的固有壁垒,服务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

(1)承担智库功能。艺术类高校的智库或承担智库功能的科研机构往往不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而是为艺术服务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战略支撑。艺术类高校院系设置以艺术学科相关门类为主,文艺研究类人才更为集中,艺术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交流广泛,通过发挥艺术类高校的智库功能加强新文科背景下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应用对策研究,促进艺术类高校社会服务工作有效开展。例如,中央戏剧学院成立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动戏剧管理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戏剧院团和相关组织提供实验平台、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自获批设立以来致力于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紧迫性和攻坚性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基于前瞻性、问题导向和学科融合的艺术类高校智库功能发挥,能有效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需求,是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院校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

(2)参与基地建设。就基地建设而言,艺术类高校通过与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打造示范基地,助力企业或地方经济振兴。艺术院校作为人才供给方可以为基地建设与发展提供专业规划、人才培训、艺术指导等,也可以直接参与基地的艺术创作及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或地方资源注入艺术活力;作为人才需求方,企业或机构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基础资源和实践土壤,为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成果提供孵化平台,有利于艺术创作人才及经营管理类人才实践能力提升,协调人才供需,使得人才培养更接地气。就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下经济建设的宏观环境为艺术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多元融合等都离不开艺术,通过挖掘剪纸、雕塑、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艺及地方戏剧、戏曲等传统表演的艺术魅力,展示地方仪式、庆典等民族活动,将艺术与产业对接,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民间艺术、地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3)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艺术类高校服务社会的又一个重要方向。有效的社会服务不应囿于政府部门、企业机构,而是将艺术类人才及其劳动成果从高校、智库、基地释放出来,积极融入到社区和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空间中,走进火热的群众生活。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尝试突破物理空间限制,走出校园开展课程成果展、毕业展,在社区、场馆等地举办文艺汇演、公益讲座等,扩大艺术院校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丰富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动种类,受到群众广泛欢迎。除了地方性活动,艺术高校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在跨区域层面展开。如隶属于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研究中心的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除了展开教学研究实践外,工作室还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炎黄图艺术馆以及希腊、德国、比利时等地举办“中国童画——中央美术学院少儿艺术工作室优秀作品世界巡展”,工作室培训各地少儿美术机构校长及中小学骨干美术教师,并向北京蒲公英打工子弟学校、四川阿坝若尔盖藏区、柬埔寨孤儿院等赠送书籍,进行实地教学。

2.多位一体助力教学改革

信息时代,智慧树、学堂在线、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专业线上教育平台和Bilibili、抖音等视频类社交平台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很多知识可以在线上经济高效地获取,弱化高校的知识传播功能。在此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改革要在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培养理念基础上,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突出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

(1)一流课程建设倒逼课程改革。“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自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艺术类高校教师也积极投入到高质量课程建设工作中。课程申报需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课程建设规划,并最终促成学生课程学习后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实现。因此,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团队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特色与创新、课程团队构成等进行系统梳理和重新思考,实现课程的我自检验和再塑。同时,已经获批的一流课程、尤其是线上和混合类课程,能够与其他院系或高校课程互补,成为很好的教辅资源,实现知识共享。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公示数据为例,被认定的课程共计5 118门,其中艺术学类课程179门[4],由艺术类高校申报认定的课程40余门,艺术类高校一流课程建设存在巨大进步空间。

(2)“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离不开“跨界”。一方面,院校内通过组建团队、项目合作、备赛参赛、公益展演等方式跨越专业学科壁垒,实现院系之间的合作交流。除此以外,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发展是人文与科技的融合,也伴随着对“技”与“道”的追问,对于以文艺类专业见长的艺术类高校而言,通过联合授课、举办论坛、开设研修班/工作坊、举办大赛等方式,尝试跨院校合作,共享办学资源,拓宽发展领域。此外,很多艺术类高校与国际院校签约,以联合培养、短期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将师生送出国门,学习专业知识,感受异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通过“跨界”合作,培养既理解艺术又清楚管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3)课赛一体夯实授课效果。新文科背景下的授课活动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更多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全国性和地方性大赛,巩固和检验授课成效,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针对教师有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师风师德演讲比赛、科研成果评比等,针对学生有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参赛内容基于课程内容析出,参赛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备赛过程促使师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促成跨专业学科合作、产学研融合,参赛结果为师生提供更多经验,教师能够反思教学、持续改进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查漏补缺、更好地规划个人学习生涯。课赛一体打造过程中形成了论文、教材、艺术作品等系列教学成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技术引入优化办学资源

关于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近年来,艺术类高校在新技术引入与应用方面不断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1)智慧校园网络初步实现。在国家互联网发展大环境影响下,2010年浙江大学率先提出建设“智慧校园”,院校智慧校园开始初步建设;2012教育部制定《教育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提供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数据参考;2018年,智慧校园的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为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战略框架。十三五期间,包括艺术高校在内的中国各大高校普遍搭建了集教务、科研、人事、财务、图书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一体化的高校信息网络。伴随艺术类高校新文科改革深化和师生需求层次提升,艺术类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仍需不断完善,最终建成“信息完整统一、覆盖全面、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为校园管理、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便利的一站式服务”[5]。

