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22-11-26 09:12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陈红梅
天津教育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文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陈红梅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应用频率较高,不过,这一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此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改进,借此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障其学习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基本都是局限在语文教材上,很少有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而且教师在展示教学内容时,基本是文字这一形式,难以调动起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文本,这样既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还能够打破教材的限制,使得教学内容的形式更加多样,同时也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使得学生能够将自身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语文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推动教学方式的改进

就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来看,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始终让学生处在被动接受语文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对教学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新课改的提出,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也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使得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实际需求。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则能够为教学方式的改进创新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改进,或者是创新出能够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使其语文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其教育教学思想比较固化,难以接受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这些教师看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否则以小学生的性格,并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这种思想认知是错误的,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用,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更难以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另外,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比较抗拒,主要是因为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难度比较大,无法熟练操作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这也会对信息化语文教学课堂的构建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信息技术应用不当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借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不过,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并没有实现其应用目的,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只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教材中的一些文字知识,并没有改变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上的知识听教师讲课,不需要再看课本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应用情况,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一些教师在采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虽然拓展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拓展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匹配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也会降低信息技术的实效性,最终无法构建出有效的信息化语文课堂。

三、构建小学语文信息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课文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比如,说明文,这一类型的文章在对写作对象进行描述时,通常会采用分类别、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思维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水平比较低的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小学生本身就很难耐得住枯燥,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另外,古诗词及文言文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大“克星”,很多小学生对于古代语言词汇缺乏认知,且文言词汇也比较难懂,这些知识内容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而且降低其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师如果还在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并且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语文教材中,将无法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甚至还会降低教学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也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素材,将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实现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这样也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多种形式的知识素材也能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在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相关小学教师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解实际学情。在这一基础上,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还要将其合理融入教学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利用这些知识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一课文时,应该先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可以说大多数小学生都没有见过黄河,对于相关知识更不知道,而且该篇课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课文中有很多数字信息,不少学生对于数字都缺乏相应的概念。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若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文字授课,则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关于黄河的信息资料,并且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搜集到的与黄河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数字信息以及生态问题,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黄河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多样性的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王之涣的《凉州词》这首诗时,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这首诗其中的含义,还应该搜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之涣的人生经历等资料,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当前我国戍边守卫战士的一些真实的视频,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资料时,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怀乡之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合作探究课堂

语文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基于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并且在开展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等予以充分考虑,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则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关注。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以独立探索这一形式为主的个别化学习模式,另外一种就是在网络基础上的协商学习模式,这两种学习模式都符合新课标针对语文化教学提出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种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以及兴趣,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极为有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教师在构建信息化的语文课堂时,可以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探究的语文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这样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文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探索该课文:其一,上网查询与圆明园有关的各种资料信息;其二,通过了解圆明园更多的资料,自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文;其三,在完成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分析学习过程中各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其四,在课堂上,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全体同学介绍圆明园,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只需要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组织与引导,而且还应该对学生予以适当的指导,保证学生的学习不会偏离主题,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圆明园的经历及我国的历史发展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任何学习中,兴趣占据着重要位置,其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若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并且要采用合适的措施,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计配乐朗诵的教学环节,也可以增添彩色动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知识的背景资料、影像资料等,利用这些素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文字知识具现化,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及简单性,这样则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理解,学生自身的求知欲也能够得到激发。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进行新课导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动画,为学生呈现出生动的情境:在动画内容中,有几条鱼在水中在欢快游着,逐渐游到一张白纸上,在这一时候,画面中就会呈现出课文题目,并用几条小鱼进行点缀,同时还要配备轻快的音乐,将学生的心神直接吸引到这一画面上。接着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入新的教学内容中,还要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鱼真能游到纸上吗?”“为什么鱼会游到纸上?”通过设置这样的悬念,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呈现给学生,以此激发出小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能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内容,进而让学生在教学中保持注意力集中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答疑解难

在具体的小学教学内容中,一些重点词句、主要段落的学习难度比较高,不好理解,若是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干巴巴的讲解,并让学生死记硬背,将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能够记住,却不理解知识,则会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将重难点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方式,将抽象性的知识具现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内容,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将学生视觉功能调动起来,利用直观的视觉刺激,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其在短时间内,能够感知到更多的信息。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再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就能够让学生突破相关重难点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在讲课前,将一些知识内容制作成为幻灯片的形式,接着在讲课过程中,将课文中一些抽象性较高的重难点知识转化成为具象化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在较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及形象性,以此帮助学生的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詹天佑》这一篇课文时,文中讲述了詹天佑沿着山势设计出一种“人”字形线路形式,该部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学生也很难从刻板的文字中理解相关知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若想带领学生突破该课文中的重难点部分,则可以将电教媒体应用其中,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设计这样的动画教学环节:带有两个车头的火车正在向北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前面车头拉、后面车头推,当火车经过“人”字形的线路岔口后,就可以将火车倒过来行驶,这样就能够轻轻松松地爬上陡直的山坡。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的过程中,能够直观了解火车的行驶过程,对“人”字形的火车线路也能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其能够理解该部分的课文内容。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推动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还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集趣味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