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茜 江 岩 杨 静 罗文卿
(山东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目前,开放式创新已经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范式[1-2]。开放式创新强调对创新资源的跨界获取,并进一步引致创新资源的跨界流动,其中包括人才流动。科技人才作为人才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流动性既具有一般人才流动所具有的“经济追逐性”,还具有自身特殊的“技术追逐性”[3]。伴随着科技人才的进一步流动会引致科技知识的流转,而科技知识有助于推动社会创新与经济发展。因此,科技人才流动对创新经济的影响较一般人才流动影响效应更显著[4]。为此,对开放式创新网络的科技人才流动进行优化分析,将有助于企业适应创新环境要求,为有效进行科技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提供依据。
知识匹配意味着一方拥有的知识能满足另一方对知识的需求,或者彼此之间可以达到良好的知识互用。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要实现科技人才的高效流动,必须与知识的良好匹配关联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匹配。一是知识内容的匹配,二是知识表达的匹配。
知识网络是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一种网络形态,它是知识在空间结构上的集合,是由众多知识节点和知识节点间的联系构成的。可见,知识网络不是知识节点的散乱分布,它建立在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科技人才与知识之间存在映射关系[5],伴随着知识关联性的增强,科技人才与外界之间的知识联系与知识互动,科技人才的技术合作与创新过程就是知识交互过程。因此,科技人才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流动行为的有效性与新环境良好的知识匹配相关,双方在知识内容上的匹配关系能使彼此的技术具有关联性,适应彼此的技术环境,相互间能够消化、吸收并创造出新的知识。
由于科技人才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因此知识内容的匹配识别需要将科技人才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考虑进来,表现为显性知识匹配识别和隐性知识匹配识别。由于显性知识是可编码的、能够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因此对科技人才显性知识的识别较为方便,可以通过产品研发资料、专利、工作报告、发表文献、档案、录音录像以及网络论坛、网络数据库等进行识别。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不可编码的、高度个体化的知识,隐性知识的个体性和难言性特征使得对科技人才隐性知识的识别存在困难。现代科学认为,隐性知识是通过直观体验获得的知识,与人的认知机制相关。因此,对科技人才隐性知识的评价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①已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科技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的丰富性、所涉及知识领域的广泛性以及所掌握知识的前沿性和深度决定科技人才隐性知识的储备能力,这是其获取隐性知识的基础。②取象比类能力。即是否能够选择精巧的比喻、类比和模型来表达隐性知识,使受众获得启发。这是隐性知识的表达途径,考察的是科技人才是否有能力使隐性知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③运用意象的能力。即在充分掌握事物本质后,能否不再依赖显性知识的文本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技能,这是运用隐性知识的能力,可通过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知识的细节程度进行考察。
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中为促成知识的共享和转移,对知识进行编码并加以表达是随时存在的。表达上的匹配是指知识通过一方的编码,在文字表达、呈现方式等方面可以转化为另一方可以理解的知识。显性知识的高明晰化使得其在表达上容易实现,而隐性知识的低明晰化与低编码化使得隐性知识的表达往往成为科技人才间交流合作的主要问题。并且,隐性知识是更为重要的知识资源,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中占绝对部分,因此隐性知识往往构成了知识表达的主要内容。有效地实现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表达匹配,是科技人才合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决策的重要因素。
隐性知识是那些知道但难以表达的知识,这类知识“只可意会,不便言传”,更多的是通过带领、领悟和练习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学习[6]。可以说,对于嵌入个体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最快捷、最精确的方法就是直接的交互活动[7]。从这个意义上讲,隐性知识的表达应该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实现的,具有特定的情境性和个体化特质,这对双方表达的匹配性要求甚高。这种匹配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意愿上的匹配。科技人才间的知识表达得以持续是由于存在互惠的目的和信任的关系,这是表达意愿得以产生的前提。因此,能否与新的组织或人员存在或建立互惠以及信任关系,是科技人才进行流动的关键因素。二是表达方式上的匹配。这是隐性知识需要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实现良好的表达和接受效果的问题。如果存在某种表达方式为双方认可,并且能被很好地使用,比如肢体语言、眼神、谈话、非正式讨论、或者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和头脑风暴等方式,高效的知识合作与交流便可以实现,有助于科技人才流动。
对科技人才的知识交流与合作问题,学者们意识到它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基于知识的专业化分工,即知识间的匹配,还受到社会、制度、文化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认知规范。认知规范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固有观念”和“支架”,它影响人们对知识的表达、获取、吸收和应用[8],包括不同主体间共同的理解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如语言、行为符号和故事等[9]。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的知识活动有很强的集聚性特征[10],科技人才在认知上的匹配能够造就共同的知识理解基础,影响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社会认知上的匹配主要由共同语言和共同愿景构成。
科技人才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尽管知识可以被作为客观的真实予以理解,但并不是独立于情境存在的,而是来自并被运用于不同情境,因此还应被视为“情境”的知识[11]。为实现这些“情境”知识的良好表达与理解,需要人们创建、学习并运用情境化的语言和背景知识,这便是共同语言[12]。Cohen & Levinthal[13]在提出知识吸收能力概念时就曾指出了主体吸收外部知识由他们相似的知识基础决定,因为当对他人知识有所了解时,就会对其知识发生兴趣并进行很好的理解与吸收,这有利于显性知识的表达与理解,对抽象化的隐性知识尤为重要。Ludwig Wittenstein[14]的语言游戏模型也表明隐性知识的共享需要营建共同的语境和语言。共同语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顶层概念”,它有助于人们表达、接收、识别和理解共同的知识体系。