(2)智慧课堂实践逐步深化。在“互联网+”思维引导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艺术类院校形成了以线上教学和混合教学为主的互联网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可通过远程方式实现教学活动同步、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监督和教学成果检验,是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维持常规教学活动的必要形式之一。此外,混合式教学也是互联网教学的重要形式。目前,线上已存在多个大型在线教育平台,同时艺术类高校教师也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积极建设自有课程线上资源体系,这些线上教育资源为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提供基础,学生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师生探究、课后实践创新的方式,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师实践指导结合,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价值、并能够照顾到艺术类专业课程“言传身教”的特殊性,是较为适合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一种互联网教学模式。此外,大量的艺术类专业课程通过实践创新深化学生理论认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而多数艺术类课程实践活动开展需要特殊材料、特定工艺、特殊场地或场景,条件要求较高。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艺术类课程通过模拟软件、H5等多元手段,探索教学效果检验方式,弥补环境和条件限制,为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检验提供了新的选择。

(3)智慧实验室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实验室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数字实验室,通过智慧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进行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管理,最终实现高校实验室“智能、安全、开放、高效”[6]运行。与智慧实验室建设内涵对照,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实验室依然是旧的管理模式[7],艺术类高校建设智慧实验室同样存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力量薄弱、跨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室资源共享力度不足、实验室智能化建设不足[8]等问题,且进度落后于理工科类及综合类高校。目前,艺术类院校智慧实验室建设开始在宏观规划、标准制定、实验人才队伍建设、评估与监控、保障措施等层面展开论证,并逐渐展开实验室3D打印机、高端投影机、图形工作站、虚拟现实实验室等硬件和教学、管理等软件的引进工作,后续在新文科建设推动下艺术类高校智慧实验室建设将有更大空间,为师生提供跨学科专业的综合实验室。

三、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发展思考

艺术类高校的新文科实践活动既涉及到内部资源的建设、优化与整合又涉及到政产学研的跨界与融合,促进艺术类高校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蓬勃发展,要以全局意识、前瞻视角,思考发展方向,夯实发展成果。

1.充分论证,做好新文科发展定位

艺术类高校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各艺术类高校也基于发展历史、地理区域、资源环境等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特色,高校定位不同、学生培养目标不同,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也应结合自身特色做好新文科发展定位,创新新文科发展路径。艺术类高校应在秉承“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新文科建设思路基础上,通过深入论证,将新文科建设中社会服务、教学改革、技术引进等经验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风土人情、区域特色文艺有机融合,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强化人才培养优势,力争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类人才。

2.重视课程思政,加强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艺术类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专业能力,还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追求艺术“善的境界、真的境界和美的境界”[9]。此外,大量艺术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公共文化服务、公民素质提升相关的艺术创新与传承活动,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责任意识、家国情怀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价值观念,带来持续而广泛的影响,使得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课程思政不可或缺。

实践中,艺术院校学生缺乏系统接受思政教育的时间、机会和动力,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任重道远。为此,高校可通过规划制定、文件出台、课题发布等举措,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尤其要重视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调动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在专业授课中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的艺术类专业学生,以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使命。

3.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师生参与

艺术类高校新文科建设离不开校内师生积极参与,而新文科建设对师生提出更高要求。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既要具备专业知识又要擅长沟通协调,学生进行学习既要擅长理解记忆又要懂得实践创新,新文科教与学的难度要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成为阻碍师生参与新文科建设的巨大障碍。因此,艺术类高校新文科建设要在充分认识艺术类院校师生特色和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规律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师生走出传统教与学的舒适区,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高校的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动员,做到政策资讯、赛事评优、同行建设等新文科前沿信息实时更新,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的新文科建设培训活动,让教师认识到新文科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增强教师参与新文科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方面多元激励,将教师新文科建设的参与实践与教师的工资绩效、职称评定、荣誉授予挂钩,将学生新文科实践活动参与与评奖评优、学分累计相结合,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新文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供配套服务,协调各方利益

新文科建设是联系校园内外、跨越学科专业、涉及教学科研、调动广大师生的系统工程,为了协调不同利益相关方关系,能够以全局视角进行规划统筹,需要组建由院校领导牵头的新文科建设工作小组,为新文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加快高校教育云服务体系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加强新技术的引进与利用,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此外,积极创新管理手段,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包括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新文科建设的服务意识,了解艺术类院校新文科一流课程建设、课程大赛相关的规则和流程,做好组织规划和技术支持;创新考核机制,形成教师评奖评优的多元评价体系,并在课时分配、工作量认定等方面与教师的新文科改革实践相匹配;深入论证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鼓励教学改革。最终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艺术类高校新文科建设的执行力,增强执行效果。

猜你喜欢
艺术类文科艺术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纸的艺术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