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石镇榆川九年制学校 李宝盆
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知识的学习,初中生物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究和探索。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的探究式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本文以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规律,提出了几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探究式学习的有效策略。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占据了主导的位置,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的主体性未被充分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的状态,比较欠缺对生物知识的思考,更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生物知识难题,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抵触甚至厌恶的情绪。在生物课堂学习中,初中生严重地依赖教师,对生物课程知识内容的思考和学习都不够深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双减”教育理念指引下,初中生物教学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初中生学习任务很重,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在中考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往往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笔试成绩。虽然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的探究、思考和应变能力不足,在面对“新题型”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导致了学生在中考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很多复杂、困难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认知,并且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是,当前很多生物教师对实验教学并不重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学生,甚至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实验流程、结果进行记忆。教师将初中生物实验当成一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实验流程、结果一无所知,对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另外,学生未有效地参与实验学习,那么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精神未实现有效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利。
生物知识是一门科学,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生物课程教学效果。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甚至未提供有效的探究学习机会,使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中兴趣不足,学习的主动性也欠缺。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对知识内容没有进行必要的探究和思考,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另外,学生的探究能力未获得提升,那么学生在以后的生物知识学习中就会显得更加吃力,影响学生今后对生物知识的学习。
在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中包含很多生物实验知识内容,这些实验知识内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还能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入把握生物知识的内在规律。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另外,有很多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时,往往管束较严、干预过多,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实验,缺少了实验兴趣,在实验学习中学生更没有机会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法获得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提升。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地转变生物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凸显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生物实验中能独立地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探究思考,从而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效能。
例如,在进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这个实验学习时,在课前教师对这个实验教学活动要精心地规划安排,尽量凸显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独立探究性,从而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掌握“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实验活动。如“同学们,今天这个实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实验器材?”“在实验中,我们应当保证哪些不变量?”“同学们,请思考一下实验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等。这样,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就会将实验器材“两个水杯,一杯水百分之十的食盐水,一杯自来水和一棵植物小苗”,并且在实验中学生尽量保障太阳光强度的相似,这样才能保障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地探索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对“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相关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入,掌握得更牢固。当然,进行实验引导的时候,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实验要求,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引导方式,既能让学生对实验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索欲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过程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当“指挥官”的角色。因此,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探究,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进行差异性的探究性学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应向学生规定方向性的探究话题,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保留充分的想象空间,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创设高效的初中生物探究性课堂。初中生因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探究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保障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在发挥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科学地控制生物课堂的探究目的和节奏,保证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单元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应在明确“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主题基础上,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开展有效的自主探究活动。一部分学生借助心脏模具观察心脏的构成和在血液中输送的作用;一部分学生通过熟练操作多媒体技术,利用微课、微视频的方式,自主探究心脏输送血液的原理;一部分学生擅长绘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绘画工具,组织学生画出心脏结构简图,在绘画过程中把握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本节课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猪心,利用猪心与人的心脏的高度相似性,激发学生探索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热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探究工具,教授学生有效地自主探究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课本上的本节课知识。
总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同,对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要求也会不同,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将“因材施教”与“探究式学习”充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探究式学习生物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根据自身的理论基础参与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科的学中,探究生物科学的本质。探究性地学习不应局限在课堂内和教室内,还应拓展到社会生活中和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当前初中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保姆式”保护,自身的自理能力和独自探究能力较弱,不利于初中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素养的新课标下,初中生物课堂应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控制探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收获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节课时,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探究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教师组织学生设计“爱护植物”的宣传页和标语,通过学习、筛选宣传语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学生能了解“爱护植物”的意义。在设计出高质量的宣传资料后,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街头,开展“爱护植物”的社会宣传活动,如此一来,初中生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爱护植物,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植树节”活动,通过种植树木,感知植物在生长中蕴含的生命价值,并要求学生持续性地观察并照顾植物,通过分析植物的季节变化,巩固本单元中的学习重难点,明确绿色植物的种类,了解被子植物的种子萌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并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过“植树”活动,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植物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
生物知识的学习绝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将生物知识充分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这样,学生在生物知识探究学习中,才能掌握实验活动的理论指导,并且在实践探索中对生物知识理解认知得更加准确深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另外,实践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中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偏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够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无法准确地反映给教师,导致了生物教师的教学策略无法高效开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十分不理想。在探究式学习策略应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与学生的活动交流,尤其是加强与学生的合作,才能在班级内营造一种和谐的探究式学习氛围,为探究式学习策略的实施奠定基础。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在生物教学实践中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认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时,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理论讲述的形式,为学生讲解“食物中包含哪些营养物质”“哪种食物富含营养物质”等,那么学生就会感觉理论知识点比较晦涩难懂,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一起探究和思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的理解,还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营养物质的种类”,归纳总结“什么样的食物富含什么营养物质”等。当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讨论,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实现高质量的互动交流。有效的师生合作既能保障小组讨论的进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讨论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组讨论之后,小组代表要和教师一起对本节课程知识点进行再次探索式的补充,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营造探究式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采取交互式的教学策略,营造生动的探究式教学氛围,从而创设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为学生学习初中生物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技巧,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引下,初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这是提升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水平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探究,转变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有效保障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应用,并紧密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课程内容,为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探究式学习的初中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