共同愿景是大家认同的共同规范与准则,它包括共同的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是社会资本认知的一个重要维度[15]。共同规则作为一种联结机制,将有助于科技人才不同知识的整合。拥有“共同规则”的群体意味着大家对组织系统知识有共同的认知[13],能简化彼此间的认知过程,并且它所对应的价值体系能促使大家对认知结果的共同接纳。也就是说,共同规则能促进科技人才间知识的结合化与内部化[16],而这是长期反复的社会性和知识性交往的基础[17]。
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也必然隐含着某种共同的价值和目标。首先,价值和规范的内在化能够推动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与对方建立最基本的信任;其次,团结能使一个人因为认同他人的需要和目标而与对方建立互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联系[18]。因此,如果把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看成一种组织活动,就可以发现这种规则和价值观的作用存在于组织活动之中,一方面共同愿景使科技人才间有可能避免误解,而且有更多机会交换想法和资源;另一方面,共同的愿景能使彼此利益得以协调,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知识的交流频繁而多样。Wright&Snell[19-20]认为,在动荡的知识环境中,为了实现员工与组织间的适应性,柔性是非常必要的。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人才流动应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刚性流动,应该是柔性的。前者是在传统的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约束下的流动;后者是摆脱上述约束,在不改变与原组织隶属关系的前提下的流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21]。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通过刚性的人才流动来实现知识的流动既不经济也不现实,而柔性的人才流动可以突破工作地点和组织界限,从更大的范围,以更高的效率配置科技人才资源。
根据知识流动的不同要求,科技人才的柔性流动可以归结为全职引进、项目式流动、兼职式流动、候鸟式流动和咨询式流动5种类型。
(1)全职引进。全职引进是指完全脱离与原组织的隶属关系,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与之建立新的雇佣关系,这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刚性流动。全职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本组织对科技人才的使用。当然,这种流动类型的成本也最高。当组织需要长期拥有某种知识,并且这种知识能够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时,全职引进往往是人才流动的有效形式。
(2)项目式流动。项目式流动是通过开展项目合作,使人才在互借互补中实现知识和技术的交流。项目式流动往往在企业间发生,如企业间进行的科技项目合作研究、共建研发中心或实验室等。通过项目式流动,可以使人才带着知识与技术到需要的地方。在这种流动形式中,科技人才往往不谋职位、不求工资、没有隶属关系,流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可长可短。
(3)兼职式流动。兼职式流动是指科技人才在本组织完成本职工作后,在其它组织以聘任等方式兼职,使其知识运用于更多的领域,实现知识效用的最大化。在这种流动形式下,科技人才并不改变与所在单位的隶属关系,主要包括跨企兼职、异地兼职、跨国兼职等。这是“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流动形式,能够为企业带来先进的思维方式和技术。
(4)候鸟式流动。候鸟式流动是指组织外,尤其是外地的科技人才采取的定期去某地进行交流合作的“候鸟”式做法。例如,海外的专家、学者定期往来于国内外,由此形成一种跨区域的国际人才的候鸟式流动。这种科技人才的流动形式能够将地区和企业引入到更大地域范围的人才流动体系中,争取到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5)咨询式流动。咨询式流动是指邀请某一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专家学者,以培训、讲座或学术会议等形式实现科技人才的资源整合。有些领域的顶尖科技人才掌握着重要的知识资源,可以采取将这些人“请来”的方式,通过咨询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长远性的思想基础,铺设创新平台,同时也可以拓宽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的思路,提高科技人才的知识含量。
根据人才流动的形成机理和对区域创新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确定宏观优化政策的作用与位置,明确其干预边界。本文从以下4个方面采取区域人才流动的宏观优化策略。
(1)人才与区域创新经济的协调机制建设。在确定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经济资源配置、对外技术合作等举措时,对人才的供求变化相应进行定性、定量的测算和评估,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和制定相对统一的办法。
(2)人才信息库及评价机制建设。应构建全球化、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行业性5个层次的人才信息平台,采集各类人才信息,以节约人才交流成本、实现人才资本转移的快捷化。
(3)中介组织培育。应建立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和行业服务标准,建立安全的退出机制,利用安全退出机制保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
(4)区域环境建设。要改善自然、生活和制度环境,形成与区域性人才流动的良好互动关系。
科技人才流动是开放式创新的必然现象和必然要求,其流动遵循着自身的路径和方向。本文探析了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流动的优化策略。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的流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刚性流动,而应该是柔性流动,可以通过全职引进、项目式流动、兼职式流动、候鸟式流动和咨询式流动等类型突破科技人才工作地点和组织的界限,从更大的范围配置科技人才资源;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要实现科技人才的高效流动必须与知识的良好匹配相关联,需要实现科技人才知识内容和知识表达上的双重匹配,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由于科技人才的知识活动有很强的集聚性特征,这使得科技人才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社会认知的影响,因此科技人才在流动中需要遵循社会认知上的匹配性,从共同语言和共同愿景两方面实现社会认知的匹配;本文从发展科技人才中介组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科技人才信息库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科技人才流动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