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议题式教学的价值及实践策略

2022-11-23 08:36李慧
教育界·A 2022年28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道德与法治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承担着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任务,将议题式教学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议题式教学课堂,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文从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价值及实践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初中课程;道德与法治;价值;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李慧(1981—),女,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

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出问题,驱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阐述自身观点并与教师共同讨论学习的教学模式[1]。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将教学内容以定论形式传授给学生,未能给予学生主动发现并参与讨论的机会。议题式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吸收新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推动学生适当关注社会热点,有助于学生形成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一、议题式教学的价值

(一)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议题式教学的重点,就是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互动与交流带来认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引入议题,目的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与自己生活世界相关的议题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政治素养。

(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呈现有价值的议题让学生进行深度剖析与思考、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公民意识,使学生形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树立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意识,意识到自己需要坚守道德法治底线,努力踐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三)给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创新

议题式教学在理念、过程、评价等方面的创新,能够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具体来说,议题式教学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的创新有以下三处。

第一,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不仅需要让学生获得新知,还需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以平等的地位与教师对话,成为学习主导者。

第二,教学过程的改变。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选择议题,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讨论问题,也有机会查找相关资源进行合作探究。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够深度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增加知识储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由此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得到发展。

第三,教学评价的改变。在进行议题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进行评价,还需要针对学生在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给出形成性评价,这样的双重评价不但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还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议题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开展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趣味议题引发学生讨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起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4]。富有教育价值的议题,不但可以启迪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提升学生捕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选出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议题,让学生对议题产生更多的分析和推断,为其之后的交流互动提供条件。

比如,在教授“活出生命的精彩”时,考虑到学生在新闻播评环节分享了“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人物故事,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同学们,张桂梅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她所做出的社会贡献对我们‘活出生命的精彩’有什么样的启示?”由于张桂梅的人物故事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是他们感兴趣的,因此这一议题很快引发学生的热议,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此后的学习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更加顺利。

由此可见,合适的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愿意参与对话,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后续的学习内容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利用问题情境推动学生讨论

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议题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驱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层次感,有助于学生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能够推动学生讨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开动脑筋,找到讨论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让学生对议题进行深度剖析、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比如,在教授“维护秩序”时,笔者准备的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秩序都应该被维护?为引导学生讨论这一议题,笔者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并营造了问题情境。该视频的内容是:在一个超市里,一行人在排队买单,其中一名消费者使用收银台旁边的自助收银系统自助结账。播放视频后,教师提问:“已知排队买单的人还有二十个,该消费者自助结账后是应该排队给收银人员查看,还是应该直接上前给收银人员看自己的收银单据后离开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观看了视频并听了教师的问题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答案。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为了节省所有人的时间,选择直接走到收银人员面前让其查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和前面排队的人说明呢?”这一问题再次让学生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大家又讨论起来。

比如,在教授“以礼待人”时,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个情境:一名游客要去旅游景点,但他中途迷路了,这时他冲着一位当地老人喊道:“喂,老头,从这里到××景点远不远啊?”然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觉得此时老人会回答该游客的提问吗?”笔者话音刚落,班里的学生齐刷刷摇头。有学生说道:“这名游客太无礼了,老人应该会一走了之。”就在笔者准备进一步引导学生时,另一名学生说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老人可以耐心地为游客指明去景点的路线,并热情地对游客说;‘我们这里是孔孟之乡,欢迎常来感受我们这里的风土人情。’”听了这名学生的答案,笔者立刻对其表示赞同,并对全班学生说:“有时候,遇到他人的不礼貌行为,我们不一定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可以‘以德报怨’,以身作则,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不恰当行为,真正做到以礼待人。”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在上述教学中,问题情境不但起到让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吸收得更为彻底的作用,还起到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让学生灵活看待问题的作用。

(三)利用有层次的任务鼓励学生讨论

议题式教学的任务包括初级任务、中级任务和高级任务,初级任务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与经验,中级任务则是让学生完成知识、经验的输出,高级任务是让学生在相对生活化的真实情境中,解决具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问题。在完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思考。由此,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議题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灵活地运用任务驱动策略,设置层层递进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输入、内化和输出,从而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和道德意识。

此外,在教学时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讨论任务,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问题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四)利用教学活动点燃学生讨论的激情

“实践活动是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5],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信息搜集和整理、课堂研讨、成果展示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培养核心素养。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协调指挥作用,根据科学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各司其职,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愿意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不同意见,与小组成员友好地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在教授“遵守规则”时,考虑到本校的图书馆在修建中,学生对即将建成的图书馆充满了期待,笔者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并列出在图书馆不同区域应张贴的提醒标语。虽然班里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但他们却没有仔细观察过图书馆的陈设以及标语,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分组完成该任务,并将提交作品的时间告知学生。如此,学生既可以上网查询与图书馆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实地观察城市中的其他图书馆,以搜集、整理信息。在搜集信息后,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整合相关信息,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得出最终方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笔者提议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阐述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此外,笔者向学生提出要求:在同学阐述时,不能打断,如果有批评意见,可以在同学阐述完毕后提出。接下来,各个小组的学生都充分阐述了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最后,笔者对各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加以概括,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规则,为这次教学活动画上句号。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笔者班里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查询资料、讨论,产生了独特的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议题的认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议题式教学,不仅贴合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激起学生的思考欲,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多元化思考,培养辩证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议题式教学蕴含的独特价值,选择好的讨论议题,科学地引领学生进行交流、提炼、总结,提高学生的道德认同感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仲崇柱.议题式教学场景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Z2):45-48.

[2]周其卫.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为例[J].教书育人,2021(23):75-76.

[3]王晓波.守好法律底线 永攀道德高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尝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6):21-22.

[4]沈蓓蓓.非学无以质疑 非问无以广识:听初中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有感[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0):94-96.

[5]卢英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议题设置及其深化:以《开放互动的世界》活动型课堂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7):81-83.

[6]杨茗舟.用议题为法治教育插上翅膀:以“规范权力运行”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2):43-45.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道德与法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