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龙云
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现今,“留白”在美术作品中被广泛应用,并为美术作品创作的多元化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美术作品创作中,要在充分了解“留白”在美术作品创作中的特点,合理进行多元化艺术表达,以便为后续的科学运用夯实基础。
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东方绘画艺术发展对于留白的运用,最早追溯至公元3世纪。根据历史来看,公元3世纪留白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壁画的艺术创作,留白在部分记录社会生产劳作壁画中的应用,使作品赋予了更高的思想价值。西方绘画艺术则是从公元7世纪开展,将留白的艺术表达形式应用于水彩画,部分水彩画对于留白的应用更多是基于细节的点缀。16世纪是西方油画及水彩画创作发展的高峰期,留白自然成为部分绘画细节展示的重要方式。因此,从艺术结构上分析,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创作,主要从强化作品视角感知的视角,将留白赋予更为鲜明的视觉特色。东方绘画艺术则是将留白作为充分发挥思考与想象空间的一种新的绘画表达形式。留白在我国美术作品中的广泛普及,主要从北宋时期开始。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及许道宁《关山密雪图》等,均对留白进行有效运用,在提高视觉成像效果的同时,引起观赏者对于各类风景充分的遐想。所以,留白是美术作品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作品艺术创作的核心基础,对于留白的合理处理,将有助于更好强化视觉感官及逻辑感知。
目前,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主要涵盖水墨画、水彩画及油画三个方面。
根据绘画内容及表现形式的不同,水墨画分为山水画、花鸟画、文人画、风俗画、具象绘画及写意绘画等多个种类。从绘画特点上分析,留白在山水画、文人画及具象绘画等美术作品的创作方面应用较为普遍。水墨画由于强调意境与环境的多维融合,促使留白在水墨画中的表现,更多是以环境衬托作为主要条件。譬如,明代画家唐寅的《虚亭岸帻图》,大量将留白运用于山水的背景衬托,通过环境与意境的双向映衬,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沉浸感,使其艺术表达效果达到新的高度。又如,清代画家汪之瑞的《新安五家冈陵图》。其中,将留白作为最基础绘画基调,在原有留白环境勾勒基础上,对部分风景及环境等进行补充,使该部作品的艺术呈现更为立体,整体绘画风格也相对较为饱满,突出留白对于不同结构及不同空间环境的艺术衔接多元性。因此,水墨画对于留白的广泛应用,能够使水墨画作品整体空间呈现更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让创作者的美术艺术思想表达更加直观地呈现,进而实现面向更多层面的艺术对话。
水彩画是一种生活化的美术表达形式,水彩画追求环境的和谐及简洁明了的艺术表达,注重细节与结构张力,这是水彩画艺术表达的重要特点。但不同于水墨画的艺术理念,水彩画采用多种不同色彩元素相互叠加的方式,进行总体图像的勾勒。因此,水彩画对于留白的运用与水墨画截然不同。例如,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思的《克利斯蒂娜的世界》,虽然运用相对较少的留白,但其中蕴含着克利斯蒂娜对于未来的期望。因此,留白在水彩画中的艺术表达,通过对部分细节的修饰及结构张力的提升,使艺术内涵得以充分增强。反之,水彩画之父保尔·桑德比的《圣詹姆斯公园》,则在大部分中心结构中运用留白的绘画技巧,周围环境的衬托,突出和谐且具有生机的创作思想。所以,留白在水彩画美术作品的艺术创作方面,既可承载希望及活力,亦可突出环境的和谐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但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的观赏视角与艺术价值,对于水彩画中留白的运用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艺术的发展恰恰是以其强大的包容性作为主要的支撑。
油画的发展历经多个时期,根据油画艺术特点的不同,油画艺术创作分为学院主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写实主义等多个类别。随着近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后印象主义、抽象主义、野兽派及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逐渐崛起,使油画艺术的发展形成百家齐鸣的趋势。但从对留白的运用特点上来看,不同流派对于留白的运用存在一定的细节性区别,但本质上仍然是以强化视觉艺术表达为主。例如,荷兰画家梵高的后印象主义油画《星月夜》,巧妙地将留白融入不同物体结构的细节,使其对留白的处理,既满足艺术表达的基本需求,也突出该部作品不对称性的基本特点,使总体结构与环境变化呈现较为强烈的艺术反差,从而提升该部作品的环境沉浸感。法国画家杜桑的达达主义油画《波兰骑士》则与《星月夜》采用不同的留白应用形式。《波兰骑士》更多是突出一种对不和谐环境基调的强化,充分契合达达主义艺术表达的中心思想。在留白的运用方面,其更多是体现行为束缚、思想束缚及结构矛盾作为主要特征,使该部作品在留白的运用方面,对于赋予较强的思想与政治色彩,对于更好贯穿达达主义的核心宗旨起到助推作用。
