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玉
(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甘肃 白银)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无论社会处于哪个时期,历史诠释都要以当下时代意识及特点为主。因此,教师需要从以往教学形式中跳脱出来,凸显“以生本理念”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将学习需求与新高考需求相衔接,围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及唯物史观等内容展开学习,站在历史全局角度,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分析,进而提高自身历史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历史作为时间与空间相互交融的博学学科,若想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教师先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其在对历史知识全面掌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着重带领学生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以其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为基准,拓宽历史视野,对所学内容深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忆古思今,提高学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但相同的是这些学科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高中历史对学生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能利用自身的思维能力对事件展开全面分析,深挖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剖析相应的内容,对事件的起因、结果及影响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应用科学思维看待问题的习惯,并对事物之间的关联予以精准把握。
阅读理解与归纳总结应是高中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导,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协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捋顺国内与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不仅是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主观需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予以整体把握,思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及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效及质量。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最大的价值是让人们能更好地把握好当下。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相结合,带领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及建设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与自豪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及爱国主义意识,点燃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热情,以此充分发挥历史育人的意义,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在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尽可能多元化地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相关知识内容时,为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分析能力,教师应以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层面为着手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及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历史中的事件融入特定的历史时间中,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也就是说,教师需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掌握该阶段的历史时间与空间的信息,了解清朝经略边疆的有关策略。然后,对比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揭示清朝鼎盛时期出现危机的本质。
2.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核心观点是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消化理解。而历史问题的探究需要以科学思维为依托,让学生在辩证中进行合理思考,探寻正确答案。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唯物史观视角,辨证分析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哪些促进与阻碍作用,同时对奏折制度、军机处及文字狱等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要学会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
3.历史解释。历史解释需要以史料为支撑,以历史的认知理解为基准,对历史进行理性且客观的评判。教师应根据本课内容,结合清朝中枢机构的变化,让学生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与发展。
4.史料实证。史料作为历史探究中最真实的信息来源,教师可借助相关的阅读史料、图片等,加深学生对康乾盛世的了解,指导学生探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及统治危机初现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对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进行自行归纳,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提取能力与总结能力。
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能贯穿于整体历史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从文化、经济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在本节课中,教师既要突出康乾盛世时期民族统一的国家版图范围,又要融入同时期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便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及认同感的同时,让学生对“落后就要挨打”进行反思。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需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还应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合作探究,为其创造较为宽泛、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明确合作学习的探究方式及方法,并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联结,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通过互相帮助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多重思维的碰撞下增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效能,推进小组间共同学习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相关知识内容后,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息息相关,教师可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设置多个研究项目加深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深入了解:(1)中国青铜器最早起源于“本土”还是“西方”,各自的用途有哪些?(2)夏王朝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为什么说河南位于“天下之中”?(3)玉器为什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4)《周礼》对周王朝的影响有哪些?上述项目的设置,打破了高中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多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迎合新高考教学要求。在此期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分别从世界史、地理、语文等多个角度搜集资料,制作成PPT 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点评学生项目成果时,应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心态,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团结协作、创新思维及自行学习等能力的发展,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相应提升,大幅增进学习成效及质量。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禁锢下,大部分学生学习重点均以如何提升分数为导向,完全忽视了学习各科知识的真正目的,很少会主动思考及探究,只会一味地被动接受各种知识信息。而随着新高考的落实与实施,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转变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知识的本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知识除了提升成绩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逐渐具备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等能力,使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思考问题,用辩证眼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思想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某一事件进行讲解时,要适当将自身情感融入教学中,继而对学生展开情感引导,尽可能地让学生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不断促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事件予以准确的价值评判,同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也有着极大帮助,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历史观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自行探究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所融入的应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以该情感为着手点,为学生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事实以及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中法战争的《中法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辛丑条约》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和语言逐渐激起学生的历史共鸣,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当时极具代表性的纪录片,不断深化学生对这段历史背景的理解。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与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的羽翼逐渐丰满,才有足够的底气对抗外敌,从而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善于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出来,以增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学会站在辩证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及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感,充分发挥历史育人的优势与价值,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夯实其未来生活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