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高德
(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甘肃 兰州)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第一要务。而高中阶段又正是学生从青少年转向成人的关键时期,学生正在逐渐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人生价值观,是否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应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引下,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德育是针对学生所开展的道德与培养活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及系统化的课程对学生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正向引导和激励,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品德。在学校德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含规则、认知、情感、精神、灵魂五个维度的教育内容,重视智育与德育并举,强化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责任意识的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精神品质的塑造。在“递升渐进”的教育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人格品质健全、情感体验丰富、思想积极向上、精神坚韧不拔且意志坚定的时代新人。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实施不再以提高能力为唯一目的,而是需要不断强化德育元素的融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作为培养现代人才的主要基地,在教育过程中应持续强化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为学生的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不断促进学生智力与品德的同步发展。德育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等教育元素,促进学生性格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规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最关键的时期,无论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是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将在这一时期内完成。学校通过系统性的德育活动,能不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例如,通过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认知教育活动,能引导学生强化对生命的认知,能尊重生命并珍惜生命,在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此同时,学校还将更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安全防范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部分学校针对高三开展心理教育咨询辅导,有效帮助学生缓解高考中的焦虑,掌握排解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不断促进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撑,而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将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只有着力做好高中教育,才能实现未来人才培养的“承上”和“启下”,既能有效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又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习惯培养又是学校教育活动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主张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此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塑造就成为关键要素。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将高度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以及节俭习惯等,并将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相结合,强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德育活动的实施能将新课程教学改革和“德育为先”理念全面落实,指导学生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与道德,具备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又还未成熟,对事件或问题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就导致在问题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方法不当,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欠缺全面考虑,不能得出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结论,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而当前的学生又正在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增多,内容纷繁复杂,且充斥着诸多负面因素。而高中生心智发育并未完全成熟,缺乏对现象、事件以及问题的分辨力,就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误导。这将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能持续增强学生对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能学会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进行全面思考、深度分析,抓出问题的关键与本质,从而找到更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提升学生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更能判别各类信息的真伪和对错,避免学生被不良信息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也将推行全面改革,不仅应让德育在班会活动上体现,还应与日常的学科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相融合。为此,班主任应积极改变德育实施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创新变革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满足现代高中生对德育的心理诉求与预期,促进高中阶段德育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在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应从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中走出来,从班级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与主体。因此,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暂时犯错的学生,在全面了解学生犯错的前因后果基础上,再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改正错误,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其心理情感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教育策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成效。例如,针对班级中部分“过于活跃”的学生,在对其教育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当众批评。可通过私下教育、谈心的方式,找到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活跃”的根源,如部分学生是由于在家庭中缺少关爱,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而产生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应以家长的角色对学生加以关心、照顾,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逐步实现行为的改善。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关系的营造,这是提高德育教学成效的基础和保障。为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构建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一是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群体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加强心理辅导,与学生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与此同时,还应开辟更多沟通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主动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某高中一年级就通过“小信箱”的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沟通机制,不便于口头表达的话题,学生可以写进小信封,投入小信箱。教师会在为学生保密的情况下,通过恰当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小信箱”分为线上(电子信箱)和线下(实物信箱)两种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方式,向班主任讲述自己的困扰。总之,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的关注,能帮助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时代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快速进步,而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也将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和个性化特点。为此,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爱好点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只有通过学生认可的方式实施德育,才能强化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认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应采用更多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尤其要注重对学生不同心理诉求的调查与分析,为创新教学提供依据。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玩手机的不良行为,教师需要结合现象分析本质,再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从学生自制力缺乏的角度着手,充分理解学生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这一身心发展特点的无奈,虽然做好自我管理,但难以克服“发展规律”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讲解带手机的危害,并基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角度制定了手机管理的相关办法,使学生在被理解的基础上更乐于接受相关引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户外游戏、敬老院送爱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互帮互助、为别人服务的价值,促进思想道德的发展与升华。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发展时期,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将受到更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应加强德育工作的开展,结合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改善德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变革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开展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特点的德育实践活动。不断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塑造,持续提高高中德育工作的整体成效,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