留白在不同美术作品中艺术表现形式略有差异,但留白在美术作品中应用的基本条件,则是满足创作者核心的美术作品创作需求。基于狭义的视角分析,留白的美术作品应用特点可以分为动态留白及静态留白两个方面。静态留白是指在不改变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将留白运用于美术创作结构填充,使其起到更好的结构支撑的作用,丰富对各类不同艺术元素的运用,改变单调环境产生枯燥感,使美术作品的整体结构设计更为流畅。动态留白,则是基于环境、人物及色彩基调的融合,强化部分美术作品的环境意境,使观赏者能产生身临其境的一种状态。动态留白并非单一地强调对色彩活力及环境活性的加强,而是给予观赏者更为宽广的艺术想象空间,创作者则是发挥建立环境空间的作用。所以,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特点分析,并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更多是采用对布景、环境背景及人物特征等立体化、多元化呈现,提高美术作品创作的核心艺术审美。
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技巧无法一概而论,不同类型及不同内容的美术作品对于留白的应用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了解留白在不同水彩画美术作品创作方面的应用模式,使留白的艺术特征能在水彩画艺术创作方面得到充分突出。
胶带留白主要应用于非对称性及不规则水彩画艺术创作。胶带留白对于胶带的粘性具有严格要求。一旦胶带粘性高于理论阈值,即可对画纸产生破坏,不利于后续水墨画艺术创作的进行。若胶带粘性相对较低,则无法实现单次的留白处理,多次留白处理容易对于周边作画区域产生影响,降低画纸整体的平整度。因此,胶带留白对于创作者应用技巧具有严格要求。前期阶段,针对胶带留白的处理,必须预留足够的粘贴空间,在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粘贴的区域及范围进行控制。后续阶段对胶带的提取,需要根据作画需求进行调整。对于色彩敏感度相对较低的绘画创作,可以采用加温设备降低胶带粘性,使其形成自然脱落。针对色彩敏感度较高的绘画作品,则要采用尖锐物逐级剔除的方式。以此,在保证留白效果的同时,确保绘画作品整体色彩不会受温度环境变化的影响。
化学留白在油画与水彩画的创作方面较为常见,化学留白是运用化学制剂对于部分细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化学留白更多是运用于小范围的留白处理,所以,针对化学留白的运用,必须要科学地掌握化学制剂的应用强度及用量,并在画纸下半部与上半部做好防浸染处理,将化学留白物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前,化学留白的基本制剂大部分是以胶体、粉状形态保存。针对化学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要注重对整体线条的优化,避免产生色彩重复或留白过度渗透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粉状留白的化学物质方面,要注意油画特殊油彩与化学物质之间存在化学反应。不同浓度的留白对于各类油彩颜色深浅的影响较为直观。针对此类留白的应用与处理,必须严格做好对结构轮廓、色调的控制,从而提升化学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呈现效果。
立体留白通常是根据美术作品艺术创作的立体化设计需求进行留白处理。立体留白主要采取非第三方干预的方法加以运用,进行留白处理的过程中无需借助第三方工具,仅通过水彩调色及色彩调整,实现对留白的部分处理。由于油画存干、湿两种不同画法,所以,针对立体留白处理方法的运用,也主要基于对调色方式的调整加以实现。该方式主要优势在于促使美术作品的留白处理显得更为自然,在留白强度及颜色光泽的控制方面,不会产生严重的色差问题,便于后续阶段进行结构衔接。因此,立体留白在对立体化设计要求较高的美术作品创作方面的运用较为普遍,其呈现的立体化效果也相对更强。
刀刮留白在近现代美术作品的艺术创作方面应用较为普遍。随着其应用便捷性的提升,部分水墨画与水彩画也广泛对刀刮留白予以运用。刀刮留白在油画处理方面呈现效果相对更好。尤其对干画法进行创作油画处理方面,可以更好突出留白的朴实感。水墨画对于刀刮留白的应用则并不普遍,主要原因在于水墨画所用画纸纹理较为纤细,长时间的进行刀刮留白的处理,容易对画纸表层构成破坏,对于后续作画产生不利影响。水彩画在其底色完全干燥之后,可以采用刀刮留白对部分细节进行处理,便于提升水彩画对留白的应用效果。油画对于刀刮留白的运用,必须注意结构协调性及控制整体性,部分油画对于刀刮留白方法的运用容易产生结构突兀感的问题,影响油画艺术创作的整体效果。因此,对于刀刮留白在美术作品的运用,要结合艺术创作特点及创作内容做好合理选择。
综上所述,留白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进一步丰富美术艺术创作的审美形式,加强美术艺术创作文化与艺术输出能力,促使美术艺术的创作能更好运用留白进行多种不同结构及不同色彩的衔接,实现对美术艺术作品艺术审美高度的提升。